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我罪我 > 第2章 第二章 人心初辨,旧事微澜

知我罪我 第2章 第二章 人心初辨,旧事微澜

作者:西有话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3 08:57:27 来源:文学城

---第二章暗流初涌

再次醒来时,晨光已透过窗棂,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头痛减轻了许多,虽然依旧虚弱,但意识是清明的。我静静地躺着,没有立刻睁眼,先是仔细感受着身体的状况,然后侧耳倾听周围的动静。

房间里有人,是刻意放轻的呼吸声和布料摩擦的细微声响。

我缓缓睁开眼,适应着光线。依旧是那间陈设简陋的屋子,但晨光下的尘埃飞舞,竟让这破败之处显出一丝奇异的宁静。

“姑娘,您醒了!” 守在床边的青黛立刻察觉,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连忙凑上前来。她眼下有着明显的青黑,显然昨夜并未安睡。她小心翼翼地扶我靠坐在床头,又迅速转身去倒温水。

我接过温热的陶杯,指尖感受到粗糙的陶土质感,小口啜饮着,目光却不动声色地落在青黛身上。

藕荷色的襦裙洗得有些发白,但十分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最简单的银簪固定。面容清秀,眉眼间带着尚未褪尽的稚气,但眼神沉稳,动作利落。这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且心思细致的丫头。

“我睡了多久?”我开口,声音依旧沙哑,但比昨日好了许多。

“回姑娘,从昨日晌午醒过一次后,又睡到现在,已是辰时了。”青黛接过空杯,轻声回道,“姑娘饿不饿?灶上一直温着清粥,奴婢这就去端来?”

我点了点头。胃里确实空得发慌,身体急需能量。

在青黛转身欲去时,我状似无意地轻声问道:“青黛,我落水那日……恍惚间,好像看到一抹浅碧色的影子在附近,不知是哪房的姐妹在园子里游玩?”

这是试探。我需要知道青黛的观察力,以及她是否愿意对我透露真实信息。

青黛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她迅速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确认无人,才快步走回床前,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后怕和决然:“姑娘……您也看见了?奴婢后来悄悄打听过,那日午后,大小姐身边的采薇确实穿过一件浅碧色的比甲,说是……说是去园子里为大小姐摘最新鲜的荷花。”

采薇?大小姐沈玉茹身边的大丫鬟?记忆碎片中,沈玉茹是柳氏的嫡长女,年方十六,心高气傲,向来视沈昭如这个无父无母的堂妹为碍眼的存在。若是她的丫鬟……那背后主使之人的指向,似乎更加清晰了。

我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青黛。她的眼神里有紧张,有担忧,但没有闪烁和回避。她选择将打听到的、可能引火烧身的信息如实相告,这份忠诚,在眼下境况中,弥足珍贵。

“我知道了。”我淡淡应道,语气平静无波,“此事,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露珠。”

青黛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郑重地点了点头:“奴婢明白。” 她顿了顿,眼中涌上心疼,“姑娘,您……您受苦了。”

这一声“受苦”,带着真切的哽咽。不是出于主仆尊卑,更像是姐妹间的疼惜。沈昭如的记忆里,青黛自六岁起便跟在身边,一同长大,名为主仆,情谊深厚。

理性告诉我,完全的信任是危险的。但此刻,我急需可信的臂助。青黛,是目前看来最合适的人选。

“无妨。”我放缓了声音,“以后……我们主仆,更要谨慎行事。外面的事,你多留心些,但务必小心,不要让人察觉。”

这是在赋予她新的职责,也是进一步的考验。

青黛眼神一亮,似乎因为我话语中的倚重而振奋起来,她用力点头:“姑娘放心,青黛晓得轻重。”

这时,露珠端着食盒走了进来,打破了室内略显凝重的气氛。看着她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模样,我心中暗叹,这丫头还需磨炼,眼下不宜让她知晓太多。

用完清淡的米粥,精神又好了一些。我靠在床头,任由青黛为我梳理长发。铜镜模糊,映出一张苍白瘦弱、却眉目如画的脸。这就是沈昭如,这就是我今后需要依附的皮囊。

“青黛,”我看着镜中忙碌的她,轻声吩咐,“一会儿若有人来探病,就说我精神不济,多数时候昏睡着,偶尔醒来说话也不甚清楚。”

青黛梳头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了然:“是,姑娘。奴婢会守好房门,不会让闲杂人等扰了姑娘清净。”

她很聪明,一点就透。这让我稍感安慰。

初步评估:青黛,忠诚度较高,心思细腻,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执行力,可初步委以信任,作为现阶段的信息收集和贴身护卫。需要继续观察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那位“慈爱”的婶母,再次登场。我需要在她面前,演好一个惊魂未定、神思恍惚的病弱孤女。

窗外的阳光渐渐明亮,却照不进心底的层层算计。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第一步,是活下去;第二步,是看清身边的人。而青黛,是我落子布局的第一步。

果然,晌午刚过,院外便传来了动静。

一阵环佩叮当、衣裙窸窣之声由远及近,伴随着丫鬟婆子们略显嘈杂的请安问好声。这排场,府里除了主持中馈的婶母柳氏,不作第二人想。

我立刻闭眼躺好,调整呼吸,使之变得微弱而紊乱,脸上也努力做出惊惧不安的神色。

“昭如丫头可好些了?”人未至,声先到。柳氏的声音依旧是那般温婉柔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关切。

青黛早已迎至门口,恭敬地行礼回话:“回夫人,姑娘方才醒了一会儿,用了半碗粥,此刻又睡下了。李大夫说姑娘颅内有瘀血,需要静养,不易多扰。”

“唉,我这心里,实在是放不下。”柳氏叹息着,已走进了内室。我虽闭着眼,却能感受到一道目光落在脸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她在我床边的绣墩上坐下,一股淡淡的、品质上乘的檀香混合着茉莉头油的香气弥漫开来。这香气,与这简陋房间里的药味和霉味格格不入。

“可怜见的,小脸煞白。”她伸出手,用带着玉镯的、保养得宜的手,轻轻抚了抚我的额头,指尖微凉。那触碰让我几乎本能地想要避开,但理智强行压制住了这股冲动。

“烧是退了,只是这惊吓怕是落下了。”柳氏收回手,语气充满了怜惜,“好端端的,怎么就去那池边了?还摔得这样重……底下伺候的人真是越发不尽心了!青黛,当时你为何不在姑娘身边?”

话题一转,矛头直指青黛。这是试探,也是施压。

青黛扑通一声跪下了,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自责:“夫人恕罪!那日……那日姑娘说想独自静静,不让奴婢跟着,奴婢……奴婢不敢违逆……”

“哼,不敢违逆?若是你跟紧了,姑娘何至于遭此大罪!”柳氏的语气微沉,带着主母的威严,“念在姑娘还需人伺候,这次便饶过你,若有下次,定不轻饶!”

“谢夫人恩典!”青黛磕头谢恩。

我心中冷笑。柳氏此举,一石二鸟。既敲打了可能知情的青黛,又将“失足”的责任推到了“下人伺候不尽心”和“沈昭如自己要去池边”上,撇清得干干净净。

“母亲,昭如妹妹何时能醒?”一个娇脆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不耐。是沈玉茹。她也来了。

“你妹妹需要静养,莫要吵她。”柳氏轻斥,但语气里并无多少责怪。

“女儿也是担心妹妹嘛。”沈玉茹嘟囔着,“听说落水会呛坏脑子,妹妹不会……变傻了吧?”

这话语天真又恶毒。

“休得胡言!”柳氏的声音严肃了些,但随即又放缓,“昭如福大命大,定会无恙的。只是这婚事……原本正在相看,如今这一病,怕是又要耽搁了。唉,真是多灾多难。”

婚事?我心中一动。这或许是一个动机。

我适时地、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睫毛,发出一点微弱的呻吟,仿佛被她们的话语惊扰。

“姑娘?”青黛立刻扑到床边,声音带着惊喜,“您醒了?”

我缓缓睁开眼,眼神故意放得空洞而迷茫,先是看了看青黛,然后又转向柳氏和沈玉茹,瞳孔微微收缩,像是受到了惊吓,往后缩了缩。

“昭如,别怕,是婶母和你玉茹姐姐来看你了。”柳氏立刻换上慈爱的笑容,俯身柔声道。

我看着她,嘴唇翕动,发出细弱的声音:“水……水……”

青黛连忙端水过来,小心地喂我。

柳氏仔细观察着我的反应,柔声问:“昭如,可还认得婶母?”

我喝了几口水,眼神依旧茫然,看着她,又看看沈玉茹,然后缓缓摇头,声音带着恐惧:“……黑……好黑……水……冷……” 我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抱住双臂,身体微微发抖,完美演绎了一个受惊过度、神思不属的病人。

柳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舒展,安抚地拍着我的手背:“好了好了,不想了,都过去了。好好养病要紧。” 她转头对沈玉茹道,“瞧你妹妹吓的,我们且先回去吧,让她好好休息。”

沈玉茹撇撇嘴,似乎觉得无趣,但还是跟着起身。

“青黛,好生照顾姑娘,需要什么尽管去回我。”柳氏最后吩咐了一句,又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这才带着众人离去。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

我收敛了脸上惊惧的表情,眼神恢复清明。刚才的表演,应该能暂时麻痹她们。一个“吓傻了”的孤女,威胁性大大降低。

“姑娘,您演得真好。”青黛压低声音,带着钦佩,“方才奴婢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只是权宜之计。”我淡淡道,“她们信了几分,还未可知。” 柳氏最后那一眼,带着审视,她并非全然相信。

但通过这次交锋,我获得了关键信息:

1. 柳氏在极力坐实“失足落水”的意外。

2. 她试图敲打和掌控我身边的人。

3. “婚事”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4. 沈玉茹的敌意几乎不加掩饰,其丫鬟采薇嫌疑很大。

敌我力量悬殊,我必须继续蛰伏,在暗中织网。下一次,或许该从那位看似心直口快、缺乏城府的堂姐沈玉茹身上,寻找突破口了。

阳光偏移,室内光线渐暗。一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偶尔从遥远的街巷传来,更显出院落里的空寂。

喝了药后,我屏退了青黛和露珠,只留下赵嬷嬷守夜。小丫头们需要休息,而有些话,只能在这样的深夜里,对特定的人说。

油灯如豆,在墙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赵嬷嬷就坐在床边的脚踏上,就着微弱的灯光,缝补着一件我的旧衣。她的动作缓慢而专注,银针在布料间穿梭,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我没有睡意,看着她布满皱纹却沉稳安详的侧脸,心中那份属于沈知微的疏离感,与沈昭如残留的依赖感再次交织。

“嬷嬷,”我轻声开口,打破了寂静,“我好像……梦到母亲了。”

赵嬷嬷缝补的手一顿,抬起头,昏黄的灯光下,她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怀念、悲伤,还有一丝欣慰。“姑娘梦到小姐了?小姐……定是放心不下姑娘,来看您了。”

她口中的“小姐”,指的是我的生母,苏晚晴。

“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我顺着她的话问下去。了解这具身体的母亲,或许能更好地理解沈昭如的过去,以及可能存在的、不为人知的恩怨。

赵嬷嬷放下手中的活计,眼神飘向虚空,陷入了回忆之中,脸上泛起温柔的光泽:“小姐啊……是顶好顶好的人。模样生得极美,像画上走下来的人儿,但这还不是最打紧的。最难得的是那份心性,通透豁达,待人极好,从不摆主子架子。对下人宽和,对二爷……更是情深义重。”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小姐出身江南书香门第,虽非大富大贵,但家教极好,琴棋书画都来得,尤其是一手丹青,画得极好。当年二爷外放为官,在任上结识了小姐,一见倾心……那时,老太爷还在世,对这桩婚事也是满意的。”

“那……母亲和婶母,相处得可好?”我试探着问。

赵嬷嬷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她下意识地看了看门口,压低声音:“姑娘怎么问起这个?” 她沉吟片刻,才含糊道,“大夫人……是世家出身,最重规矩体面。小姐性子散淡些,不喜拘束……妯娌之间,自是客客气气的。”

客客气气?恐怕未必。从柳氏今日的表现来看,她是个掌控欲极强且精于算计的人。而生母苏晚晴,据描述是通透豁达、不喜拘束的才女,这样的两个人,价值观迥异,很难真正融洽。更何况,涉及掌家之权、婆母青睐(若老太爷夫人还在的话)、乃至兄弟妯娌间的比较……“客气”背后,恐怕暗流涌动。

“嬷嬷,”我看着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我这次落水……总觉得不是意外。”

赵嬷嬷的身体猛地一颤,手中的针差点掉落。她抬起头,看着我,昏花的老眼里瞬间涌上了泪水,她急忙用袖子擦了擦,凑近我,声音压得极低,带着痛心疾首:“姑娘……您……您也察觉了?老奴……老奴这心里,跟明镜似的!可是……可是我们没有证据啊!”

她的反应,证实了我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

“嬷嬷,别激动。”我安抚地握住她粗糙的手,“我只是……害怕。”

感受到我手的冰凉和微微颤抖,赵嬷嬷反手紧紧握住,像是要给我力量:“姑娘别怕,有老奴在!拼了这条老命,老奴也会护着姑娘!” 她眼中闪过决绝,“这府里……看着花团锦簇,内里……唉,姑娘如今失了倚仗,不知多少人盯着呢。大夫人掌着家,大小姐眼看着到了议亲的年纪,心气又高……姑娘,您以后行事,千万要小心,莫要强出头,凡事……忍一时风平浪静。”

她的话语朴素,却充满了现实的无奈与真切的关怀。这是在教我隐忍,在这深宅大院里,弱者生存的第一法则。

“我知道,嬷嬷。”我低声道,“以后,还要多倚仗嬷嬷提点。”

“姑娘折煞老奴了。”赵嬷嬷眼圈又红了,“老奴是看着姑娘长大的,小姐去得早,老奴答应过小姐,要好好照顾姑娘……可是老奴没用,让姑娘受了这么大的委屈……” 她说着,声音哽咽起来。

这一刻,她不是仆人,而是一个心疼晚辈的长辈。这份毫无保留的情感,让习惯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距离感的我,内心受到了不小的触动。

理性依然在提醒我,不能全然依赖情感纽带。但在此刻,在这危机四伏的异世,这份质朴的忠诚与关怀,是我急需的情感支撑和现实助力。

我与赵嬷嬷之间,建立了一种基于共同秘密和深厚情感的初步联盟。她是我了解沈府过往、连接生母苏晚晴那条线的重要纽带。

夜更深了。油灯爆了一个灯花。

“嬷嬷,去歇会儿吧,我没事了。”我轻声道。

赵嬷嬷摇摇头:“老奴不困,守着姑娘心里踏实。”

我没有再劝。在这寂静的夜里,一老一少,一个坐在床边,一个躺在榻上,彼此依靠,共同面对着未知的黑暗与前路。

我知道,未来的路绝不会平坦。但有了一丝温暖,有了初步的盟友,有了明确的目标,我的心,不再像刚醒来时那般空茫和恐惧。

破局的第一步,是活下去。而活下去,需要智慧,需要耐心,也需要……抓住黑暗中每一丝微光。赵嬷嬷和青黛,就是我这具身体原主留给我的,最初的光。

女主是有一点要强的,在慢慢接受自己身份但同时也还在观察,但是世界上很多事情没有办法让自己有时间去准备就会发生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暗流初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