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执念标本馆 > 第4章 旧友携新伴,夜采月光草

执念标本馆 第4章 旧友携新伴,夜采月光草

作者:望颜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2 17:46:07 来源:文学城

晨雾还没散尽时,纪承安被柜台下传来的窸窣声惊醒。他揉着眼睛坐起身,发现是昨夜没关好的抽屉里,母亲留下的那只铜制镊子滑了出来,正贴着《青溪镇风物志》的书页轻轻晃动。书页摊在“怀思祠地宫布局”那一页,他的指尖还压在“主殿之下,藏有执念之核”的批注上,眼角下淡青的痕迹像被水墨晕开,显然是昨夜和傅止淮翻资料到后半夜的缘故。

“醒了?”傅止淮的声音从后院传来,带着点清晨的沙哑。纪承安抬头望去,只见对方穿着件浅灰色的针织衫,手里拎着两个保温袋,裤脚还沾着点草屑——后来他才知道,傅止淮为了买镇上“李记”的热油条,特意绕了远路,还在早点铺门口等了二十分钟。

“没醒透,就是被镊子吵醒了。”纪承安伸手把镊子放回抽屉,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时,忽然想起昨夜的事——他困得靠在傅止淮肩上睡着,醒来时手还攥着人家的衣角,那截深灰色的布料在掌心揉出了褶皱,让他脸颊瞬间热了起来。

傅止淮把保温袋放在柜台上,打开时油条的香气混着豆浆的甜意涌出来:“先吃,你昨天只喝了半杯咖啡,再空腹去测绘,容易低血糖。裴馆长和季助理半小时前发消息,说已经在整理图纸了,大概十分钟到。”

纪承安咬了口油条,酥脆的外皮在嘴里化开,还是小时候常吃的味道——母亲以前总说,“李记”的油条炸得最匀,连葱花都撒得刚好,每次都会多买两个,留给他当下午制作标本时的点心。他含糊着点头:“等下我去接怀瑾,你跟裴馆长先核对望溪坡的路线,他懂医学,说不定能帮着分析执念对人的情绪影响。”

“我跟你一起去接。”傅止淮递来一张温热的纸巾,替他拂掉嘴角的碎屑,“车站人多,你一个人拎行李不方便,而且……”他顿了顿,声音放轻,“我怕你路上遇到游离的执念实体,你的钝感能保护自己,但行李多了难免顾不上。”

纪承安的动作顿了顿,豆浆杯的温热透过指尖传过来,心里像被暖流浸过。自从母亲失踪后,除了许怀瑾,没人会这样细致地替他考虑——傅止淮的关心不像许怀瑾那样热热闹闹,更像春雨,悄无声息就漫进了心里最软的地方。

两人刚收拾好餐具,门口的风铃就叮当作响。裴乐屿走在前面,怀里抱着卷成筒的图纸,蓝色的图纸袋上还贴着张便签,写着“知勉标注:地宫入口疑似有柳氏符号”;身后跟着个穿白衬衫的青年,背着黑色双肩包,怀里夹着本牛皮纸笔记本,看到纪承安时,立刻停下脚步,微微弯腰:“纪馆主好,我是季知勉,裴馆长的助理。”

青年的声音很轻,像落在水面的雨,手指关节处沾着点墨渍,笔记本封面上画着细致的槐树叶——后来纪承安才知道,季知勉为了精准还原怀思祠的结构,对着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描了整整五晚,连殿角飞檐的弧度都改了十次,只为和柳砚之日记里的描述完全吻合。

“叫我承安就好。”纪承安接过图纸,展开时眼睛亮了——不仅标了怀思祠的地基范围,连主殿的柱子间距、地宫入口的大致深度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季知勉还在旁边用红笔注了“柳砚之日记卷三:地宫入口近老槐,以符号为钥”,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连标点都没歪。

“这些是根据柳砚之的日记和地基残留的砖块尺寸复原的。”季知勉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最上面一张是怀思祠的正门,门口两棵老槐树郁郁葱葱,树下站着个穿长衫的男人,手里捧着个木盒,“您看这个木盒,和您母亲留下的那个,刻痕和尺寸都一样,应该是柳氏家族传下来的‘执念收容盒’。”

纪承安心里一紧,从柜台下拿出母亲的木盒,内侧的“柳”字和照片里木盒上的刻痕完全吻合,连笔画的深浅都分毫不差。正想再问,手机突然响了,许怀瑾的声音像颗蹦跳的糖豆,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他的兴奋:“承安!我到车站啦!快过来!我带了个超厉害的朋友,叫柳朔白,他懂好多关于执念的知识,上次我在图书馆查资料,他一眼就看出我找的是怀思祠的文献!”

电话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碰撞声,接着是许怀瑾的惊呼,纪承安赶紧起身:“我马上到,你别乱跑,注意安全!”

傅止淮拎起纪承安的外套跟上:“我跟你一起去,顺便帮你拎怀瑾的行李——他每次回来都带一大堆东西,你肯定拎不动。”

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路上,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傅止淮忽然开口:“许怀瑾是你发小?”

“嗯,从小一起长大的,比我小一岁,现在在医学院读大二。”纪承安想起小时候,许怀瑾总像个小尾巴跟在他身后,有次在河边捉虾差点掉下去,还是他拉着对方的衣领拽上来的,“他说要学医,就是想以后能保护我,不让我被执念实体的情绪影响。”

傅止淮听着,嘴角弯了弯。他小时候总待在美院的工作室里,手里攥着冰冷的陶土,只有老师偶尔会过来指点两句,从未有过这样热热闹闹的陪伴。直到遇到纪承安,他才知道,原来有人会记得你爱吃的早餐、会担心你路上的安全,是这样温暖的事。

车站门口很热闹,卖早点的小摊冒着热气,许怀瑾穿着亮黄色的T恤,在人群里格外显眼,手里拎着两个鼓囊囊的行李箱,身边站着个穿黑色风衣的男人——即使是初夏,对方也把衣领扣得整齐,手腕上戴着个银色手环,线条利落,表面还泛着淡淡的蓝光,不像普通饰品。

“承安!这里!”许怀瑾挥着胳膊跑过来,差点撞翻路边的豆浆桶,被男人伸手拉住胳膊才稳住脚步。他把身边的人往前推了推,兴奋地介绍,“这是柳朔白!他超厉害的,不仅懂历史,还会用仪器测能量,上次我们在实验室,他用这个手环……”

“怀瑾。”柳朔白轻轻打断他,声音很低,像落在冰面上的雪,目光在纪承安脸上停留了几秒,才伸出手,“柳朔白。”他的手心微凉,指尖带着点金属的触感,大概是常年调试仪器留下的痕迹。

“纪承安,这是傅止淮。”纪承安介绍着,注意到柳朔白的手环突然亮了一下,屏幕上闪过串蓝色的代码,快得让人抓不住,“我们先回标本馆,裴馆长他们还在等。”

往回走的路上,许怀瑾的话就没停过,从医学院的解剖课说到路上遇到的趣事,连“火车上遇到个老奶奶,说她孙子也在青溪镇”这样的小事都讲得津津有味。季知勉跟在旁边,偶尔会问两句“执念引发的情绪异常,会不会导致心率波动”,两人很快就聊得投机;裴乐屿则和柳朔白讨论怀思祠的历史,柳朔白话不多,但总能精准说出柳砚之日记里的细节,连“怀思祠的瓦片是青灰瓦,每片都刻着‘安’字”这样的冷门记载都记得,让裴乐屿连连惊叹“你比我这个民俗馆长还懂”。

只有傅止淮走在纪承安身边,手里帮他拎着许怀瑾塞过来的零食袋,低声说:“柳朔白的手环,像是未来科技的能量检测仪,我在美院的实验室见过类似的原型机,能精准测量物质的能量波动频率——普通历史爱好者,不会带这种仪器。”

纪承安心里一动,想起柳朔白刚才看玻璃展柜时的眼神——他的目光在萤火蝶标本上停留了至少十秒,手环还闪了次红光,像是在记录什么。这个人,恐怕不止是“对历史感兴趣”那么简单。

回到标本馆,裴乐屿把图纸铺在柜台上,用铅笔指着望溪坡的位置:“上午我们先去望溪坡测绘,以老槐树为参照物,柳砚之的日记里说,地宫入口的石板上刻着柳氏符号,很好辨认;中午回来吃午饭,下午整理测绘数据,准备晚上采月光草的工具;晚上八点出发去后山,新鲜的月光草只在满月夜生长,必须在子时前采摘,不然纤维会失去韧性,没法用来编织标本载体。”

“我带了医疗包!”许怀瑾立刻打开双肩包,里面放着血压计、心率仪,还有几盒薄荷糖,包装上印着“医学院特制”的字样,“这个薄荷糖加了缬草成分,能缓解焦虑,上次我考试前紧张得睡不着,吃了两颗就好多了!等下给你们每人分两盒,采月光草的时候说不定用得上。”

季知勉也点头,从双肩包里拿出个黑色的仪器箱:“我带了高精度测绘仪和备用电池,还查了今晚的天气,满月亮度够,没有雨,很适合采月光草。对了,我还画了后山的路线图,标了月光草的生长区域,是根据柳砚之的日记和镇上老人的描述画的。”

柳朔白忽然抬起手腕,手环屏幕亮起来,显示出望溪坡的三维立体图,红色的光点在老槐树下闪烁:“我能检测执念能量的波动,定位地宫入口的精准位置,还能判断下面有没有机关——这个仪器能穿透三米深的土层,显示内部结构。”

众人都愣了愣,裴乐屿最先反应过来,笑着拍了下手:“那真是太好了!有你的仪器帮忙,我们能省不少事,也能避免遇到危险。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争取上午把测绘做完。”

望溪坡离标本馆不算远,走了半小时就到了。荒草没过膝盖,风一吹就沙沙作响,像有人在低声哭泣,只有坡顶的老槐树还立着,树干粗壮,枝叶遮天蔽日,树皮上刻着模糊的纹路,仔细看能辨认出是柳氏家族的符号。

“能量源在老槐树下,深度约三米,内部空间呈方形,没有明显机关。”柳朔白的手环发出轻微的蜂鸣,红色光点变成了闪烁的圈,屏幕上还显示出地宫的大致轮廓,“下面的执念能量很强,以‘遗憾’和‘愧疚’为主,还有少量‘思念’的能量波动。”

傅止淮皱起眉,脸色渐渐苍白,他扶着老槐树的树干,闭上眼睛:“我能感受到……好多人的情绪,有个女人抱着孩子在哭,说‘等不到他回来了’;还有个男人跪在地上,像是在跟谁道歉,说‘对不起,我没能守住约定’……这些应该是被困在巨型执念里的人的记忆片段。”

纪承安却没什么感觉,他的情绪钝感像一层屏障,隔绝了这些负面情绪。他走到老槐树下,蹲下身摸了摸泥土——比周围的土更松软,指尖碰到一块冰凉的东西,拨开草叶,是块青石板,上面刻着和母亲木盒内侧一样的“柳”字,周围还有细碎的花纹,和《青溪镇风物志》里记载的怀思祠符号完全吻合。

“是地宫入口。”纪承安指着石板,“柳砚之的符号,应该是用来保护地宫的,防止外人闯入。”

季知勉立刻打开仪器箱,拿出测绘仪调整角度:“承安,能帮我扶一下仪器吗?这里的地面有点倾斜,仪器容易歪,影响测量精度。”

纪承安走过去,扶住仪器的支架,指尖不小心碰到季知勉的手背,对方的手很凉,还在轻微发抖——后来他才知道,季知勉从小怕黑,更怕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但为了帮裴乐屿完成怀思祠的复原工作,还是硬着头皮来了。

许怀瑾在旁边绕着老槐树转,时不时蹲下来拍照,嘴里念叨着:“这里的能量场确实不对劲,你看草都往一个方向长,说明地下有能量源影响;要是普通人长期待在这里,肯定会被负面情绪影响,出现焦虑、抑郁,严重的还会产生幻觉,把自己的记忆和执念里的片段混在一起。”

傅止淮走到纪承安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担心,我们一定会找到地宫入口,找到阿姨的。你要是累了,就先在旁边休息会儿,测绘的事有我们。”

纪承安抬头,看到傅止淮眼底的担忧,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他一直以为自己能扛住所有事,可此刻有人看穿他的担心,还愿意替他分担,让他突然觉得,那些压在心里的沉重,好像轻了不少。

几人忙到中午,终于完成了测绘,确定了地宫入口的精准位置和范围,还在石板周围做了标记。回到小镇吃午饭时,许怀瑾还在跟季知勉讲医学院的趣事,季知勉听得认真,偶尔会递过纸巾,让许怀瑾擦嘴角的酱汁;裴乐屿和柳朔白还在讨论怀思祠的历史,柳朔白偶尔会说两句未来的“执念管理技术”,说得头头是道,让裴乐屿连连称奇“要是早几十年有这技术,柳砚之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傅止淮则一直在给纪承安夹菜,把排骨上的肉剔下来放在他碗里:“多吃点,晚上采月光草要走山路,消耗大。”

下午回到标本馆,季知勉趴在柜台上整理测绘数据,许怀瑾在旁边帮忙标坐标,两人头挨着头,偶尔会因为一个数值争论,声音却越来越近;柳朔白在调试他的仪器,屏幕上显示着后山的能量分布图,他还特意把月光草生长区域标成了绿色,方便晚上寻找;傅止淮则帮纪承安整理采月光草的工具,把小铲子磨得锋利,还在篮子里垫了软布,怕伤到草叶:“月光草的根很脆,采的时候要小心,不然纤维会断。”

转眼就到了晚上,满月升上天空,银色的月光洒在后山的小路上,像铺了层银霜。柳朔白走在最前面,用手机的手电筒照路,许怀瑾跟在后面,时不时被石头绊倒,柳朔白总会及时伸手拉住他,动作自然得像做过无数次;裴乐屿和季知勉走在中间,裴乐屿偶尔会停下来,指着路边的植物说名字,季知勉就拿出笔记本记下来,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像春蚕啃食桑叶;傅止淮和纪承安走在最后,手里拎着篮子,月光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安静的水墨画。

后山的月光草长得很密,浅绿色的草叶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季知勉蹲下来,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挖着:“要离根三厘米的地方下铲,不然会伤到根部,影响纤维的韧性——柳砚之的日记里说,月光草纤维要完整,才能编织出能稳定执念的载体。”

许怀瑾也学着挖,却不小心把根挖断了,急得差点哭出来,柳朔白走过去,接过他手里的铲子,手把手教他:“角度再偏一点,力气轻些,像这样……对,慢慢来。”

傅止淮和纪承安并排挖着,偶尔会碰到对方的手,纪承安的手会立刻缩回去,却又在下次弯腰时,故意往傅止淮那边靠一点——他喜欢这种偷偷靠近的小默契,像藏在口袋里的糖,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甜。

“这里的月光草能量很纯净,适合用来制作标本载体。”柳朔白的手环亮起来,屏幕上显示着绿色的波纹,“后山深处有股更温和的能量波动,和望溪坡的执念能量不一样,像是某种保护罩——应该是柳砚之设的,用来防止执念能量扩散到小镇。”

纪承安心里一动,想起母亲手记里的话:“柳氏家族世代守护青溪镇,以保护罩隔绝执念之害。”他抬头看向后山深处,那里的树木更密,月光都很难透进去,“明天我们去后山深处看看?说不定能找到保护罩的能量源,对转化巨型执念有帮助。”

众人都点头,许怀瑾兴奋地跳起来:“好啊好啊!说不定还能找到柳砚之留下的宝贝!比如记载执念转化方法的书,或者能增强能力的道具!”

柳朔白拉住他的胳膊,轻声说:“别跑,路滑,小心摔下去。”

许怀瑾的脸颊瞬间红了,乖乖地跟着他走,手里的篮子里装满了月光草,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捧着一篮星星。

往回走的时候,月光洒在小路上,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许怀瑾忽然停下来,指着天上的月亮:“朔白,你看,今天的月亮好圆啊!以前我总觉得月亮没什么好看的。”

本章算是冒险小队的“集结 初探”环节~旧友重逢添热闹,新伙伴的神秘仪器也藏着小伏笔,夜采月光草的环节特意加了些互动细节,希望能让角色间的羁绊更软一点。接下来后山深处的保护罩、地宫入口的符号,都会慢慢揭开柳氏家族和执念的秘密。[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旧友携新伴,夜采月光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