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知觉回响 > 第22章 Chapter22

知觉回响 第22章 Chapter22

作者:随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5:40:14 来源:文学城

粥铺离工作室不远,装修雅致,这个时间点客人已经不多,显得格外安静。

两人选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坐下。

点完餐后,一时无话。

自上次,车上不欢而散,已经是一个月前......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只有窗外偶尔驶过的车灯在两人脸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最终还是顾昭言先打破了沉默,他的目光落在盛蓝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刚才的咨询还顺利吗?"

盛蓝正低头用茶水烫着餐具,闻言动作自然地继续,语气平和:"情况比较复杂,但愿意主动求助总是好的。"

她将烫好的餐具自然地放到他面前,这个下意识的举动让两人都愣了一下。从前在一起时,这几乎是她的习惯性动作。盛蓝耳根微热,若无其事地收回手。

顾昭言看着面前冒着热气的餐具,眼底掠过一丝暖意,但很快隐去。他状似随意地靠在椅背上:"看来盛老师很快就能在业内树立口碑了。"

这句"盛老师"带着几分真诚的赞赏,她抬眼看他,暖黄灯光下他的轮廓显得柔和了几分。

"才刚刚开始。"她垂下眼睫,唇角却不由微微上扬,"比不上顾总,把'归兰'做得风生水起。"

这时,热气腾腾的粥和小菜被端了上来,暂时打断了对话。

"听说,"顾昭言拿起勺子,慢条斯理地搅动着碗里的鸡丝瑶柱粥,语气自然得像是随口一提,"你那位国外的合伙人开业也来了?"

盛蓝握着勺子的手顿了顿。她早知道这事瞒不过他,只是没想到他会在这个时间、这种场合问出来。

"嗯,诺亚和我国外几个朋友,过来看看,顺便讨论一下工作室后续的发展。"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低头小口喝着粥。

"诺亚..."顾昭言重复着这个名字,语调平缓,"他对工作室很上心。"

"他是合伙人,自然上心。"盛蓝避重就轻。

顾昭言抬眼,目光温和却带着几分探究:"看来你们合作得很愉快。"

盛蓝抬起头,对上他看似随意实则专注的眼神。粥店暖黄的灯光下,他轮廓分明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并没有她预想中的质问。

"还成。"她斟酌着用词,"诺亚在儿童心理学领域很有建树,我们理念相近。"

顾昭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舀起一勺粥,语气轻松:"那很好。"

空气中弥漫着粥米的香气,也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情。那些横亘在彼此之间的隔阂,在这一刻似乎被悄悄冲淡了些许。

他没有再追问,转而聊起了其他轻松的话题,比如工作室的装修风格,比如最近业内的一些趣闻。

这顿饭在一种出乎意料的和谐氛围中结束了。

结账时,顾昭言抢先一步付了钱,在盛蓝开口前说道:"下次你请。"

走出粥铺,夜风带着初夏的暖意吹来。两人并肩走在回工作室取车的路上,距离不远不近,影子在路灯下时而交叠。

"我送你回去。"走到车旁,顾昭言拉开驾驶座的车门,语气自然。

盛蓝这次没有拒绝,安静地坐进副驾驶。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夜色中。

两人都没有说话,却不再觉得尴尬,反而有种久违的宁静。

在一个红灯前,顾昭言转头看向盛蓝,声音在音乐声中显得格外温和:"下周'归兰心'项目有个阶段汇报会,你要不要亲自来听听?"

盛蓝微微一怔,对上他认真的眼神,轻轻点头:"好。"

一周后,启明科技会议室

秋日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为冷色调的会议室镀上一层暖金。

椭圆形的长桌旁坐满了“归兰心”项目的核心成员。会议已经开始,沈灏辰正站在投影幕布前,沉稳地汇报着AI算法在康复训练数据初步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门口。只见盛蓝微喘着气出现在那里,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她罕见地没有穿正装,而是穿着一件宽松的灰色短款连帽卫衣,内搭的白色T恤下摆露出一点边角,下身是一条修饰腿型的黑色微喇裤,脚上一双干净的白色板鞋。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未施粉黛的脸上带着一丝歉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与严谨会议室格格不入的、随性又活力的青春气息,像一阵清新的风骤然闯入。

“抱歉,工作室临时有个咨询,耽搁了。”她的声音因奔跑而略带急促,但眼神依旧清明。她对着投来目光的众人微微颔首,尤其是看向主位上的顾昭言时,带着明显的歉意。

顾昭言坐在主位,秋日让他选择了更具质感的穿着——一件深灰色的羊绒混纺针织衫,软糯的材质柔和了他惯常的冷硬线条,里面搭配着浅蓝色的棉质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

他看向盛蓝,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波动,随即恢复了平静,只是几不可查地微微颔首,示意她入座。

“继续。”他对着沈灏辰说道,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沈灏辰推了推眼镜,从容地继续他的汇报。

盛蓝快速走到空位坐下,从随身的大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迅速进入了状态,专注地听着。

沈灏辰的汇报结束后,会议进入了讨论环节。议题聚焦在下一步算法优化的具体方向上,众人各抒己见,但似乎总是缺乏一个能一锤定音的、极具说服力的切入点。讨论一度陷入僵局。

顾昭言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一直凝神倾听、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的盛蓝身上。

“盛总监,”他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从心理学和用户体验的角度,你对目前的进展和后续方向,有什么看法或建议?”

突然被点名,盛蓝并未慌乱。

她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目光坦然地对上顾昭言的视线,也扫过在座的每一位成员,声音清晰而沉稳:

“沈总的汇报数据很详实,算法基础也很扎实。但我认为,我们或许可以尝试换一个切入点。”她稍作停顿,组织了一下语言,“目前我们的关注点多在宏观的运动数据和结果评估上。我建议,可以更深入地利用视觉分析技术。”

她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视觉分析?”坐在顾昭言右手边的一个年轻男人挑眉问道。

他穿着剪裁考究的休闲西装,容貌俊朗,眼神中带着几分玩世不恭与精明,他是启明科技的公子,也是本项目的重要投资者之一——卓不凡。

“是的,”盛蓝肯定地点头,并未注意到卓不凡过于专注的目光,她的思维完全沉浸在专业领域,“不仅仅是捕捉大的动作轨迹,更是要精细分析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微观表现。比如,在使用特定康复器械时,肌肉的细微震颤模式、关节活动的极限角度与代偿情况、甚至面部表情所传递的疼痛或费力程度……”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辅助表达,眼神专注而明亮:“这些微观的、非结构化的视觉数据,往往比宏观的运动完成度更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康复质量、疼痛阈值以及潜在的错误发力模式。如果我们能将这些视觉信息与现有的运动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或许能更精准地判断康复方案的有效性,并及时做出个性化调整。”

顾昭言看着她侃侃而谈,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她的思路确实独特,而且直指核心。

盛蓝继续补充:“当然,这只是一个方向性的建议。要实现它,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调研,深入康复一线,系统性地收集各类康复器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数据,详细分析其设计上的人机工程学优缺点,以及不同功能障碍患者在使用时遇到的真实痛点和未满足需求。数据是算法的基石,基石越牢固,构建的系统才越可靠。”

她的提议条理清晰,视角新颖,为陷入瓶颈的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路。

会议室里响起了低声的议论,显然很多人都被这个想法所触动。

卓不凡看着台上那个自信从容、散发着智慧光芒的女生,眼中的兴趣更浓了。他低声对旁边的顾昭言笑道:“昭言,你们这合作伙伴,有点意思啊。不仅人长得漂亮,脑子也转得快。”

顾昭言瞥了他一眼,没接话,只是目光重新投向盛蓝,淡淡道:“很有建设性。林青,记录下来。后续需要盛德这边协调资源,配合进行更深入的前端调研和数据收集。”

“好的,顾总。”助理林青迅速记录。

会议在确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后结束。众人开始收拾东西,三三两两地离开。

卓不凡快步走到正在整理帆布包的盛蓝身边,脸上挂着迷人的笑容,自然地递出自己的名片:“盛总监,你好,我是卓不凡,启明科技的。刚才你的发言非常精彩,让我受益匪浅。不知道能否加个联系方式?以后在项目上,或者在其他方面,或许有机会多交流。”

盛蓝有些意外,但出于礼貌,还是接过名片,正准备拿出手机。

“非凡兄。”

一个声音插了进来。李煜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一把揽住卓不凡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熟稔的警告意味,压低声音:“干嘛呢?我劝你,最好别

对咱们盛总监有什么想法。”他挤眉弄眼,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不远处正在和沈灏辰说话的顾昭言。

卓不凡愣了一下,看看李煜,又看看盛蓝,似乎明白了什么,但脸上的笑意未减,只是对盛蓝耸耸肩,玩笑道:“看来盛总监是名花有主了?不过,交个朋友总可以吧?”

盛蓝被这直白的话弄得有些尴尬,正不知如何回应,顾昭言的声音适时地响起“盛蓝,关于调研的细节,还有些问题需要和你确认一下。”

“好。”盛蓝如蒙大赦,对卓不凡礼貌地点点头,便朝顾昭言走去。

卓不凡看着她的背影,摩挲着下巴,对李煜低语:“这姑娘真挺特别的。”

李煜翻了个白眼,用力拍了他一下:“别瞎惦记了!走了!”

顾昭言已经拿起自己的西装外套搭在臂弯,站在窗边等她。“去我办公室谈?”他垂眸看她,语气是征询,但眼神里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嗯。”盛蓝点点头,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会议室,将身后卓不凡探究的目光和李煜挤眉弄眼的表情关在门内。走廊里安静了许多,只有他们不轻不重的脚步声。

“刚才,谢谢你。”盛蓝轻声开口,打破了沉默。她知道他刚才是在为她解围。

顾昭言脚步未停,只是侧头瞥了她一眼,语气平淡无波:“谢什么?确实有细节要确认。”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提议很好,视觉分析切入微观表现,是之前技术团队忽略的盲点。”

他的肯定让盛蓝心头微暖,像是被秋日的阳光轻轻晒了一下。“只是提供一个可能性,具体落地还需要大量数据支撑。”

“嗯。”顾昭言应了一声,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所以需要和你确认调研的框架和优先级。”

他的办公室是极简风格,黑白灰的主色调,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天际线,整洁得近乎没有人气,只有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和几台显示器证明着这里的使用频率。

顾昭言将外套随意搭在沙发背上,走到办公桌后坐下,示意盛蓝坐在对面。他打开电脑,调出项目文件,神情瞬间变得专注而专业。

“你提到的精细分析,比如肌肉震颤、关节代偿,技术上可以实现,但数据采集的维度和标准需要明确。”他看向盛蓝,眼神锐利,“我需要你从专业角度,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数据采集清单,越具体越好。”

谈到工作,盛蓝也立刻进入了状态。

她拿出笔记本,将自己初步的想法娓娓道来,从不同康复阶段需要关注的核心指标,到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的环境及心理因素,条分缕析,逻辑清晰。

顾昭言认真听着,偶尔打断,提出技术实现层面的疑问,或是从算法角度要求她进一步细化某个指标的定义。

时间在专注的讨论中悄然流逝。当最后一个细节被敲定,盛蓝合上笔记本,才感到一丝疲惫,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个空间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空气似乎变得有些稀薄。

顾昭言向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脸上也露出一丝倦色,但眼神却比刚才在会议室里柔和了许多。

“效率很高。”他评价道。

盛蓝微微笑了笑:“是顾总引导得好。”这话带了几分客套,但也是真心。和他讨论问题,总能激发她更深的思考。

窗外,夕阳开始西沉,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顾昭言的目光落在她带着倦意却依旧明亮的眼睛上,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话题跳脱了工作:“晚上有安排吗?”

盛蓝一怔,下意识地回答:“…回工作室整理今天会议的资料。”

“资料明天再整理也不迟。”顾昭言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她,望着窗外的落日余晖,声音平静地传来,“忙了一天,一起吃个晚饭。”

这不是询问,而是陈述。

带着他特有的、不容置疑的笃定。

盛蓝看着他的背影,挺拔地立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周身被暖色的光晕笼罩,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莫名显得有些…孤独。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也站起身。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