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纸魂 > 第6章 火照水归 (2024年冬至)

纸魂 第6章 火照水归 (2024年冬至)

作者:之心知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15:50:13 来源:文学城

又是一年冬至。

栖水镇的冬,依旧清寒,空气凛冽如刀。然而,这寒意中却少了去年的肃杀与沉滞,多了几分清澈的生机。天空是洗练过的湛蓝,阳光带着薄金的暖意,慷慨地洒在粉墙黛瓦、蜿蜒河道与新植的林木上。曾被泥浆淤塞、恶臭熏天的镇北古河道,经过近一年的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已然焕然新生。河水虽未完全恢复儿时的澄澈见底,却已是清波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的芦苇新绿。新栽的苦草在水下舒展着柔韧的腰肢,几只胆大的野鸭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区悠闲地觅食,搅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纸韵工坊”门前的小码头,此刻却是一番热闹景象。没有喧嚣的锣鼓,没有浮夸的装饰,只有一种庄重而充满希冀的肃穆。镇上的人们,扶老携幼,早早地聚集在了修复一新的古河道两岸。老人们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棉袄,眼神里是历经沧桑后的平和与期许;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小脸冻得红扑扑,好奇地张望着;还有许多扛着相机的游客和媒体记者,记录着这古镇新生的独特时刻。

今天是新“寄水”仪式的日子,也是栖水湿地公园正式揭幕的日子。更是对一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冬至夜,一次充满生机的回应与超越。

陆晓阳站在码头延伸入水的小平台上,一身素色的棉麻衣衫,身形挺拔,眉宇间沉淀着这一年多的风霜与淬炼,比往日更添一份沉静的力量。他身旁站着沈念真和陈伯。沈念真穿着水乡韵味的蓝印花布袄裙,沉静温婉,眼神明亮。陈伯则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靛蓝粗布老棉袄,腰杆挺得笔直,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与光彩。

在他们面前,整齐地摆放着几十艘形态各异、却同样精巧别致的“生态纸船”。这些船不再是祖父那艘承载沉重使命的“引灵舟”,它们体型小巧,线条简洁,全部由陆晓阳和工坊学徒们用特制的可降解纸浆手工制成。船身轻薄半透,在阳光下呈现出温润的米白色。每艘船的船舱里,都静静地躺着几株用湿润苔藓包裹着根系的本地水生植物幼苗——苦草、眼子菜、抑或是几尾在本地水产站精心培育的、适应栖水环境的小鱼苗、小虾苗。它们是绿色的小小信使,承载着生命延续的使命。

“各位乡亲,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陆晓阳的声音透过简单的扩音器,清晰地传遍清冽的空气,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轻易地压下了风声水声,“又是一年冬至。阴极阳生,万物待新。去年今日,栖水经历了一场关乎记忆与未来的风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焕发新生的水边,不是为了纪念伤痛,而是为了播撒希望,延续一份古老的敬畏与新生。”

他的目光扫过岸上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孔,落在远处修复如初的河道和葱郁的湿地公园上。

“这水里,曾流淌着栖水千年的故事,承载着先人的足迹与魂灵的归途。也曾在贪婪与无知中,饱受创伤,浊流肆虐。”他的声音微微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沉重,但随即扬起,充满力量,“是伤痛让我们警醒,让我们重新记起祖辈传下的朴素道理:水,是命脉;生灵,是邻居;敬畏,是根本。”

他侧身,指向身边那些小小的生态纸船。

“这些船,不再是送别。它们是邀请,是承诺。邀请水草在此扎根,邀请鱼虾在此安家;承诺我们这一代人,将如祖辈守护我们一样,守护这重获新生的清流与湿地!让‘魂归自然、滋养水土’的古老循环,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地流转下去!”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许多老人的眼角湿润了,用力地点着头。

“现在,”陆晓阳的声音充满仪式感,“让我们共同寄出这份绿色的希望!”

在陈伯一声苍劲悠长、带着水乡古韵的船工号子引领下,仪式正式开始。

“哎——哟嗬——!水清清——嘞——!”

“船儿轻——嘞——!载绿行——嘞——!”

苍凉的号子仿佛穿越时光,在清澈的河面上回荡。岸边的社区合唱团,用轻柔的和声应和着。陆晓阳、沈念真、陈伯率先俯身,小心翼翼地捧起一艘艘生态纸船。接着,是镇上的长者代表、学校的孩子们、环保组织的志愿者……人们排着队,神情庄重而虔诚,依次走到水边,将承载着新生命的纸船,轻轻放入清冽的河水中。

纸船入水,并未沉没。特制的纸浆遇水后,只是变得更加柔润透明,如同水母般轻盈。它们随着平缓的水流,悠悠地向下游漂去。船身缓缓溶解,如同冰雪消融。包裹着幼苗根系的苔藓球渐渐显露,沉入水底松软的泥沙。那些小小的鱼苗虾苗,如同被温柔释放的精灵,摇头摆尾,欢快地钻出正在消解的纸船船舱,瞬间便融入了清澈的水流,消失在摇曳的水草间。

几十艘,上百艘……越来越多的绿色小船汇入河流,如同一条流动的、充满生机的星河,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缓缓流向远方葱茏的湿地公园。岸上的人们安静地注视着,脸上带着肃穆的微笑和由衷的祝福。孩子们兴奋地指着水中的小鱼苗,发出惊喜的低呼。

当最后一艘公共放流的纸船离岸,人群的目光还追随着那片流动的绿色星河时,陆晓阳却悄悄退后了一步,从怀中取出了一个用蓝印花布仔细包裹的小小物件。

他走到水边一处相对僻静的角落,蹲下身。沈念真默契地跟了过来,手中拿着一支特制的、极其细小的点火棒。

陆晓阳一层层揭开蓝印花布。里面露出的,并非崭新的生态纸船,而是一艘极其小巧、甚至有些歪扭的纸船模型。船体是用粗糙的草纸简单折叠而成,船身上用稚嫩的笔触画着几个火柴棍似的小人,旁边依稀可见模糊的拼音:“he shang de chuan”——正是他儿时画的那艘船,被祖父珍藏在《水府札记》里的那张!

只不过,这艘模型被陆晓阳用祖父的古法技艺精心修复过。粗糙的草纸被替换成了柔韧的桑皮纸,船身结构用纤细的灯芯草骨加固,显得小巧而挺括。船头,用极细的笔尖,重新描绘了那歪歪扭扭的小人,旁边工整地添上了两个名字:“永年”、“根生”。

陆晓阳将这艘凝聚着童年记忆与祖孙两代人心愿的小船,轻轻捧在掌心。他抬起头,望向清澈的河水,望向那顺流而去的绿色星河,望向远处湿地公园里新植的、在冬日阳光下依旧挺拔的树木,仿佛看到了祖父陆永年和根生伯并肩站在那片葱茏之中。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爷爷,根生伯,水清了。”

“鸟儿,”他顿了顿,声音更柔,“也快回家了。”

话音落下,他朝沈念真微微点头。

沈念真手中的点火棒轻轻一划,一朵微小却异常稳定温暖的蓝色火苗跳跃而出。她极其小心地,将这朵火苗,引向小船船头一盏特制的、米粒大小的灯盏。灯盏里,盛着极少量安全环保的生物燃料。

“噗。”

一声轻响,一点如豆般温暖、明亮、却无比坚定的灯火,在小船的船头,静静地燃烧起来。

陆晓阳双手捧着这艘承载着无尽思念与告慰的小船,如同捧着最珍贵的圣物,将它极其轻柔地放入清澈的河水中。

小船载着那点温暖如星的灯火,在微澜中轻轻晃了晃,随即稳稳地漂浮起来。它不像那些溶解的生态纸船那样顺流疾行,而是悠悠地、仿佛有灵性般,随着水波的韵律,缓缓地漂向河心,漂向那片正在远去的绿色星河。

一点灯火,在清波之上,在金色的阳光里,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执着地亮着,温暖而坚定。

它漂着,渐渐融入了那片载着新生命的绿色星河。一点特殊的温暖光芒,汇入了无数象征着生机的温润光泽之中,不分彼此,共同流向远方,流向湿地,流向更广阔的水域,流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岸上,不知是谁先起的头,低低的、带着水乡韵味的哼唱声轻轻响起,如同温柔的背景:

“天青青哟,水清清,一盏灯哟,照路明……”

“魂归处哟,草青青,鸟儿归哟,水长宁……”

哼唱声渐渐汇成一片低柔的合唱,在清冽的空气中弥漫开来。没有哀伤,只有深深的祝福与宁静的期许。

陆晓阳与沈念真并肩站在水边,望着那流向远方的灯火长河。陈伯站在他们身旁,布满皱纹的脸上映着水光,眼中是欣慰的泪花,他不再号子,只是闭着眼,和着那温柔的哼唱,嘴角挂着满足的微笑。

镜头随着那点承载着特殊心意的小灯火,越漂越远。

水面上,是溶解着、释放着新生命的生态纸船汇成的绿色星河;岸边,是“纸韵工坊”温暖的灯光和驻足凝望、轻声哼唱的人群;天空,是澄澈的冬之蓝;远处湿地公园新植的林木枝头,几只早归的冬候鸟发出清脆的鸣叫,振翅飞向晴空。

火光、灯光、天光、鸟影,在清澈如镜的水面上交相辉映,编织成一幅静谧而磅礴的生命画卷。敬畏与传承的魂,守护与新生的愿,如同这长明不息的灯火,已深深融入这奔流不息的清波,照亮归途,也照亮前路,生生不息。

万籁俱寂,唯有流水潺潺,如大地绵长而深沉的呼吸,吟唱着永恒的生命之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