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 第47章 第 47 章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第47章 第 47 章

作者:孤舟借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16:21 来源:文学城

紫宸殿外隐约传来的厮杀与喧嚣,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纱幔,模糊地传入李琰耳中。

他并未感到惊慌,直至看见柳栖梧的身影毫发无损,步履沉稳地再次走入内殿,心下便了然。

一切已尘埃落定。

谁生谁死,谁伤谁残,于此刻的他而言已无甚意义。他自己已是油尽灯枯,只要确保李重津那个逆子不得好死,便足够了。

柳栖梧行至龙榻前。李琰的视线已然模糊,无法看清对方脸上的神情,只听得一把平静无波的声音禀告:“太子李重津勾结铁勒王子合赤温,犯上作乱,已被镇压。幸得镇国公府及时率兵勤王护驾,现叛首李重津已羁押御牢,听候发落。”

李琰费力地蹙起眉头,声音嘶哑:“镇国公府?来的……是谁?”

“世子狄宸。”

“呵……难为他……断了腿……还惦记着来救驾……”李琰气息微弱地喃喃,带着无尽的讽刺与悲凉,“不像朕的儿子……朕给了他们那么多……一个个却都盼着朕死……”

柳栖梧并未解释狄宸腿伤已愈,亦未对皇帝这番怨怼之辞不予置评。

李琰也并非真想听他说什么,只是积郁难舒,发泄般地诅咒着:“太子……朕要学那铁勒老可汗……把世间酷刑……给他上一遍……问他……解药在何处……朕活一日,他便受一日的刑……若朕死了……便将他……千刀万剐……”

柳栖梧静立一旁,默然听着。直到李琰耗尽力气,诅咒声被剧烈的喘息取代,对死亡的恐惧再次攫住他枯朽的心脏。

他猛地伸出手,死死抓住柳栖梧的手腕,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浮木,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的哀鸣:“柳卿……朕不想死……朕……真的不想死……”

这一次,柳栖梧未再出言安抚,只是极轻地叹了一声,那叹息却比任何利刃都更冰冷:“陛下,铁勒奇毒,无药可解。而今毒发已近一月之期。陛下此刻,是否觉五脏如焚,气息涣散,神魂仿佛欲离体而去?”

李琰浑浊的瞳孔骤然收缩,身体无法抑制地颤抖起来,那被刻意忽略的、来自身体内部的焚烧感与剥离感被这句话无限放大,瞬间将他拖入无底深渊。极致的恐惧与绝望淹没了他,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柳栖梧的声音却依旧平稳,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意味,字字句句,敲打在李琰即将崩溃的神魂上:“臣斗胆直言,若陛下此刻龙驭宾天,而储位空悬,天下必将顷刻大乱。太子虽系囚笼,然其党羽未清。二皇子岂是甘居人下之辈?五皇子势单力薄,绝难掌控如此危局。若此刻铁勒再借合赤温之事兴兵问罪……内忧外患,靖朝百年基业恐毁于一旦!

“届时,若二皇子侥幸得势,念及兄弟情深,废太子即便不能再登大宝,或许也能如昔日四殿下一般,得封个闲散王爷,安度余生……”

“竖子……尔敢!”李琰气得浑身发抖,猛地抽气,却只觉得眼前彻底一黑,残存的理智让他死死抓住最后一丝清明,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低吼:“传……传礼部尚书……还有……大公主进来!朕……朕要立诏!”

“臣,遵旨。”

靖帝李琰于病榻之上,口述遗诏。以谋逆大罪废黜六子李重津太子之位,赐鸩酒。册封定国公主李清和为皇太女。

诏书由礼部尚书钱敬尧书写,字字千钧:

“朕以菲薄,嗣守鸿业。今疾遽弥留,殆将大渐。皇六子重津,性非忠孝,品实凶顽,勾结外蕃,窥伺神器,谋逆弑父,罪证确凿,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忿。着废为庶人,赐自尽,以正典刑。

“咨尔定国公主清和,德才兼备,睿智刚毅,戡乱朔方,有功于社稷,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皇二子重宜,与逆臣往来密切,心术不明,着圈禁于宜王府,非诏不得出,以观后效。

“铁勒王子合赤温,狼子野心,助逆为乱,罪同谋逆,即刻于市曹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后宫惠妃何氏,贤淑温婉,侍朕勤勉,今已有孕,乃朕之遗脉。若诞皇子,皇太女须悉心教导,立为皇太弟,待其成年德备,还政于弟,延续国本。若诞皇女,亦需珍之爱之,赐予封邑,保其尊荣。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钱敬尧年过半百,历经两朝,却从未有一日如今天这般惊心动魄。

废太子兵变、公主被立储……每一件都足以震动朝野。待诏书最后一笔落下,他已是汗湿重衣,伏地叩首:“陛下,诏书已成。”

“嗯……”李琰耗尽最后气力,此刻已如风中残烛,眼前一片漆黑,只望着虚空喃喃:“惠妃侍朕精心……朕舍不得她……想来……她也舍不得朕……”

侍立一旁的惠妃何氏神色无波无澜,平静应道:“是,待产下皇嗣,臣妾愿随陛下同行。”

李琰又道:“清和……你以女子之身承此大统……朕冒天下之大不韪……扶你这一程……不求你感恩……只望你谨记朕命……诛杀逆子……平靖铁勒……”

李清和跪于榻前,声音沉稳:“女儿谨记父皇教诲。”

李琰长长吁出一口气,仿佛了却所有心事,倦极道:“都……下去吧……惠妃……去将朕的安神香取来……”

“是。”

“臣等告退。”

脚步声渐次远去,殿门轻轻合拢。

李琰用尽最后力气蜷缩起身子,无边的恨意与不甘如同毒虫啃噬着他的心脏。他想哭,可干涸的眼眶却流不出一滴泪。

“苍天不公……为何……为何独对朕如此不公……”他嘶哑地低语,声音破碎在空荡的殿宇中。

“我以前,亦觉苍天不公。”

一个声音突兀地在极近处响起。李琰猛地一颤,竟还有人未走?!

“谁?!”他艰难地侧头,分辨着那声音,“……柳栖梧?”

是了,方才立诏,竟忘了处置他的事。但李琰已无心力再召人回来,只是厌烦地蹙眉:“你与老四和离之事……日后……去问清和吧……朕管不了了……”

他扯出一个扭曲的笑,带着刻毒的嘲弄,“柳卿……若你早日查明真相……救下朕……朕必记你救驾之功……莫说和离……便是你要老四的命……朕或许……也会允你……可惜啊……”

他喘息着,既是恨,又有一丝拉人共沉沦的快意:“如今朕将死……再不能护你……若日后新帝觉得你与老四该做一世夫妻……生同衾死同穴……你也只能怪自己……为何不早……为何不早……”

他屏息,期待着听到对方的愤怒、痛苦或悔恨。然而,他听到的,却是一声极轻的笑。

“承您吉言。我不止想与他此生同衾同穴,更愿与他,生生世世,永为夫妻。”

李琰猛地睁大无法视物的眼睛:“你……”

“父皇,”柳栖梧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在这一世,第一次唤出这个称谓,“儿臣,给您讲个故事吧。”

另一边,偏殿。

前往取安神香的惠妃何氏突然腹痛如绞,昏厥在地,身下漫开刺目的鲜血。宫女惊慌报信,李清和即刻令人将其安置,值守太医匆匆诊脉后,面色凝重,迟疑道:“娘娘……这是小产了……”

何氏静静听着,脸上并无多少悲戚之色。

李清和挥退太医,她立于榻前,第一次仔细审视这个谜一样的女子。

何氏生就一副江南女子的温婉相貌,细眉琼鼻,秋水眸,本是极柔顺的解语花模样。可此刻她敛去所有伪装,面无表情地回望时,李清和才惊觉她那双眼微微上挑时,竟透出三分冰冷的锋锐。

“这孩子,是你自己……”李清和顺着直觉开口。

何氏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笑:“大公主总是如此聪慧。”

“为何?”李清和蹙眉,“从听完旨意到此刻,时间如此之短,你不可能临时服药。莫非……你早料到父皇的意思?”

何氏向后靠了靠,神情竟透出几分松快:“嗯,猜到了。他那般凉薄寡恩之人,岂容我活于世?昨日估摸着他大限将至,我便熬了碗药服下。”她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我不想临了了,还要替他生下孩子。”

李清和难掩惊讶。何氏却继续道:“大公主,您再帮我一次。待我死后,不愿葬于帝陵与他相伴。求您将我焚化,骨灰随风撒于天地间即可。我来世……必结草衔环以报恩德。”

听闻这番大逆不道之言,李清和反倒冷静下来,只问:“我何时帮过你?”

何氏笑了笑,眼中泛起一丝微澜:“大公主自然不记得。两年前冬深,有个新入宫的才人被克扣炭火,冻病了。主位娘娘嫌她晦气,将她挪去破败偏殿任其自生自灭。她的丫鬟巧儿,揣着仅有的几钱银子四处求告无门,冲撞了某位贵人,险些被打死,幸得那时大公主路过……”

何氏那时病得迷迷糊糊,本以为要死了,不想后来突然有了药,有了棉被,有了炭火甚至吃食。她慢慢好起来,等能坐起身来,才听她一直疼如亲妹妹的巧儿跟她说起这件事。

是大公主同时救了她们姐妹俩。

她望着李清和,嘴角噙着浅淡却真诚的笑意:“陛下,您会是一位好皇帝。”

李清和默然片刻,上前替她掖了掖被角:“你好生歇着,不必多想。父皇旨意是待你产子后殉葬,如今既无子,自然不必殉。”

这次轮到何氏面露惊愕,怔怔望着她。

李清和转身走出偏殿,她要将何氏流产的事先压下来。

刚出殿门,便见柳栖梧迎面走来,躬身一礼,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廊下:

“启禀皇太女,先皇,驾崩了。”

承安三十七年冬,靖帝李琰崩于紫宸殿。庙号幽宗,谥号炀帝。

皇太女李清和继皇帝位,改元定安,翌年为定安元年。

铁勒可汗闻合赤温之罪,惊惧不已,急递国书,声称逆子所为乃其个人之行,与部族无涉,愿断亲缘,将其生死尽付靖朝裁决,只求息兵戈,免生灵涂炭。新帝准其所请,下旨将合赤温及参与叛乱之铁勒使臣,悉数腰斩于西市。

新帝登基伊始,革旧布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整饬武备犒赏边军,可谓恩威并施。

朝野初时于女帝尚有微词,然见其政令清明,处事果决,皆渐心服,民间更是称颂不已。

新帝封皇三妹李清宁为羽林卫大将军,掌宫禁宿卫。二皇子李重宜依先帝遗诏圈禁。五皇子李重嘉领宗正寺卿一职,管理皇族事务。

惠妃何氏因意外小产,哀恸过度,新帝称连得先帝三日托梦,言既无皇嗣受生母挟制的隐患,殉葬之事可免,遂尊其为惠太妃,奉养于宫中。

紫宸殿已作为先帝故殿封存,新帝居于长乐殿理政。

长乐殿内,近日来夙兴夜寐、意气风发的新皇李清和,此刻却有些头疼地看着赖在殿下吃点心的小弟。

“四弟,你究竟意欲何为?如今海宇澄清,不必再谨小慎微,你这闲散王爷也不必再做。六部九卿,你择一职,朕也好与末批勋贵一同加封。”

李重霄嬉皮笑脸道:“我的好皇姐,就像您说的,现在总算不用躲在瑾王府当缩头乌龟了,你就再容我一段时间,我想跟驸马出去玩一趟,等回来了,我们一定好好给皇姐干活。”

李清和瞪了他一眼:“多久回来?”

李重霄:“我们靖朝地大物博,我们还可以顺便去周边探查下邻居们安不安分,两年应该……”

“两个月。”

李重霄:“一年。”

李清和:“半年,不然就别去了,朕看柳铮年事已高,正想让他告老,让驸马接任吏部。”

“别别别!”李重霄连忙道:“半年也行,臣弟看岳父大人老当益壮,再给皇姐你打十年工不成问题。”

李清和失笑:“又说些让人听不懂的混账话。”

讨得准允,李重霄正欲告退,李清和忽又唤住他,眉间微蹙:“父皇遗诏,朕皆权衡而行,唯废太子一事……朕尚难决断。”

御牢回禀,李重津已神智尽失,常自谓己为帝,对着桌椅板凳下命令,死物不听话,他亲自上手惩罚,给自己碰了一身伤,与他关在同一间牢房的柳瑜每每抱着他泪流不止。

李重霄敛了玩笑神色,沉思片刻道:“若皇姐垂询,臣弟以为,他形同已死。皇姐不妨问问柳瑜,是否愿照料其残生。若其情愿,臣弟愿斗胆求皇姐一个恩典,赐他们一方小院,于此了却余生吧。”

李清和沉吟片刻,颔首:“朕知道了。你去吧。”

李重霄穿过重重宫阙,于宫门外见到早已等候的柳栖梧。两匹骏马鞍鞯齐备,行囊也已拴紧。

李重霄粲然一笑:“便知你离心似箭。皇姐已准了半年的假。驸马,我们走!”

柳栖梧亦笑,笑容明朗,涤尽所有阴霾。他翻身上马,又伸手稳稳扶了李重霄一把,看他利落地跃上另一匹骏马。

双骑并辔,缓辔徐行,将巍峨皇城渐渐抛于身后。

天高云淡,长风掠过初绿的原野,带来远方自由的气息。官道蜿蜒,通向目力所及的广阔天地。

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我们往哪里走?”

“北上如何?先去朔方那边看看狄显,他都当上朔方防御使了,总揽北境军事,可是威风得很。”

“好啊。虽他不能再唤你表哥,但唤声表嫂,想必也别有趣味。”

“……”

“不乐意?”

“都好。”

与你同行,千山万水,俱是人间好时节。

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这是我的第一本长篇,(对我来说超过十万真的是长篇了从没写过这么多QAQ),开写的时候雄心壮志,但中间其实也发现了自己很多问题,大纲做的不够详细,笔力也有点撑不起太宏大的剧情,所以一边努力写,一边抓头,痛并快乐着。

写到后期的时候本来死水一样的工作突然也变动起来,忙的晕头转向,存稿也不足,日更改隔日。但再忙挤出时间来看看我家重霄和栖梧又很开心,虽然也有写的很痛苦的时候,但这篇文带给我的还是快乐多于痛苦。

有点遗憾我没能以更好的能力和状态去完成它,但是也从这次创作中学到了许多,很感谢我不多的几个读者,默默的给我灌营养液,鼓励我,谢谢你们,后期的发展和我的笔力可能没有给到你们更好的阅读体验,十分抱歉,但希望你们跟我一样,看文的时候也有过片刻的快乐。给你们发个小红包,也祝福你们以后会遇见很多喜欢的文。

那我们就有缘再见啦[狗头叼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 4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