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 第42章 第 42 章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第42章 第 42 章

作者:孤舟借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16:21 来源:文学城

东宫的书房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沉闷的气息,往日熏染的淡雅檀香似乎也驱不散那无形无质的焦灼。当柳栖梧再次踏入这里时,几乎一眼便看出太子李重津的状态极差。

不过短短数日,这位储君竟像是被抽去了精气神,眼窝深陷,颧骨微凸,原本尚算温润的面相透出一股嶙峋的刻薄感,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紧紧绷在他的眉宇之间。

柳栖梧神色如常,将需要东宫过目的几份吏部文书及相关卷宗一一呈上,公事公办地回禀完毕。

他抬眼看了看李重津,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臣观殿下气色似有倦怠,可是近来政务劳神?还望殿下善加保重,勿要过度忧思。”

李重津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抿了一口,嘴角扯出一抹苦涩自嘲的弧度:“政务?孤如今还有什么政务可劳神?快比四哥那嫁了人的闲散王爷还要自在逍遥了。”

他语带试探,目光紧锁着柳栖梧,期待对方能如以往般接过话头,剖析一番时局,哪怕只是虚与委蛇的安慰。

然而,平日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柳侍郎,此刻却只是微微颔首,露出一抹浅淡而疏离的笑意:“既如此,殿下更应放宽心,好生休养才是。”

说罢,竟是微微一揖,准备告辞离去。

这迥异于往常的冷淡态度像是一根冰针,猝不及防地刺入李重津紧绷的神经。

他几乎是脱口而出:“柳侍郎!”

柳栖梧脚步顿住,回身望来,目光平静无波,带着纯粹的询问意味,耐心等待他的下文。

可偏偏是这份不过多探究,不欲深谈的平静,让李重津心中的恐慌疯狂滋长。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声音干涩:“之前因朔方逆贼之事,父皇寝食难安,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只恨自己才疏学浅,不能为君父分忧。后来父皇决意点大皇姐与三皇姐出征,孤虽深知皇姐们皆是巾帼英杰,然毕竟从未经历战阵。这两日孤时常思忖,不知父皇当时是听取了哪位肱骨之臣的谏言,方能做出如此……别具一格的决断?柳侍郎那几日恰逢留守中书,可知其中详情?”

柳栖梧静静地看了他片刻,那眼神深邃,竟让李重津恍惚间品出了一丝极淡的……怜悯?

“殿下,”柳栖梧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错辨的疏远,“陛下乾坤独断,所思所虑,非臣等可以妄加揣测。至于中枢谏议之事,关乎庙堂决策,更非外臣所能与闻。殿下身为储君,更当谨言慎行,恪守臣道方为上策。”

这番话语气恭敬,措辞委婉,实则却如冰冷的壁垒,将李重津的所有打探与期待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更暗含了一丝警示,打听圣意,是为不敬。

“若无事,臣先行告退。”

说罢,他再次行礼,这一次转身离去得毫不迟疑。

李重津怔在原地,竟忘了挽留,只是失神地望着那抹渐行渐远的挺拔背影,心底一片冰凉。

柳栖梧如今的态度,与之前来东宫时的示好表忠心何止是天差地别!

然而此刻,李重津心中涌起的并非被轻视的愤怒,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近乎灭顶的惊慌。

自那日被李重霄挑破“昭”字关联后,父皇对他日益冷淡,六部差事渐渐不再让他经手,他这个太子,正肉眼可见地被架空,成了一个华丽的摆设。

而柳栖梧在中书省那几日,究竟窥见了什么?父皇到底流露出了何种态度,才会让这个期盼着自己能做主让他与李重霄和离的柳驸马,态度转变得如此彻底?

他难道就下了定论,自己做不了主了?

李重津心乱如麻,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窜上,猛地扬声叫道:“来人!”

一名心腹内侍应声而入。

“去!立刻去找柳瑜来,孤有要事交代他!”李重津语气急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内侍应了一声,却并未立刻退下,反而面露踌躇,忐忑不安地偷觑着他的脸色。

李重津本就心绪不宁,见他这般模样,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不耐地斥道:“吞吞吐吐作甚!还有何事?说!”

内侍吓得一哆嗦,连忙低下头,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气声道:“回……回殿下,刚传来的消息,说是永安殿的何贵人被太医诊出了三个月的身孕,陛下龙颜大悦,已下旨要晋封其为妃,连越三级……”

“哐当——!”

李重津如遭雷击,手臂猛地一颤,将桌案上那盏早已凉透的茶扫落在地,瓷盏碎裂声在寂静的书房内显得格外刺耳。

他脸色煞白,怔怔地看着地上的狼藉,仿佛看到了自己摇摇欲坠的未来。

养心殿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李琰难得地面带红光,精神矍铄,正对着礼部和内务府的官员吩咐:“何贵人孕育龙嗣有功,朕心甚慰,着即晋封为惠妃,一应用度,皆按妃位供给。”

有老成持重的礼官出列,谨慎劝谏:“陛下,何贵人虽有功,然连越三级,恐于礼制不合,易惹非议……”

李琰此刻正沉浸在老来得子的巨大喜悦中,闻言不以为然地摆摆手,语气甚至带着几分难得的宽和与得意:“礼制是死的,人是活的。朕要给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应有的尊荣,有何不可?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他确实高兴。宫中妃嫔不少,奈何子嗣一直不丰,仅有的几个儿子,要么出色得让他忌惮,要么蠢笨得令他厌弃,这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个孩子来得太是时候了,一扫前些日子朔方之事带来的阴霾,让他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和帝王的威权。

他还能有子嗣,这证明他宝刀未老,气血未衰!

正好也能借此敲打敲打那些不安分的儿子,看看,你们的老子还年轻力壮着呢!

这份志得意满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柳栖梧前来汇报事务。

听完例行公事,李琰似是随口一问:“太子近日如何?”

柳栖梧垂眸,应答滴水不漏:“太子殿下心系朔方战局,忧心国事,臣观其形容,似有些清减了。”

李琰闻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在龙案上敲了敲,“知道忧心国事是好的。身为储君,是该有些担当。让他好生歇着吧,不必过于焦虑,朝廷自有法度。”

言语间,听不出多少真切的关心,反倒像是一种程式化的敷衍。

暮色时分,柳栖梧回到瑾王府。

李重霄正歪在暖榻上翻着一本闲书,见他回来,便丢开书迎了上去。

听柳栖梧讲完宫中见闻,特别是何贵人有孕一事,李重霄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竟然有妃子在这个时候诊出喜脉?这也太巧了吧?”

这种事,纵然他们算计再深,也是绝无可能安排的。

柳栖梧亦觉得此事巧合得近乎诡异,沉吟道:“两位公主领军在外,后宫消息一时难以深入探查。或许……真是天意也在助我等一臂之力?”

正说话间,府外有消息递进来。

因两位公主远征,原为铁勒使团设的宫宴一再推迟,兵部侍郎柳瑜上书提议,不日于京郊西山大营举办一场冬狩活动,既可彰显靖朝武备,安抚略显焦躁的铁勒使团,亦可借此机会提振京中因战事而略显沉闷的气氛。

皇帝已准其奏,并特旨命瑾王与驸马一同赴宴参狩。

李重霄与柳栖梧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然之色。

蛰伏的毒蛇,终于要出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