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 第12章 第 12 章

正攻他当场改嫁了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孤舟借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6:16:21 来源:文学城

养心殿内,龙涎香沉郁如旧,却压不住那份无形的审度。

皇帝李琰端坐御案之后,目光如鹰隼般攫住下首垂手侍立的柳栖梧。殿内侍立的宫人早已屏退,只余心腹大伴孙福立于角落阴影处,气息几近于无。

“柳卿,” 李琰的声音不高,刻意放得平缓,如同闲聊家常,“昨夜瑾王府动静不小。怀瑾他,与你相处可还安好?”

他用了李重霄那几乎被尘封的表字“怀瑾”,这字寓意高洁,李重霄却并不喜欢,所以他身边人亦极少提起。

柳栖梧微微躬身,姿态恭谨:“回禀陛下。瑾王殿下见到臣,开门见山,言语颇为直率。”

“哦?” 李琰眉梢微挑,“他说了什么?”

“殿下直言不讳。” 柳栖梧抬起头,坦然迎向帝王探究的视线,眸里一片澄澈平静,“殿下言道,他深知柳氏一门忠君体国,殿下择臣为驸马,亦是欲安圣心。他既已下降,愿与臣做一世太平夫妻,安享富贵,绝无他念。”

李琰眼中闪过一丝真切的讶异。这逆子竟能说出这等通透话来?当真转了性?

他审视着柳栖梧,试图从那张苍白昳丽的脸上找出任何伪饰的痕迹,却只见一片沉静。

柳栖梧继续用那平稳无波的语调陈述:“殿下言毕,便欲与臣行敦伦之礼。此乃人伦常情,臣本不应推拒。然……”

他恰到好处地停顿,面上掠过一丝极淡的窘迫与无奈,“然昨夜席间,臣多饮了几杯,回了新房便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实恐侍奉不周,反扫了殿下兴致。殿下体恤,倒也未强求,只是榻间嬉闹了一番,权作排遣。

“殿下似未尽兴,故而出言斥退左右,言道……‘本王持久得很,滚远点!’。” 柳栖梧复述这话时,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念一段无关紧要的公文,只是耳根处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恰好落入李琰眼中,更添几分可信。

李琰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并非真想听儿子床笫间的秘辛,只是昨夜动静太过诡异,必须弄个明白。此刻听柳栖梧这般解释,虽觉荒诞,倒也勉强能圆上。

他目光落在柳栖梧那过于苍白的脸上,虽带着病态的脆弱,但确实昳丽无双。李重霄若真喜好男风,对着这般姿容,心痒难耐却又因对方体弱不得尽兴,恼羞成怒斥退下人,倒也算情理之中。

只是柳栖梧话语间流露出的那份勉强与疏离,却清晰可辨。

“唉,” 李琰长叹一声,面上适时浮现出几分慈父的无奈与对柳栖梧的体恤,“怀瑾这孩子,自小便是这般任性妄为!此次下降,更是他执意如此,朕也是拗不过他这疯劲儿,才委屈了柳卿你啊!” 他语气沉痛,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柳栖梧今日处境皆因李重霄而起,“你出身清贵,才学冠绝,本有大好前程,如今却……唉,是朕对不住柳氏,对不住柳卿。”

说罢,他又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而富有压力:“柳卿,怀瑾如今心性难测,行事荒诞。你既为其夫婿,又深明大义,还望你在府中多费心,仔细留意他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异常,不拘大小,务必及时禀报于朕。”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带着推心置腹的意味,“若他再一时犯了糊涂,朕也好早做绸缪,为柳卿你周旋一二,免你受无妄之灾。”

“臣,遵旨。” 柳栖梧深深一揖,姿态恭顺至极,“陛下拳拳爱子之心,天地可鉴。臣蒙圣恩,自当恪尽职守,悉心留意殿下言行,若有风吹草动,定当第一时间密奏陛下。”

在无人窥见的视角,当他低垂的眼睫掩住眸底深处时,那恭顺的表象之下,是淬了寒冰般的森然。

李琰那张故作慈和的脸,在他眼中与上辈子临终前那不敢置信的扭曲面孔重叠。指骨在宽大的袍袖下悄然紧握,指尖深陷入掌心,带来尖锐的痛感,提醒他勿要轻举妄动。

他心中无声冷笑。

这一世天赐良机,我有了更充裕的光阴,更隐秘的身份,我绝不会再让你伤害我身边的人。

我能亲手送你上路一次,就能有第二次。

从养心殿回来,瑾王府已是华灯初上。

精致的晚膳摆满了花厅的八仙桌。李重霄与柳栖梧相对而坐,烛火跳跃,映着柳栖梧依旧没什么血色的脸,也映着李重霄带着探究神色的双眸。

“所以,” 李重霄夹起一块水晶肴肉,状似随意地开口,打破了沉默,“父皇召你进宫,就专程问咱俩昨晚……办事儿了没?” 他撇撇嘴,语气里满是嫌弃,“这也忒无聊了吧?”

柳栖梧执箸的手微微一顿,眼睫未抬,平静地“嗯”了一声,声音听不出情绪:“陛下关切殿下身体。臣回禀,自身孱弱,不堪侍奉,幸得殿下怜惜体谅,未加怪罪。”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李重霄,那双黑眸在烛光下深不见底,语气带着一丝提醒,“故,今夜还请殿下安分些,莫要再闹出引人侧目的动静。”

“哈?” 李重霄差点被嘴里的肉噎住,瞪大眼睛,指着自己的鼻子,“我闹?柳栖梧你讲不讲道理!昨晚是谁先动的手?是谁害我……” 他想起那深入骨髓的奇痒和失控的狂笑,声音不由自主拔高了几分,“谁害我喊成那样的?!”

恰在此时,一名端着汤盅的小厮低着头快步进来,许是被李重霄突然提高的嗓门惊到,脚下一个趔趄,手中的汤盅猛地一晃,滚烫的汤汁顿时泼洒出来些许,溅落在光洁的楠木桌面上!

“王爷恕罪!驸马爷恕罪!” 小厮吓得魂飞魄散,手忙脚乱地放下汤盅,掏出帕子就去擦拭,脸色惨白如纸。

李重霄挥挥手:“行了,多大事,擦了就下去吧。”

安抚了惊惶失措的小厮,又抬眼看了看对面八风不动、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的柳栖梧,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他狠狠瞪了柳栖梧一眼,眼神里写满了:都怪你。

柳栖梧目光淡淡扫过李重霄气鼓鼓的脸。那总是紧抿的,没什么血色的薄唇,竟极其罕见地向上弯了一下,弧度极小,转瞬即逝。如同冰封湖面被投入一颗微小的石子,漾开一圈几乎看不见的涟漪,却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冰雪初融般的昳丽。

李重霄看得一愣,心头那点无名火瞬间被这昙花一现的笑意冲得七零八落。

靠!别以为你笑得这么……这么好看,这事就算完了!

他带着点赌气和堵嘴的意味,伸出筷子,从面前那盘油亮诱人的红烧全鸡上,夹起一只软烂脱骨的肥硕鸡腿,放进了柳栖梧面前那只几乎没动什么的青瓷碗里。

柳栖梧看着碗里那只油光水滑的鸡腿,执起银箸,姿态优雅地扒下鸡腿的肉,“多谢王爷。”

“咳,” 李重霄觉出几分不自在,清了清嗓子,眼神飘向别处,生硬地转移话题,“那个……你什么时候去吏部上值?这婚假总不能一直放着吧?”

柳栖悟道:“按皇家仪制,殿下虽非公主,但既以公主之礼下降,新婚三日后,臣需陪同殿下入宫,朝拜谢恩。礼毕之后,臣的婚假便算结束,自当回吏部供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另外,殿下此前在御牢耽搁,后又忙于下降事宜。您在军中卸任靖北道行军大总管后,军部一些相应的人事更迭与权责交割,尚悬而未决。此次入宫朝拜,陛下或许会垂询殿下对此事的看法,殿下还需略作准备。”

李重霄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这还真是个坎!

但他面上依旧一副浑不在意的懒散模样,夹了一筷子清炒时蔬塞进嘴里,含糊道:“哦,这事啊。行,知道了。那正好,这次成亲,宫里的亲人们给我添妆倒是大方。这次回宫,我也得给他们回点礼,礼尚往来嘛!吃完饭驸马你跟我去库房瞧瞧,帮我参详参详,挑些合适的玩意儿。”

柳栖悟颔首:“愿为殿下分忧。”

库房内烛火通明。

厚重的库房册子摊开在紫檀木大案上,陈大和孙尚宫侍立一旁。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樟木和尘封锦缎的气息。

李重霄的手指在册页上划过:“大皇姐送的那套紫毫笔和百年老山参,嗯……大皇姐长年礼佛,库里有尊白玉观音,成色也足,就这个吧。

“三皇姐性子烈,库里这把前朝大师锻造的乌兹钢短剑,开过刃的,给她防身。

“五弟李重嘉嘛……他送的那对翡翠狮子摆件还行。库里有幅前朝古画《秋山行旅图》,意境不错,给他。

“至于老二……” 李重霄嗤笑一声,手指点着册子上李重宜的名字,“他送本王那本手抄《男德妇容》不错,挑两个墨锭给他,也不用太好了,怕他舍不得用,希望他以后再出佳作。

“太子殿下嘛……” 他目光落在李重津的礼单上,对方送了他一座紫砂空谷幽兰盆景。

“殿下不是俗人,我们也送的高雅些,府里看看有什么长得不错的花草,弄个花盆装一盆就行了。”李重霄都定好了,满意的合上册子。

柳栖梧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才淡淡开口:“殿下为诸位贵人备礼,思虑周全。那,陛下呢?”

李重霄动作一滞,给老皇帝送礼?送什么?送钟吗?

他面上不显,打了个哈哈:“父皇富有四海,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我这点家当就别班门弄斧显眼了。嗯……从我以前练的字里,挑一幅写得最周正的裱一下给他老人家送去,聊表心意,礼轻情意重嘛!”

柳栖悟道:“殿下何不重新挥毫,亲书一幅?更显诚意。”

原主的字他一时半会儿哪模仿得来?

李重霄立刻顺势揉了揉自己的手腕,带着几分夸张的抱怨:“哎呀,驸马提醒得是!不过今早在演武场打沙袋太用力,这会儿手腕还酸着呢。你之前不是说要我善加保养吗?这字嘛,还是用现成的吧,免得写不好,反倒让父皇觉得我敷衍。”

柳栖梧极轻微地点了点头,没再追问:“殿下思虑周全。”

这次虽然避过了,但字迹可是个要命的破绽,得早点解决。

从库房出来,李重霄借口去书房翻找旧作,送走了柳栖梧,又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留在书房。

烛火将他的身影拉长,投在满墙的书架上。他需要尽快熟悉原主留下的一切痕迹。

他走到巨大的紫檀木书案前,案上整齐摆放着原主昔日练字的纸张,还有几本翻阅过,留有批注的书籍。幸好这个时空的文字是繁体,他连蒙带猜也能认个**不离十,只是那密密麻麻没有标点的竖排文字,看得他眼晕头疼。

他随手拿起一叠练字稿。纸上的字迹力透纸背,银钩铁划,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杀伐决断之气,转折处锋芒毕露,如刀似剑,一撇一捺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李重霄心中暗自咋舌:原主光看这字,就不是个简单人物!

放下字稿,他又抽出一本书。是《武经总要》,兵家经典。翻开书页,空白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批注。

李重霄凝神看去,在“其疾如风”旁,写着:“疾非一味求快,北狄轻骑掠边,常伴狼烟惑目,疾中须含察,辨其虚实主次,一击必中要害。

翻过一页,在“不动如山”旁,则批道:“山非死守。玉门关外流沙地,山势亦可移。当如磐石扎根,引敌来攻,待其力竭气泄,山倾石落,反噬其身。”

甚至在一段讲述粮草运输的篇章旁,也有批注:“水路运粮,省力却易受制于天时水情。昔年征南,尝遇瘴疠锁江,舟楫不行。当于沿岸险要处预设陆路粮道,互为犄角,方为万全。”

李重霄倒渐渐看出了趣味。

这些批注绝非纸上谈兵,字里行间透出的皆是实战中淬炼出的真知灼见,对敌我优劣、地理天时、乃至人心向背的分析都入木三分。

他又翻找了几本,除了《孙子兵法》、《六韬》、《吴子》等兵书,竟还发现了《四书章句集注》这类经学大儒的著作,上面同样有精辟的见解。

在“民为贵”旁批:“空言无益。北疆戍卒,所求不过温饱家书。减其徭役,增其粮饷,严惩贪墨,民心自附,边疆自固。

更让他意外的是,书堆里还夹杂着一本《农桑辑要》!

翻开一看,里面竟也有不少批注,尤其在一些讲述抗旱作物和水利营造的段落旁,笔迹尤为密集——

“此稻耐旱,若于陇西干旱之地试种成功,可活民无数。然土性有别,当择小片试之,观其效,再行推广,切忌操切。”

“筑坝蓄水,利在千秋。然征发民夫,需恤其力,春耕秋收之期当避,冬闲时督造为宜。”

就在他沉浸在对原主遗泽的探索中时,指尖无意间碰触到书架角落一本蒙尘的蓝皮旧书。书脊上没有题字。他好奇地抽出来,拂去灰尘,露出封面三个略显古拙的篆字——《逆脉汇宗》

翻开泛黄的书页,里面绘着密密麻麻的人体经络图,旁边是晦涩的口诀和注解。初看像是高深的医书或内功心法,但细读之下,李重霄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功法行气路线极其诡异刁钻,许多地方竟倡导反其道而行,强行冲撞正常经脉节点。

书中核心要义,是讲述如何通过一种近乎自毁的方式,强行逆转经脉运行,在极短时间内激发超越极限的潜力,爆发出恐怖的力量。其中还隐约提到,此法或可令因外力导致经脉尽断之人,暂时接续断裂的气桥,重获行动甚至运功之能。

然而,在功法的最后几页,有原主批注的警示:“此乃饮鸩止渴之术!逆脉强行,如沸鼎煎油,虽得一时之炽,然根基尽焚,精元大耗!纵侥幸功成,亦如风中残烛,寿元锐减,十不存一!慎之!戒之!”

“逆脉强行……根基尽焚……寿元锐减……”李重霄喃喃念着这几句警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锋锐的字迹,不知怎得,突然想起昨晚柳栖悟说的话。

——“柳家秘传的‘七损诀’,修习之法,便是以燃烧寿元为柴薪,强催潜力。我这副病骨支离的模样,便是代价。”

难道……那并非胡扯?这世上真有如此邪门霸道的功法?

柳栖悟那身诡异莫测的武功见识,还有他那仿佛被风一吹就倒的虚弱身体……

李重霄盯着手中这本《逆脉汇宗》,心中惊疑不定。

“叩、叩。” 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门外传来陈大压低的嗓音:“王爷,驸马爷来了,说时辰不早,请您安置。”

紧接着,是柳栖梧那清冽平静的声音,隔着门扉传来:“殿下,更深露重,早些歇息吧。”

李重霄猛地回神,下意识地将那本《逆脉汇宗》合上,随手放在了书案上。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疑虑,扬声应道:“知道了,驸马有心了,本王这就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