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真凶竟能听到我的心声 > 第13章 第 13 章

真凶竟能听到我的心声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策马听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29:56 来源:文学城

三司审袁仕昌时,宋秋余去凑热闹了。

三司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方协同审理,按理说不许百姓围观,但“文昌诞案”闹得太大,皇上特许百姓在衙门外听审。

严润和招供,说永恩四年袁仕昌用他儿子的命,胁迫他科举舞弊。

袁仕昌怒道:“一派胡言!本官何时逼迫过你?当日你儿子危在旦夕,是老夫为他请了医中圣手,还将府中价值千金的药赠予你,你如今却恩将仇报,污老夫清誉!”

严润和不卑不亢道:“若非借我儿胁迫我,袁大人为何要帮我儿请医赠药?”

衙门外的宋秋余摸了摸下巴。

【嗯?怎么莫名觉得这句话有点耳熟?】

【哦哦想起来了,有点类似“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扶”。】

【哈哈哈哈,真的好像。但严山长不是讹人的老赖,不会胡搅蛮缠。】

袁仕昌:怎么不会!

他不是傻子,科举舞弊那么大的一件事,他会贿赂严润和这种一看就是死脑筋的清官?

请医赠药只是想将严润和拉到自己这派,毕竟这位状元郎深得圣心,哪怕不是自己人,也不能让他投到政敌那边!

他只是拉拢严润和!不是要严润和帮他干坏事!

拉拢懂不懂!

袁仕昌气得胡须都吹了起来,指着严润和骂:“无皮相鼠,颜之厚矣,三尺城墙都自愧不如,你也配作读书人!”

气焰之高,声音之洪,底气之足,宋秋余叹为观止。

【袁仕昌气得嘴皮哆嗦的样子,感觉真的好无辜,好像严山长污蔑了他似的。】

【但严山长那么仙,怎么可能说谎?】

不止宋秋余一人这样想,围观的学子与百姓都觉得袁仕昌仗势欺人。

袁仕昌还未免去官身,在堂上站立即可。

而严润和跪在地上,虽身穿囚衣,但丰神俊朗,气度儒雅,被骂时垂眸不语,更衬得袁仕昌面目可憎。

“这人好大的威风,堂前不跪就算了,还欺负人家读书人。”

“要我说直接拉出去斩了!二月初三那日,轩辕大帝都用镜子砸他了,能是什么好人?”

“我怎么听说是文曲星君用镜子砸他?”

“轩辕大帝跟文曲神君都来了,听说那日天边出现两片祥云,云彩里还藏着几万天兵要拿他上天庭审!探花郎跟文曲神君有交情,说人间的事该由人间来审,这才放过了他。”

宋秋余支着开耳朵,听身旁的大娘绘声绘色讲文昌诞发生的事。

【妈耶,现在已经传得这么离谱了么?章行聿都编排进去了。】

袁仕昌听到宋秋余的心声,以及百姓的歪曲与谩骂,气的简直要仰倒。

衙门外乱糟糟的,刑部尚书用力拍了一下惊堂木,呵斥道:“不可喧闹!”

堂外安静下来后,刑部尚书没理严、袁两人的嘴上之争,直奔主题。

“圣上并未免去袁公官职,他仍是礼部尚书。严润和,你该知道污蔑二品大员该当何罪,你若有证据便拿出来,不必多舌。”

严润和语出惊人:“证据在宫中。”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以及督察史对视片刻,再开口时慎重不少:“你说的证据是何物?为何在宫中?”

宫中?

袁仕昌眼睛眯了眯。

严润和道:“辛丑科的十六封考题。”

大庸极重视科举,高祖皇帝为防舞弊特制定了“十六出题人”政策。

由皇上从官员中钦定十六人,这十六人拟定会试考题,最后交由皇帝抽选。

严润和徐缓道:“我们十六人那一个月吃睡在南书房,为防泄题,每日饭菜宫人都放在门外,再由内侍送进来。”

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大理寺卿两朝老人,自然知道这个规矩:“那你们是怎么将题送出去的?”

【御医吧。】

“是御医。”

宋秋余与严润和的声音一同响起。

袁仕昌喉咙一紧,随后吐出一口气。

【既然里面的人出不去,那肯定会想办法让外面的人进来,还要合情合理地进来,只有御医符合所有条件。】

没错。

严润和说:“在第十一日的时候,有一位大人生了病。”

三司哪一个都不是傻子,瞬息便明白了严润和的意思,刑部侍郎问:“就算是御医能进南书房,按规矩也得等会考结束,他才能与你们十六人一块出来。”

宋秋余来了兴趣:【让我想想,如果我是袁仕昌,怎么让御医再出来?】

袁仕昌本就心虚,闻言更是跳脚。

混蛋,别随便代入我!

【御医进南书房的理由是有人生病,出来的理由……应该也是有人生病,还是一个来头不小的病号。】

严润和薄唇轻启,缓慢吐出几个字:“是太后。”

看着面色骤变的三司,袁仕昌冷冷一笑,还敢查么?

【哇偶,是太后,刺激!】

袁仕昌嘴角抽搐,心想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

堂上端坐的三人都觉得捅大篓子了,屁股下仿佛生出荆棘,让他们坐卧难安。

可衙门外都是百姓,若是不继续审下去,那就是明目张胆徇私枉法。对下不好交代,对上更是……

百姓们窃窃私语。

“怎么扯出太后?”

“姓袁的狗官科举舞弊惹怒了轩辕大帝、文曲神君,现在太后跟此案有关,会不会是上天不满刘家坐天下?”

眼看事态朝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三司个个头冒冷汗。

这已经不单单是舞弊案,这简直是动摇刘姓江山。

【芜湖~~】

宋秋余发出愉快地吃瓜声,随后又觉得不太对。

探案剧哪有第一案直接上太后这种终极**oss的?

【太后会不会是冤枉的?】

凌乱的三个二品大员在听到一道清澈的声音时,心中同时想——

太后必须是被冤枉的!

大理寺卿抢过惊堂木:“尔等肃静!”

接着督察史质问严润和:“太后深居宫中,一心向佛,向来不理会政事,你此番攀咬是何目的,受谁指使?”

宋秋余吐槽:【怎么当官的都喜欢给人扣帽子,问受谁指使这种话?】

如今将太后拉下水,袁仕昌反而不急了,甚至闭目养神,优哉游哉地听着三位同僚狼狈为太后脱罪。

哪怕听见宋秋余的心声,他也没之前那么气急败坏。

反倒是审问的三司有些恼火:这是哪来的小混蛋!

宋秋余是自己来的,还是背着章行聿偷偷跑出来的。

嘿嘿。

“大人明鉴。”严润和开口:“我并未说此事跟太后有关,太后或许不知情,只是被有心之人蒙蔽。”

这个转圜让三司为之一振:“你仔细说说蒙蔽之事。”

袁仕昌猛地睁开眼,紧紧地盯着严润和,生怕他又开始胡乱编排自己。

严润和:“太后不知道误食了什么,夜里开始呕吐生汗。当日太医院值班的太医来请脉,两个太医用药时意见分歧,这才来南书房请了胡太医。”

“虽然有两个内侍跟着胡太医一块去的,但他们并没有进太后寝宫,胡太医应当是在这个时候将考题泄了出去。”

袁仕昌双眼鼓涨,怒道:“这是在审案,不是在唱戏文!你有何证据说胡太医在太后寝殿泄题?就凭胡太医前两年病逝,你就可以胡乱编排?”

严润和看向他:“当年随胡太医出诊的还有一人。”

袁仕昌心口一颤,随即想到是那个药童,但对方已经……

严润和目光如炬:“他虽意外落水而死,但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宋秋余猜测:【该不会是马夫吧?】

刑部尚书传了药童弟弟,对方正是马夫。

马夫交出一卷纸,还有一块印有袁府的金饼,半个手掌大,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这是我阿兄交给我的,说是他保命的东西,但一个月后他便落水溺亡。”马夫重重叩首:“请诸位大人为我阿兄伸冤。”

三司先是看了看金饼,又去看那卷纸,展开后上面写满楷书小字。

严润和解释:“纸张三位大人应该认识,是宫中的泾纸,这便是胡太医从南书房带出来的考题。”

袁仕昌脱口而出:“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因为你把小抄都销毁了?】

【但万一人家胡太医不信你,特意留了几卷作为证据呢?】

袁仕昌高昂的情绪瞬间冷却,后脊蹿起一股寒意,难道……

不对不对。

胡太医的长子也是这场舞弊案的受益者,他留这个证据干什么,是想自己一家快点死?

而且那个金饼是怎么回事?

谁家坏人行贿的时候,拿明晃晃印有自己家徽的金饼!

偏偏他有口难言,证据可能是假的,但这些事他是真干了。

马夫之后,林康瑞也被传到堂中,为方家翻案,并呈上方大人当年收集的罪证。

一条又一条,条条锤死袁仕昌。

证据链完整的宋秋余都有些怀疑。

【啊,大家手里的证据都这么硬吗?那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难道是怕官官相护?】

【也对,以前袁仕昌是礼部尚书,门生广布,现在名声臭了,哪个人敢为他说一句话?但凡沾一点点边,都生怕被怀疑自己也科举作弊了。】

面对这些“铁证”,袁仕昌还能咬牙扛一扛。

但对上宋秋余这张抹了蜜的叭叭小嘴,袁仕昌心口一抽一抽地发闷又发疼。

-

堂上三位大人生怕一不留神又将太后再牵连进去,看似公允,实际很想赶紧给袁仕昌定罪。

人证物证俱在,容不得袁仕昌狡辩。

这场案子审得丝滑无比,结果也令百姓很满意。

管他真相如何,只要斩的是个大官,大家就乐见其成。

宋秋余也是乐见其成之中的一员:【看来这次袁仕昌死定啦。】

【不知道袁氏会不会跟着覆灭,毕竟袁仕昌捅这么大的篓子。】

袁仕昌好似被重物击中一般,身体剧烈晃了晃。

他如梦惊醒,脑海闪过许多念头,越想越惊,喉头泛上一股腥甜。

袁仕昌呕出一口血,然后昏死了过去。

堂审被迫中止,三司松了一口气,宣布改日再审。

吃瓜群众散去,宋秋余也满足地哼着歌回家。

绕过雕刻梅兰竹菊的影壁,宋秋余便在院中看见衣袂飘飘的章行聿,他冲宋秋余微微一笑。

宋秋余大惊:【糟了,章行聿要弄死我!】

抽一百个小天使发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