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枕上书之沧海月明 > 第20章 沁芳华(九)

枕上书之沧海月明 第20章 沁芳华(九)

作者:弗届Frosia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2-07 01:45:07 来源:文学城

烟波浩渺的东海,历来居于四海之首,是凡世与仙界最近的地方。

在凡世颇有人气的传说中,东海深处有日神栖息的扶桑神树,有行踪不定的仙山洞府,有赐福予禄的沧海遗珠,因而多的是前来寻机缘的人。

往日里,且不说水面之上帆影点点的渔歌唱晚,源源不断虔心而来的文人墨客,求仙问道的、逐浪生计的、贸易交通的、诗兴勃发的,三教九流已足以撑起东海之滨的熙攘繁盛。

凡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的是壮阔的自然、神秘的宇宙,叹的是人生的渺小、前路的莫测。

而仙者看海,看的是气象、是道法、是本真,于浮世苍生中映照自我,于万千变化中领悟恒定,一山一海不只是一山一海,一山一海又还是一山一海。

东华带着凤九和滚滚行来,本是为着回程前的心念一动前来观日,谁知越接近东海越觉违和。

所谓百川东到海,大小河流一路从上游奔腾而下,千回百转到了这里,便似万里征途即将终结,无一不是欢腾着汇入母亲的怀抱,哪里会有此时所见涓细孱弱的样子?更为反常的是,已临近入海,宽阔的河床裸露出了大半,与往常少雨时不同,河底的淤泥早失了黑润的水色,板结成块块黄土。仿佛经了千百年的日晒,河床的纹理龟裂成了道道沟壑。

两岸的百姓拿着各式器皿,要向河床中心行数里方能取到水,干裂的嘴唇,虚软的腿脚,力所不逮的老弱病残,在路途中不慎泼洒出了些许,不过顷刻便被/干涸的河床吸收干净。

取水的队伍中,为着节省气力,并无多少对话声,但众人的面目上,除了疲惫、焦虑、无奈,还有更多东西,沉默压抑着愤懑,沉默积蓄着反抗。

凡世的红尘之气本已斑驳杂糅,七情六欲裹着生老病死,为每个求真之人设了好大的局,好比一个个闭了口的蚌壳,不知哪个含的是明珠哪个裹的是砂砾。凡世的迷惑之处在于杂,凡世的精彩之处亦在于杂。可此时,愈来愈浓烈的怨气几乎要盖过其他所有。

及至入海口,眼前一幕更是触目惊心。

距离海岸三五里处,数十丈高的海浪平地而起,在海天之间架起一道水幕,幕外浓云压境风呼号,幕内水色深沉物渺茫,倒是将遮天蔽日解得贴切。

凡人只见风起云涌、舟楫倾覆,东华却看得清楚,那海浪迭起的帷幕之内,团团黑云分明是怨灵浊息。假使峣关阵中所积怨气为一二,此间可当七八。

东海有艳阳高照,东海有碧波浴月,东海有惊涛裂岸,东海有怒浪狂潮,但东海唯独不应有魍魉鬼蜮。

东华住了云头细看。

一个矮墩墩长得很喜庆的山羊胡子老头,跌跌撞撞爬着一朵云前来告罪:“未知帝君帝后与小殿下前来,小老儿有失远迎!”他虽袍服有些凌乱,倒是不失礼数地向三人一一行了礼。

“你是此间土地?”东华单刀直入问道,“这里是怎么回事?”

“启禀帝君,自小老儿八百年前承了职守以来,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东海境内一向风调雨顺,众生和合,上峰每多褒奖,周边郡县无不钦羡……”土地捋着须滔滔不绝,还待表一番功绩,瞥见东华不善的面色立时识趣地住口转了正题,“呃,约莫半年前,东海之上出现了海市蜃楼,其中图景乃是一处不知名的仙山,仙山之中不仅有奇珍异草、珍禽走兽,还有仙人出没,男女老少,栩栩如生。此前虽也有远航船只见到海市蜃楼,但都不如这次看得清楚明白,也不如这次更觉触手可及。沿岸百姓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日便有远道而来的人要观蜃景,更有甚者雇了船只前往仙山求道。众人本以为不过痴人说梦,谁知眼见得那人雇的船离蜃景越来越近,最后竟消失了,终不见归。此后由蜃景能入仙门的传闻便甚嚣尘上,闻讯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有带着一家老小的,有带着合族上下的,还有带着山门老少的,凡人有船只、修道者有法器,纷纷驶往蜃景。但奇怪的是,并无一人回返。”

“你未前去查探?”东华问道。

土地躬着的身子顿了顿,似乎还在为不知其中关窍而愁苦:“职责所在,不敢怠慢!但一则海中乃龙君所辖,小老儿未敢僭越,二则那海市蜃楼确有些古怪,小老儿法力低微,试了种种法子仍不能靠近。”

“后来如何?”

“此后三月,趋之若鹜者众,又言此乃传说中之方壶、瀛洲,虽亦有疑虑之声,然势单力薄,东海之滨一时成了海内朝圣之所。彼时,小老儿尚不知其中凶险,犹窃喜一二,如今想来甚是羞惭。”

“此话怎讲?”

“便是三月前的某一日,那海市蜃楼突然烟消云散了。这倒也没什么,蜃景持续三月已是稀奇,只是那原本是缥缈仙山之所变成了一团黑气,内中浊浪翻滚,变幻莫测。初时,有人言,这莫不是对求道者的考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黑气安能入仙山云云!因而,义无反顾者众多,但照样有去无回。直至有一修道门派的高人按捺不住前往查探,不意被黑气吞噬,不过到底在最后关头留下讯息以告世人——彼处并非仙境洞府,实为吞噬生灵的大凶之地。”

土地捋着胡子叹了口气,继续道:“至此方知,那些有去无回的人是真的有去无回了。如此,涌来的人潮方才止歇。而后,此间陆陆续续聚集了些修道门派,意欲对付那团黑气。小老儿见那黑气诡异,自知不敌,便前往与东海龙君讨教。”

“你们俩讨教的结果就是这样?”东华看着眼下明显与土地口中所谓黑气不符的景象,不由哂道。

土地很是惶恐:“帝君不知,那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事,东海闹起了干旱。说来也奇怪,此间往北、往西、往南诸地俱是物产丰饶之所,水源丰沛,民风和婉,不知为何竟一夜之间河床干涸、水退百丈、庄稼焦枯、民不聊生,数万百姓流离失所,道旁饿殍与日俱增。龙君与我尚不得法,却发现旱情越是严重,海上的那团黑气越是膨胀,便疑心是恶人做法坏了凡世伦常。我等束手无策,只得将此时上报了四海水君。”

“哦?连宋已经知道了?”东华神识一扫未见其人,不由问道,“他在何处?”

土地却不敢直呼其名:“水君前些时日来此查探了几回,集四海之水布阵,困住了那日长夜大的黑气。十日前听闻其他三海亦有事端,才带了龙君离开。”

东华听毕,大约知道了前因后果。土地口中半年前出现的所谓海市蜃楼恐怕只是个略高明的障眼法,目的同样是吸食凡世的生灵。不过三月时间,从一开始的一团黑气,到此时方圆数里的黑云,发展不可谓不快,其中诡谲不容小觑。

他心念一动,回想这一路,从落霞山除妖,到峣关破阵,再到东海约莫是要斗斗法,一步步走来,每一步看似无意,却又惊人地相似,到底是天命如此还是刻意为之?

东华望着那接天的水幕,思及土地说其他三海亦有事端,看来这背后主导确实不甘寂寞,阵仗倒是越来越大。他捏诀给连宋留讯,招他尽快前来相见。

凤九亦皱着眉打量东海之上的咄咄怪相,一路行来未曾停歇,此时戾风肆虐、海潮阴寒,吹得她脸有些发白。

她犹自睁大了眼睛盯着那团黑云,方才东华与土地说话,她与滚滚仿佛见到其中有什么一闪而过,可再转眼去看时却不见了动静。

她心有所感,转头去扯东华的袖子:“帝君,那阵里……”

东华正指着岸边一群人问土地:“那些是何人?”

土地瞥了眼下方答道:“哦,那是东海附近的一个修道门派,与仙界确有些渊源,此番变故中倒是出了不少力。之前水君来时还赐予法宝,教授了他们一些应急的守阵之法,近日来门中弟子一直在此值守,兼做救死扶伤事。其他一些门派原本雄心勃勃嚷着要替天/行道,一两次铩羽而归后大都销声匿迹了。”

东华鬼使神差地问了句:“是何门派?”

“空桑山首阳宫。”

果不其然,在一众人中,东华见到了上蹿下跳的熟悉身影,不由心中暗叹,短短月余已见了三五回,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他指给凤九看:“小白,你看那人是谁?”

这一问成功地分散了凤九的注意力,她看到小道士莫问也是一愣,舒展了眉头笑道:“怎的又是他!”一打岔,倒把自己要讲的话抛到了脑后。

莫问与同门却没那么轻松。

承下守阵之责原是无奈之法。四海水君与东海龙君有事去得急,交代门中长者暂替一二,稍后会派援手前来。可仙者与修道者之间的差别何止千里,不要说他这样的后辈小生,便是长老出马也有不逮。好在水君临去前留了法宝,关键时候尚能顶些用处,只盼水君与龙君能够早日回返,解了此间大厄。

此刻,阵中黑云看似轻柔散逸,实则正向水幕突破,步步紧逼之下,作为守阵之人,他们倍感压力。现下,几人正手忙脚乱地合力驱动一只法螺,法螺一响,海上的水幕逡巡旋回之速便快了一分,水幕旋转搅动中将黑云向内压紧,黑云则四散缠绕不肯入彀中,两下成抵角相争之势。

几人中最长者口中念念有词,抛出一堆符纸,身后几个小道士汗珠滚滚,勉力支撑,可惜收效甚微,黑云来势汹汹,法螺之声渐低,与水阵之间的联系也忽强忽弱,隐有崩溃之兆。

东华望着水幕中越加黑沉的怨灵浊息,眸光一闪,不再耽搁,交代凤九和滚滚带着土地且在一边观战,便化作一道流光直插水幕之中。

方才还穷途末路的几位道士忽觉周身重压一轻,抬眼望去水幕之中隐隐泛起一层银光,黑云被笼在其中狼奔鼠窜均不得法,不由大奇,这是什么变故?

凤九见东华远去,方想起自己要与他说什么:“帝君,那阵里有什么东西!”她其实并未看清那是什么,却不知为何仍觉得十分关键,不得不说。

可彼时东华早已入了阵,便是耳力再好,怕也是错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