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灼华眯眼盯着楚姿瑶,刚才在太皇太后宫里时开的玩笑不由又浮上心头,如果说刚才只是逗楚姿瑶玩,那此刻她是真的有点想娶楚姿瑶了。
这世上所有秘密她似乎都知道,如果自己娶了她,或许真的会逆风翻盘,而且只有楚姿瑶知道她是女儿身,在她面前自己不用刻意伪装。
楚姿瑶可不知道孟灼华已经开始打自己主意,她这会儿的注意力全都在冯御史一家身上。
冯思齐正贴心的帮冯夫人布菜,见她面前的汤有些凉了,赶紧把自己那碗热汤给她换过去,四周的官员和家属见此都羡慕不已。
就连坐在楚姿瑶隔壁桌的翰林院学士孟德傅看了,都满意的点头夸赞:“这样的孝心实属难得,恐怕很多亲生子女都做不到。”
孟德傅是出了名的古板刻薄,能连他都骗过去,可见冯思齐的演的有多逼真。
冯夫人更是觉得慰贴又骄傲,这个庶子实在得她的心,孝顺体贴,而且能力不俗,既让她有面子心里又舒坦,跟让人一起不断夸赞着冯思齐,一场宴席下来,倒是又让冯思齐收获了许多人心。
楚姿瑶撇了撇嘴:【可怜的冯夫人还不知道,她的亲生儿子就是被这个庶子害死的。】
定南王府众人全都提起耳朵仔细听,之前楚姿瑶说过,楚思宁是冯家的女儿,所以他们对冯家的事情就特别关注。
【那冯夫人的亲生儿子也是可怜,本性善良,对待下人也好,但却遭到贴身小厮背叛,把他骗了出去,被冯思齐按进河里淹死,死后还要背负污名,被说成是偷偷溜出去喝花酒,失足落水而亡,现在杀他的凶手还登堂入室,名利双收。
冯夫人也可怜,上辈子被冯思齐利用殆尽,她举娘家之力托举冯思齐,然而冯思齐得势后,陷害她的娘家科举舞弊,可惜冯夫人的父亲一生清正廉明,却背负骂名,最后在流放时,被愤怒的学子们用石头砸死了,冯夫人大受打击病倒,被冯御史和冯思齐母子活活折磨死。】
冯夫人的父亲卫阁老辅佐两代帝王,德高望重;兄长卫亭序是吏部尚书,一家子都是位高权重,可以说如果没有冯夫人扶持,冯御史根本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地位。
孟灼华皱起眉头,卫家虽然在夺嫡之战中操持中立,到卫阁老暗中对她多有照应,也看不惯二皇子手段卑鄙,二皇子曾多次拉拢卫家,都被卫阁老巧妙拒绝,难道是因此才落得那样惨烈的下场?
她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而且孟灼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上次楚姿瑶就说过,冯御史早就暗中投靠了二皇子,后来她暗中查过,冯御史确实在跟二皇子来往,只不过做的比较隐蔽,但因为冯御史背靠卫家,她不好轻易出手。
如果能查出冯思齐杀了冯夫人的嫡子,就能破坏冯御史和卫家的关系,如此一来,对付冯御史就容易多了,说不定还能趁这个机会,将卫家拉拢过来,即便拉拢不了,他们也绝不会再投靠二皇子。
孟灼华先了个借口先离开了,一回东宫就立刻吩咐自己的暗卫,让他去查冯夫人嫡子以前的小厮,务必要套出冯思齐谋害嫡子的口供。
从皇宫回到家,天都黑了,楚思宁早早在厅堂等候着,见老太夫人和定南王妃她们一回来,就连忙凑上去:“太祖母、母亲,冻坏了吧,我刚才亲自熬了银耳汤,你们喝一碗暖暖身子吧。”
楚老太夫人神色冷淡:“不必了,姿瑶早早在马车里放了火盆,冻不着我。”
楚思宁的丫鬟雪青忍不住开口:“老太太,我家小姐今天为了熬银耳汤,不顾手还受着伤,守了半天才熬好,刚才手都肿的端不住碗,可小姐还是坚持等大家回来,老太太看在小姐辛苦半天的份上,就多少喝一口吧。”
楚老太夫人垂眸看了眼她的手:“你的手受伤,是因为不顾体面引诱二皇子,还想嫁祸姿瑶才被太皇太后罚的,你若真知错,以后就别出那么多幺蛾子!”
楚思宁走到楚姿瑶面前,红着眼圈道歉:“对不起,姐姐,我当时太害怕了,不知道被谁打晕,结果一觉醒来就成了那样,我以为是姐姐讨厌我待在王府,才会怀疑您,是我错怪姐姐了,姐姐要是不原谅我,我就长跪不起!”
说罢便要跪着,可膝盖才碰到地,楚思宁就突然惨叫起来。
定南王妃让人把她扶起来:“腿怎么了?”
雪青哭着说道:“小姐每天都要被罚跪两个时辰,佛堂的地上冰冷刺骨,小姐的腿已经肿的不成样子了,每天晚上疼的连觉都睡不着,可小姐不让说,她还说这是她错怪大小姐该得的惩罚,可我们看着实在心疼,小姐她就是太善良了,什么苦都只往自己肚子里咽。”
楚姿瑶冷笑了一声:【猫哭耗子,说了半天不就是想免于处罚吗。】
定南王妃叹了口气,心里有些复杂,她现在说不清对楚思宁什么感觉,那么多年倾心扶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恩断义绝,但一想到她这么多年居然全在筹谋怎么害王府,定南王妃的心又冷下来。
“知道错了就好,只是让你跪佛堂、打手板都是太皇太后下的命令,我们也不敢违抗,雪青,一会儿去给小姐拿些药抹一抹,赶紧扶你家小姐回房休息吧。”
雪青只好扶着楚思宁离开,等走远后,才愤愤不平的抱怨:“王妃就是嘴上疼小姐,看小姐受伤成这样一点也不心疼,到底不是亲生的,要是大小姐受伤,王妃肯定拼了命也会替她求情,不让太皇太后处置她的!”
楚思宁紧紧咬住压,神色一片冰冷:母亲说得对,楚家人全都该死!
雪青哼道:“小姐,咱们还是听夫人的,不能对楚家人心软!”
楚思宁问道:“母亲有什么吩咐?”
“夫人说小姐如今在定南王府处境艰难,她给您找了个帮手,是永昌侯府的五小姐,让您帮五小姐俘获住二少爷的心,二少爷性情单纯,只要拿捏住他,就可以利用他来对付定南王府。”
“思齐怎么样了?他这次没选上亲卫,一定受了很大打击吧。”
“贵妃娘娘说了,她一定会把少爷安排进去的,齐国使臣马上就要来了,陛下已经决定交给楚桓铮保护,要是使臣出事,陛下即便再宠信楚桓铮,他也死定了!”
楚思宁冷笑点头:“我受的苦,一定要让他们加倍还回来!”
皇上对楚家确实看重,楚桓铮刚选入亲军,皇上就让他负责齐国使臣的安危,只要这次能保护齐国使臣出使顺利,楚桓铮就能立刻晋升。
这对很多大臣来说都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责任虽然重大但难度其实并不大,上辈子要是没有二皇子和楚思宁里应外合,齐国使臣也不会出事。
用早膳时,老太夫人便跟定南王妃商议,想去寺庙拜一拜,祈求楚桓铮这次任务能顺利完成。
不仅仅是为了楚桓铮的前程,齐国使臣的安危关系重大,如今大雍跟鞑靼国关系十分紧张,双方经常发生战事,鞑靼一直想入侵大雍,前朝后期覆灭时,鞑靼就趁机浑水摸鱼过,但本朝的开国皇帝反应迅速,立刻组建了大军硬生生抵挡住。
然而鞑靼一直没有死心,尤其最近几年,因为鞑靼连续遭灾,鞑靼新登基的国君又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已经连续好几次对大雍进行试探,还想暗中拉拢齐国。
要是齐国被鞑靼拉拢,大雍就会陷入左右夹击的危机,所以大雍也在积极跟齐国建交,好在是齐国跟大雍很早以前原本就是一个国家分裂出来的,双方虽然偶尔有摩擦,但某种程度也算是兄弟国,齐国也不喜欢鞑靼那个野蛮的国家,更倾向跟大雍联盟。
此次齐国使臣就是来谈两国结盟事宜,上辈子就是因为齐国使臣在大雍出事,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被鞑靼趁虚而入。
“姿瑶陪我一块去吧,顺便给你求个平安符。”
楚姿瑶不解:“要平安符干什么?”
“保平安呐。”楚姿瑶心里一直在说上辈子她是被害死的,这几乎成了老太夫人的心病,求个平安符心里能踏实些。
“不用了,您忘了我是从哪来的?我师父们不知道给我弄了多少这东西,一点都没用。”
楚姿瑶解下自己脖子上师父给她求的玉坠,顺便腹诽了一句:【要是真灵的话,我上辈子就不会被楚思宁害死了。】
“而且我是个道士,不求自家祖宗,跑去寺庙求别人的祖宗算怎么回事。”
“那咱们就去道观。”老太夫人才不管什么佛教和道教,是个神仙就行:“城外的山上有个三清观,香火很旺盛,听说挺灵的,咱们就去那儿。”
楚姿瑶想了想,自己确实好久没给祖师爷们上香了,是有些不孝:“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