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62章 六十二章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第62章 六十二章

作者:识怜霜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31 21:22:01 来源:文学城

牛车行进的速度不快,牛和驾车的人都不是很着急,连带着王双花也不那么着急着想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到她觉得自己唯一能够依靠着的丈夫了。

赶车人一点一点地说着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到乡里面,在最显眼的地方张贴上告示,然后请乡里面识字的、嗓门大的轮流来高喊上几遍,保证每一家每一户,至少有一个懂事的记住今天又是凤凰城内的那位殿下捣鼓出了点什么新东西,是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裨益的,到时候记得听殿下的话,农曹那儿届时也会派人下乡,或者干脆再抓一批乡里人到凤凰城中去完成一系列的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害怕啊,不过害怕那也是老早老早的时候了,我想想啊……哦,那时候是进城去,搞那个以工代赈!”

一方面是郑含章确实为了更大面积、也更好地推行治理洛州的政策,另一方面,兴许是这片土地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变得很对家国政事感兴趣,若是日暮村口一盘棋,蒲扇轻摇,能从五百年前说到而今,品评天下时事、诸多豪杰英雄,那就算是小老头也能成为整个村里头最靓的那个白头仔——赶车的这位,已经颇为热情地对王双花介绍过自己的名字,叫做孙竹三的小哥,对这一系列洛州的政策的了解,当真是一个如数家珍。

“……官署那边还说了,咱们这些个乡里的小孩、青年,等到了冬天,只要家里不是一定要他们留着干活的,都可以去城里读书识字,还管饭管住呢。像是妹子你的娃娃,再过上几年也可以送去读书啊,万一真的就是个读书的料子,将来说不准还能当个什么官什么吏的。”

孙竹三说着说着感慨起来:“要我说,这是咱们凤凰城中的那位殿□□贴呀,这识字的课,其实一年四季都有,什么时候去都成,反正每天就是讲几个字的写法,讲完了一遍就从头重新开始,只要轻点声,坐在教室最后头,根本就没人管。”

“在冬季学的就不一样了,殿下为我们这些小民考虑,特地选在了农闲大家都躲在家里,也不太乐意出门干活的时候。我听说,就算是那些不用自己耕种的读书人,也都觉得冬天是读书的好时节呢。因为是管吃住的,所以殿下颁布的告示上说,这一次的课程要求一连着二十天都在凤凰城里,一共分三个班,最低一等的是识字,讲课的内容和平常也没什么区别,算是打基础用;中间一等上午要学论语和数术,下午,据说是学点做工、像是水车啊、自来水管道之类的东西的原理,到了晚饭之后,自行温书、聊天,或者按照字帖去学写字;最高一等的却不同了,这是要考试去的,若是《论语》学的好,那就读文、若是数术上表现得还不错,那就继续跟着学数术……总之擅长什么学什么,但难度比起中等的那个班级,可就要上去很多——但难归难,要是真的能够读成了、考出来了,就能够留在凤凰城中当个小吏,此身就算有一半成了官啦!”

他说到这里,额外强调了:“殿下说,男孩女孩都成!”

快要入夜,黄昏已降,孙竹三将牛车赶到又一处乡镇的入口,非常熟练地从车上跳下来,从一座棚子下头搬出存放在这里的草料喂被拴好的牛、转头把车锁上,然后对着仍然坐在车上的王双花招招手:“王妹子,来,这路有点远,咱们今天到不了凤凰城,得在此处稍休一夜,附近有殿下安排的给行路人遮风挡雨的住所,我们过去躺一夜。”

王双花看到那些扛着从附近林子里捡、砍来了柴,现在正一担一担地挑背回家的农人在看到孙竹三后都挺熟稔地和他互相点头招呼,也就安心了几分:“谢谢孙哥。”

*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纸照在脸上,王双花习惯地醒过来,坐起来后眨巴了一会儿眼睛,算是彻底清醒了,昨日、前日乃至她为何要从赵国偷渡过边境的种种前尘都各就各位地落回了她的大脑之中。

但哪怕这些记忆各就各位,她看着这间昨天自己入住了的房间,也还是相当惊奇:此处男女分住,各自是一个大通铺,地上有划分了一个个方块,一个方块内就是一个人的位置,有木头架子的床,若是没有随身带着铺盖的人,还可以去一旁借用铺盖,铺盖是干净的,借用需要付点钱,这钱主要是给那会在他们离开之后清洗铺盖的浣衣女当报酬的。

床位不是很小,不逼仄,睡王双花和孩子绰绰有余,角落里有水壶和茶盏,和先前饼大娘带她去喝的那碗水一样,带着一点咸味,就是稍微淡一点。

在这地方住着,就算比起家里来也差得不太多了。

孩子还在睡,王双花的动作都小心安静了很多,她昨天住进来之后铺开了铺盖、从屋后接了水给自己擦了擦脸、给孩子稍微擦了擦之后就睡下了,因为四面都有墙挡着,头顶上的瓦也封得密,所以这算是她从出发以来睡得最好的一觉。

在经过了昨天的车程、昨晚的休息之后,她觉得有点脚疼——麻木太久的身体缓过来了些,反应不算太大,就感觉是原本咬死了的一口要找到丈夫的气,现在已经随着她看到洛州是什么样子而缓慢地咬不太住了。

这口气从身体里散出去之后,她就又变得有些软弱,虽然不会哭,但是会在脚疼的时候往嘴里塞饼大娘给的饼:她都已经这么苦了,多吃点饼怎么了?

饼子的味道和昨天一样好,王双花想,这张饼的面做得可真好,软乎乎的,和她自己烙的饼太不一样了,但是她舍得给自己吃,所以偶尔还会稍稍在饼里头放一点油,再抓一丁点的糖抹开,等热好了之后油是烫的,很香很香,糖也融化了,很甜很甜。在生完孩子之后,坐过了那个能喝糖水、吃鸡蛋的月子,她就再也没有烙过这样的饼。

洛州这儿好奇妙,和她曾见过的一切都相似也不太相似,连庄稼汉和庄稼汉的孩子都能去城里读书,而且读书不仅不要束脩,甚至吃住都不要钱的地方……她以后能还给自己烙里面放糖放油的饼吗?

*

“殿下,现在的凤凰城,毕竟不如以前的大,按照现在的标准,再继续建的话,要么是把整个城从头翻新一遍,要么,就只能把城墙拆了,按照前朝的古制,大约摸扩大一倍了建。”

此时抱着文书站在郑含章身边的是个年轻人,名字叫做韦翼,是韦淮的侄儿,今年二十出头,读书挺好,能力还行,心眼略微实诚了一点。

郑含章不在的几个月里头,他跟在韦淮身边办事,因为确实做得挺不错,故而韦淮也开始放心让他去见郑含章。

否则的话,那种不成器的、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家族小辈凑上去的话,只能让整个家族被他牵连着吃亏。

饶是经过了选择,韦翼说话仍然有点直:他对自己的亲大伯韦淮也是这样,这十几年过来的,韦淮已经被磨平了脾气并且不觉得有什么,在听到他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心如止水毫无波动——有一说一,要不是在把韦翼扔出来之前,他身边一个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提醒他说韦翼这孩子的说话还要小心点,他估计都不会记得要提醒韦翼小心着。

……好吧,提醒了之后,效果也不能算很好,因为没能说上太久,韦翼就开始针对郑含章的“继续以工代赈”问题提出质疑。

完了他还相当有理由地振振有词:“其实重建确实是好,但是现在的凤凰城重建不合适,这也不是在战乱之后百废待兴,可以随便规划……殿下怎么想?”

破而后立这个词语可以运用的范围太广了,连带着城市建设也可以这么说,想要翻新就得先推了,不管是被战火烧,还是遗弃之后因为没了活气而荒芜……总之,首先得破,这样重建起来才不会有人反对。

郑含章点头:“我知道。”

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不明白的话,从一开始凤凰城就不会是以工代赈的重点,而是会另外在城外的旧址,或者距离旧址再远一点……之类的地方重新建城,等城修好了之后再把人迁移进去。

不过,先前没有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当时没钱也没物资,以工代赈是需要发东西的,虽然现在的物资已经变成了可以自由购买的点数,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玩意已经可以被看成是这个年代最早的纸币了,然而归根结底这些东西都会被兑换成物资。

洛州百姓确实相信郑含章会给他们带来好日子,只不过,政府的公信力仍然没有高到了让他们这些过习惯了苦日子,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的是囤物资好过荒年或是兵灾的普通人愿意拿着纸条子回家屯起来。

这纸条子能让他们放心,但是仅限于在离开专门为以工代赈准备的那条集市街头之前——当然,倘若有人想要往家里买点牲畜,那么这纸条子也会存一存,却顶多也就存上半个月。

郑含章:“那还是准备新城吧?洛州者天下中,我们往西是关中,往东就是河东,天然条件很好的,将来也很有发展前途。”

只要有点野心的人都会将整个天下当成通盘一局来看待,这样的话,洛州就不会做为国家的边境存在——只要能够打通赵国和雍国,那么洛州就是中心。

根据气候条件的变迁,以及社会、战争、科技等水平的发展,中原最合适的政治中心会逐年发生变化。

长安和凤凰城之间来来回回的迁移有过——但是逐渐经济中心是朝着凤凰城这边偏移过来的,很大方面的原因在于,当气候不那么宜人的时候,关中地区的农牧都极其容易被制约住。

这时候,养育天下人的重心,就从关中平原转移到了河东地区——别说什么嘉湖熟,天下足,这时候南方的文明开发程度普遍不如北方,郑含章倒是有自信让南方的开发速度增快,但这也得在她掌权、把南方那些地区控制在手里之后。

因此,从各方面来权衡,只要雍帝这个老头子爆金币得不算太早,她的势力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在夺嫡的过程中没有消耗掉太多的战争潜力,凤凰城早晚都会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战略核心。

好地方,当然需要匹配上更好的建设。

关于这一点,郑含章和几个主管军事方面的亲信都谈过,他们都很赞成她的观点。

韦翼:“好的殿下。”

他将自己带来的那些纸页往后翻了大约十余页,随后递给郑含章看,上头有他了解下来比较合适的一些城池规划构建草图。

“基本上,他们给出的建议都是遵循前朝旧址,不管是道路,还是山川地势险要都平衡得比较好。但是殿下想要的是勾连南北东西,那肯定也要把粮草运输什么的盘算上。”

像是雍国这样的国土面积,运输的难度就已经很不小了,若是还要鲸吞天下,包容宇内,那运输的难度就更提升上去了。

但是又不能不往这里运粮,因为粮食和武器,这两样东西握在当权者的手中才能让人放心,特别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这两个地方(很多时候是一个地方)象征了一位掌权者的核心凝聚力,也是基本盘之所在,从保底的角度上来说,全天下只有这儿是不能崩的——同样,存储需要的仓库,其占地面积也一定不会很小。

“原本洛州附近只有一个仓,在洛口,按照旧日的规制重建起来就行,但是现在,既然已有了堆肥,想必日后的粮会更多,那么洛口一个粮仓肯定不够用了,还要再选一处做为粮仓,这地方和凤凰城也不能相接……”

韦翼一一记录下这些要求,然后说:“建新城的那些人,殿下是打算继续征召百姓以工代赈,还是干脆让那些投降后的赵国士兵动手?最近这半个月,从赵国来这儿的人数量不少,那些已经拖家带口的降卒,复叛回赵国那边的可能性不大,也更倾向于在洛州安家立业。”

郑含章抬手揉了揉额头:“你说的是。”

随着洛州的建设开始稳步进入发展阶段,而相对落后的凤凰城城市布局与之形成矛盾,她的工作量就开始陡然上升:城市布局这种东西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或许很多种方案都可以选择,并且不存在最好的、只存在各有利弊,但是要果断地做出决定本身就也挺累的……

头痛。

不过,这是好事。

赵国国内如何,郑含章现在真的管不到,盔甲武器什么的,才刚刚开始打造不到半年的时间,能造出多少来?

甚至就连这儿的三万人都无法全部武装!

后勤……反正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

总之,这支军队倚靠着山川之险要拒敌于外是可以的,但若是想要直接把赵国的地盘给啃下来,那还想得有点多、有点远。

王稚那边管着的那条消息网,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拥有影响朝局的力量,也确实是太强人所难了,因此,她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在边境上悄悄地动点儿手脚,不管是接应,还是扰乱赵国士兵的注意力,效果其实都还行。

郑含章动的手脚还是在“山贼”上。

施钺手下的那群人跟着她也算是练出来了点,在聚啸山林这件事上算是将技能点和熟练度都点满了,被派出去干这种小股部队的活刚刚好,也能将被他们挑走的那些人逐渐训练成会打游击战的熟练战士,整体上算是一石二鸟。

双赢,特指郑含章赢两次。

“新城……确实可以,但先让少数成家了的试试吧,”郑含章摸着下巴,“你们其实都没把那些赵国降卒当成自己人来看,若是到时候新城那儿发展起来,市井繁华的,只怕有人要在心里问,为何这些人能够住在那些好地方。你回去之后,记得提醒你大伯,让他别忘记,舆论宣传也是很重要的,各种弥合分歧的办法,不管是诉苦、娱乐,还是让那些人去帮着做些事情……总之我要看到成效,至少看到有在动作,而不是等着好事自己发生。”

韦翼点头称是。

他这边又花了不短的时间完成了其余的汇报工作,随即相当节省时间地转头、快步沿着刺史府到官署那边新开的一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小路返回官署那边去。

郑含章看着他的背影,有点感慨:这可真是个干实事的年轻人啊——虽然她自己算上上辈子,也就是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但这并不妨碍她发出如此苍老的感叹。

这种人可以更多一点。

多一点的话,她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四处转转了。

郑含章往后靠了靠,在舒适的太师椅上摊了好一会儿,然后猛地坐了起来。

既然今天都已经提到那些赵国降卒,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看看。

在出发去蜀中之前,她给这些人,以及他们可能会从赵国跋涉而来的亲属等做了安排,其中就包括牛车接送这种,在项目还没有开起来,以工代赈的人数略微有点超标、安排不了的前提下,最适合用来安排人力的项目。

但是在安排好之后,一直到现在,她从蜀中回来已经有蛮长一段时间了,她仍然没有去亲自监督过这一套流程的工作。

嗯,该去的。

*

“哟,王妹子,你的运气还挺好——瞧见没,那边的是我们的殿下。”

孙竹三的牛车在走进城门之后,又行了没有太久,便停在了一处空地上,这空地上头还有几辆样式完全一致的牛车。

剩下的路要走着去:这也是郑含章觉得凤凰城其实要改建的原因之一,它重建起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自发的修建,因此在道路宽度等等的设计和预留上,属实是有些欠缺。

王双花却不是会在意这些事情的人,在她看来,光是有牛车就已经是天山掉下沉甸甸的金块来,还刚好砸在她脚前头了。

况且,孙竹三现在还帮她背了一点行囊。

她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他才好。

她心里有很多话,千头万绪乱糟糟的无法理清说出口,憋在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一步步往前走——一直到她听到孙竹三说到了这位殿下。

王双花听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更为清亮了,比起他在车上说起那位殿下时兴奋的语气还要激动,她也抬头看过去,在看明白的一瞬间有些失望:这和她想象中的身高九尺、三头六臂的神仙形象差得有些远了,个子……甚至有点矮。

不过,她看清楚了,这位殿下的脸生得是很的好看,精致得比她认知中的仙女都漂亮。

王双花问:“你们的殿下出门不坐轿子吗?”

孙竹三:“大人物出门确实坐轿子、坐车的不少,但殿下似乎就是更喜欢自己走,身边也不跟多少人,你瞧,这排场哪里像是一位皇子该有的。但若是殿下又要车又要轿,还要百十个人跟在自己身边,你就坐不上这拉你来凤凰城的牛车啦!”

王双花用力点头:“嗯嗯,咱家那儿,村里最有钱的人也只能坐牛车呢。”

这要是换了轿子、很是奢华装画的马车……得多花多少钱啊。

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位很不一样的殿下,而那位殿下似乎觉察到了她紧紧盯着“他”看的目光,回过头来,朝着王双花这儿看来。

殿下的眼睛好亮,她感觉殿下看的是自己——也有可能是别人,但那双眼睛分明和她也对视上了呢。

殿下嗲嘴角弯上去,露出了个很漂亮很漂亮、让王双花的心跳陡然骤停一拍的笑容来。

这是头一次有个贵人对着她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六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