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31章 三十一章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第31章 三十一章

作者:识怜霜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1 18:13:34 来源:文学城

斛律羡终于动了。

在等待了那么久之后,他没能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粮草之类的后备条件其实也都还完全没有受影响,但是朝堂上的压力让他不能不动。

消息终于传到了他这边来——但是没有一个好消息。

郑含章的吃瓜系统里面因此多了这么一条——看起来和她先前重点吃过的那些瓜都不太一样,但却让她乐得不行:

【斛律羡的亲卫最近在想,是否应该给将军开开小灶了,比如说黑豆饭之类的……有什么食疗的药方是能够长头发的来着?这头发一把一把往下掉的,怕不是等回去后,夫人都要问将军是不是出家剃度了。】

郑含章心想:五州都督、出家剃度,别说,这俩词还真的很是谐音,但凡斛律羡的官职不是都督而是提督,这个梗就更完美了——非常适合她往自己现在还没有开始记录的日记里面写上一笔,等待着这个时代的后世人去考古挖掘,然后感叹她郑含章竟然在那么早的时代就表现出了段子手的天赋。

至于说未来会不会有人调侃什么正经人谁写日记啊——没关系,她对自己的定位也不是什么正经人。

总之,斛律羡开始掉发了,而且是一把一把掉的。

郑含章的嘴角微微向上翘起。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从斛律父子脸上(大概率是斛律明珠,毕竟斛律羡更稳重)转移到她、还有洛州诸臣子脸上。

上一次,她给包括司马回在内的赵军全体上了一把压力;这一次,斛律羡也没能逃过她的加压。

看来今后她的发展方向或许会是《敌方血压精确升高术》这样科学而又严谨的方面。

挺好,很有穿越者该有的样子。

郑含章对此表示相当满意。

*

“赵营那边动静还挺大的,斛律羡这是摆明了心思要大动干戈堆土山啊。”

涧农关的城墙够高,而处于高地从来就有一个好处,名为自上而下,一清二楚。

刘毓早就注意到对面开始堆土山的行为了。

堆土山,这在攻城战中是非常常见的战术手段了,几乎是每个将领在学习攻城战的时候都要首先学习的。

居高临下,这个词语本身所带着的那种略带轻蔑的碾压感放在现实中只会强十倍。

加架到城墙上的梯子,守军其实用不着费太大的力气就能掀翻,从城墙上往下倾泻的箭雨、滚石、甚至是烧热的金汁更是攻城方绝对的噩梦。

所以,在真实的战场上,这样顶着守城方制造的巨大压力迎难而上的,其实是相对罕见的。

所以,攻城方需要做的,其实是让自己能够和守城方处于同一高度,这样才能在随后进行公平的对射。

甚至一些将领会将土山堆建得和城墙非常近,从而给自己这一方的士兵创造出直接登上城楼的机会。

而除此之外,土山还能起到一定的遮蔽视角作用——总之,这种战术技巧是真的蛮管用的,郑含章在穿越之后看的很多比较速成流的兵书上都有提到这些。

郑含章背着手,把小孩身高硬生生撑出了五六十岁的稳重:“哪儿呢,我去看看。”

其实城外攻城的军队堆土山这种行为吧,城内的守军除了朝那边放箭,让正在堆涂山的工程队无法快速完工之外还真没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挖地道,穿过城墙到对方的土山下面去开始掏空这座土山,让多天来的工作毁于一旦也不失为一种解题思路:但这一道地道是势必要绕过涧农关城墙的。

为了不危害到涧农关城墙的安全,像是挖地道之类的事情肯定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专门接手。

这是攻守防御战吗?

不,这是一场双方土木水平的大竞赛。

郑含章从穿越到现在,尚且并未有机会认识一位土木工程方面的高手大师,因此尚且不可轻举妄动,颇为可惜。

她跟着刘毓走到那一段城墙前,看到轮值的弓箭手正在例行朝土山那个方位射箭,那些从土山后头冒了个头的士卒中有一两个倒霉蛋中了箭,从土山上滚了下去。

郑含章有些不忍地略闭了闭眼,睁开后也没看见那两个滚下去的人的模样。

这土山也才没堆多高,与其说是一座“土山”,倒不如说只是一个看起来相对高一些的坡。

——不过斛律羡派过去干活的士兵数量还是很多的,这座土山要是真的能堆起来一定会很高很大,效果必然会非常显著。

刘毓在一旁做着估算:他估计这座土山距离能够被投入使用应该也就还有三四天的时间。

虽然说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还有三四天就要和斛律羡率领的军队短兵相接了,但是刘毓此时真的半点也不慌张,他感觉自己已经彻底习惯了面对赵国名将。

日后估计也不会再对任何一个名将有多大的感触——不就是名将吗?

郑含章踮着脚尖朝着远处看了好几眼,仍然没有看到方才掉下去的那两个人被抬走救护,或者是自己一瘸一拐地往外走去——就这土山的高度,就算脑袋朝下也不一定能够砸死个人。

怎么还没出来?

从工地安排的角度上来说,就算有军医,应该也不会直接就放在贴着土山脚下的位置,毕竟还要防备着土山塌方的问题:这年头军医可不是什么随手一把抓的普遍资源,在军队里能够做到军医士卒的比例达到一比一万就已经挺不错了。

郑含章用指尖轻轻点了点刘毓的手背:“长史。”

她拢共就只说了这两个字,后头的一概都还没说出口,刘毓已然从她目光所向的位置大概想明白了郑含章的意思:“是啊,殿下,不无可能。”

郑含章:“人还没到吗?”

刘毓:“现在还没消息,不过,应该快了。”

郑含章摇头,叹息一声:“行吧,不过兵书上有说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应对吗?”

刘毓想了想,然后背诵得非常流畅:“一曰固城;二曰深挖壕沟纵横;三曰引水而攻之;四曰坏其土山。”

他说完之后,给自己出了道附加题:“涧农关的城墙绝对够结实了,不用加固,若是想要引水,也不是不行,但近日仍然不曾下雨,引水还是有些困难了,破坏土山的话……现在这个高度,其实也没什么好出手的,暂时用处不大。”

“哦,那也就只剩下挖壕沟了——再哪里挖?”

刘毓答道:“外墙以内,子墙以外,总不能让赵国的士兵有机会靠近内墙吧?”

涧农关其实一共有三道城墙——这个数字,放在天下雄关之中,也并不能算是最多的,相传最为凶险的一道名关,曾经有一位擅长修筑城防的大将在这里布下了一连五层的城墙。

不过正常一点的城池设置的都只有两层城墙。

真当砌墙不要钱啊?

最外面那层是外墙,别名郭,或者罗城;第二层则被称为内墙,或者子墙,若是放在长安之类的都城,往往这道城墙是具备特定的拱卫皇宫的意义的,因此称呼也会有所改变。

而在涧农关,因为多出来的这层城墙不好按照往日的习惯称呼,所以就将“子墙”这个说法分给了第二层。

听刘毓说,在拥有五层城墙的那座城池里,那几层城墙分别被称为“一层、二层”……总之就是非常朴素。

自古以来的守城作战战术,都有将敌人引入两层城墙中间的空地,也就是所谓的“瓮城”,或者“夹城”的地方,从两面的城墙上对中间进行瓮中捉鳖一般轻松而全面的打击。

郑含章点头:“好,那就这么办,就在面对着土山这一侧挖就行,也不用太宽,稍微深一些就好。”

随后她摆摆手:“这方面的事情就交给长史你了,不过,若是我要的那些人都到了涧农关的话,还请长史不要忘了第一时间通报我。”

郑含章要找的人是谁?

——是盗墓贼。

论及地下土木工程的建设,还有什么比盗墓贼更优秀的?

不管是挖地道还是判断哪里有地道,盗墓贼们身上都写着两个硕大的,光芒闪闪的招牌字:

专业。

对于斛律羡的土山攻略,洛州上下早就提出质疑了。

他们可是眼看着在斛律羡控制下的赵营在先前那段时间里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从一开始使者进入赵营之后,那持续了一小段时间的诡异的安静沉默,到稍稍后来一点,赵营中每天都有一些不太小的动静,但是始终都没有离开营地……

再到又是赵都那边的使者前来,说了些什么之后,赵营士卒终于动了,却不是为了列队在涧农关前,对这座城池展开直接的冲锋性质的进攻,而是开始土木建设。

这一切的一切,洛州这边都看得清清楚楚。

兵者,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而现在,洛州就很占着这个“知己知彼”的优势,他们不仅拥有更高的城池,更高的视野,可以一定程度上清楚地看到赵营中的调度变化,更有着配合更为默契的三路军队之间的信息传递。

更快的速度,不仅仅是因为李由之和施钺的反应速度足够快,也不仅仅是因为赵国这边的消息还需要经过查证,更是因为对于赵国来说,这条信息传递的路线实在是不怎么好走。

但洛州内部就不这样。

城外没有的驰道,洛州城内是有的。

驰道,这个概念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是有的,应该还是个比较重要的考点,如果用现代的词语来进行一下翻译的话,就是“国道”,或者可以说是“高速公路”。

昔始皇帝一统江山,随即下令全国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各地的驰道。

这些驰道以道路宽阔、宽度一定、路基足够坚实、只要有定期的维护就能保持平整,车辆和马匹都能够在驰道上发挥出远远超过行进在山间小路上的速度而闻名,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用来加强对于边境地区掌控、增加力量投放速度和数量的重要保证保障。

信息传递,也算是力量投放速度的一种表现。

所以,等朝邑城那边的信息送到涧农关来的时候,郑含章其实已经思考对策好久了——涧农关得到朝邑城那边的消息要比斛律羡得知这一变化也要早上五天,这五天的时间已经足够他们开上好几场会,针对之后斛律羡会有怎样的举动做出对应的反击。

甚至,在这之前,他们还收到了朝邑城那边骗了小半个仓库的粮食和物资,顺便弄了一万左右的成年男丁回来,勉强可以算是充实洛州人口的好消息。

在这一次的会议上,郑含章指派了王稚和卫云庭扮演得知消息之后的斛律羡,给出一条条他在当前情况下有可能会做出的应对。

毕竟,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斛律羡这次一定会有所动作,他不能再当缩头乌龟了。

“斛律羡没办法了,他已经被逼到极限,若是再不出兵,赵国朝堂上的那些人就要给他扣上好多他逮不起的帽子。”

王稚压低着声音说。

很多时候,不是你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哪怕你的计划是正确的,你也只能选择一条没那么正确的去执行,因为这涉及到了你的人生安全,你的阶级利益……等等等等,这些会像是绳索一样套在人身上,让人无力从中挣扎出来。

郑含章想到这里,有些感叹:阶级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啊。

人类可以背叛自己所出生的阶级,但是那阶级有力量将人拽回去吞噬,而它永远都不会背叛自己。

斛律羡现在就被卡死在了这个状态下不是吗?

他跳不出这个圈子,也没有力量跳出这个圈子,于是发生在他身上的就注定会是个悲剧了。

果然呢,从未来而来之人,被赠予最好的礼物就是正确而长远的眼光,不必一次又一次地试错,她已经知道这个时代有多少条路,而这些路又需要怎么走。

卫云庭:“他需要进攻,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太过耗费兵力,所以应当会采取稳扎稳打且损失更小的打法。末将窃以为,如果让他看不到一点胜利的希望,他或许会在四处压力的影响下主动或被动退兵。”

合理。

就像是朝邑城前的慕容培一样——斛律羡的处境其实和慕容培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不过就是个厉害一点,更有脑子一点,地位高一点,和赵王关系好一点的慕容培罢了。

只要斛律羡一天还在鲜卑武勋这个泥潭里,只要赵国一天还没有从两面党派的竞争以及赵王迫不得已的和稀泥中挣扎出来,他的定位就一天不会改变。

郑含章点头,示意卫云庭继续往下说,甚至没想到要给对方倒杯茶。

——她手下就这两个人格外好用(特指现在就在她身边,当然是在能用上的时候就使劲用。

还好,刘毓想到了,他将茶水冷在一边,等这两个人说完话后再递上去。

成效确实挺不错的,至少这两个人加在一起总共给写出了六七条有概率成功执行的方案,以及四条在卫云庭看来,从现实指挥军队的角度上没有可行性,但还是需要小心点:万一斛律羡在统兵的时候能够做到如臂使指,指哪打哪,完全不讲科学的超高水平呢?

随即,他们两人被拽回了洛州阵营,和郑含章、刘毓这个只会解套路题,以及另外一群连套路题的解法都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军们展开了对方才那几个方案的应对措施商议。

其中,堆土山就是个很早被写了下来,并且被卫云庭认为是执行概率最高的一条策略。

他很有水平,精准地言中了。

但是堆土山不意味着一切。

因为洛州上下从一开始就对斛律羡防得很紧。

大家可以说是比赵国朝堂上的那些禹州世家更信任斛律羡的水平了——毕竟要和斛律羡过手的是他们而不是禹州世家。

首先郑含章就摸着下巴做出了如果斛律羡只是想要堆土山,用这种最基本的、还没太大赢的概率的战术来对付他们的话,那斛律羡大概率是被什么脏东西夺舍了这一观点:

“斛律羡若是要动手,还想要靠着这一招赢,怎会做得如此声势浩大,这其中必然有鬼。”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几个字在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

斛律羡可是世间一流水平的名将欸,他难道打不出这种表面上一套背后一套的操作吗?

土山战术一般会跟着什么?

卫云庭想了想,然后从卫廓给他准备的、让他在去军营之前就要全部背诵下来的兵书上想到了颇为角落里的一条选项:挖地道。

一边挖,用土山将守城方的视线挡住,然后偷偷往地道里面运木头,用原木将地道支撑起来,等到挖过守城方城墙的位置后,一把火将那些木头给烧掉。

骤然没了那么多的支撑,地面上的城墙是有相当概率直接垮塌的。

这一套战术最早应该是由赵王的父亲,那位在前朝时期担任过前朝大将军幕僚的人所效忠的,几乎以一己之力屠戮了彼时朝堂上一半公卿的大将军提出的。

他也这么执行实践过,最终得出的结果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他想要攻克的城池塌陷,军队得以鱼贯而入,骑兵的马蹄将敢于站在他们面前张开双臂阻挡前进步伐的每一个都碾做齑粉。

那位前朝大将军因为打仗打得太过血腥,而且死得也比较荒唐,因此他在曾经还名满天下时打出来的那些战役,后世的读书人基本都没有帮他记录下来。

也就只有亲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或者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待在身边教养的人,才会知道有这样的一些战役。

斛律羡应该算是被带在亲历者身边教养的那一款,所以他大概也是知道有这么一款名为“挖地道”的土木战术的。

对方不是没可能用上——甚至应该说,对方有不小的概率会尝试这一套,因为这种战术完美符合了斛律羡当前需要的目标。

伤亡小,有概率出不错的成效,能够挫败郑含章那想要将他一次性打痛甚至打废的战略目标,而且能够当即开始行动却不会立刻让战争开始,对于斛律羡来说可以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让朝堂上的那些其实很好糊弄、完全不懂应该如何治军的家伙们满意然后闭嘴——从这样的角度看来,这个计划简直就是当前这个版本下他能够给出的标准答案。

而挖地道这一战术,在这场会议上被推演出来最好的结论其实是:你挖我也挖。

只要能够保证地道足够稳固,比如说支撑着地道的原木足够坚硬,或者干脆换上砖石之类比较耐得住火烧的材质——然后挖得比对方快,就可以先把对面的土山给弄垮塌了。

至于说有没有可能狭路相逢,那当然是有的,而且概率还相当不小。

不过这问题不大,因为在施展不开的环境下,军队人数多少就很不重要了。

古人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表面上看起来讲的是某一处地形的险要,但是实际上完全可以当做一种战术技巧来看。

它说的就是在狭窄地形下人数的悬殊差距其实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一边倒的局势。

郑含章甚至觉得这不就是地下版本的巷战吗?而且还是那种特别窄的巷子。

按照她以前看过的、不一定准确,但是粗略想想还是非常合理的历史小说中的说法:像是弩手这种能够把敌人串成串儿,威力大射程也远的攻击方式,只要前面有护盾挡着,不被兑子了,那再巷战中简直是无敌啊。

于是她当场拍板,让人去找一些盗墓贼来。

技术是没有善恶的,关键看运用技术的人打算用这项技术来做些什么,不是吗?

盗墓贼可以去当考古学家,也可以帮着她保家卫国嘛。

或许以后还可以反着用盗墓贼的知识,用修筑一座牢固的墓穴的技术来修建地下管道防止渗水什么的……

这都是未来飞速的发展啊!

郑含章这么出神着,身边也没什么人敢问她要不要回去,这位殿下的眼中能“看到”他们看不到的,所以才能够带着他们获得一次次的胜利,这一句快要变成洛州士兵中传遍的“真理”了。

直到侍卫跑过来。

“哦,殿下,您要找的人咱们给带来了,从几座城池的牢狱中提出来的,一共十五个,再多就没有了,去年秋天才砍了一批。”

郑含章:“嗯——哦!好啊!”

她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她才和刘毓提起这事没多久吧?

人就已经送来啦?

她兴奋地搓了搓手,催促来报信的侍卫,道:“人都安置在哪儿呢?快带我过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三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