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靠吃瓜系统成为千古一帝 >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郑含章能够从刘顼的眼中看出一些想法。

其实也不止是只有一点点,那些野心都快要从眼底溢出来了,郑含章看得出来——事实上她在穿越之后发现了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

当她坐在最高的位置上的时候,当她做为“主君”,在一个场合下占据着最高地位的时候,她可以更轻易、也更清楚地看到这些人眼中的想法。

想法、欲念、愿望、情感……这些大多数都主观远远大于客观的东西混合在一起,有时候看进一个人的眼睛,就像是看到一片海洋,风平浪静和波涛汹涌都写在表面,至于深处,人类当然无法从海面上看到水下深处的暗流涌动,但在这个位置上,却更容易用“直觉”做出判断,并且,身体或者说是灵性会非常坚定地肯定她的判断,而哪怕吃瓜系统也基本上不会给出一个背道而驰的答案。

刘顼就是那种很……郑含章想了想后,给了他一个“不安于室”的评价,他或许确实可以被称作是“贤王”吧,在对待百姓这件事上,用来衡量所有上位者的规矩就只能是一个“论迹不论心”,但是若要将吴国百姓套用在他头上的那些词汇再转手往他头顶上安,那确实也相当不合适。

他首先就不是被吴国那位太子一步步逼得如此的,他野心不小,想要当吴国的皇帝那是肯定的,临走的时候给太子添的那一声堵也是相当的恶毒。

造谣么,本来就是不需要多么真实可信的,只要带着“劲爆”这个特点,就会有很多百姓相信,他们需要的原本也不是什么从上面的阶级流露出来的真相,而是一些在茶余饭后能够用作谈资的故事,这故事再荒唐再离谱,他们也能够自己给它自圆其说了,就像是皇帝用金锄头种菜,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别说,这样的故事,在民间的一些水平没那么高超的说书人口中还是讲得不少的,也还挺受欢迎。

他还是挺懂百姓的,另外,也确实擅长利用这些为自己造势——从这种政治手腕上来说,他确实非常适合一个夺嫡的环境,但也不能算是太适合,因为太跳了就会被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这件事他仿佛是从头到尾都没有看清。

郑含章其实并不那么看好这位,她已经从他的眼睛里头看出了他的想法:无非就是要雍国暂时保护他,将来给他兵马让他带着过江,再去与吴国的那位太子争夺一番。

这种人吧,郑含章其实根本不感兴趣。

但她还是耐着性子将这位寿春王的言语听完,听到他说自己是怎样被曾经的吴国太子,现在的吴国新君一步步逼迫至此,甚至无法在父皇的灵前尽孝……

郑含章很不耐烦,但她也确实想到了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显然,她先前让崔凤鸣写的那篇文章,可以跟着这个人一起送到长安去,顶多就是再多写一篇公文,说明一下这位已经被韦淮验证过身份的寿春王的情况。

没有什么不好的不是吗?

一方面不会显得她给雍帝送去的东西太少太拿不出手,另一方面也正好给雍帝找点事情做做,虽然说他最近这段时间就算是闲了下来,大概率也还是去找丽婕妤,但万一就有点什么事发突然的情况,雍帝想要在朝堂上证明一番自己的能力,然后被三皇子那边的人带着觉得她变成了什么需要小心提防的洪水猛兽,对吧?

找点事情做,有了目标就不会思维发散胡思乱想,同时还能将吴国那边的态度稍微掰一掰,别让雍国的这群人觉得给赵王的胸口穿了个洞就天下无敌,甚至可以开始自毁长城。

挺好,当这个想法出现在她的大脑中的时候,郑含章就砸吧出来了点一箭双雕的爽感,自己甩掉一个包袱,长安那边也不至于太悠闲,简直美滋滋。

于是她很诚恳地这么说也这么做了——大概就是热切地对这位寿春王说她再怎么说也就是个臣子,当然不能越俎代庖,但是她愿意为了这样一位贤王,去给自己的父皇也就是雍帝讲讲情况当当说客,当然具体如何还是要看雍帝自己如何评价评判。

她感觉这位寿春王大概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是郑含章自己也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对方也确实不好多说些什么。

郑含章问:“与王爷同行者还有谁?”

刘顼:“我的幕僚,傅祜。”

郑含章:“除此之外?”

刘顼背手,摇头叹息:“到了我这一步,已经是到了树倒猢狲散,差不多山穷水尽的时候了,父皇将一切都留给了太子兄长,我又能有什么力量,再许出怎样的利益,让那些大臣宁愿舍出一切来,跟着我搏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自然是没有的。”

他转头看了看此时恭恭敬敬正在门口等候,半张脸隐没在阴影中的那人。

“傅祜曾经是我的伴读,从来与我关系亲善,虽然沉默寡言了些,但也是我最能靠得住的人了。”

这位带着点儿不安分的寿春王,一直到说到此处,语气才终于稍稍沉下去一点,变得不那么高高抬起、像是随时打算给谁做一场表演性质的演讲。

他又转回过头来:“不瞒赵王您说,小王知道,整个雍国虽然此时看着蒸蒸日上,即将如日中天,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殿下在而已。”

郑含章在听到“赵王”这两个字的时候,还短暂地怀疑了一下自己听到的到底是什么,又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现在自己确实是雍国的赵王,当即有点儿好笑,又有点儿想要抬起那把从老赵王身边夺来的剑,将这个狂妄的,甚至到了现在都还有些口无遮拦的家伙脑袋开瓢。

什么叫“一切不过是因为殿下在而已”,这种大实话虽然真的是实话,然而它就能够说得吗?!

这话他要是敢在长安说出口,那三皇子的舅舅就敢直接把这句话送到雍帝的床头上去——届时哪怕边上是丽婕妤都无法阻拦着庄煜将这句话直接读给雍帝听。

她咬着牙对刘顼说:“寿春王,饭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

刘顼:“诚如是,诚如是。”

他脸上是笑着的,但是从神情来看,他还未必真的就听进去了这番话。

“但是,殿下英武哲明,这却是哪怕敌国都不得不赞成的,以殿下的能力,为我复国,易如反掌尔,而我那太子兄长继位后,未必就能够延续父皇对雍国的政策——相反,倘若小王得以上位,必然要厚酬恩人。”

复国……听起来就像是他已经拥有了法统一样,郑含章心里略有不屑,况且她必然不可能在最近这段时间出兵吴国,休养生息、再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她大约莫要把赵国给吞下去,随后才会考虑是不是应该先给南方一点儿缓冲的时间,顺便为自己的将来探探路。

但是,此时用不上,又有谁要说明天、后天,或者再过两年用不上?

郑含章:“方才一场大仗结束,士卒恐怕还没有南下的心思,况且水站与陆战不同,寿春王——你从我这里得不到最终结果的,本王的父皇哲睿天成,本王事事都要请教过他。”

刘顼张了张嘴,没能发出更多的声音来。

片刻后,他有些僵硬地对着郑含章点了点头。

这时候笑得很开心的反而变成了郑含章,她拍了拍刘顼的肩膀:“寿春王,本王的父皇是很仁慈的一位君主,他很好说话的。”

*

书房内点着明晃晃的灯,然而赵太子却只觉得四下都是黑黢黢的影子,像是四面八方都充斥满了魔怪一般,要往他这个人身上扑袭过来。

四周的门窗全部都是关掉的,灯火也只是普通而寻常地上下跳跃,然而落在赵太子的眼中,这些动静却像是一点小小的、象征着生命的灯火正在摇曳着。

前线的情况传回来得很快,因为需要调用宫中的御医去往前线——赵太子在这场战败过后的第二天就得知了自己父亲的情况,中箭、重伤、流血不支、昏迷,甚至还有高烧。

为什么会到如此地步……明明父皇一世英雄……父皇他……

在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整个人又一次进入了那眼前一片黑暗,全身上下都在疼痛的、并且说不出是哪里更厉害的状态之中。

他这一次是没有站着,但哪怕坐着也仍然忍不住往前栽去,险些就要从椅子上头摔下去。

赵太子从未听说过他父亲受这样重的伤,在他小时候,父亲甚至是不怎么受伤的,偶尔也就是中在胳膊上,仍然能够面色如常地用另外一条胳膊把他抱起来。

他曾经因此觉得,自己的父亲简直就是履凡的天神。

而到了如今,他已经开始恐惧起自己的父亲……是否会……

赵太子闭上眼睛,他不敢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