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 第21章 春回醒枝(一)

朕不要一朵菟丝花 第21章 春回醒枝(一)

作者:长衿酹江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23:06:16 来源:文学城

冬日天亮得晚,晨起时窗外还是灰蒙蒙一片,未见晨光。

洗春阁中早有身影在忙碌,太子叫她辰时再过来,可她卯时就在此处点书了。

孟闻踩着寒霜到书房,见架上的书都被搬空了,零零散散地摞在地上。

而她坐在书海中,埋头在写些什么。

“在做什么?”孟闻问道。

竺影道:“做编目和索隐,以后殿下找书会方便些。”

孟闻并未斥责她自作主张,只是有些惊讶,问她道:“你从前在静和宫里,也是做这些?”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曾在秘阁当值。

竺影道:“自然不是,齐王不爱读书。”

“哦——”孟闻阴阳怪气,“那你倒是来对了地方。”

她闻言嗤嗤,某人竟也知道自己的书房有多杂乱。

上千册书卷堆放在眼前,等着她一一编序。有些陈年的册子,线装腐朽了,不得不拆了重新装定,还有些纸张腐朽更严重的,便得重新誊抄了。

是个不小的活计。

这些事,在秘阁有专门的人去做,洗春阁却没有。

只有她一个女史。

孟闻于案前落座,又捧起昨日看的那本《禳灾》。一手翻书,一手提壶倒茶,却发现茶壶里是空的。

不等他发话,竺影就已搁下手头纸笔,默不作声走过去,捧起茶壶去烹茶。

那是一套很旧的茶具了,杯子的裂痕洇进了茶色,杯底粗糙,也算不上名贵,他却待之如珍似宝,每日烹茶养护。竺影猜,这应该是先皇后留下的旧物。

只是她不清楚这人喜好,于是依着二皇子煮茶的习惯,如法炮制。

竺影正剥橘皮时,孟闻忽然说道:“我只要茶水,不要茶粥。”

可橘子已剥了一半,她想着,若将剥好的橘瓣送到他案前去,未免太过讨好,说不准这人还会疑心她居心叵测。

索性自己吃掉。

悄悄尝了一口发现不太对劲,东宫的橘子很酸,像有人刻意针对这位太子,专挑了最涩口的果子送来。

匆匆咽下喉间酸涩,竺影赶忙将余下的两个橘子也剥了,整整齐齐码在瓷碟里给他端去。

孟闻瞥了一眼,没说什么。

竺影后来烹好的茶,他也没动一口。

罢了罢了,省却许多事情。

她又回到书架间,将已经编目的书本上架。

午时前本该传饭,商音却从阁外来禀。

“殿下。”

“何事?”

“襄王来了。”

“他来做什么?”

齐王前脚刚走,另一个兄长后脚就来,两位兄长生怕他这东宫不够热闹。

襄王孟觉,字善知,是当今陛下长子,生母是薛贵人。十八岁封王出宫开府,后又调任封地,常年待在荆州,故而与宫中兄弟姊妹算不上亲近。

所以他今日突然拜访,在孟闻意料之外。

商音问:“殿下不想见的话,是否要推辞?”

孟闻道:“不必。皇兄既来见我,我也没有避而不见的道理。”

他放下书卷,亲自到宫门口迎接。

在西苑的这些年里,孟闻只听说这位兄长的左腿受过伤,是早年在林场中狩猎,不慎堕马所致。当时医治不当留下了隐疾,此后行走颇受限制。

尽管孟觉平日里极力遮掩,穿着宽大衣袍遮蔽,仔细看时,依然能发现他是跛足,走起路来肩膀一高一低。

或许旁人之凝视于他而言,与冒犯一般无二。

孟闻只看了一眼,便收敛了直视的目光,待他走上前来,与之行礼。

“三郎。”话一出口诧觉不妥,他又改口,“不——如今该称太子了。”

孟觉是习武之人,声音洪亮,上来便伸手揽过孟闻的肩,仿佛天生熟络。

孟闻一面拨开他的手,一面问道:“皇兄此时前来,有何贵干?”

孟觉微微蹙眉道:“怎么?这是不欢迎我?”

孟闻道:“皇兄说笑了,只是此地狼藉,不便待客,还请皇兄移步别处落座。”

不知为何,明明可以到崇庆殿待客,太子偏偏请襄王来了洗春阁。

昨日齐王也是来此,他待两位兄长也要一碗水端平似的。

太子与襄王议事,竺影自觉回避,退出阁中。

襄王兴许认出了她,只是碍于太子在场,不好当面发作。

两人对坐于漆木屏风前,孟闻将竺影先前剥好的橘子挪至孟觉身前,微笑道:“皇兄,吃橘子。”

孟觉本来还面带笑意,然而等拈起一瓣橘子放进嘴里,橘汁酸得他牙关发颤,瞬间面目扭曲。匆匆咽下酸涩,又赶忙就了一口茶去送。

哪料口中酸味未褪,茶水更是苦不堪言。

“呸——”

孟觉当即就吐了出来,捶着茶案骂骂咧咧道:“且不说这橘子,就说这茶哪里是给人喝的?那些奴婢是否有意苛待你?”

孟闻面无表情地饮完一杯茶,放下茶杯拱手向他赔礼:“我倒是未发觉,这茶煮好了放在这儿,还未尝过。叫皇兄受苦了,实乃愚弟之过。”

孟觉只得摆手:“不妨事不妨事,你这奴婢定是得换了。”

竺影在门外忍笑艰难。

门内的孟觉又说起:“我听闻你已向父皇请命,开春后前往并州。”

孟闻道:“是,还有月余动身。”

来来去去,说的还是要重修那座观星楼的事。

一说国库空虚,钱从何来;二说若有民怨,如何安抚;三说南边灾患也不少,陛下好歹得分清轻重缓急吧。

可观星楼不仅是陛下的执念,都快成魔障了。

两人在阁中一坐就是两个时辰。

孟闻称有事要忙,并未相送。孟觉便是在洗春阁外的道上见到了竺影。

此处竹丛掩映,回廊曲折,东宫里的人通常看不到这里。

她仓促行过一礼便要逃过去,却被襄王出声喝住。

“站住。”

竺影停在原地,俯身行礼道:“襄王殿下,可有要事吩咐?”

“你不是明谌的人吗?怎么会在这里?”孟觉一步步走近,随即生了玩弄的心思。

“还是被他厌弃了?你说,我若是向闻弟讨要你,他会不会答应?”

他咬牙切齿说出这番话,看来也是常常把竺影放在心上了,就是不知是眼中钉,还是肉中刺。

总之,恨不能欲除之而后快。

“可以试试。”竺影并不惧他,反而笑晏晏道,“不过这样的话,襄王的另一条腿,也要仔细了。”

孟觉果真被激怒,猛然掐住她脖子,厉声道:“我看你是不知死活!”

她的确不知死活,如此境地还在发笑,又断断续续挑衅:“我自然活得好好的,反倒是您……每逢冬春雨雪……旧伤发作不好受吧?”

孟觉易怒,经不住挑衅,手上的力道越收越紧。竺影挣扎间,趁机将备好的字条塞进他腰间的香囊里。

孟觉久不松手,她几乎喘不上气。

依照竺影对此人的了解,他恨极了某一个人时,怎么会让她轻易就死去?

只是她没想到有人会在这时过来,自她身后传来一道人声:

“皇兄为何与我宫里的人过不去?”

孟觉当即敛了怒意,同孟闻说道:“想来三弟宫中嬖女*众多,我单单看上了这一个,不如把她给我如何?以何条件交换,任你来提。”

孟闻想也不想便道:“这人我留着还有些用处,皇兄不必肖想了。”

“那还真是可惜——”孟觉不情不愿地松了手,弃她于回廊下。

竺影跌坐在地低着头,肩膀因剧烈的喘息而起起伏伏。

孟觉看出来了,她是在笑啊。

可此处是东宫,今日这仇只得作罢。他将牙咬碎了咽进肚里,愤而挥袖离去。

孟闻缓缓走上前,竺影扶着廊柱起身,捂着胸口久未平复,脖颈上也留下一段红痕。

观她一副窘态,孟闻面无表情道:“为何有意招惹他?”

竺影道:“我没有——”

他却道:“我全都看到了。”

他全都看到了,然后像看戏一般,慢悠悠地走过来。

又总是喜欢这样不带责问地打量,轻言轻语地揭开她的谎。

而她每回被人戳穿了都不说话。

孟闻似有无奈,轻轻叹道:“你还总是能让我意外。”

难怪静和宫要将这麻烦推给东宫,他也未尝料到处置一个宫人会如此棘手。

竺影回怼道:“殿下洞察秋毫,应当在您意料之中才是。”

孟闻道:“休息好了就回阁中去,并州的《河渠书》与《地形志》我找不到了。”

他说罢便缓缓折返于道中。

元月以来,雪已经不再下了。

洗春阁前尽是不秋草与常青木,一片翠阴,他独行期间,竺影也迈步跟上了。

襄王离了东宫,又去往辞月宫拜望生母。

辞月宫之主薛贵人育有一子一女,定遥公主及笄后,下降平原侯。襄王又久在封地,是故她与子女聚少离多,难以得见。

襄王留在辞月宫用饭过后,正要出门闲行。

忽然瞥见走廊尽头有一片衣角,宫人正藏于廊柱后窥他,被他发现后,又含羞逃走。

孟觉追上前去,扯住宫人衣角,将那道身影揽入怀中。

“这么久不见,可有念我?”

玄英嗔怪道:“殿下难得回京,时时刻刻念着也不得见,只余空想罢了。”

一嗔一笑尽数落入他眼眸,孟觉心中大悦,此前在东宫的积郁登时烟消云散。

他低头搂着怀中人道:“这不是一忙完了就来见你?”

玄英忽然说道:“殿下身上的熏香怎么换了?”

孟觉道:“你做的香囊,我从未换过。想来是出入东宫与母亲寝宫,沾染了两处熏香。”

玄英道:“原来如此啊,奴以为殿下已有新欢在侧了。”

孟觉哄着她道:“封地事务繁忙,我哪里得闲去找旁的美人?”

玄英道:“已过去数月,殿下的香囊淡了,奴再为您做个新的好不好?”

她说着便要去解那香囊,却被孟觉扼住一段皓腕,于掌中摩挲。

“新的要做,旧的,我也要留着。”

玄英温柔笑道:“这个让奴拿回去,装一些新的香料,殿下下次入宫时再来向奴讨要。不然殿下日理万机,何时才想起来见奴一面呢?”

“依你。”孟觉眼中笑意更甚,任由宫人俯下身将他腰间香囊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