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中学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祭,是一场荷尔蒙与奇思妙想碰撞的狂欢。每个班级都绞尽脑汁,力求展现最吸引眼球的节目。
高一(三)班也不例外。
班会上,文艺委员声情并茂地动员:“同学们!这是我们进入青云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一定要拿出气势,震撼全场!”
台下响应者寥寥,大家要么埋头写作业,要么眼神放空。直到班长使出了杀手锏:“获得最佳节目奖的班级,有五百元班费奖金和下周体育课自由活动特权!”
“哗——”教室瞬间沸腾。
“我们演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太老土!不如搞女仆咖啡厅!”
“乐队!摇滚才是青春!”
……
大家吵作一团,唯有舒倩,缩在角落的“结界”里,戴着耳机,试图用《魔法少女小圆》的BGM隔绝这世俗的喧嚣。文化祭?集体活动?在她的人生字典里,这两个词等同于“麻烦”和“浪费睡眠时间”。
然而,命运的齿轮岂容她独自躺平?
经过一番激烈的民主投票(以及班长暗箱操作),高一(三)班最终决定——表演一出融合了剑道、街舞、诗朗诵与现场书法的大型舞台剧《龙的传人:青云志》!
舒倩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后台道具组,兼气氛营造(打杂)。
她试图挣扎:“班长,我觉得我的‘漆黑烈焰’可能会烧坏道具……”
班长用力拍着她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组织信任你”的光芒:“舒倩同学!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关键时刻,需要你稳定军心!这个‘幕后总策划’的非你莫属!”
舒倩:“……” 我什么时候成总策划了?
她还想反驳,但看到全班同学投来的、混合着期待与“你不答应我们就完了”的恳切目光,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也罢。”她叹了口气,认命地接过了……一张写着“负责在开场前确认道具清单”的纸条。
真正的灾难,发生在文化祭当天,演出开始前五分钟。
后台乱成一锅粥。
饰演“龙”的同学,套着纸壳做的龙头,找不到尾巴在哪。
跳街舞的成员,发现音响连接线接触不良,音乐时断时续。
负责诗朗诵的学霸,因为过度紧张,抱着垃圾桶狂吐。
现场书法的同学,手抖得比食堂阿姨还厉害,写出来的“龙”字像条扭曲的蚯蚓。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班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抓着舒倩的胳膊,“舒姐!总策划!想想办法啊!还有五分钟就上台了!”
舒倩看着眼前这片混乱的末日景象,只觉得脑仁疼。她只想找个地方安静地躺一会儿,等待这一切结束。
办法?她能有什幺办法?难道要她现场召唤一条真龙吗?
“我需要……准备一下。”舒倩下意识地使用了拖延战术,她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逃避现实,“一个大魔法……需要集中精神。”
在众人“果然如此!”、“大佬要发力了!”的注视下,舒倩面无表情地走向后台最里面的一个堆放杂物的角落。
这个角落相对安静,与前面的兵荒马乱仿佛两个世界。舒倩一屁股坐在一个废弃的软垫上,掏出了手机。
“呼……总算清净了。”她戴上耳机,隔绝了大部分噪音,然后习惯性地点开了音乐软件,播放了她最近循环的、与眼前灾难片现场格格不入的歌曲——《恋爱循环》。
欢快、甜美、充满恋爱酸臭味的旋律,瞬间充满了她的耳膜。
听着这熟悉的音乐,舒倩紧绷的神经不自觉地放松下来。身体随着节奏轻轻晃动,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她甚至跟着哼了几句,虽然五音不全,但在她自己听来,简直是天籁。
她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试图用这甜美的旋律,对抗外界令人崩溃的现实。
然而,在后台其他同学,以及某些“感知敏锐”的观众看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第一脑补现场:后台同学们
“舒姐开始布设结界了!”
“你们看她的动作!好诡异的韵律!”
“她嘴里在念什么?是上古秘咒吗?”
“我好像听到了……‘循环’?难道是时间系法术?”
“快看!她周围的空间好像都在扭曲!(其实是杂物太多,视线受阻加上心理作用)”
“她手机里放的音乐!这旋律……充满了不可名状的欢快能量!我感觉我的焦虑都被驱散了!(其实是心理暗示)”
第二脑补现场:台下评委与探子
观众席前排,学生会的林雪和风纪委员雷震正襟危坐。来自其他学校的“文化交流使者”(实为探子)也混在其中。
就在舒倩播放《恋爱循环》的同时,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感到一股奇异的能量波动从后台弥漫开来。
林雪眉头微蹙:“这种能量场……扭曲现实,偏向‘欢快’与‘无序’?她在做什么?强行改变后台的气运概率吗?”
雷震肌肉紧绷:“好强的共鸣力!我……我居然有点想跟着节奏点头?!是精神干扰类广域技能!”
外校探子A(冷汗):“青云中学果然藏龙卧虎!竟然有能操控‘情绪’的能力者!快记下来!”
……
五分钟准备时间到。
高一(三)班的同学们,怀着“舒姐已经为我们铺好路了,不能掉链子!”的悲壮心情,硬着头皮走上了舞台。
由于破罐子破摔,他们的表演彻底放飞了自我:
· “龙”的尾巴忘了装,演员拖着半截身体疯狂舞动。
· 街舞音乐时有时无,队员们开始自由发挥,动作扭曲如同中风。
·诗朗诵的学霸吐完后嗓音沙哑,念出了重金属摇滚的感觉。
·书法同学心一横,闭着眼狂草了一个谁也看不懂的“龙”字。
整个表演,混乱、无序,但又充满了一种诡异的……生命力?
而台下观众,在林雪、雷震等人“这一定是在结界影响下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的脑补加持下,竟然看得如痴如醉!
“我懂了!这是在表现后现代解构主义下的青春迷茫!”
“那个街舞,看似混乱,实则充满了对自由的呐喊!”
“诗朗诵的沙哑嗓音,是灵魂的咆哮!”
“那书法!那是抽象派!是意境!”
表演结束,掌声雷动!
最终评委会一致认为,高一(三)班的节目“打破了传统表演的桎梏,以极具冲击力的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少年丰富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哲学的思辨与原始的生命力”,全票通过,授予 “最具哲学深度奖” !
全班欢呼雀跃,将最大的功劳归于在后台“辛苦布设结界”的舒倩。
当班长捧着奖状和奖金,激动地找到仍在角落里听着《恋爱循环》、昏昏欲睡的舒倩时,她只是茫然地抬起头,摘下一只耳机。
“完了?可以回去了吗?”
“舒倩!我们成功了!多亏了你的‘欢快结界’!”班长热泪盈眶。
舒倩:“……???”
什么结界?她只是偷懒听了首歌而已。
看着狂喜的同学们,她默默把另一只耳机也摘了下来。
“算了,有奖金拿就行。”她打了个哈欠,“也罢。”
于是,舒倩的校园传说再添一笔:【能以音乐构筑“欢快结界”,扭曲现实概率,化腐朽为神奇的幕后总策划】。
而她本人,只是觉得这次文化祭……有点吵。
---
(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