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杨柳 > 第11章 围炉

折杨柳 第11章 围炉

作者:郁千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1:10:00 来源:文学城

柳眉妩被墙外的初更声惊醒,正身坐起,一面打呵欠,一面揉眼睛。惺忪视线中,恍惚看见宝儿的眼珠在眼皮下轻轻滚动。

她眨了眨眼,蓦地对上另一双眼。

如青崖凛,如寒潭幽,闪着乌黑细碎的光。初时云遮雾绕,眼神带些将醒未醒的迷蒙和惘然。聚焦后云消雾散,冷意泛出,转而变得警惕。看清她了,云雾又一点点漫成水汽,盈在两弯月牙泉里,清凌凌让人移不开眼。

柳眉妩也没想移开眼,只是叹气,“怎么又哭了。”

宝儿哑声叫她:“娇娇儿。”

“我在。”柳眉妩看着他,俯身帮宝儿擦了眼泪,又伸手轻轻抱住他。一时间,谁也没再说话。

温热呼吸喷在脖颈,升起细细密密的痒,交颈依偎,分不清谁在颤抖。还是柳眉妩耐不住痒,缩了脖子,正要躲开,忽听宝儿轻声开口:“不要再丢下我,好不好?”

她的动作一顿。

宝儿继续道:“娇娇儿,我们生同衾,死同穴,一起跟巧娘娘起过誓的。你要再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我答应你,不会再丢下你。”柳眉妩垂下眼帘,应他前言,“但你也要答应我,要好好活下去。不管我有没有三长两短,你都要好好活下去。”

宝儿白了脸,唇线紧抿,没有看她,“不要。”

“行吧,”柳眉妩也不执着,“你不答应,那我也不答应了。”

“不要!”宝儿陡然拔高音量,眼圈发红,喉中响起近乎呜咽的哭声,听起来委屈极了,“你就会欺负我。”

柳眉妩叹了口气,一面帮宝儿擦泪,一面温声劝道:“宝儿,这不是欺负你,是告诉你道理。你要知道,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我的驸马。”

不知怎么,眼泪却越擦越多。

柳眉妩继续道:“确实,我们很相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跟巧娘娘起过誓,向月下老人发过愿,生同衾,死同穴,生死与共。这些你记得,我也记得。可人生漫长,不是只有情爱的,还有责任。

“于私,你是袭爵的乐善侯世子,香火三代单传,免不得担当光耀门楣之责;于公,你是御封的大理寺少卿,在其位谋其事,又理应肩负探诡断案之能。

“当然,你可以退缩,也可以逃避。但躲得了一时,还躲得了一世吗?况且,男子汉大丈夫,是不可以不弘毅的,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哪样不是任重而道远呢。”

宝儿霎时沉默下来,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半晌过去,柳眉妩以为他不会再说话了,又听他忽然出声:“我饿了。”

“我也饿了。”柳眉妩笑起来,想当然以为此事翻篇了,转头问十二,“十二,晚上吃什么?”

十二回道:“爷早吩咐过了,晚上打暖锅。黄牛肉是现杀现买的,新鲜着呢,咕咚羹也一直在小火炉上热着,就等您开口了。”

柳眉妩听了,心花怒放,和宝儿换了衣裳到膳厅时,肉蔬瓜果早已摆齐,炉上咕咚羹也开始翻滚。明明都是她爱吃的,她却还是不无遗憾地叹气,“可惜没有酒。”

十二掩嘴笑道:“知道四公主好此口,六姐特地准备了果露,有酒味,无酒气,四公主喝多少都不会醉。”

柳眉妩忍不住赞道:“小六最是玲珑心。”

不多时,小六捧来白玉瓶,掀开油布封,一股清甜生津的果香便流溢出来。

“我闻出来了,是青梅果露!”

“还有棠梨果露呢,四公主若是喜欢,尽管多喝些。”

几人笑着,闹成一团。宝儿挨着柳眉妩坐在东方凌云一侧,其余几人相约去厨房调小料。脚步声远了又近,门被人轻轻推开。

“这么快就回来了?”柳眉妩抬眼望去,话头一转,“十三,你回来了。正好,去厨房调小料吧,我们打暖锅吃。”

“是。”十三应了声,却不急着走,而是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方子,又掏出个掌心大小的白瓷瓶,“这是薛大夫为四公主开的摄魂汤和归魂饮的方子,还拿了瓶新的补心丸,让四公主早晚参汤送服。”

叶灵儿先天不足,五脏之气亏虚,故要补不足,泻有余。她从小自会吃饭便吃药,除了叶茂特制的彩虹糖,补心丸更是常年不断,益气养血,安神定志。

回春堂的补心丸是蜀郡最好的,每服五十丸,一日两次,一次两丸,所以十天左右就要去拿新的。听小茶说,这般梧桐子大的药丸,从小到大,叶灵儿吃得比点心蜜饯还多。

柳眉妩点头,“知道了,你帮我收着就是。”

十三应了话,将东西重新收好,这才关门下去。

*

咕咚羹响了三回,宝儿烫了些红肉下锅,等肉浮起时,调小料的几人去而复返。小六分好小料,提议道:“既是打暖锅,何不再热闹些,不如我们行个击鼓传花的令吧。”

柳眉妩赞同,“这个好,但不要吟诗作赋,太难为人,我宁可舞刀弄枪。”

十三道:“今时不同往日,四公主如今身子抱恙,还是不要剧烈运动的好。”

“老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七也打圆场道,“既已坐下,还是不要动手动脚了,改为口头说吧。想要文雅些,便作文章辞赋、诗词对子;不想作的,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也行。大家觉得呢?”

大家自然拍手叫好。

十二取来一枝桃花,递给十三,又拿了支银箸击着芙蓉盏,笑道:“兴致突然,来不及找鼓了,且拿这对银器凑合着用吧。”

东方凌云点头,“可以,虽无霹雳响,却有金石声。”

柳眉妩放下筷子,拍手赞一声“好句”,将杯中果露一饮而尽,神色满足,却难解唇上辣意,只得呼气道:“辣!”

东方凌云轻笑一声,悠悠放下酒杯,玉面清越,在一众红嘴红面中显得格外干净,“谁让你总是这样,明明不能吃辣,却偏要逞强,每次还只吃红油暖锅。”

柳眉妩不赞同了,“二哥哥,我只是吃汤菜不吃辣,咕咚羹不一样。打暖锅,当然要红红火火才热闹嘛。不吃红油暖锅,难道要我和你一样吃白汤暖锅吗?”

“又说歪理。”东方凌云摇头失笑,不和她一般计较。众人知她贪嘴,也不多说什么,笑一笑就过了。

十二得了首肯,自然欢喜,跃跃欲试道:“那大家准备好,我要开始了。”

话音刚落,银箸击在银盏上,泠泠脆脆,似有回音。待上手了,击声时快时慢,一忽儿是迅雷之势,一忽儿是疾电之影,一忽儿又是残雨之滴。众人笑闹起来,听声传花。击声快,传得便快;击声慢,传得也慢。

慢而渐缓,缓而渐止,刚好到小九手里。小九自斟一杯,乐呵呵举杯道:“爷,四公主,宗世子,冠冕堂皇的话我也不会说,先干为敬了。”

东方凌云道:“无妨,既是游戏,合该自由些,不必拘着。”

十二问:“九哥,好话说了,口头惩罚呢?”

“那就讲个笑话吧。”小九摸摸下巴,绘声绘色道,“有个门客想要拍大人马屁,说:‘昨夜梦见大人,活了一千岁。’结果大人担忧地说:‘我听说梦都是相反的,梦生得死,难道这是什么不祥之兆吗?’门客马上改口说:‘哎呀,我说差了,是梦见您死了一千年哩!’”

众人乐得拍案。小七扒了口饭,听完没忍住,竟直接喷了出来。

小六笑得肚子疼,哎唷叫不停,“好你个九儿,真是个开心果。”

小九也笑道:“油嘴滑舌,不过讨个乐儿,大家笑了就好。”

于是继续击银传花,这次传到十三手里。

十三想了想,一本正经地道:“有人问:‘樊迟的名字是谁取的?’答:‘孔夫子取的。’再问:‘樊哙的名字是谁取的?’再答:‘汉高祖取的。’又问:‘烦恼的名字是谁取的?’继续答:‘咎由自取的。’”

众人愣了愣,回过味来,哼笑出声。

柳眉妩用帕子握着嘴,笑倒在宝儿怀里,又带着他笑作一团,“小十三,你可别再讲笑话了,太冷了。”

“要我说,十三也好笑。”十二挤眉弄眼地道,“但我说的不是他的话,你们猜我在说什么?”

小六指着她笑骂道:“你个促狭鬼,逗我们这般笑,今日功德全笑没了,晚会儿替我们去找天后娘娘忏悔吧。”

“天后娘娘才不会和我一般计较呢。”十二吐了吐舌头,手拿银箸却一连击了好几声,口中念念有词道,“我用银花代木鱼,功德加一再加一。”

柳眉妩笑得前仰后合,“好你个小十二,真真儿是个促狭鬼。”

十二听了也笑道:“你们听听,四公主这会儿知道说我了,先前就数她笑得最大声。”

柳眉妩作势就要起身,“好一个伶牙俐齿,看我不拧掉你的嘴。”

惹得众人又一阵大笑。

两人闹够了再归座,继续传花,这次传到小六手里。

小六喝了果露,起身道:“我没什么新鲜发笑的话儿,但见十二妹的银器,想起件事儿。我去岁到洛阳,大开了眼界,不说客栈酒楼,吃喝用具非金即银,便是街头随便买碗甜水儿,都是用的银碗。”

小九惊异道:“竟有这回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怕摊主下毒害命呢。”

小七瞥他一眼,语气与有荣焉,“洛阳自古繁华,何况是爷的封地。”

小六话头一转,继续道:“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个卖身葬亲的姑娘,衣衫破旧,头上却簪着两根崭新的银钗。问了才知道,她家白天借米吃饭,晚上租被睡觉,这才给刚刚及笄的她,打了一对成色低的银钗子。”

柳眉妩不理解,“生活都这般拮据了,怎么不把银钗子当了,也好换些吃食。”

“四公主有所不知,洛阳银多,一多便不值钱了。我也问过,便是拿两根低银钗子去换吃食,也换不来几顿。但及笄的姑娘家,身上若没点金银,却是要遭旁人指笑的。”

柳眉妩还是不能理解,“指笑便指笑了,被旁人指着笑两句又如何,面子再大,还能大得过性命不成?”

小六默了半晌,才叹道:“谁知道呢,十五六岁的姑娘家,到底是把面子看得重要些,还是把性命看得重要些。”

柳眉妩也不知道,于是继续问她:“小六,你帮她了吗?”

小六却摇了摇头,“没有。我帮得了她,帮不了他们。南市如她这般的姑娘,不知凡几;洛阳如他们这般的人家,更是不知其数。”

柳眉妩瞪大了眼,急道:“所以你就不管她了吗?”

小六看了眼东方凌云,才道:“我是帮不了,但爷可以。爷得了消息,派专人把停尸都收了来,又在邙山脚下找了块地,将他们全须全尾地一齐埋了。”

柳眉妩这才放下心来,继续问道:“逝者已矣,生者如何?”

东方凌云缓声道:“生者自然也是要赈济的。只是寻常发赈,不及腠理,治标不治本,我便让他们去伊阙凿石窟,备三炊,以工代赈。”

柳眉妩听了,拍手叫好,“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洛阳有二哥哥,是百姓之幸;大新有二哥哥,是万民之幸。”

众人闻声附和,于是举杯,向东方凌云敬酒,客套话自不必说。

再落座,小七忽然道:“说到造像,你们知道南山大佛吗?”

谈及南山,众人忙不迭看向柳眉妩。小七反应过来,后知后觉自己语失,神色尴尬,正要找补,却听柳眉妩接话道:“可是那尊由佛道两家接力开凿的大佛?”

小七答一声是,顿时忘了忌讳,只余讶然,“四公主也知道?”

“在叶老爹的笔记上见过。”柳眉妩点点头,略一清嗓,开始背笔记上的内容——

“成都出城二里有南山,山有寺,未稽创于何时,旧号梵安,本朝元和年中,赐额万佛寺。有岩面江,古来有石镌大像,自顶至颌,不知何代开凿,俗称为大佛。观其法容,秀骨清像,或为南朝所作。

“大业中,有道者冯又玄自洛阳来,命工展开,像身与顶相称,身高十余丈,褒衣博带,跏趺而坐。永乐初,有僧者神秀续修楼阁五层,高可十寻,登而远眺,手足皆虚,肃然而恐凛乎,不可久居。

“及十五年二月,茂自西域还,采药南山林,见大佛背依翠壁,面临赤龛,身无金箔,怅然若失。遂捐金百斤,以塑佛身,故此记之。”

小七惊得张大了嘴,半晌合上,满是钦佩地开口赞道:“和我听的丝毫不差,甚至还要更详实些。可见叶老爷记得详实,四公主记得也详实。”

这话确实不假。

只是柳眉妩自己也不清楚,明明那么不喜文墨的人,四书五经唯恐避之不及,每每说起志怪笔记,却能过目成诵,脱口而出。

譬如,她至今清楚地记得,成都笔记上的另一段文字——

南山有林,杂花生树,中有碑立,仙游公主葬身于此。无尸骨,无衣冠,盖黄土两三抔而已。然香火日夜不绝,所哀者寡,所求者众,思之令人发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