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 > 第18章 关键时间线

这是一封求救信[刑侦] 第18章 关键时间线

作者:木尺素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09 20:33:57 来源:文学城

晚上8点。

宋隐和卓宛白吃过晚饭后,来到了育林小区的地下车库。

李虹的车位周遭还围着警戒线。

至于李虹倒下的位置,连同周围的血迹,全都用白色的粉笔做了标注。

宋隐戴上手套与脚套,去到了凶手当时潜伏起来的位置,再对卓宛白道:

“小卓,我扮成凶手,你扮成李虹。我们把凶案当晚的整个过程走一遍。”

“完整过程?”卓宛白向宋隐确认,“是从李虹第一次回家的时候开始吗?”

“嗯。”宋隐道,“你记得把手机拿出来,打开计时器,把做每件事的时间,都做一个确切的记录。”

具体来讲,李虹那晚具体的行动线,可以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地库出口离开,穿过一段甬道,进入电梯。

2、乘电梯从负一层到第三层,离开电梯,回家。

3、对着那幅画点香,祭拜。

4、离开家,乘电梯回到负一层。

5、从电梯间穿过甬道,回到地库出口。

卓宛试验了数次,这五个阶段的平均用时,分别为35秒、45秒、90秒、30秒、35秒。

最后卓宛白跑回宋隐身边,喘了口气问:“宋老师,还要再来吗?”

宋隐摇摇头,递给她一张表:“今晚出发前,我找胡大庆重新要了那晚电梯间的监控记录,你看看,有没有发现问题。”

只见宋隐写下的表上列着:

凌晨1点05分(地库监控):李虹离开地库出口

凌晨1点06分1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06分40秒(电梯监控):李虹离开电梯

凌晨1点23分50秒(电梯监控):李虹进入电梯

凌晨1点25分(地库监控):李虹回到地库出口

“李虹从地库出口走到电梯,用了70秒,比我要久一点。不过那晚她看上去很累,走得很慢,再加上等电梯的时间,也合理……似乎没有什么异常啊。”

卓宛白有些不解地看向宋隐:“宋老师,李虹凌晨1点05分离开地库,25分又下来了……这中间间隔了20分钟,是因为她下楼关车灯前,点了香,做了祭拜仪式,还可能念了经,上了个厕所什么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宋隐是在和连队打电话的时候想到不对劲的,来这里前又找胡大庆要了电梯间的监控,这便确定了问题所在。

不过为求稳当,以免有其他没考虑到的情况,他又让卓宛白沿着李虹的行动线实际走了几遍。

现在他已能确认,他们所有人,都遗漏了一个关键信息。

宋隐放下手电筒,看向卓宛白道:“你记录的那张表,和我这张表,虽然时间上略有差异,但行动步骤是完全一致的。但是——

“这两张表上,都漏了一个步骤。”

卓宛白眨了眨眼:“嗯?漏了什么。”

眼神微微一凛,宋隐道:“凶手给李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以及李虹加上凶手,给他发微信的时间。”

被宋隐的话点醒了什么,卓宛白蓦地瞪大眼睛,随即打开手机的工作文档翻找起来:

“有了……李虹是在凌晨1点06分35秒,给凶手发的那条‘感谢提醒,应该是我的车,我这就下去’。”

卓宛白的声音不由拔高几分:

“诶?不对啊!这个时候,李虹才刚刚进家门!

“这还只是李虹回消息的时间,凶手给她发好友申请的时间只会更早!

“凌晨1点5分,凶手看着李虹从自己面前经过。

“可是过了仅仅两分钟不到,他就给李虹发了车灯没关的消息……这、这太古怪了吧!!

“现在的实际情况,确实是李虹先点了香,再下楼关车灯的,这中间隔了足足有20分钟!

“但凶手怎么能确定她会这样做呢?李虹看到微信,完全可能先出门关车灯,再回家点香啊!

“凶手其实根本没有给李虹留点香的时间呐!”

关于李虹案,目前只召开过一次案情会议。

由于案情复杂,疑点繁多,时间又紧张,连潮也就尚未来得及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完整地犯罪现场重建,关于凶手和死者的行动线,也还没有进行细致的拆解。

因此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以至于对凶手的行为逻辑有了误判——

李虹两次出现在地库的时间间隔是20分钟,香炉里有很新鲜的香灰,由此推测这期间她是去点香做仪式了,进而倒推凶手放走她,是为了让她点香,乍一看确实合理。

可如果把时间线继续拆分,注意到凶手发好友申请的时间点,这个理由一下子就站不住脚了。

此时宋隐再道:“不仅如此,如果凶手第一次放李虹离开,是为了让她点香,还得有个前提——

“凶手一定观察过李虹一段时间,确保她每晚回家后,都会雷打不动地,第一时间就赶去点香才行。

“至于这个前提是否成立……

“走吧,再去李虹家看一下。”

三分钟后,宋隐和卓宛白来到了李虹的住处。

有时候会感觉房子是活的,是主人的伴生物。

一旦主人离去,它便成了被抽干精魂的躯壳,快速衰败起来——

李虹去世不过短短几日,这间房子的墙角却已结了很多蛛网,看起来破旧了很多。

房子的布局很简单。

玄关是一条窄而短的走廊,正对着门的走廊尽头,是那幅奇怪的画、满墙的护身符、以及一个香炉。

进门左手边是一面墙,右手边则是一排储物柜,在靠近大门的地方,留出了一条通往餐厅与客厅的过道。

客厅的尽头便是阳台了,那里种了许多植物,现在却已开始衰败。

刚一进门,宋隐就在玄关处走了个几个来回。

经确认,由于那排长柜子的遮挡,站在这里,根本无法看到阳台的情况。

而光路是可逆的。

由此可以推测,站在阳台,也无法看见玄关处的情况。尤其是那幅画和香炉,将彻底处在视角盲区中。

为了确认这一点,宋隐又去到了阳台,站在那里回望向玄关。

他发现自己确实看不到那幅画和香炉,它们彻底被那一长排柜子遮住了。

最后宋隐再拿出望远镜,朝阳台外的远方望了去。

“宋老师,”卓宛白走过来问,“有什么发现?”

宋隐道:“凶手没有在小区的单元楼门口、电梯间等任何摄像头里留下身影。

“再有,连队先前带着人来李虹家做了完整的现勘,能确认屋子只有李虹一个人的生活痕迹,没有被入侵过,也没有被安装针孔摄像头等东西。

“最后,如果凶手是那个团伙之外的人,按李虹的性格,应该不会主动把转孕珠,以及自己为何点香的事告诉他。她手机的通话和微信聊天记录来看,这种可能确实也微乎其微。”

卓宛白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情况下,如果凶手知道李虹每晚都会上香,只能是通过阳台进行了偷窥!”

“是。”宋隐放下望远镜,“不过李虹家住三楼,阳台的窗户被小区的树木遮挡得很严密。

“更何况,玄关用柜子做了隔断,摆着香炉的地方,更在视线盲区内,从阳台外根本没法看到。

“所以现在可以确定了——

“我刚才说的那个前提,应该是不成立的。

“也就是说,凶手从头到尾,都不知道上香的事。”

温度好似无端降了几度。

卓宛白下意识裹紧大衣,忍不住问:“那凶手到底为什么……为什么第一次会放李虹走?”

宋隐走回客厅,视线落在了茶几上,那里放着一幅应该是由李虹自己完成的十字绣。

那幅十字绣绷在原木色的框里,针脚间距分毫不差,不同色块间没有任何一丝越界的线条,绣得就像是复制粘贴制造出来的那般工整——

工整得就像,杀死李虹的凶手的行动步骤一样。

在案子的最初,宋隐就感觉凶手很像职业杀手。

他提前在小区踩点,摸清楚了所有监控的位置,继而制定了一套精美而周密的谋杀计划。

他知道自己只能趁夜深人静,地库车多人少的时候,借助车辆的遮挡混进去埋伏,但那个时候李虹有可能已经回家了,那么他就得提前想好一个能把她骗出来的理由。

通过修车行,他知道了不久前李虹忘关车灯、换电瓶的经历,于是想到了骗她出来的办法,然后购买了身份证号注册了微信,混进了物业群……

而这也意味着,制定杀人计划时,他甚至去小区附近的修车行、食品商店等地方仔细打探过李虹的消息。

无论是从杀人策略的设计,还是实施的过程来看,凶手冷静自持、行动高效,就像一个冷血好用的杀人机器。

这样的侧写,完全符合职业杀手的特征。

但先前宋隐没有轻易下定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既然是职业杀手,为什么只处理了钢管,而没处理其他任何证据?

他怎么可能把李虹的车、用过的针线和刀,随便丢在河边?他为什么完全没有处理尸体?

第二,职业杀手杀人,是拿钱办事。

他有什么必要画蛇添足地,搞出一个仪式来?

现在不妨换个角度考虑问题。

暂时不管这两个疑点,假设凶手就是职业杀手,再来反推真相,会怎么样呢?

根据杀手的特写,他是一个精心制定杀人计划,并会严格按计划行事的人。

按理,他不会心生恻隐,也不会犹豫不决。

所以他第一次放走李虹,绝不是出于自身原因。

那么原因只能从外部来找了。

比如,杀手是不是和雇主在沟通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你确定动手吗?我怎么感觉你不想杀她?”

“我的尾款能提前付一部分吗?我收到后才会动手。”

“我决定今晚动手,你认为是否可行,请回复并确认行动。”

……

杀手可能给雇主发了类似这样的消息。

可雇主没有及时回复。

因此李虹第一次经过自己面前时,杀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开。

可恰恰就在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内,雇主给了他确切答复,杀手这便发了微信,试图把李虹再骗出来一次。

话说回来,如果这个推理是正确的……

那个木雕娃娃,和杀人仪式又是怎么回事?

确实有一种可能是,往李虹肚子里放娃娃,是雇主要求的,所以杀手这么做了。

可杀手依然不可能把也许会留下自己生物痕迹的针线、刀具,就俺么随意丢在河边。

这么看来,答案只有一个了——

那个木雕娃娃,并不是杀手放进去的。

这件事是另外的人做的。

这局棋,果然早已被人为操纵过。

“滴答”“滴答”“滴答”……

窗外并没有下雨。

可宋隐错觉自己听见了雨声,并且闻到了血腥味。

胃部传来了熟悉的反酸感。

他又想喝苏打水了。

就在这个时候,手机开始震动。

宋隐拿出手机,看到屏幕上出现了“连潮”两个字。

宋隐垂眸,盯着屏幕不动,像是发起了呆。

不过他的拇指倒是先于大脑,下意识地按下了接听键。

紧接着连潮低沉磁性的声音,从手机里响起:“宋隐。到现场了吗?你那边查得怎么样?”

“宋隐……宋隐?”

愣神片刻后,宋隐拿起手机,深呼吸一下,随即道:“凶手的侧写之所以存在矛盾,是因为那晚见过李虹尸体的,不止他一个。木雕是其他人放进去的……”

宋隐简单概述了自己的想法。

半晌后,连潮道:“所以那晚凶手去金沙河——”

宋隐言简意赅:“抛尸。他只是想去抛尸。”

职业杀手杀完人,为什么会带李虹的尸体去河边?

抛去木雕娃娃带来的仪式感的干扰,其实从最朴素、最符合常理的角度去推测,他只是为了抛尸而已。

凶手杀人杀得很专业,处理尸体和证据的手法应该也很专业,他本不会把尸体随便放在河滩上,不会把李虹的车随便扔在那里,更不会做什么仪式。

现在只有一种可能了——

杀人容易埋尸难。制定好杀人计划后,接下来凶手要考虑的,便是如何毁尸灭迹。

正式动手前,为了选择淮市本地合适的抛尸地点,他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注意到了赫赫有名的金沙河。

他应该也看到了那些自媒体发的新闻,诸如每年10月金沙河灵异事件频发、10月份千万别去金沙河、曾经的旅游胜地金沙河如今却无人问津等等。

凶手得以知道,这段时间去金沙河的人非常少,尤其是三更半夜。

那么他抛尸时,被目击的可能就很小。

金沙河下游白崖山那里,有一条暗沟。

五年前那场事故中,所有遇难者的尸体,都在那里找到了。

如果将李虹抛尸金沙河,尸体大概率也会出现在暗沟里。

但那个暗沟位于悬崖峭壁的底部,周围山体险峻、水流湍急,除非是专业的打捞队,一般人出现在那里的可能非常小。李虹的尸体在短时间内被发现的概率,也就非常小。

因此,综合考虑下来,凶手决定在金沙河抛尸。

案发当晚,凶手开着李虹的车,带着她去到河边,将车停好后,开始着手处理凶器和尸体。

被用作凶器的钢管相对较轻,凶手停好车后,也就先把它从车上取下来,扔进了河中。

接下来凶手就该处理尸体了。

哪知他刚把尸体从车上取下、搬到河边,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伙人出现了。

对于凶手来说,他们全都是目击证人,当然应该全杀了灭口,一起丢进金沙河。

可那伙人的数量可能比较多,甚至可能守持武器,凶手第一时间判断出,自己没把握战胜他们。

凌晨时分,河边光线昏暗,那些人也许没有看清自己的脸,那么对他来说,赶紧跑路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李虹的车、尸体等证据,来不及处理,也就只有不处理了。

他早点先跑,也许还能争取赶在警方的通缉令发出之前,躲到一个不容易被抓住的地方。

凶手为什么单单只处理了凶器,却把针线刀具、尸体和车,就那么摆在河岸上……

至此,这些疑点总算都有了解释。

连潮的声音不由变得凝重:

“宋隐,如果是这样,那伙人的目的,就不简单了。他们像是在故意干扰警方思路,或者说……”

沉默片刻后,宋隐替他说出了一个词——

“借刀杀人。”

·

宋隐的话,自然也一字不落地落到卓宛白耳朵里。

她没打扰宋隐与连潮沟通,只是忍不住在心里盘算,如果李虹的死,跟她那段复杂黑暗的过去无关,那真正的凶手,只能从她当前的社会关系去排查。

李虹在淮市认识的人,无非是快递员、小区门卫、邻居、同事、培训班老师、还有她的雇主。

既然杀手可能是雇来的,这些人的不在场证明就没有用了。

可是,若要说其中有财力能买凶杀人的……

李虹雇主一家的嫌疑最大。

毕竟那可是当地大豪门。

只是……如果真凶的出自那一家人,他的动机是什么呢?他为什么竟会对一个家政人员下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关键时间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