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剑花兮(复仇) > 第6章 出师、离开

折剑花兮(复仇) 第6章 出师、离开

作者:穗米兔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4:45:19 来源:文学城

崔荣手上的竹条“啪”砸在了地上。

这时他才注意到安蘅手臂上缠着的纱布。

是她之前没有的。

“这伤是为了采药……”

安蘅打断了他:“不是什么大事,被山上野草划的。苍术我已经交给了刘叔,现在药材齐了,他就在家等你们呢。”

崔荣手抖得厉害,激动的说不出话。

他朝安蘅狠狠点了两下头,跑进了房里去找唐秋。

留下了安蘅和岁岁在院子里面面相觑。

岁岁想带着她进去找爹娘,被安蘅阻止了:“岁岁,你爹娘现在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咱们就在院子里玩好不好?”

不多时,崔荣从房里走了出来,两眼微红,朝着安蘅鞠了个躬,抓着个布包往刘郎中家跑去。

安蘅心知唐秋心情肯定不平静,特地过了一会才带着岁岁进了屋子。

唐秋眼眶也红了,但精神气很足,看到安蘅进来,竟然直接又对着她落了泪。

“阿知姑娘,你救了我一命,你是我的大恩人,我们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你……”

关于所谓的“恩情”如何报答,安蘅早有打算了。

崔荣直接抱着刘郎中这个小老头跑了进来。

安蘅看到刘郎中整个人像皱在了一起,没忍住笑出了声,得了刘郎中一记眼刀。

他理了衣服,摸了摸胡子,对着崔荣和唐秋说:“要借你们灶房一用。这个药方火候需准,药效才能发挥出来,如今只剩这些苍术,还是我亲自烧制来的安心。”

于是刘郎中就被崔荣带去了灶房,还叫上了她去观摩。

灶房内,安蘅观察着刘郎中熬药的手法,旁边的崔荣看不懂,但跟着也盯那小炉子。

突然,崔荣掏出那个小布包,双手递给了她:“阿知姑娘,刘大夫说这次的诊金交给你。药材是你一个人采的,还为此受了伤,你是我家的大恩人啊。”

安蘅看了一眼刘郎中,这小老头正老神在在地熬着药,一个眼神也不给她。

安蘅无言接过了小布包,却又直接放在了崔荣还未来得及收回的双手上。

她一脸别扭,仿佛有难言之隐:“崔大哥,苍术虽是我一个人采的,可这药汤我可熬不出来,你若要报答我,我就提个过分点的要求……”

话还没说完,崔荣急忙开口:“阿知姑娘,只要这事不是杀人放火,其他的我都帮你完成。”

安蘅闻言,朝崔荣摆了摆手:“崔大哥,我要留下来跟着刘叔学医术,你们也知道,我无父无母,留在这里刚好,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我在此处没有一个安身之所,所以我想麻烦崔大哥帮我一起,建个小屋。”

这里留下的流民多,安蘅学医在这安个家会很便利。

崔荣闻言拍了拍胸脯,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小事一桩,小事一桩。这些活我拿手,不出几日我定帮你做好!”

药熬好了,唐秋喝完药就休息了。

刘郎中临走前对着崔荣嘱咐各种注意事项,说未来三日都会来煎药,让他这几天别出远门,崔荣连连答应。

回去的路上,安蘅跟着刘郎中。

“师傅,谢谢你了。”

刘郎中扭头打趣安蘅:“我本意是让他把钱给你,当作我收徒的礼物,你倒好,用这点钱换了个劳力给你修屋子。”

这小老头摸着胡子摇头,念叨着什么“世风日下”。

安蘅笑嘻嘻:“这不说明我聪明嘛,师傅您放心,我学医也一样聪明。”

几天后,安蘅的伤好的差不多,唐秋的身体也慢慢好起来了,崔荣就开始天天跑到刘郎中家旁边,帮着给安蘅盖小屋。

不过五天时间,一间方方正正的小木屋就立在了刘郎中家旁边,连里面的家具也给打好了。

安蘅新奇地看着这间小木屋,真情实感地夸赞崔荣:“崔大哥,你这手太厉害了,短短几天居然造出间屋子。”

崔荣很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就这样,安蘅在这间小屋里住了下来,同时也开始了和刘郎中学习的日常。

刘郎中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虽然总是摆着一副高傲姿态,摸着小胡子装模作样,可实际上很护犊子,心很软。

碰到一些路过睢江北的流民,即使对方没钱买药材,也会尽己所能的去帮助对方。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也是流民来到此处,见过太多人因为无医可治而死,到处妻离子散,如今我安顿了下来,也有能力帮助这些人,只是一点诊金而已……阿知,我教你这些医术,不是让你凭着医术赚多少钱,我是希望你能够带着我这一身本事去救人。”

“我年纪不轻了,腿脚不好,身体不行。如今世道不太平,连绵的灾祸让无数人流离失所,阿知,你学完我这一身本事就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

刘郎中能看出来安蘅沉重的心事,但他没有多问,一些不愿多说的过去就不必去了解,他只要明白自己这个徒弟怀有善心就足够了。

刘郎中的安排正中安蘅下怀,她本来也不打算在这里待一辈子。

这段时间她不仅跟着学医,也从县城借来了不少书,学习了解大夏历史、各个州府的位置和本朝的官制。

也在出诊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少周边发生的事。

学医的两年,刘郎中那一身本事也已经被她学了个七七八八。

刘郎中天天在安蘅耳边念叨她极具天赋,可惜他自己只是个普通郎中,除了些基础常见的病药方,没有什么其他可交给她的。

不过对于安蘅来说,已经足够,她从借到的书上学到了不少稀奇药草,加上刘郎中教授的内容,不论是自医还是医人都绰绰有余。

某日,在为一个路过的商贩治疗风寒时,她从他口中打听到了一些很有用的信息。

隔壁清海县,有一位金长史,金洪林,本是京官,四年前从京城外放来到了清海县,这两年在漕运方面管理的很好。

长史,书上说一般管理当地军事和漕运,是一个分量极重的官位。

能从京官外放到这个官位,说明皇帝对金洪林的能力很放心。

安蘅甚至觉得这外放,就是皇帝对金长史的考验,若是通过了这考验便能被召回京升官。

此人大概是安蘅在这两年里听到的最有可能回京之人。

她要去清海县。

安蘅现在没有身契。

大夏规定,若是流民想拿到本地的身契,有人脉担保,或是在当地购买地契资产即可登记。

这两样安蘅哪个都弄不到,所以她现在是黑户。

安蘅来到了刘郎中面前,朝他跪了下来。

刘郎中早就知道她快离开了,临到这时也掉了眼泪,给她拿出几份包好的药膏和药材。

“你去哪里,我不管,你做什么我也管不了。但你要时刻记着,心怀善意。这些药膏都是常用的,你带上。”

安蘅前几日刚刚救了一户过路的流民,这一家人准备去投奔亲戚,路上会经过清海县。

于是她就跟着这户人家加入了流民队伍,这个队伍对安蘅很好,毕竟有一个医师就多一份保障,也不用担心一些小病就会死人。

就这样,约摸过了一个多月,安蘅一行人到达了清海县。

和睢江县一样,大多愿意落户在此的流民都聚集在一起,成片的散落在山脚河边,也有少部分身上有余钱的去了县城附近寻求工作。

安蘅和跟着她一起的流民先是落脚在了山边,在当地搭了些棚子作为临时的住所。

她也不藏着自己的医术,直接对外表明愿意给贫苦人家和流民看病。

清海县比睢江县更繁华,大夫的诊金也更贵。

安蘅对于这些贫苦人家不收取过多诊金,方子也很准确,不少人拿着她的方子治好了病。

即使安蘅一开始没有药材储备,没办法给病人抓药,周围依旧有相当多的人来请她诊断。

等安蘅又开始自己每天上山采药后,这些人口口相传,甚至有些县城中的百姓也来找她。

安蘅就是依此通过病人获得信息。

她从来不小看这些百姓。从古至今外嫁远嫁的都是少数,大多数百姓上下几代都生活在同一座城中。

许多人的亲戚分布在城里各地,有时候这些百姓嘴里的饭后谈资八卦,也许是最快得到信息的途径。

安蘅在这两个多月里,听到了不少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金洪林,清海县长史。四年前被外放到了清海县后一直成绩斐然,育有两儿两女。

那个病人表弟是金家的下人,据他所说,这个金家大小姐,是金洪林的原配所生,生下大小姐后不久便撒手人寰,其他三个孩子都是现夫人所生。

这金家大小姐体弱多病,但十分虔诚,每月初和每月十五都会上梅山去崇安寺为金家求签礼佛。

安蘅观察了一个月,消息没有出错,这金家大小姐确实每月会去两次崇安寺,日出前去日落回。

其他时候几乎闭门不出。

梅山离安蘅落脚处不远。

这位金大小姐就是她最有把握接触金家的关键人物。

小安:

又长高了

推一下进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出师、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