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这个病秧子有毒 > 第23章 赈灾

这个病秧子有毒 第23章 赈灾

作者:青天梦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4 18:43:02 来源:文学城

粮队正要重新上路,出发前,方子显特意问了一番:“此处距儋南城还有多久?”

“照这个速度,两日有余。”关云估摸道。

“若是日夜兼程,加急运送呢?”

“最快也得一日半。”周黎道,“放粮,也不急于这两日,你要是真为百姓好,想办法解决李伯山。”

方子显倒并不是着急放粮,而是着急赶去西洲东华顶参加论剑,若是赶去最近的九霄门使用传送阵,也需小一日呢。

他问:“李伯山是谁?”

“儋南知府,数年来,加征赋税欺压百姓也罢,如今这个时候,还贪污救济粮!”关云气愤道。

“那……为何周姑娘不杀了他?”

关云与周黎均愕然看向他,仿佛不相信这话会是从他,或是说一个大熙王爷口中说出。

片刻后,周黎才解释说:“儋南的狗官又不止他一个,恐怕不等我杀完,驻守大熙的三宗弟子便追着来杀我了。”

此时本已是盛夏,儋南处于大熙东南侧,更是闷热难忍,方子显听着,竟从袖中取出一条粉色小帕,自然而然擦起了汗。

周黎与关云看得一愣,用一种很奇特的眼神看着他。

方子显觉得怪尴尬,忙收起小帕,若无其事扇扇风:“这天气真是闷热难忍啊!哈哈!”

关云跟着尬笑了两声,周黎却是默默后退了一步,似乎有些嫌弃他的行为。

方子显也没多想,思量片刻,招招手叫来两人,仔细吩咐了一番,待那两人策马远去,方才翻身上了马车:“抓紧出发!”

周黎与关云相视一眼,各自牵了一匹原来他们骑着打劫的马,跟在了马车前侧。

粮队行了不过小半日,便陆陆续续遇见了些肌瘦面黄的百姓,他们逆行北上,希望另寻一条出路,绝境逢生。

奈何一路上的关门士兵不是吃素的,哪里会让这些灾民随意流向他处,是以,行至此处的百姓,也只少数,更多的是饿死路边,又或是被各地官府拦截、就地正法的。

方子显坐在马车内,见此情形,不免心生悲悯之心,嘱咐人为他们发下了干粮,劝说那些人归去户籍所在地,以免成了黑户,身在异乡,生存更是艰难。

可大熙王朝飘摇欲坠,灾民们似是笃定王城贵人们无暇顾及小小儋南,领了干粮,只道乱世将至,他们已经决意北上,搏一条生路。

傍晚时分,粮队入了一个小县,一踏入关门,便见路边遍地饿殍,都是想要北上,却无法过关的百姓,另有一些面黄肌瘦的老少男女,三五成群,为这些没能撑住的百姓收尸。偶有三两孩童,衣衫褴褛,只一双眼睛澄澈透明,定定望着这些陌生的装束,以及前头那辆华丽的马车。

微弱的哭戚声与一股难言的臭气逐渐蔓延近马车,帘子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捞开,露出一张少年玉面,此刻,方子显正巧与两个手拉手盯着马车出神的孩童相视。

映入眼帘的,是他们破烂的衣履,脏乱的头发,以及他们身后,横七竖八的灾民,竟也看不出他们多少人是活又多少人已死。

这一瞬间,一股悲凉涌上心头,一场几月的旱灾与相继而发的饥荒,竟逼得人如此……踏上绝路……

“停车!”他立刻大喊,随即三两步下了马车,向最近的那名将士伸出了手。

那名将士名唤吕术,知道方子显是问他要干粮,赶紧递了上去。

方子显接过,向着那两名稚童招了招手,谁料稚童见状,不喜反恐,竟吓得连连后退,摔倒了也立马相互搀扶起来,向着小巷钻去,一会儿便没了影!

究竟何故,让这两名稚童如此怕人?或是说……如此怕他这样的行为?方子显哪里看不明白,他们分明是在怕强权压人!

“这位郎君如此神采飞扬,丰神俊朗,想必就是燕王殿下了吧!”一道声音自远处传来,打乱了方子显的思绪,他寻声看去,一官服老儿临着一对士兵向着他疾步行来,匆忙见礼。

“下官儋南同知何怀远,叩见燕王殿下!”

方子显此前早已向周黎二人了解清楚,这位何大人,可是那李伯山的左膀右臂。

他冷眸道:“何大人来得正巧,告诉我,这是什么?”

何怀远寻着方子显指着的方向看去,竟是丝毫未觉不妥:“回殿下,这是儋南灾民。”

“他们为何在这儿!”

“因为……种不了粮,吃不饱饭……还有喝不到水。”

方子显嗤笑一声:“何大人不觉得少说了什么吗?”

何怀远低下头,片刻后,俯下身:“还请殿下指点。”

“难道没有因为交不起杂税吗?”

“这……”至此,何怀远也从容不迫,并不觉这有什么,“殿下,赋税乃国定。”

周黎与关云闻言,均默然看向方子显。

“赋税国定。”方子显连连点头,“可减税益民,就不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应该为百姓争取的吗?”

何怀远早便探得消息,这位燕王殿下乃修行之人,归来大熙不过一月有余,资历尚浅,如今见其人闻其言,更是放下心来,只道:“这……这些向来是由知府李伯山大人决断的。”

周黎在旁闻言,嗤笑一声,在此肃然的氛围中,显得如此刺耳。

“传令,就地散粮!”方子显知如今与何怀远辩驳不得好,可眼前灾民亦不能任他们饿死,是以,当即下令。

何怀远闻言一惊,连忙起身拦住正要传令的吕术:“不可!殿下不可!粮草尚未入册,需得到了儋南城,才可发去各县!”

方子显怒极:“那你告诉我,这些百姓怎么办!?若是前去儋南城的这一日内,饿死的百姓又怎么办!?”

“可是……可是……”何怀远支支吾吾,“他们都是弃田北上的流民,本就是触犯了律法的。”

“天灾,**,方才有人愿背井离乡,搏一生路!”方子显冷眼看他,**所指,不言而喻,“传令,留下一支小队,放出足够此地百姓吃两日的粮,其余人继续出发,待到儋南城,立刻分粮至各县!”

“是!”吕术立刻返回粮队末尾,叫了一支小队,传令放粮。

粮队在何怀远一行人的带领下继续上路,日夜兼程,总算在次日傍晚到了儋南城。未及城门,方子显便瞧见几位官袍男子站在城门,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急。

旱灾近半年,之前的粮草都是由其他州府调来,李伯山未曾想这一次,竟是由熙帝亲子燕王殿下亲自送来。幸而昨日何怀远派人传讯,告诉了他方子显只是个十几二十的小儿,他方才放下心来。

可据传讯所言,这位燕王殿下颇有问罪之势,李伯山闻言,嗤之以鼻,如今这等世道,北边的兵乱朝廷尚且管不过来,哪儿有闲心来管这儋南,否则,为何派个未经世事的小王爷来?

“下官儋南知府李伯山,恭迎燕王殿下!”

方子显一手执剑,一手甩弄着那块刻着一个燕字的令牌,出了马车,他率先扫视了一遍城门口迎接他们的一行人,心道奇怪:他都已经到了儋南,为何左凌云还不见踪影?

“李大人不必多礼。”方子显走至李伯山面前,笑着用剑鞘抵住他的手肘,示意他起身。

李伯山呵呵直笑,心道:什么燕王问罪,也不过是一位玩世不恭皇家子罢了。

刚一起身,他的目光是落在方子显身上的,奈何余光中那名黑衣女子抱手而立,光是站在那里便可见其桀骜凌厉,太过惹眼,让他不能忽视:“周黎!”

话音落罢,李伯山闪身到了方子显身前:“来人!拿下她!”

儋南守卫应声而动,刚拔刀,又闻一声清朗男声:“住手!李大人,周黎是本王的朋友,不知她哪里得罪了你?”

李伯山冷笑一声:“年初,此女潜入我府,偷窃银钱,还差点伤了我,殿下莫被此窃贼骗了才好!”

周黎亦是冷笑一声:“李大人忘性真大,我不是差点伤了你,分明是差点杀了你!”

“你!真是好生狂妄!”

“李大人!”方子显拦下激愤的李伯山,“你们一人是大熙忠臣,一人是本王至交好友,这让本王夹在中间,如何是好?”

周黎听见至交好友四字,忍不住挑眉看了一眼方子显 。

李伯山闻言,果真冷静下来,思量片刻,方才开口:“殿下,下官只是……”

方子显复又开口:“要本王看,干脆你二人在这里说个明白,化干戈为玉帛,岂不美哉?”

李伯山回想起当日擦着他脖子钉在墙上那支箭,便全身紧绷,恐惧感瞬间席卷上心头,奈何方子显正眉目含笑看着他,显得颇为热心,更何况,他就算年纪再小,也是燕王殿下呀,这岂有他拒绝的余地?

他扯起嘴角,一半笑一半愁:“既然殿下发话,那……那些财物,就当是下官提前献给殿下的小小心意了。”

“如此一语带过,怎算化干戈为玉帛?”周黎这才出声,“李大人,您是大人有大忘吧?不记得我是为何潜入贵府的吗?”

李伯山顿时警醒:“周姑娘,不管为何,难道偷窃就是对的吗?”

周黎充耳未闻,只自顾自讲:“儋南有一个临海的小渔村,村子里的百姓以捕鱼采珠为生,其中,就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靠母亲的采珠之技,两人日子过得也还算富足。有一日,一位高官大人为讨妾室欢心,来到小渔村,以十两银钱,问谁能采出一颗五分大珠?十两银钱可贵,可产五分大珠之地凶险,母亲并不愿涉险求财。那高官却不知哪里得的消息,强令母亲出海采珠,母女俩受不住强权压迫,只得出海采珠。

那一日,女儿在船上等了许久,也不见母亲采珠而归,担忧之下,亦纵身跳入海中,可她年仅十二,能带回来的,也只有母亲以命换得的那颗大珠。女儿上岸后,本不欲卖掉母亲用命换来的大珠,便谎称母亲逝世,并未采得珍珠。高官震怒,有人生怕累及渔村,提出搜身。最后,女儿不仅失去了大珠,连银钱也未得分毫,更是被打得床都下不得。”

众人听完这个故事,无不唏嘘,唯李伯山面色阴沉了几分。

周黎忽而看向他,质问道:“敢问李大人!可知这高官是谁?”

李伯山冷笑一声:“是本官又如何?我与那母女事先就有约定,是那小姑娘违约在先,竟想挟着本官大珠潜逃!而你周黎,竟想杀我府中人,强夺一粒小小珍珠!”

“好一个潜逃!”关云早已持刀在手,怒喊一声。

“你!你想干什么!?”李伯山抓住方子显衣角,却被方子显巧妙挣开。

“有话好好说!”方子显抬手,示意关云将大刀放下,随即笑着转向李伯山,“李大人,莫急莫急!有什么解释的话,慢慢说,顺便……”

说着,他向城门边上的看众招了招手,众人原本是在等着这些贵人说完话办完事进城的百姓,见状,不解其意,片刻后,只见两人各捧着一个木盒,恭恭敬敬到了方子显面前。

方子显打开其中一个木盒子,拿出一本书册,翻看了起来,越看,他的眉目越发拧紧:“顺便,给我解释一下这些东西!”

他似是气急,将书册摔到了李伯山身上。

李伯山眉头不自觉跳了一下,莫名有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他连忙接住书册,从第一页看起。

他的面色,由白变红又变青:“好他个苏天德……赵英杰……竟敢!睁眼说瞎话!”

他麻利跪下,手一张,便磕了一个:“殿下明鉴,他们这是血口喷人!”

他指向呈上书册来的那两人,气急败坏:“你!还有你!你们是谁派来的!?是苏天德?”

“是我!李伯山,这都是本王派人搜集到的罪证,你还有什么好解释的?”话罢,方子显举出燕王令牌,“贪官佞臣,当斩不疑!”

“什么!?”李伯山的动作顿时僵住,瞪着眼,不可思议看着方子显的动作,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

直至看见方子显果真拔出佩剑,扬手而起,他才放声惊叫:“冤枉!冤枉啊!燕王!本官是皇上亲派的知府,是朝廷命官,你胆敢……”

话还未说尽,一道银光闪过他的眼,手起剑落,人头与官帽便一齐落了地,一道鲜血洒落在地,有几滴,不慎落在了持剑少年的金缕衣之上。

顿时,原本吵嚷的城门口,一片寂静无声,残阳余光洒在地上那滩血上,显得其色近黑。

方子显面不改色,掐了一道诀,将剑与衣袍上的血迹扫尽,才收剑入鞘。

良久,方才有人出声:“殿……殿下,您与将士们一路奔波,想是累及,不若先入城休息,待粮草入册,便可为百姓发下粮食。”

说话的,正是在小县城迎接他们的何怀远。他未曾想过,看起来这样年纪轻轻的一个少年郎,手段却是这样雷厉风行!

方子显无声向他投去一个眼神,竟将何怀远吓得瑟缩起来,站姿越发恭敬。

“管入册的,是哪位?”

无人应声。

片刻后,何怀远才站出来:“回殿下,是李大人手下的官吏,此时……并未前来迎接殿下。”

方子显敛眉思量片刻:“吕术!”

吕术立即上前:“在!”

“你看着何大人,拿一本新的册子,将本次运来的粮草就地入册。入册的粮食,除却运至各县的,就地分发,运送至各县的,必须有我们的人随行!”

“是!”

城门口的众人闻言,无不大喜,当然,除了何怀远一行人:“殿下,您这是要连夜……”

“何大人有何异议?”

“没有没有!来人,还不回去叫人来,好助殿下一臂之力!”

霎时间,原本堵在城门口的人四散纷飞,开始涌动。兵士们帮忙卸下米粮,百姓们回乡传播消息,不多时,城门口便火光映天,人头攒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