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昭之华 > 第6章 第 6 章

昭昭之华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南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30 来源:文学城

第六章

县主颇为生气地问:“那个河伯信是谁写的?你为何要帮此人把信放在神龛上?你可知,你这样当着河伯的面撒谎,污祂清白,又在我面前撒谎,欺骗主人,是何后果?如果你还不说实话,就让人砍掉你的双腿,从此地逐离。”

庙祝吓得瑟瑟发抖,不得不讲了实话,说她一切都是身不由己。

沮河即使不发洪水,里面每年也会淹死一些人,有的人淹死了找得到尸体,有的找不到,所以,庄园里就有失踪人口出现。

也许在别处,一个人失踪了隔一段时间再报给庄园主某某死了就行,但县主这里不行,三天内就得去上报,而且必须寻找调查,说明原因,不然就会将隐瞒此事的主事人治罪。

范家女娘失踪后,范伯不肯罢休,要让坞主调查此事,坞主便着人进行了调查,但没找到人。

昨天傍晚,坞主让人来叫了她去东坞,她去了,坞主就把这个信给了她,让她用这个信暂时稳住范伯,让他不要把这事闹到县主跟前去,其他事情待他回来由他处理。

而坞主,将信交给她后,他便乘牛车去了县城,这个信到底是谁所写,坞主没讲,她便不知道 。

东坞坞主乃是县主的家奴,即使住在东坞负责管理东坞事务,但他也没人身自由,他竟然在县主眼皮子下干这种事,县主尚未表现情绪,身边的几名奴婢已经生气起来,认为东坞坞主欺瞒了主人。

县主问:“范氏可知道河伯信是你放的?”

庙祝说:“奴怎会让范氏知道此事。”

县主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又问:“数日前,乘船来此地游玩的贵公子是何人?你可知道?”

庙祝说她并不知,只是,听他们讲话,更偏北方话,她也不大听得懂。

县主又问:“东坞坞主和他认识吗?”

庙祝说:“当是相识的,我看到他派人上岸去东坞里,后坞主便去船上见了那位贵公子。”

县主问:“你还知道些什么?”

庙祝便又叨叨絮絮说了一些可能对县主有用的情况,主要是讲,她虽是县主治下之民,但实际管着她的是东坞,东坞坞主让她做什么,她没有办法违拗,所以才第一时间想着帮东坞坞主遮掩,没有讲出信的由来,恳请县主开恩。

县主沉默地打量了庙祝几眼,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要安排另外的人来管理河伯庙,她不能再做庙祝,不过还能让她在这里做巫。

庙祝哭着向县主道了谢。

县主于是不再继续留在河伯庙,带着仆婢部曲往东坞而去。

在此之前,她已经安排部曲往县城去,第一是把东坞坞主叫回来,第二是调查那位来此地游玩过的贵公子的身份。

从柳李渡到县城,需要先乘船渡河,再往下游行十几里路。

因为战争,加之南方炎热,这里马少,整个县主庄园,也只有县主用的几匹马和部曲将及副将用的几匹马而已,其他都是用牛、骡子与驴。

牛车不比马车慢多少,还更平稳,更安全,但是,单人乘骑来说,还得是马。

从柳李渡到县城,骑快马只需要小半时辰就到了,不过,部曲一般是乘牛车或者走过去,得花一个时辰,等他们回来,估计得下午了。

县主神色莫测地进了东坞坞堡。

东坞坞堡也是方形坞堡,西北高东南低,因有纸坊、窑坊等,面积比绿桑坞还大一点,里面的作坊都是由坊主负责,并不由坞主负责,坊主虽由坞主管理,但也会直接向元羡汇报各项事务,是以东坞坞堡里并不是坞主一人说了算,坞主无法一手遮天。

这里有大大小小数百间房,住得最多的是工匠及其家人,共有近千人。

县主进了东坞,便有坊主管事等人前来迎接,县主喜欢四处巡视,经常来这里,人们也见怪不怪了。

县主径直去了坞主居处,他的居处在靠近西北处,是一个二进院落,房屋都是二层,前面是办公之处,后面是家人居住地。

坞堡里空间有限,即使是县主的院落也较逼仄,更何况坞主。

坞主原来没有姓,是被元氏家族收留的孤儿,为元氏的僮仆,后因聪明脱颖而出习文习武,随在主人身边做贴身仆从,赐名元随。元羡同李文吉成婚时,他便随着元羡到了新修的县主府为元羡办事。

九年前,李文吉作为李氏子弟,南下南郡为郡守,元羡自是跟随而来,但两人在两三年后因元羡父母之死闹了大矛盾,元羡析产别居,李文吉在江陵城做郡守,身边妾室美姬成群,元羡便到了当阳县来,这里有她的实封封地和庄园。

因是析产别居,元随便随着元羡来了当阳县,为她筹建坞堡并管理东坞,不止如此,一些商业上的事,他也会负责。

元羡十分信任元随,所以,元随这里出这种事,更让她介怀。虽是介怀,但元羡其实并未真的怀疑元随有二心。只是现在还不清楚元随为什么会指使庙祝放河伯信,也不清楚他为什么没有向自己禀报有“贵公子”来过的事。

元随只比元羡大几岁,如今刚过而立,有一妻无妾,还有一子一女,都是妻所生。子已有七岁,只比勉勉大一点,在绿桑坞上学,女仅有一岁多,还由他的妻带着。

见县主面色阴沉而来,元随的妻和仆役都吓得要死,跪在地上不敢动弹。

县主进了元随办公的书房,简单看了看书房里的简牍、纸书及信函,没有看出什么问题。

县主让人叫了妻进书房,元随妻是当阳县本地人,说是本地人,其实也是之前因战乱流离到此地的人,本来是别家的奴婢,被送给了县主。县主看她对元随有些意思,征求过两人的意见后,就给两人赐了婚。

县主说:“你家悠悠近日无病吧?能走路了吗?”

悠悠乃是元随妻所生小女儿,她之前还生过一个孩子,但夭折了。

元随妻放松了一些精神,说感谢县主惦念,悠悠近日还算康健,也能走路了。

于是县主让把孩子带来给她看看。

元随妻又去把孩子抱了来。

元随既然能够从成百上千的僮仆里脱颖而出,自是不只因为聪明,还因为长相好,他的女儿也可爱得很,勉勉随在母亲身边,看到小女娃也很开心,便上前逗弄。

县主让元随妻把孩子给自己婢女抱着,她才和此人聊起事情来。

主要围绕她所知的元随这里近期的事情,元随妻不识字,并不清楚太多情况,但是她不断打包票,元随是县主身边最忠心的人,绝不会做对县主不利的事。

县主又问前几天,有一位贵公子来游沮河,元随去船上见过此人,此人是什么身份,她是否知道?

县主刚刚翻看了一下书房里的信函等,并未见到拜帖,想来,那人派了奴仆上岸来,只是并未送上拜帖,或者是原来有拜帖,但也被处理了,或者藏起来了。

妻说如今到沮河上游玩的贵人其实不算少,元随偶尔就会去拜见,但这次这位贵人是谁,她并不清楚,元随也没讲过这事。

县主很不高兴,不过,最后也只得罢了。

她拿出那封河伯信,询问,这信她见过没有。

元随妻看了看,说没有见过。

虽然百姓基本上都是一日二餐,但县主家里是一日三餐,已到午时,县主就带着女儿在元随家里吃了一顿便饭,下午,她实在不想再折腾,只等着部曲把元随带回来,于是便带着女儿回了绿桑坞,午睡后又给女儿和自己沐浴,近酉时,婢女来汇报,说部曲带着元随回来了。

元随戴巾穿单衣,身形高大挺拔,未蓄须,面色洁白,眼如点漆,有一副好相貌。

因为他是县主跟前最得力的亲随之一,还有人在私底下传言他是县主的面首,即使县主让部曲去县城里把他带回来,部曲们自然也不敢得罪他,是以是好好把他请回来的。

县主正坐在二楼的大书房里,一面自己看书,一面看老师教勉勉和另外几个小孩读书识字,这几个小孩里,也包含元随的长子元镜。

元镜之名,也是由县主赐予。

元随在楼下便脱了履,穿着麻布袜上楼,在书房门口对县主行了礼。

县主看了他一眼,让他去茶室等自己,这才让几个小孩继续学习,自己也从簟席上起身,去了茶室。

她到茶室时,元随已经用炭开始煮泉水,为她煮茶。

县主坐到上位,问:“那河伯信之事,你有什么解释?”

谢谢大家的支持~~今天的留评依然会送红包[玫瑰][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