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昭之华 > 第11章 第 11 章

昭昭之华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南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30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再次回到别院,县主先去看了贺畅之的居处,杜县令说,贺畅之应该是在卧床上被杀死的,然后尸体被拖到了房子后面的草丛里。

贺畅之住的这处别院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分了好几个院落,大部分地方由贺畅之及其仆婢居住,有一处稍远的单独围起来的院落由贺畅之的两个朋友居住。

它前前后后占地几十亩,有竹林、花树、荷池、芦苇等,又有不少亭台轩榭,别院后方又和沮河相邻,除此,院落只是用了竹制篱笆围起来,要是有强人要闯进别院,也是容易的,只是这里的院落和茂盛高大的树木竹林交杂,不熟悉这别院情况的人,进来就会迷路,很难找到贺畅之的寝房,由此可见,杀人者至少是对这院落和贺畅之居住情况熟悉的人。

在贺畅之住在这里之前,杜县令只是用这里来招待风雅客人,不时在此地举办文会而已,他自己及家人,很少在这里居住。

贺畅之的寝房所在,乃是木竹修建的房屋,掩映在高大的树木和几丛竹林之间,和整个别院的风格一脉相承。

一张大眠床摆在房屋靠中间位置,挂着罗帐,房屋的后方有一间更衣房,另一边则是书房。

因为这是一处用途为办文会的别院,又都是竹木制建筑,这里的各色房屋都不能与正统房屋结构相提并论。

这个竹木制房屋,夏日住起来倒是凉快的,冬日透风就会很冷,不过,如今正是炎炎夏日,所以此处倒是一处很好的清幽所在。

因是夏日,大床上只铺了簟席,还有竹枕,以及一床葛布被子,这葛布是从吴地来的细葛布,以细腻凉爽著称,只有豪门贵族可用。

在簟席和葛布上,都有血迹,但血迹不多,呈现出擦蹭形状,眠床周围则未见血迹。

县主仔细查看了房间及眠床,问杜县令:“血迹只有这么多吗?还是你们已经擦拭过了?”

杜县令说:“我来时,血迹便是如此,没有人擦拭。这当是凶手为了掩盖罪行擦拭的吧,但血迹岂是好擦拭干净的呢,是以留下了这些痕迹。”

他又叫了人去把负责贺畅之起居及发现尸首的婢女叫来,让县主直接问婢女。

婢女很快被带来了,此人约莫十七八岁,显得很是憔悴,她自称叫仙鹤,乃是贺畅之给她取的名,说是婢女,其实也要给贺畅之侍寝,什么事都得干。

仙鹤跪在地上,哭哭啼啼讲了自己知道的情况。

昨天,县主把贺畅之扔进沮河里羞辱了一顿,贺畅之很气苦,加上在水里被淹了一阵,即使被及时救起来了,又有医者给他看了病,熬了药让他喝,但晚上他还是发了烧,身体非常难受。

在以前,贺畅之夜里也是要和友人秉烛夜谈的,但这晚他自然就没法夜谈了。

除此,也有友人不想得罪县主,昨天下午就告辞,最后只剩下三位友人还在别院里住着,而贺畅之因为丢了人,也不想见这些友人,所以,他就自己待在居处,三位友人则住在距离这个寝房较远的一处单独的院子里。

“也就是,昨晚他身边没有人照顾?”县主觉得这事很奇怪,发烧了还不让人照顾吗?

仙鹤说:“禀告县主,是有人照顾的。他心里气苦,身体不爽快,叫了人在跟前唱曲舞蹈,直到夜深,乐伎才离开,然后,奴婢和另一个叫白鹭的侍婢进来守夜,直到今晨,我去唤郎君,才发现眠床上无人,奴婢让白鹭在房间里守着等候主人,自己便出门去找他,先是没找到,又问了其他人,大家一起找,我才在后方草丛里发现郎君,但郎君已经没了气息。”

县主皱眉,问:“你和另一人白鹭守夜时,可曾到罗帐里看过他?”

仙鹤说:“没有。郎君心情不好,若是他没有唤我等,我等便撩开罗帐去看他,他会责罚我们。”

县主说:“那你们怎么确定眠床上的人是贺畅之,而不是别人?或者眠床上也可能一直无人。”

仙鹤思路清晰,对答道:“县主所言很是。但郎君中途和我们说过一些话,还呵斥我们不要靠近眠床,让我们到外间伺候,不要打扰他。且他不时咳嗽和叹息,我们在外间也能听到。”

县主颔首表示知道了,又问:“那他是什么时候没有再出声?”

仙鹤道:“约莫东方既明,我们才没听到他咳嗽和叹气的声音。”

县主听后,沉默了一会儿。

杜县令则绕着寝房转了几转,道:“此处房屋有窗又有后门,不好说是谁开门翻窗进了房来行凶。”

县主“嗯”了一声,又问仙鹤:“你们在外间伺候时,可曾听到过什么不寻常的声音?”

仙鹤说:“此处距离沮河不远,昼夜皆有水声,风吹芦苇树木竹林的声音,这些声音便轰隆隆吵得很,我们听不到其他声音。”

县主又看向杜县令,道:“我们再去发现贺畅之尸首的地方看看吧。”

杜县令听她“尸首”二字随口而出,在心里一叹,对着县主说:“县主请,从这边出去。”

县主又看向仙鹤,说:“仙鹤,你跟着过来。”

仙鹤战战兢兢地应了,跟了上去。

**

发现贺畅之尸首的地方是在他居处后方十几丈的矮树草丛。

杜县令这处别院虽有人打理,但如今乃是盛夏,草木长得极快,所以别院里但凡稍离房屋和主路,杂草树丛就不少,且树丛很密、杂草很深,贺畅之的尸体发现地,杂草高到了人腰处,在之前应该是完全可以把尸体遮掩住的,难怪仙鹤等人找了不短时间才找到他的尸首。

周边杂草上几乎没有血迹,只有地上被压塌的杂草上有一滩血迹,也并不太多。

县主一声不吭,先是盯着地上和被压塌的杂草上的血迹看了一阵,然后就又远远看向贺畅之的卧房,因有树木竹丛掩映,从这里并不能看到卧房的具体情况,甚至连窗户也看不到。随即,她又看向另一边,那一边是沮河的方向,这里距离沮河还有上百丈,只能隐隐听到水声。

县主绕着尸体发现地方圆十几丈的范围都走了一圈,再回来问杜县令和仙鹤,这里之前是否有可疑脚印,是否有被人踩踏的杂草痕迹。

贺畅之的尸体已经被发现好几个时辰了,初时,贺畅之的仆从奴婢们及他的好友和好友的僮仆们都跑来这里看情况,把这个尸体发现地踩得四处都是脚印,已经无法确认哪些是最初的脚印了。

仙鹤是最早发现贺畅之尸首的人,她很是不安,怯声说:“奴婢看到郎君倒在此处,就赶紧扑上来查看他的情况,但摸到他的身体时,发现他的身体又冷又硬,我便被吓坏了,大叫来人,其他人便跑了过来。奴婢实在没有注意周围是否有其他人的脚印。”

杜县令则说:“我带着人到来时,周围已经被人踩踏得不成样子,什么都看不出了。”

县主说:“带我去看看贺畅之的尸首,他的伤口在何处?为何只流了这么一点血,便死了?”

杜县令犹豫道:“县主,真要看尸首吗?”

县主身份尊贵,何必去看尸首,再者,还是男人的尸首。

县主说:“当然。”

杜县令只好带她去看。

此时太阳升空,煌煌耀目,不可能让贺畅之的尸首一直放在发现地,所以,杜县令来这里后,便让人把尸首暂时放在了距离尸体发现地不远的敞轩里,敞轩旁边不远有小池和水井,是此地最凉快的地方。而棺材,也才在准备,可能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准备好。

去了敞轩,县主发现这里就是昨日贺畅之宴乐的敞轩不远,远远可以看到昨日那个敞轩。

敞轩中央放了一架竹床,尸首就放在竹床上,上面盖着白葛布,这个葛布就不是吴地细葛布了,而是本地产的葛布。

县主示意人把葛布揭开来。

杜县令的眼睛抽了抽,没敢多说什么。

县主带来的部曲已经上前,把尸体上的葛布拿掉了,贺畅之的尸身便整个暴露在县主的目光下。

贺畅之穿着细葛寝衣,分上衣和裈袴,这种细葛布,不比丝绸价值低,而且非常凉快,即使在京城,也以穿这种细葛衣为时尚。

县主上前去,绕着贺畅之的尸身看了几圈,他身上的寝衣并不凌乱,但也可能是被发现后整理了的,伤口在脖子上,有十几道浅浅的伤口,血肉模糊,看着吓人,但没有伤到较深处的血管,血也没有流太多。除此,他脸上也较为干净,没有被溅到血点,身上衣袴也没有被血迹侵染太多,也没有染上什么草籽草须,而县主发现自己在草丛里走了几圈,衣裳上已经染上了一些草籽草须,实在奇怪。

这些也就罢了,贺畅之的发髻虽凌乱,里面却是干净的,没有什么草屑在里面。

这些都说明贺畅之很像是在别处被杀,再被裹着全身带到这里来抛尸的,然后罪犯把裹着他尸身之物拿走了。

县主盯着贺畅之那奇怪的伤口看了一阵,询问杜县令和仙鹤,他们是否整理过贺畅之的寝衣,是否为他擦过脸,为何他身上血迹这么少。

杜县令说:“县主,我来时,他就是这样。”

县主看向仙鹤,仙鹤战战兢兢解释,他们简单为郎君整理过仪容和衣裳。

县主看着仙鹤问:“你们擦拭过他身上的血迹?清除过他衣裳上的草屑和泥土?”

仙鹤道:“我们找到郎君时,他身上的血几乎已经干掉了,我们想擦拭,也不方便擦拭。他身上衣裳,我们只是简单整理了。”

县主皱眉:“所以到底擦没擦?”

仙鹤被吓一大跳,回:“没有。本来就是干净的。”

县主继续上前看贺畅之的尸首,检查了他的脚,查看他的脚时,杜县令的眼睛都抽筋了,但又不敢多说什么。

贺畅之的脚上没有穿履袜,但脚又是干净的,没有沾染泥土和草屑。突然,她又发现了什么,让人给了她一张罗帕,她拿着罗帕垫着贺畅之的脚抬起来,认真查看后,发现贺畅之的右脚脚踝的确比左脚脚踝要肿大一些,只是因为贺畅之已经死了,尸体上便不够明显,很显然,贺畅之在死前崴了右脚。除此,他的两只脚的脚后跟都有一种奇怪的勒痕,但县主一时没想明白这是什么的勒痕。

县主放下贺畅之的脚,回头问:“他脚上本来就没穿履袜吗?”

杜县令忍着心下的不适,说:“县主,如果他是死在眠床上后再被带到抛尸地,如今天气炎热,他应该是没穿眠袜睡觉。”

县主挺不满,但又不便呵斥杜县令,只是看向仙鹤,问:“是吗?”

仙鹤道:“县主,奴不知郎君之前是否有穿眠袜睡觉,但他的履都在房中没有少。”

县主问:“那他眠袜少了没有,你也不知?”

仙鹤道:“的确不知。郎君虽然有穿着眠袜睡觉的习惯,要是他昨夜正好脱了,奴便不敢肯定了。”

县主皱眉不再询问。

她又兀自走去发现尸首的现场探看了一阵,再又从现场走回贺畅之的卧房,又把整个别院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最后,还去了一趟厨间。

杜县令不得不跟着县主,也到了厨间来,他问:“县主,您是怀疑杀贺畅之的刀,是厨房里的菜刀?”

县主瞥了他一眼,说:“你没发现吗?贺畅之是死了之后,被人在脖子上划出伤口的,所以血很少。从伤口形状来看,那也不是锋利的长剑和长刀造成,而是较钝的短剑或者菜刀这等小刀造成。”

杜县令“啊”了一声,他又不是做仵作的,自然不是很懂这个,再者,县里也没有像样的仵作,之前倒是让仵作来看了,但那仵作什么也不会,杜县令只得把他呵斥走了。

县主在厨间里转了转,让杜县令把掌管厨间的仆人叫来。

掌管厨间的是一名三十来岁的妇人,因为贺畅之吃北方菜,所以,这个妇人是一直随着他的,专门为他做菜,名叫十三娘。

县主问十三娘,厨间里的所有刀具是不是都还在,与之前是否有差别。

十三娘满脸愁容,如今主人死了,他们即使再回贺家去,怕是也不会有任何好结果,而他们是贺家的奴婢,也不可能不回去。

十三娘在厨间里检查了一番,把所有刀具都拿来摆在两人面前展示,杜县令一脸紧张地看着她,十三娘说:“刀具皆在,没有差别。”

杜县令又问:“砍柴的刀呢?”

十三娘又去拿了柴刀来,来回检查了,说柴刀也没看出什么问题。

杜县令叹息道:“那这砍了贺畅之的凶器在哪里呢?是外面的强人进来杀了人?”

县主又在厨房里看了看,问十三娘:“厨间里用的柴禾,都是些什么?”

十三娘说:“我等在北方时,皆是用木材,少灰,此地多是用芦苇和竹子,灰大,所以厨间的火塘都放在外面,才能免了灰污了饭菜。”

县主让她带了自己去柴房里看了,柴房里的确以干竹子为主,砍成一段段地码得很整齐。

县主拿着竹子认真看了看,又拿上一个被斜切的竹子回到贺畅之的尸首处,让追随而来的部曲再次揭开贺畅之身上的葛布,她拿着竹子的斜切口在贺畅之脖子上的伤口处比划了一阵,又挑开伤口细看了一阵,果真在伤口里发现了很小很小的竹签屑。

杜县令看她把脸凑到那血肉模糊的伤口处去看,直皱眉,他恨不得自己晕过去,又想,县主不愧是随手就能抽剑给人一剑的狠人。

杜县令不是傻子,看县主看完伤口直起身,便说:“县主,您是指,贺畅之脖子上的伤口是被竹子给割的?”

县主点头,说:“应该是切成极其锋利的竹刀,现在怕是找不到那竹刀了,扔进厨房的灶里或者是什么火盆里烧掉,是很容易的事。”

她又去厨房外的火塘口看了看,据十三娘所说,火塘里一直都保持着火种,因为郎君随时都可能要吃什么或者要用热水。

县主用火钳亲自刨了几个火塘,里面很多灰,已经看不出什么痕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