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月无寒 > 第12章 复仇

昭月无寒 第12章 复仇

作者:时栀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00:06:31 来源:文学城

晨光熹微,长径阒寂。

四野骤然响起马嘶之声,马蹄踏过长街,缓缓停于崇王府前。

颜元妤凝眸立于王府之外,黄沙染黄她之裙摆。她凝视着身前那扇朱红色的府门,红墙之后,飞檐层叠,游廊迂回。

一声重响,红门倏然敞开。

颜元妤垂下眼帘,敛去眸底的怔然。抬眸之时,一缕晨光骤落于她之肩头。她提起裙摆,抬首缓缓走入崇王府。

一步。

那时她嫁与凌之寒,心中并无波澜。她不心悦于他,却也不厌烦他。她只是觉得,不受宠的四皇子原来同自己一样,皆是茕茕孑立的可怜人。

两步。

那个世人皆惧的四皇子心如磐石,却在她扭伤脚踝之时将她抱起,悉心为她上药。市井之间多有残尸冻骨,他却差人一一安葬。路遇行乞的老妪,他便予其容身之所。她觉得,他有些不一样。

三步。

她觉得那个杀伐果决的四皇子爱上她了,他日日缠着她,拉着她去听曲,牵着她去赏花,还教她骑马。甚在生辰那日,亲手为她做了一碗汤饼。更在她被官家小姐挖苦之时,教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说,你且向前不顾,我来背负其果。

四步。

她爱上了那个阴鸷的皇子。

裙摆拂过门槛,晨光倾洒于颜元妤肩头。她凝眸望着蜿蜒的长径,睫羽轻轻颤动着。

一身袭绿衫,墨发梳髻的婢女缓缓行至颜元妤身前,垂下眼帘躬身道:“王妃,请随我来。”

春风吹动青枝,树叶窸窸窣窣。几片青叶飘入清池之中,池水微微泛起涟漪。

颜元妤行于游廊之上,檐外落花洋洋洒洒地飘落至地。她半敛着眸,忽觉一道目光正凝视着自己。

颜元妤转眸望向行于身侧的婢女,眉头微微蹙起。她提唇一笑,声中夹杂着几分疑惑:“何事?”

闻声,那婢女淡淡摇了摇头,头垂的更低了些。

长径蜿蜒,春燕啼鸣。

“王妃,这便是寝殿。我叫春莹,王妃日后有事唤我便好。”春莹立于殿门之前,眼帘低垂,双手叠于腰间。她颤着睫,交叠的双手微微一顿:“王妃一路劳顿,可先入殿歇息,春莹于此候着。”

颜元妤点了点头,抬手轻将木门推开。轻风倏然透过门缝卷入殿中,帷幔骤随风飘起。她之眸光淡淡地瞥过殿中陈设,眸波忽落于窗外的那棵青栀之上。

青栀含雪,残花缓缓飘落,素雪覆于其上,染上一层浅白。花雨之下,两道身影若隐若现。

颜元妤抬起眼帘望向凌之寒怅然的双眸,忽向后退了几步,躬身拾起一捧雪砸至凌之寒身上。见他怔愣的模样,她不觉垂眸轻笑出声。

凌之寒提唇一笑,倏然躬身拾起一捧雪,握于掌心却并未扔出。他凝眸望着颜元妤潋滟的眸波,刻意装作不舍的模样迟未抬手。

颜元妤提步向前走去,一捧冰冷的霜雪忽直直砸至她之肩头。她脚步骤然一顿,嗔怪道:“凌之寒,你又算计我。”

立于长径之上的刘公公倏然一惊,他忙将头垂下,掩去眸底的讶然之色。

直呼帝王名讳者,唯有皇后一人。

凌之寒唇畔的笑意更深了些,他提步行至颜元妤跟前,抬手轻轻掸去她肩上的残雪。他望向颜元妤蹙起的眉头,拢了拢她身上披着的白氅。

“好,不逗你了。”凌之寒揽过颜元妤的肩,额头轻轻抵于她的墨发之上。芷香清浅,缓缓扑入他之鼻中。他垂眸一笑,眸波温柔:“刘相今日于朝堂之上三次纳谏,劝我封嫔纳妾以充后宫。”

他从不避讳将朝堂之事说与她听。

怀中之人缄默良久,他垂下眼帘望着她轻颤的长睫,心底渐渐泛起一层涟漪。

“陛下,臣妾是不会生怨的。”颜元妤倚着凌之寒的肩,雪舞之影映于眸底。

一句陛下,一声臣妾。

他知道,她有些恼了。

凌之寒垂眸于颜元妤的发间落下一吻,一抹浅笑浮于唇角。他揽着她肩膀的那双手加大了些力道,声中含着几分笑意:“再唤我陛下,我便……”

颜元妤倏然仰起头望向凌之寒的双眸,眉尾微微向上一挑:“你便如何?”

他不能如何。

凌之寒眉宇含笑,轻轻吻于颜元妤额前。他俯身凑至颜元妤耳畔,薄唇微微开合,温热的鼻息骤扑至她颈侧。

颜元妤的双颊倏然染上一层绯红,她推开凌之寒向前跑去。霜雪落于她之墨发,染白双鬓。她倏然回眸望向朝她跑来的凌之寒,眼尾含笑,明眸皓齿。

凌之寒笑着去追颜元妤,抬手拥她入怀。他轻轻摩挲着她的背,她之发丝自他指缝缓缓滑过。

“阿妤,你说我的心愿何时能实现?”

凌之寒半敛着眸,唇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

“什么心愿?”

颜元妤的指尖轻轻抚过他之墨氅,眉头微微一蹙。

“儿女双全。”

凌之寒倏然抱起颜元妤,眸底的笑意渐渐蔓延。他垂眸望着她羞红的双颊,眉宇间染上的清冽倏然消散。

有她在,他就不冷了。

雪幕之中,他抱着她缓缓而行。她倚着他,鬓角不染霜雪,裙角不沾风尘。

天地寂白,长夜无眠。

凌之寒的双手环于颜元妤的腰间,他侧躺着望向睡梦之中的颜元妤,指尖轻轻划过她之鼻尖。他倏然提唇一笑,轻声道:“阿妤,来年春我们种一棵青栀吧。”

朦胧之中,颜元妤拥住凌之寒,低低应了一声。

可惜,她未能看到来年的春色。

颜元妤缓缓回神,她望着窗外的那棵青栀,唇角忽蔓延出一抹苦笑。心中酸涩骤涌于喉头,她垂下眼帘掩去眸底的氤氲,提步行至桌前坐下。

一盘豆糕桂花酥置于桌前。

颜元妤一怔,抬手拿起一块豆糕桂花酥放入嘴中。嚼着嚼着,喉头倏然涌起一丝苦意。

双颊骤然传来凉意,指尖抚过脸颊的一瞬,泪水忽覆于颜元妤指腹。她咽下口中的豆糕桂花酥,眼尾泛红。

苦,太苦了。

那时饮尽毒酒,她只觉甜腻。倒于地上的一瞬,她看到了快步跑来的秋绮。

她无力地躺于塌上,剧毒缓缓扩散,肺腑渐渐传来剧痛。她之呼吸愈弱,将欲咽气之时耳畔倏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阿妤。”

一声又一声。

他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耳畔之声愈轻,她紧阖着双眼,再也听不到了。身躯愈来愈轻,眼皮愈发沉重。她咽下最后一口气,踏入黄泉路。

颜元妤垂下眼帘,清泪倏然滑落。她凝眸望着置于眼前的豆糕桂花酥,热泪一行接一行,沾湿她之衣襟。

太苦了。

她缓缓垂首,倚着手阖上双眼。意识朦胧之际,耳畔倏然传来嘈杂的人声。

颜元妤起身望向院外,两封信倏然自衣袖之中抖落。她垂下眼帘躬身捡起,垂眸望着手中的那两封信,眸中不觉多了几分惑色。

她记得凌之寒只给了她一封信,托她交至裴相手中。然此刻,却有两封信呈于眼前。

殿外人声渐大,颜元妤握着信的那双手倏然一顿。她换上一件云纹青裳,裙摆逶迤覆地。木门敞开的那一瞬,院中下人们的议论之声骤然清晰地传入她之耳畔。

“听说颜相府外,一具女尸曝于长街。”

“是啊,一剑毙命。”

人声戛然而止。

下人们望着立于殿前的颜元妤,忙躬身垂眼,双手叠于腰前行礼:“王妃。”

颜元妤蹙了蹙眉,心头莫名涌出一股慌乱之感。她提步行至那下人的身前,声中困惑:“那具女尸现在何处?”

“回王妃,仍在相府之外,无人收尸。”

春莺垂着眼帘,躬身颔首。她转眸瞥了眼身后多舌的下人,眉间忽浮出一抹怒色。

颜元妤一怔,寒意顿自背脊传遍周身。她极力克制着心中的慌乱,淡淡点了点头。转身之时,她之脚步不觉加快了些。

“二小姐,不能去。”

仲渊忽挡于颜元妤身前,拦住颜元妤的去路。他垂着眼,声中坚定。

“备轿,我去裴相府上。”

颜元妤的眸光冷然扫过仲渊,她缓缓启唇,声线清冽平静。

仲渊垂着的头骤然抬起,他之掌心按于剑柄之上,骨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垂下眼帘,颔首应是。

轿辇缓缓行于长街,嘈杂之声愈近。马蹄疾奔,一行身袭红袍之人骤驾马驶过,沙尘随风扬起。

颜元妤掀起轿帘,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尸忽映入她之眼帘。她微微眯起双眼,眸光落于女尸穿着的那件粉裳之上。她凝视着眼前那张模糊的面容,指尖轻轻一颤,眼尾倏然泛起一抹红。

是秋绮。

轿帘垂下,长街喧然。

嘈杂之声渐远,颜元妤垂眸坐于轿中,无声滑落一行清泪。她抬手擦去,泪水洇湿眼尾。

“二小姐,到了。”

仲渊之声悠悠传入。

颜元妤躬身下至轿外,抬首望向立于眼前朱门紧阖的裴府。府门之外,无家丁之影,两侧石狮凛然。

裴末郢此举,已然摆明立场。他无拥护凌之寒之意,纵使他被封崇王,他亦不生动摇。

仲渊立于颜元妤身后,神情渐渐凝固。他望着紧阖的府门,神情焦灼:“裴相铁了心拥护大皇子,我们此行恐是无用。”

颜元妤的眉间忽染上些惑色,她凝眸立于原地,眉头紧紧蹙着。

凌之寒篡位之后,若无老臣相助,只恐举步维艰。

朝臣之中,凌之寒偏选了裴末郢一人。不是武将,而是文臣。

裴末郢此生功绩无数,年少之时一篇《叹民赋》传遍朝野。青年之时高中探花,决意走入仕途。壮年之时,为枉死故友谏言正名而被贬钦州。然因舟车劳顿,发妻病重死于途中。至知天命之年,满腔愤懑下一篇《君臣论》问世。圣上诏其回京,官至丞相。

裴门之下,学生四十余人。四十余人共撰《君道》,劝诫圣上君臣之礼不可轻,君民之道不可覆。

圣上勃然大怒,朱笔一勾。嘉观十八年,裴门之下的四十余名学生斩首示众。

裴相裴末郢将死之际,羽林骑倏然高喊刀下留人,一封圣旨特赦裴相。

后裴末郢回朝之时,不涉党政的裴相生出拥立大皇子凌清远为太子之意。朝野上下,无不唏嘘。

颜元妤望着眼前紧阖的朱门,眸光倏然一亮。她拾阶而上,抬手轻将朱门叩响。

四野阒寂,无人应答。

颜元妤垂眸望着朱门之上的铜钉,唇角忽浮出一抹浅笑。她抬起眼帘,提高声线,颈侧的青筋微微凸起:“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裴大人,愿作肱骨,又或土芥?”

颜元妤垂下眼帘,缓缓自袖中拿出一封信。抬眸的一瞬,紧阖的朱门骤然敞开。

身袭墨衫的老翁立于朱门之后,躬身颔首道:“请随我来。”

仲渊手按剑柄,提步行于颜元妤身后。然一双形如枯槁的手忽拦于他身前,老翁垂眸瞥了眼仲渊系于身侧的剑,低声道:“解甲入府,剑去人留。”

颜元妤忽转眸望向仲渊,眉弓略微一压,淡淡摇了摇头。

仲渊一怔,骤顿步立于原地。他望着颜元妤提步进去,按着剑柄的那双手微微一颤。

长径一路蜿蜒,青竹翠绿。

厅堂的匾额之下,身袭墨绿长袍的鹤发之人阖眼端坐。枯瘦的双颊皱纹横生,一道醒目的刀疤攀于颈侧。

“裴大人。”

颜元妤垂下眼帘,躬身一拜。抬眸之时,一双浑浊的眼眸倏然映入她之眼帘。

那双眼眸浑浊,猩红,黯淡。

透过那双无神的眸,便能窥见裴末郢饱经霜雪的一生。

窥得他沉浮之下,淹于宦海的年少壮志。

“我的双眼已难辨物,你走近些。”

裴末郢的身躯微微向前一倾,鬓角散落的鹤发随风轻轻扬起。他垂下眼帘,模糊的视线中忽映入一道云纹袍角。

一道身影渐渐挡住春光。

裴末郢抬眸望向身前之人,置于膝上的双手倏然一颤。他掩面轻咳了声,声中沙哑:“你与她,倒长得有几分相似。”

颜元妤的神情略微一怔,她凝视着裴末郢,眉头轻轻蹙起:“裴大人的故人吗?”

裴末郢扯起唇角轻哂出声,他缓缓垂下眼帘,声中低沉怅然:“我身故四十五年的亡妻。”

汤饼:长寿面。(据资料所显示,是唐代以前的叫法)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自朱熹《中庸》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出自《孟子·离娄下》,讲述的是君臣关系的相互性。

羽林骑:本文制度多仿汉,羽林骑设立于汉,皇家禁卫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复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