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招阴笺 > 第30章 030

招阴笺 第30章 030

作者:郁书意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4:50 来源:文学城

温招猛地抽回手,金光被拉直,绷出一道微弧,晃人眼。“闭嘴。”她声音压得低,淬着冰,“谁跟你咱们。”

老妪浑浊的眼珠动了动,目光在那道金线和两人之间逡巡,干瘪的嘴唇蠕动着,最终只化作一声极轻的叹息,低下头继续慢吞吞地扫地,畚箕边缘摩擦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将这祠内短暂的动荡也一并扫入尘埃。

祠外鼎沸的人声并未完全散去,隔着墙壁嗡嗡作响,衬得祠内愈发寂静,一种难以言喻的紧绷在三人之间蔓延。

温招背过身,不再看那道光,也不看阮时逢。她走向祠内一侧陈列旧物的木架,指尖拂过积尘的签筒,几卷陈旧发黑的祈愿红绳,目光最终落在一本摊开的,边角卷曲严重的旧册子上。

那似乎是月老祠存放多年,供人翻阅的签文解注,纸页黄脆,墨迹黯淡。

她随手翻动,纸页发出脆响。

并非真想求什么签解,只是想找点事做,避开那道无处不在的金光,避开身边那人几乎能穿透面具的视线。

阮时逢倒也没再凑近,只倚在门边,白猫面具歪着,露出小半截线条流畅的下颌。

他瞧着温招那副强自镇定的模样,眼底掠过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

腕间的金线随着他细微的动作轻轻摇曳,另一端连着的温度清晰分明。

他忽然觉得有点意思。这世上万千求而不得,偏偏是他和她之间,多了这么一道甩不脱的玩意儿。天意弄人……他命定的妻,竟是她。

阮时逢曾卜过很多卦象,他却只为自己卜过一卦。

六岁那年卜出的卦象至今清晰。

本是学算仕途前程,指尖刚搭上卦盘便偏了方向。铜钱落地声响清脆,三爻成象,偏偏是姻缘线。

师傅在旁斥他胡闹,他却盯着卦象看了许久。

上面明明白白显了时日。二十二岁。

还显了人。一个女子。

卦象没说她是谁,只透着一股劲儿。

不是温婉和顺的路数,是能搅乱局面的气性。

当时他年纪小,不懂什么叫翻云覆雨,只觉得那卦象上的纹路张牙舞爪,不像善茬。

这世上的事有时真说不清。你以为躲得掉的,偏在某个时辰撞个正着。

他低头看了眼腕间金线,另一端连着的人还在跟那本旧册子较劲。纸页翻动的脆响里,藏着她没说出口的烦躁。

阮时逢忽然觉得,六岁那卦没骗人。

这女子,确实不像会安安分分待着的样子。

所谓翻云覆雨,大抵就是她这样。哪怕站在原地不动,也能让周遭的空气都跟着她的情绪变。

他靠在门边没动,白猫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

心里头有点说不清的滋味,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命定的妻。

他以前不信这个。

现在看着那道背影,倒觉得,或许师傅当年说得不对。这不算胡闹。

算……天意。

“找到了!”

随着温招的声音阮时逢的思绪被拉回。

温招的指尖停在那一行潦草却决绝的小字上,声音透过面具,带着一种揭开尘封旧事的冷峭:“萧残秋。”

她抬起头,目光越过昏黄烛火,看向那扫地老妪:“婆婆,那女子可是叫这个名字?”

老妪摇摇头:“年纪大了,记不清了。”

月老祠内烛火轻晃,将温招的身影投在陈旧签文上,拉出一道沉默的轮廓。她指尖压着那黄脆纸页上的“萧残秋”三字,力道重得几乎要按穿纸张。

老妪佝偻着背,畚箕摩擦地面的沙沙声未停,像是没听见,又像是听见了,但懒得再费神回应。她只慢吞吞将香案下的最后一点灰扫净,浑浊的眼珠半垂着,映着地上摇曳的影。

阮时逢从门边直起身,白猫面具下的目光落在温招紧绷的背脊上,又滑向她腕间那抹依旧流淌的金光。他自己腕间也牵着另一端,无声,却无处不在。

他忽然开口,声音透过面具,少了惯常的轻佻,多了点别的什么:“记不清名字,总该记得点别的。那女子后来如何了?总不能真化作一阵风,散了个干净。”

老妪终于停下动作,抬起头,皱纹深刻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她看看阮时逢,又看看温招,最后目光落回两人之间那根线上,半晌,扯了扯嘴角,那弧度干涩得像老树皮开裂。

“散?哪那么容易。”她声音哑得厉害,“人活着,就有踪迹。那女娃……后来像是入了南边的什么庵堂,青灯古佛伴着了却残生了吧。具体是哪个庵,老婆子可就真不知道了。”

她顿了顿,浑浊的眼里透出一点极淡的、近乎怜悯的光,却不是对往事的怜悯,而是对着眼前这两个被无形之物捆绑的人。

“年轻人,有些旧事刨得太深,翻出来的不一定是答案,反倒是陈年的灰,呛人肺管子。

有些人走了,不是为了让谁记住,恰恰是为了让人忘了。”

她弯腰,端起那盛着枯叶和灰尘的畚箕,转身朝祠后走去,脚步蹒跚,背影融进昏暗里,只留下最后一句飘忽的话,散在沉甸甸的檀香气里。

“线都缠上了,就别光盯着从前那些断掉的。眼前的……才最缠人。”

祠内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开的细微噼啪声。

温招盯着那“萧残秋”三个字,指尖微微发麻。庵堂……竟是这样的结局。

一场争执,断掉的红线,竟能将一个鲜活的人推入那般枯寂的境地。

她心头漫上一股难以言喻的凉意,并非全为那陌生女子的命运,更因这命运背后冰冷的因果。

她下意识想蜷起手指,却再次清晰地感觉到腕间那道光绳的存在,温润,牢固,不容拒绝地连接着另一个人。

阮时逢不知何时走到了她身侧,没有靠得太近,却足以让那金线在他们之间松弛成一个微弯的弧度。

他没有看那本旧册子,只是看着温招面具下露出的一点紧绷下颌。

“听见了?”他声音不高,在这寂静里却格外清晰,“南边的庵堂。范围不小,但总比大海捞针强点。”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最终却只是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声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温姑娘,看来咱们这趟花缘节,不算全无收获。至少……替你省了不少查证的工夫。”

他的目光也落在自己腕间的金光上,语气变得有些难以捉摸:“就是这‘收获’的代价,特别了些。”

温招猛地合上册子,发出“啪”一声轻响,截断了他的话,也截断了祠内那令人窒息的沉默。

黄脆的纸页扬起细小的尘埃,在烛光中飞舞。

她转过身,银面具冷硬地对着他,眼底所有因往事而起的波澜都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惯有的冰封般的戒备与疏离。

“线索既已到手,此地不宜久留。”她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澈,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震动从未发生,“至于这玩意儿……”

她抬起手腕,金光随之流动,映亮她冰冷的银色面具边缘。

“总有办法弄断它。”

柳含烟不懂,阮时逢也不懂。

这一世,她要杀的人太多了,背负的也太多了,为了前世的仇也好,为了李婆和万诡门的传承也罢,她都不能和无辜的人有任何一丝瓜葛和留给无辜之人任何一丝念想。

祠内的沉闷被阮时逢一声轻笑打破。他甩了甩手腕,那金光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荡出柔软的弧度,像一道温顺的流水。

“断自然是要断的,这般绑着,实在有损在下风流倜傥的名声。”

他语调扬起,又变回那副玩世不恭的腔调,白猫面具歪戴着,露出那双总含着戏谑的眼睛。

“不过,这等稀罕物事,硬来怕是适得其反。总得寻个温和些的法子,你说是不是?”

他不等温招回答,便率先朝祠外走去,那金光因着他的步伐被轻轻拉扯。

温招站在原地,腕间传来细微的牵引力,无声地催促着。她沉默一瞬,终是抬脚跟了上去。

踏出月老祠,喧嚣裹着夜风迎面扑来。人潮已不似先前鼎沸,疏朗了许多,花灯依旧亮着,将青石板路映得一片暖黄。

小贩的叫卖声、零星的嬉笑声、远处隐约的丝竹声交织在一起,烘出节日末尾特有的慵懒热闹。

两人并肩走着,中间隔着一步的距离,那道连系彼此的金线在衣袖间若隐若现,在灯下流转着微妙的光泽。

柳含烟的魂体小心翼翼地飘在一旁,尽量不打扰这诡异的和谐。

阮时逢负着手,步子迈得悠闲,仿佛腕上拴着的不是一道诡异金光,而是什么新奇的玩具。他侧过头,白猫面具对着温招:“温姑娘,既然一时半会儿拆不散,不如暂且休战?你看这满街灯火,辜负了岂不可惜。”

温招目不斜视,银面具遮住所有表情,只有清冷的声音传出:“本小姐没那份闲心。”

“啧,人生苦短,忧思伤身。”阮时逢浑不在意地摇头。

温招本是目不斜视的,却在目光扫过街边摊位,忽然在一处摊位上多停留了几秒钟。

那是一个卖糖人的老翁,手巧得很,案板上插着各式晶莹剔透的糖人,在灯火下亮晶晶的。

阮时逢注意到了她微小的举动,勾了勾唇。他

摸出几个小金元宝,丢进老翁面前的陶碗里,发出清脆的响声。他指尖一点,选了个造型最简单的小兔子糖人,拿在手里。

“公子!给多了!”老翁的那沙哑的嗓音在温招和阮时逢的耳畔响起。

“当给您的小费”阮时逢冲那老翁笑了笑。

温招随即打量了那老翁一眼,没了一只眼,没了一条腿。

他转过身,将那支糖人递到温招面前。琥珀色的糖浆凝成憨态可掬的形状,透着一股甜腻的香气。

“喏,”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随意,“尝尝。甜味儿能让人心情好些。板着脸走一路,旁人还以为我怎么欺负你了。”

温招脚步一顿,银面具终于转向他,以及那支几乎要戳到面具的糖兔子。

她没接,眼神透过面具的眼孔,像是在回忆着什么。

阮时逢举着糖人,也不尴尬,就那么等着。金色的光线在两人之间静静流淌,连接着他的手腕和她的。

那金线已经变成了只有两人才能看见的羁绊。

街上的光影流淌而过,人来人往,似乎没人特别注意这对特别的男女,只当是花缘节游街的小情侣。

僵持了片刻,阮时逢忽然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很轻,几乎散在风里。

他手腕微转,将糖人轻轻塞进温招自然垂着的手里,她的指尖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碰到了微硬的木签。

“拿稳了,”他语气轻松,仿佛刚才那声叹息只是个错觉,“当赔你刚才那盏兔子灯。”说完,他不再看她,继续晃晃悠悠地朝前走去,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温招捏着那支细竹签,冰凉的糖人贴着她的指尖。

甜香丝丝缕缕钻入鼻腔。她垂眸看了一眼,那小兔子做得简单,却活灵活现。

这糖人她只吃过一次,那时她刚八岁,李婆带着她来参加花缘节,偷偷的给她买了个糖人,在回到府上时,偷偷塞给了她。

她最终没有扔掉,只是默不作声地握着,任那甜腻的气息若有若无地萦绕在周围。

她依旧走得挺直,银面具隔绝了外界,也藏起了所有情绪。

柳含烟在一旁看着,魂体轻轻波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沉默地跟着。

灯火阑珊,长街仿佛没有尽头。两道身影,一慵懒一清冷,被一道无形的线牵着,漫步在这虚假的繁华与真实的迷惘里。

阮时逢的声音又懒洋洋地响起,打破了沉默:“说来可笑,世人求神拜佛,烧香叩首,不过是为个虚无缥缈的念想。真给了……”他晃了晃手腕,金光轻漾,“又嫌烫手。”

温招没有回应。只是握着糖人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

阮时逢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一敲脑袋。

“哎呦,你不是喜欢那兔子灯吗,我来这时,经过一猜灯谜的铺子,走啊,看看还在不在。”

阮时逢话音未落,已自然地牵起她未拿糖人的那只手,腕间金光因这动作微微晃动。

阮时逢的手生的是极好看的,骨节分明却又纤细白皙,紧紧的包裹着着温招那柔若无骨的小手,两人的指尖不经意的摩挲着,可偏偏一个是玩心大,一个是木鱼脑袋,愣是谁都没察觉到不对,倒是给柳含烟看的那叫一个紧张。

他不由分说拉着她便往人群更深处走去,步伐轻快,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兴头。

温招被他拽得一个趔趄,糖人差点脱手。她想挣脱,那力道却不容置疑,腕间的金线更是明确地昭示着两人此刻的联结。

柳含烟急忙跟上,魂体在人群中穿梭倒比他们更自如些。

那猜灯谜的铺子还在,支着个简单的架子,挂满了各式花灯,一盏暖黄色的兔子灯被挂在最高处,做工精巧,憨态可掬,柔软的材质在夜风里微微晃动。灯下垂着几张纸条,写着谜面。

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人,见他们过来,尤其是目光扫过两人之间那紧紧扣在一起的手,脸上立刻堆起生意人的热络笑容:“姑娘、公子,猜几个灯谜?猜中了,这盏兔子灯就送给二位讨个彩头!”

阮时逢松开了温招的手,指尖却似无意地擦过她的手腕,那里的金线微微发烫。他仰头看着那盏兔子灯,白猫面具下的嘴角勾了勾:“这灯不错,瞧着比刚才那盏结实。娘……温姑娘,你觉得呢?”

温招的目光落在那盏高悬的兔子灯上,暖黄的光晕柔和地洒落,与她手中渐融的糖人泛着相似的琥珀色泽。她没应声,只极轻地抿了下唇。

阮时逢已笑着指向第一张谜笺:“无边落木萧萧下,打一字。”他几乎不假思索,指尖一转,“是日字。萧萧下,去其萧,留其日’,可对?”

老板眼中掠过讶异,连连点头:“公子好才思!正是日字!”

周围零星几个围观的人发出低低的赞叹。阮时逢浑不在意,目光已掠向第二张:“残阳如血,打一物。”他顿了顿,这次思考了片刻,嘴角一扬。

“是胭脂。夕阳红如血,恰似女儿胭脂色,没错吧?”

老板抚掌笑道:“妙解!公子连中两元!这最后一谜……”

他看向最后那张垂下的纸条,语气带了点为难,“琴心归一方,打一字。这个最难,挂了许久也无人猜中。”

人群安静下来,都等着看这戴着白猫面具的公子能否再创佳绩。

阮时逢摸着下巴,盯着那谜面,第一次显出了些沉吟之色。“琴心归一方……打一字……”他低声念了两遍。

其实他猜出来了,可他就是想要温招说。

阮时逢故作沉吟,指尖在那“琴心归一方”的谜笺上虚点了两下,白猫面具微微侧向温招,语气里掺了点恰到好处的为难与怂恿:“这个倒是有些意思……”

他的目光透过面具,带着一种不着痕迹的期待,落在她身上。

温招的视线从高处的兔子灯移开,扫过那谜面。银面具隔绝了表情,只有清冷的声线流出,不带丝毫犹豫,仿佛答案早已刻在那里:“琴心各去其上下,余今与一,合之为合。”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落入周围每个人的耳中。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周围响起几声低低的喝彩。阮时逢轻轻“啊”了一声,像是刚被点醒,随即抚掌笑道:“妙极!果然是合字!在下愚钝,竟未立刻想到。”

他话里带着笑,那点故意相让的心思,藏得不深不浅。

老板已利落地取下那盏精致的兔子灯,笑呵呵地递过来:“这盏灯是二位的了!祝二位佳偶天成,百年好合!”话说得顺溜,显然是应景的吉祥话。

阮时逢十分自然地接过灯,那暖黄的光晕映亮他小半张下颌。他转身,将灯递向温招:“喏,你的兔子灯。这次可拿稳了,别再……”他话说到一半顿住,像是想起上次那盏灯的结局,轻笑一声带过,“总之,是你的了。”

温招这次没犹豫,自然的结过了灯,暖黄色灯光照在两人的脸庞之上,柔和而治愈。

她没说话,只是提着灯,目光落在远处流淌的河面上,那里星星点点,已有不少河灯顺水漂下,像散落的星辰。

“庙逛了,签求了,事办了,灯谜也猜了,不差这一样了,走吧。”阮时逢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调子,却不着痕迹地引着她往河边走。

腕间的金线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在夜色里划出温润的弧度。

河边人三三两两,多是年轻男女,蹲在岸边小心翼翼地将点燃的河灯送入水中,合十祈愿,低声絮语。

水流托着那些精巧的灯盏,晃晃悠悠地漂向远方,载着无人知晓的心事。

两人行至河边,水声潺潺,映着漫天星火与漂流的河灯,碎成一片流动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水汽与香烛燃烧后的淡淡烟味。

小贩在旁兜售着未点燃的素白河灯,阮时逢丢下几枚铜钱,随手取了两盏,递了一盏给温招。那灯做得简单,素纸糊成莲瓣形状,中间一小截蜡烛。

温招沉默地接过。她看着手中这盏单薄的灯,又看向河中那些载沉载浮的光点,每一盏都像是一个微小而执拗的愿望,明知前路是湮灭,仍固执地亮着。

阮时逢已蹲下身,就着岸边的水湿了湿手,取出火折子,低头去点他那盏灯的烛芯。火苗蹿起,照亮他白猫面具下的一小片下颌,线条意外的专注。他护着火,将灯轻轻放入水中,指尖推了一下,那灯便晃晃悠悠地漂了出去,汇入那片光的河流。

他站起身,看向仍站着不动的温招:“不放么?还是说……没什么可祈愿的?”

温招垂眸看着手中素白的灯盏。愿望?她早已不信这个。血海深仇,前路未卜,每一寸呼吸都带着算计和冰冷,哪里还盛得下这般轻飘飘的祈愿。

可那暖黄的烛光在阮时逢那盏灯上跳跃,竟有那么一丝微弱的热度,隔空传来。

她终于蹲下身,裙摆拂过潮湿的泥土。学着他的样子,将灯放入水中。

冰凉的河水浸湿了她的指尖。她看着那盏孤零零的灯漂在水面,烛光微弱,随时可能被一个小小的浪头打灭。

她看着它,看了很久,久到那光点几乎要融入远处的一片模糊之中。

“人心里的印记,确实比命长。”她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像是对着那盏远去的灯说,又像是仅仅说给自己听,“但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些债,也只能一个人还。”

两人蹲在河边,水流声潺潺,载着无数闪烁的祈愿流向远方。温招最后那句话轻飘飘地散在风里,“如果可以,那祝你顺遂无忧。”像一片羽毛,落下时却带着千钧之重。

阮时逢侧头看她。银面具在河面反射的碎光里显得格外冰冷,将所有情绪严严实实地封锁其后。只有那双透过眼孔望出来的眸子,映着粼粼水光,深得像不见底的寒潭。

他腕间的金线微微一动,另一端传来她细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

他忽然收起了所有惯常的散漫玩笑,白猫面具下的目光沉静下来,是一种罕见的、褪去了所有伪装的认真。

“温招,”他叫了她的名字,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水声,“线还缠着呢。”

他抬起手腕,那道金色的光绳在他们之间温润地流淌,不容忽视。“一个人走,怕是暂时不行了。”

河水在他们脚下静静流淌,载着那么多光明正大的祈愿和不可言说的心事。他们之间却只有一道沉默的金线和两句挑明现状的话。

温招没有立刻反驳。她的视线从遥远的河面收回来,终于,缓缓地,落在了阮时逢的脸上。

隔着一层滑稽的白猫面具,隔着一层冰冷的银面,目光就这样撞上了。

没有针锋相对的锐利,也没有刻意避开的闪躲。只是一种深沉的、复杂的眼神,仿佛要透过那层陶瓷和金属的阻碍,看清面具底下最真实的模样。

他眼底没了戏谑,是一片她从未见过的沉静水域,清晰地映出她此刻戴着面具的、同样看不透的身影。

那根线在两人无声的对视间微微发烫,像活了过来,随着他们之间凝滞的空气一起缓慢地搏动。

这一刻,没有言语,却仿佛说了千言万语。所有关于挣脱与否的争辩,关于前世今生的负累,关于这荒谬命运的嘲弄,都在这短暂的,猝不及防的对视中,变得无比清晰又无比混沌。

她看见他眼中映出的自己,一个被仇恨和孤寂包裹的、冰冷的倒影。

而他看见她眼底深处,那哪怕被冰封千里也未曾彻底熄灭的、一点微弱却固执的光。

河风拂过,吹动她额前的几缕碎发,也吹动他面具下垂落的丝绦。

阮时逢极轻地眨了一下眼,率先打破了这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一字一句,敲在温招的心上:

“温招,你看,天命有时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它硬塞过来的东西,不管你认不认,此刻就在你我腕上。”

“与其想着立刻斩断,或许……不如先看看,它究竟要把我们带向何方。”

温招垂下了眸子,长长的睫毛在银面具下投出一小片阴影,遮住了所有可能外泄的情绪。

她看着腕间那抹温润却固执的金光,又仿佛透过它,看向了更深远、更无可转圜的东西。

河水的凉意似乎透过鞋底渗了上来。

她沉默了片刻,再开口时,声音低得像耳语,却带着一种千钧之重,砸在两人之间的空气里:

“你说得对,天命不讲道理。”她微微停顿,像在咀嚼这句话里的苦涩,“它不由分说地给,也蛮横无情地夺。”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触碰到冰凉的灯把。

“你看到的,是它硬塞过来的这条线。”她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向阮时逢,这一次,那目光里亦没有之前的尖锐对抗,只剩下一种深不见底的,近乎疲惫的苍凉。

“可我看到的,是它早已写好的另一件事。那件事……没有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

她的声音很轻,却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有些相遇或许是偶然,但有些别离,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这条线……或许只是天道无聊时画下的一个错笔,终有修正的那一天。”

“而我走的那条路,”她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平静得令人心悸,“尽头没有留给任何人的位置。”

河风拂过,带来远处最后几声模糊的嬉笑,衬得她的话语愈发寂寥。

阮时逢没有说话,白猫面具静静对着她。他腕间的金线依旧散发着柔和的光,那光芒此刻却仿佛照不进两人之间陡然加深的鸿沟。

他看着她,看着这个被重重宿命和冰冷决心包裹的女子,看着她说出“注定别离”时那异常平静的侧脸。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极轻地笑了一下,那笑声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更像是一声叹息。

“尽头的事,谁说得准呢。”他最终说道,语气恢复了三分往常的懒散,却似乎有什么东西沉淀了下去,“至少眼下,这条路,还得一起走一段。”

他站起身,朝她伸出手。掌心向上,并未直接触碰,只是一个等待的姿态。腕间的金线因他的动作自然垂落,连带着温招那边也轻轻一动。

“走吧,”他说,“天快亮了。”

温招看着那只悬在半空的手,骨节分明,在渐褪的夜色里显得格外清晰。腕间的金线无声垂落,连着她的命运,也连着眼前这个人。

她没有立刻将手放上去,只是看着。远处最后几盏河灯的光晕在水面破碎,又重组,像一场无声的告别。

最终,她借着提灯的动作微微侧身,避开了那份直接的触碰,却也站了起来。素色的裙摆沾染了河边的潮气,沉甸甸的。

“走吧。”她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声音听不出情绪,率先转身,沿着来路往回走。手中的兔子灯晃出一小片温暖的光晕,在她冰冷的银色面具上跳跃,割裂出明暗交织的影。

阮时逢看着她的背影,收回手,指尖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随即又恢复那副懒洋洋的姿态,快步跟上。金线在他们之间绷直又松弛,像一道无声的契约。

长街的灯火次第熄灭,喧嚣彻底沉淀下来,只余下清扫的簌簌声和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静。青石板路泛着湿冷的光,脚步声清晰可闻。

他们一前一后走着,不再交谈。那份因天命而强行缔结的联结,此刻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兀,又奇异地和諧。

柳含烟的魂体远远跟着,不敢靠近,仿佛怕惊扰了这凝固的氛围。

东方的天际渐渐泛起一丝鱼肚白,稀薄的晨光试图驱散夜的残余。温招手中的兔子灯烛火渐弱,那暖黄的光变得微弱,却依旧固执地亮着。

阮时逢忽然快走两步,与她并肩,侧头看她。银面具的边缘被晨光勾勒出一道冷硬的线。

“温招,”他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晨雾里显得有些低,“你看,天亮了。”

他的语气里没有调侃,也没有那些故作深沉的叹息,只是平铺直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

温招脚步未停,目光望向天际那抹越来越亮的光色。黑夜无论多么漫长,终究会过去。就像一些纠缠,无论多么不愿面对,天亮了,总得继续。

她极轻地应了一声:“嗯。”

一个字,轻得像叹息,却又重得砸在两人之间。

晨光熹微中,那道连系着彼此手腕的金色光线,似乎也柔和了许多,不再那么刺眼。它静静地存在着,仿佛在说,路还很长。

山高路远,唯愿你们在我身边。这句话送给我的小读者们,总会有一天,阿意也会说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03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