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照微尘 > 第29章 宫变的真相

照微尘 第29章 宫变的真相

作者:雾里看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1:05:48 来源:文学城

顾傲霜在方浔返家后便秘密遣人去找中州有名的妇科圣手,过了段时日后两名医者被请进方府隔帘会诊,所得结果不约而同一致。

顾傲霜挥退了侍奉之人与医者,她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断不会有不治之症难育子嗣而她这个做母亲的不知道。她怒极,在人皆退去后拂袖扫落了案上茶盏,“好个安北侯府,竟敢欺我!”

方浔匆忙打帘自内而出,“母亲,不是您想象的那样的,夫君他的身体......没问题。”

方浔并非刻意为安北侯府开脱,自她进门,公婆皆待她极好,宁煊儒雅斯文,风度翩翩,虽非有十分气概,品性却是端正的。方氏虽没落,也是中州四姓之一,安北侯府纵使势大,也不敢以婚姻诓骗大族之女。

顾傲霜知道儿女之事有时也看机缘,但事已至此,她也顾不得什么情面,对方浔直白问道:“既然没问题,他为何要一人跑去军营,让你一人在家侍奉婆母?”

顾傲霜不是瞧不起这个女婿,实在她清楚女婿那个温润性子,登堂做公子,入朝做文臣,样样使得,唯独没有成为将帅的可能。

方浔不是忸怩性子,也深觉难以启齿,“他身体没问题,只是那段时日婆母逼得紧,他便也有些求子心切,故而......故而服了些药,谁知事后常觉有心无力,一时烦躁便去了军中。但是大夫说,休养些日子应是不成问题的。”

顾傲霜如被寒霜笼罩的气息微微和煦些,她唤方浔上前来让女儿靠在自己身前,“宁煊年轻,总不若你稳重,子息之事不可请求,且男人在这面前总要些面子,安北侯府上下支脉庞杂,僮仆成众,世子又常年不在家中,难免众人的眼睛就盯上了你们夫妻,他有压力是自然的。你回家后记得去信好好开导他,宁煊虽任性,却也是个心软的人,用心哄哄便也好了,千万记得,莫让此事影响了你们夫妻情分。”

“是,女儿都晓得。”方浔靠在顾傲霜怀中红了眼眶。

几日后,方浔省亲后归云州。短短相聚,便要和母亲与弟妹分离,她虽有满心不舍,也只能默默一叹,想起先时在云州所见之事,对顾傲霜低声道:“母亲,近些日子兴庆王与我公爹书信往来频繁,我隐隐总觉不安。自当年平州动乱后,兴庆王一直于云州暗自招兵买马,恐是已成与朝中抗衡之势。”

兴庆王封有云州六郡之地,在梁朝封王中本就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安北侯世代镇守云州重镇,与云州刺史共有号令兵马之权,这些年在安北侯的辅助下,云州刺史几乎已被兴庆王架空,成了二人手下只能俯首听命的傀儡。倘兴庆王有心作乱,那将是举整个云州之力对抗朝廷。

当年章帝下诏兴庆王与顾维长共平云州之乱,若非兴庆王怀有私心,刻意贻误会军之期,兴许顾氏便不至于惨遭灭门之祸,他虽不是始作俑者,却也难脱干系,若非方浔早就与宁煊定下婚约,凭安北侯府与兴庆王的这层关系,顾傲霜都不会同意与安北侯府做这门亲。

如今亲事结了,顾傲霜只能叮嘱女儿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必去管这些事情,“人身无不为时局左右,女子出嫁后世间事便多不由己身,你不必挂牵我与方氏,走好你自己的路。夫家好,你便好,夫家不好,你退则是。”

“是!”方浔望着母亲凛然长立的如玉身躯泪下,在她自小的记忆里,母亲永远是这般从容不迫和强大,一手扶起方氏,一手牵着她与弟妹,她以身为方氏女为荣,更因身为母亲之女为幸。她拭去泪水下拜,再一次别了母亲与弟妹踏上去路。

安稳静好的岁月总是短暂的,阮蟾光在顾府住了小半个月后,一日忽然接到西京来信,阮敏中辞官了。

自章帝与武阳王相争,阮敏中入中枢已有五年时间,经他与阮敏慎、阮敏修和众多阮氏游宦各地的子弟经营与家族名望积累,阮氏已算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士族。可阮敏中也不过才四十八岁,这个年纪不算小,但于公卿之位而言,却是年轻一列。倘他于中枢多站班几年,为族中子弟铺足后路,起码可保阮氏未来几十年的荣耀。他在盛年之时忽然选择急流勇退,令朝野震惊,也让阮蟾光猜测必是出了什么不得已的事情。

阮蟾光对西京之事知之甚少,收到信件后先去寻了顾维长。她进书房时,顾云廷正和父亲说着话,出乎意料的,顾云简也在。他一身戎装,显然是刚从军中归来。

这是阮蟾光第一次见到顾云简穿战甲,几年不见,他生得愈发肖似威远公与顾维长年轻时候的样子,风姿却远胜父祖当年。明灯照耀在他银白色的铠甲上散发出烨然光辉,顾云简正支额静静坐在那里似在想些什么,见她进门,侧过脸来微微颔首,清俊面容更生出几分逼人的英气。

阮蟾光向三人行了礼,问起了阮敏中之事。

顾维长也接到了京中的消息和阮敏中的来信,他对阮蟾光道:“你父亲态度坚决,已经上了数道奏书,现下陛下应是已经准了。”

世间事多讲究你情我愿,君臣之分也不例外。阮敏中坚持辞官,章帝和武阳王又能如何?两人现下怕是已经在为让何人接替阮敏中而展开新一轮角逐了。

“舅舅可知,父亲为何要辞官?”阮蟾光想不通其中经纬,父亲平日最看重的就是阮氏的未来,这不是父亲的性子会做出的事。

她话音刚落,顾维长的眉头就可见地一缩。阮蟾光知道,父亲和舅舅自少时便彼此相交,政见相投,阮氏和顾氏又为姻亲,很大程度上是绑在一起的。此等大事父亲未必会对旁人说,但一定会知会舅舅。她看一眼顾云廷,二表哥前段时日入京,不正见过父亲吗?

她那一眼,令顾云廷轻轻叹了口气,“父亲,表妹和三弟不是外人,有些事告知他们也无妨。”

顾云廷这次入京确实是从阮敏中口中知道了他要辞官的,有些话在信中不方便说,阮敏中便让他转述给了顾维长。

阮敏中是要辞官,但不是因外界所说疲于周旋章帝和武阳王兄弟之争,也不是如他奏书中所说年事渐高,忽起莼鲈之思,要返家奉养祖母与享受天伦之乐,实际是因为:他被恶心到了!

确切地说:是被章帝恶心到了!

这件事,要从多年之前说起。

梁朝太祖立国之初,征伐颇多,直至太宗时方彻底平定内乱,安稳政局。昔太宗征凉州,灭前朝宗室皇甫真割据政权,俘妃嫔、宫人无数,充入掖庭。

时章帝为太子,因多年求子不得,危及储位,当时他闻遂宁高氏有女,少时曾梦见独身一人于堂内站立,遇日光自窗内摄入笼罩其身,灼灼发热,高氏女东西躲避而光照追随不绝,高氏女醒来后告知其父,其父觉诧异,暗寻方士,方士言:“日者,帝君之表,光照此女,必有恩命,此乃诞育人君之象。”

章帝甚异之,请太宗旨纳高氏女为良娣,不久,高氏果然有妊,也就成了后来的高皇后,腹中之子也就是元和政变中在东宫大火里失踪的太子。

太宗晚年,爆发皇子争位之乱,乱军威逼东宫,当时即将临盆的高皇后躲入掖庭难产而亡,刚落地的太子被近侍宫人护着躲在掖庭,因饥馑啼哭不已,近侍慌忙中从掖庭宫人中找出方产子的罪奴卫氏喂养太子。

至那,太子便只认卫氏一人母乳,病热哭泣也只认卫氏怀抱,其余乳母与宫人皆难近身。年过而立只得此子的章帝对太子无有不应,便以卫氏专事太子,封为卫国夫人。

事情到这里远没有结束。

卫氏,凉州顺义郡人,在未入掖庭之前,是曾割据凉州的皇甫氏宗室女眷,凉州平定后,皇甫氏男皆斩首,女眷被没入掖庭,刑不上妇孺,怀着两月身孕的卫氏被没为掖庭罪奴。在宫变前半月,她刚生下一名早产的男婴,因不足月,那孩子一落地便夭折了。

听到这里,再联想到早前的诸多事情,阮蟾光神色渐变。

顾云廷稍默,又细细讲来。

卫氏性情仁慈,待人宽和,被选做太子乳母后,一如往昔进退谨慎,对太子用心抚育,忠诚不二。太子对卫氏亦是感情深厚,视同养母。章帝当时就曾笑言二人无母子之血胤,却有母子之常伦。

如果只是如此便罢了,章帝慢慢发现日渐长大的太子竟愈发肖似卫氏,他一开始只以为是个巧合,时日一久越看越像,就此生出疑心。杨后入主中宫后,几次欲谋害太子,偶一次太子染病,卫氏为护太子,竟为其尝药而死。

此行非骨血至亲,不能为之。

章帝一面下令彻查此事,并加封卫氏将其厚葬,一面暗自对当年高皇后产子之事大生疑虑。就在此时,他忽然知道,就在数年前高皇后于掖庭产子那夜,有个掖庭内监告老还乡,带走了一名死去的男婴出宫安葬。

话说到此处,以阮蟾光和顾云简的机敏,早已想象到章帝当时是何反应,甚至想象到了后来的很多事情。

怪不得当初东宫无故会起一场大火,一国太子竟会于火场失踪,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是杨氏所为,可试问杨氏若想除掉太子,直接取他性命则是,何苦要费尽波折地去放一把火让太子失踪?

只原来,那场大火的幕后黑手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人——章帝!

他一直在怀疑太子不是他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