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朝圣 > 第3章 前路乍明

朝圣 第3章 前路乍明

作者:梅极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4 12:25:01 来源:文学城

终于,他用尽全身力气,手脚并用地攀上最后一块巨岩——一片嶙峋的山崖之巅。

罡风猎猎,瞬间将他汗湿的衣衫吹得冰冷,紧贴在身上,吹得他衣袂翻飞,几乎要将他卷入深渊。他大口喘息着,勉强稳住身形,抬眼望去——

脚下是浩瀚无垠、深不见底的云海,如同凝固的白色怒涛。而在那云海环绕、仿佛世界中心的孤绝之处,矗立着一棵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巨树!

它的主干粗粝如远古龙鳞,虬结盘绕,带着一种跨越亘古的苍茫气息,直插云霄,仿佛撑起了整个摇摇欲坠的天穹。枝桠恣意地向着四面八方伸展,遮天蔽日,形成一片浩瀚无垠、生机勃勃的苍穹。这树本身就是一座山,一座活着的、顶天立地的神山!

然而,真正让筋疲力尽、几近虚脱的姜煦灵魂为之震颤、瞬间忘记了所有疲惫与疼痛的,是那填满了整个苍穹的叶片。

那不是寻常的绿!在仿佛来自天外的纯净光芒照耀下,每一片叶子都如同最上等的琉璃,剔透晶莹,流光溢彩!赤红如熔金,靛蓝如深海,翠绿如初春,金黄如烈阳,还有无数无法描述的、梦幻般的色彩在叶脉间流淌、交融、迸射!整棵巨树就是一个活着的、呼吸着的、燃烧着的巨大光团,散发出磅礴浩瀚却又无比纯净的生命气息。它古老、神圣、威严,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包容。

姜煦痴痴地望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穿透了他冰冷凝固的心湖。困扰他无数个日夜的迷雾、那深入骨髓的虚无感,在这神光普照之下,仿佛冰雪消融!一个清晰、温暖、充满力量的“答案”——关于存在,关于意义,关于他为何而生——如同天启般涌入他的意识,带着雷霆万钧的真理力量。那一瞬间,他感觉自己破碎的灵魂被温柔地托起,浸润在生命本源的光辉之中,前所未有的“完整”与“笃定”充盈了他。

“呃!”

姜煦猛地从椅子上弹坐起来,心脏狂跳,额上渗出细密的冷汗。窗外,天色仍是浓稠的墨蓝,黎明尚远。书房里冰冷而熟悉的气息瞬间将他包裹。

梦。是梦。

但那震撼灵魂的光辉,那涤荡虚无的神圣感,那清晰无比的“答案”……还残留在感官的余韵中,如此真实!他急切地想要抓住那梦中的“答案”,那能驱散他心中永恒寒夜的微光!然而,就像试图握住指间流沙,那至关重要的“答案”在他清醒的瞬间便飞速消散,不留一丝痕迹,只余下一种巨大的、怅然若失的空洞感。

他记得山崖,记得云海,记得那棵……树!

对,树!那棵闪耀着万色光华、仿佛蕴含了宇宙至理的神树!

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灼热的渴望瞬间取代了茫然。姜煦的呼吸变得急促。在这个时代,“仙”早已褪去了神话的光环,沦为茶馆说书人口中遥远缥缈的传说。史籍零星的记载拼凑出一个模糊的图景:千年前,此世确然仙力充盈,霞举飞升者或有其事。然岁月流转,天地异变,那滋养神通的仙灵之气日渐稀薄,终至几近于无。流传下来的修仙法门,十不存一,残篇断简难窥堂奥。如今现世,所谓的“仙迹”,不过是深藏于王公巨室府库深处、偶尔现世的几件古旧“仙器”。这些器物光华内敛,以稀有萤石催动即可显现神异,稀罕得如同凤毛麟角。

正是这些零星却真实存在的“遗泽”,让姜煦内心深处始终保留着一丝对古老传说的敬畏。他甚至拥有一个由萤石驱动、能远程通讯的仙器,那绝非人间匠作所能及。这残存的“神异”,成了他愿意相信更宏大、更古老存在可能性的基石。

那棵梦中之树,绝非虚幻!它一定存在于世间的某个角落!它就是他无意义生命中能够捕捉到的、值得追寻的“光”!

姜煦再无睡意。他霍然起身,点燃书案上的烛火。昏黄的光晕下,他像一个着了魔的寻宝者,疯狂地在浩如烟海的书架间翻找。竹简、帛书、线装古籍……灰尘在光柱中飞舞。终于,几卷落满灰尘的《南荒奇物志》、《上古神祇考》被一一摊开在案头。

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一行行古老文字跃入眼帘:

“南荒有木,其名‘太初’,生于绝壑,根植云海,叶蕴万华,光耀八荒。见之可通神明,悟本源。” 《南荒奇物志》

“太初神木,天地灵根。其叶如琉璃,光分七彩,昼如星坠,夜如月临。” 《上古神祇考》

“通神明,悟本源”……梦中神树与古籍的箴言重合!姜煦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那虚无缥缈的梦境,此刻被冰冷的文字赋予了沉重的、可追寻的真实性。

不是为了生,或许依旧是为了给“死”找一个更郑重的仪式?抑或是那神木之光,是唯一能刺穿他虚无外壳的利剑?姜煦无法分辨此刻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是希望还是更深沉的绝望。但他知道,他必须离开!离开这座令人窒息的黄金牢笼,去追寻那棵梦中指引他的神木!哪怕前路是刀山火海,是万丈深渊,也比这日复一日的腐烂强上千百倍!一个清晰而坚定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破土的幼苗,第一次在他死寂的心田里扎下了根。

神木之梦与古籍记载的印证,如同在姜煦死水般的心湖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虽微,却清晰地指向了一个方向——离开。这念头一旦滋生,便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执拗迅速生根发芽。或许是为了追寻那虚无缥缈的“生之意义”,或许是为沈砚寻那山穷水尽处的一线微光,也或许仅仅是为了在彻底沉沦前,给自己一个足够遥远、足够有仪式感的终结舞台。姜煦的眼前,渐渐浮现出一条通向“太初”神树的朝圣之路。

然而,身为天子近臣,他的身份就是最沉重的镣铐。皇帝若有似无的倚重与试探,玉虚子深不可测的灰白瞳孔,还有无数明里暗里的政敌……想要无声无息地消失,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需要“金蝉脱壳”,一场盛大、合理、足以堵住悠悠之口的“退场”。计划在姜煦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头脑中迅速成型。

首先,他动用了悲风楼最核心、最隐秘的渠道,将关于“太初神木”、“南荒异闻”的所有碎片化信息,无论多么荒诞离奇,全部汇总分析。同时,命令南疆及周边区域的暗桩,留意一切关于“发光巨树”、“古老神木传说”的民间流言、地方志记载或部落秘闻,不惜代价追查任何可能的线索。

书房中,那本《南荒异闻辑录》被反复摩挲,神木草图被重新临摹、研究,结合不同来源的信息中模糊的指向,初步将目标锁定在帝国版图西南边缘,那片瘴疠横行、部族林立、中央王朝控制力薄弱的广袤群山之中——南疆无尽大山。

与此同时,姜煦一改往日温润如玉、四两拨千斤的处事风格,在朝堂之上变得前所未有的咄咄逼人。他精准地抓住以吏部尚书孙崇为首的几人的痛脚——科考舞弊、河道贪墨、荫庇不法,条条证据确凿,言辞犀利如刀,步步紧逼,不留丝毫情面。他不再是那个谦和的贵公子,而是化身为一把出鞘的利剑,寒光四射,招招致命,将孙崇一党逼到了悬崖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姜煦在打击政敌时,对涉及司天监的事务显得格外谨慎,甚至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会做出微妙的、不易察觉的退让。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玉虚子这等老谋深算之辈,几乎无法察觉。这并非示好,而是一种源于沈砚之死的、刻入骨髓的警惕与疏离。没有确凿证据,他无法宣之于口,更无法以此为由做什么,但那份怀疑,如同毒蛇盘踞心底,让他对司天监的一切都本能地保持着最高戒备,绝不愿轻易授人以柄或主动挑衅。他深知,玉虚子这条盘踞在帝国阴影中的毒蛇,远比孙崇之流危险百倍。

孙崇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被逼到绝境,必行险招。而“险招”,正是姜煦等待的“契机”。孙崇果然没有让姜煦失望。在一次关于漕运总督人选的关键廷议上,双方唇枪舌剑,气氛紧绷如弦。就在孙崇一方被驳斥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之际,侍从奉上御赐的提神香茗。

姜煦端起自己那盏,轻呷一口。茶水入喉,带着一丝极淡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异样苦涩,瞬间被茶香掩盖。姜煦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从容,继续条理清晰地阐述己见。

不到半盏茶功夫,异变陡生!

姜煦正在说话,声音突然一顿,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血色,变得惨白如纸。他修长的手指猛地捂住胸口,身体剧烈地晃了一下,仿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额角瞬间渗出豆大的冷汗,沿着俊美的下颌滑落,滴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只发出一声压抑的、痛苦的闷哼,随即整个人如同被抽去了筋骨,软软地向前栽倒!

“姜大人!”

我也在梦里梦见棵树,但是我没爬山去看(对不起姜煦,让你爬了半夜的山!),那树就在我眼前,光华流转好不漂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前路乍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