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招惹春归 > 第2章 第 2 章

招惹春归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积雪封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0 17:45:57 来源:文学城

姜文昭没有睡着,外头树间蝉鸣未歇,一声高过一声,直搅得人心烦意乱。

她想到初进长宁侯府那一天,也是这般闷热的八月,也有长鸣不歇的夏蝉。

魏仪搂着她从车上下来,对她说:“昭姐儿,这儿就是母亲的娘家,你还记得吗,你小时候也来过许多次的,那会儿外祖母过寿,母亲带着你一块来给她贺寿。”

她这样回:“我都记得的,母亲。”

清疏院是魏仪没出阁前的院子,这次回来,她们还是住在这。

当夜,她早早就上了榻。

半睡半醒间,只听到魏老太太来看望女儿,两个人坐在她身边说体己话。

“这院子你来之前我特意着人修整了一遍,若是还有什么缺的,只管去找你的大嫂嫂,对了,明日你再亲自挑几个得力的丫头,你这次带回的人不多,我瞧着不够你们娘俩使的,还得再添几个人才好。”

魏仪不肯:“娘,我知道您是心疼我,可您这般偏心我,日子短些倒也无妨,但若是时日久了,难免遭人闲话,没的还让哥哥嫂嫂们心中不快,倒不如就用从吴山郡带回来的仆从,咱们心里都舒坦,这才是长久之计。”

老太太闻言却是怒道:“什么话!你是我女儿,是长宁侯的亲妹妹,这府上最尊贵的姑奶奶,哪个敢说闲话,你哥哥嫂子们哪个敢嫌弃你。”

魏仪忙道:“娘,我是寡居回家的,不宜太过招摇,您能护得了我一时,却护不了我一世,更何况,您给我的嫁妆我都紧紧地捏在手上,夫君给我的银子也足够我和昭姐儿用来傍身,您有什么可担心的,这奴才少一些有少一些的好处,我们清疏院还更清净,我和昭姐儿能过得更自在些。”

老太太默了半晌,魏仪那句“能护得了一时,却护不了一世”说服了她,她年岁渐衰,两眼一闭就去了,但终究还是要考虑女儿的将来,她新丧回家,未来几十年还要在哥哥嫂子手底下过活。

“那我只把李嬷嬷拨过来伺候你们,你跟前就一个常嬷嬷,还是体面的管事嬷嬷,外间洒扫清理的活计她哪里顾得过来。”

最后,魏老太太感叹,“你那夫君倒是个好的,只是早早地就去了,留下这么个姑娘,可惜,还不是从你肚子里出来的。”

“娘,瞧您这话说的,昭姐儿虽不是我亲生的,但她从小就养在我跟前,与我是最贴心的。”

姜文昭父亲是前吴山郡郡守姜松,自与魏仪成亲后数年都无所出,直至年岁都过了三十,他的妾室李姨娘才有孕,并在五年内先后诞下一双儿女,即姜文靖和姜文昭两兄妹。

姜文靖十五岁那年离家从军,不曾想跟西南军营中一桩案子扯上关系,人也自此下落不明。

同年,姜松一病不起,撑了不到两个月便长辞人世。

魏仪只能带着姜文昭回娘家长宁侯府,这一年,姜文昭十一岁。

可惜的是,魏仪回娘家后不过一年就因病逝世,只留下姜文昭一个人。

至此,她的处境便十分尴尬。

论理,魏老太太可以说是她的外祖母,魏家长辈们待她也都很客气,当着魏仪的面把她当成自家姑娘一般,如今她父族亲戚全无,住在外祖母府上也是理所当然。

可实际上,她与魏老太太并非真正的血亲,老太太原先不过是看在她亲女儿的份上爱屋及乌,又因她是孙辈,年纪轻轻便遭逢家中变故,故而对她尚有几分怜惜。

当魏仪离世,两人之间唯一的纽带便也断绝,除非晨昏定省,或是魏老太太偶尔来清疏院悼念先她一步去世的女儿,两个人基本说不上几句话。

毕竟,魏老太太有正经能承欢膝下的亲孙子和亲孙女,哪里用得着她这个名义上的外孙女。

而魏仪的两对兄嫂,她的舅舅舅母们,他们与自己的小姑子魏仪都算不上亲厚,更不必说她这个所谓的外甥女。

可要说让魏府把她送回吴山郡,这么一个还未及笄的小姑娘,爹妈先后离世,唯一的兄长也失踪下落不明,其余旁的亲眷是一个也找不到,还能把她送到哪里去?难不成直接雇一辆马车往他姜松老宅门口一扔,再不管了。

这可是天子脚下赫赫长宁侯府,怎么也做不出这么让人戳脊梁骨骂的事儿,要真这么做了,一人一口唾沫星子能把他们淹死。

还不如就这么养着,还能博个仁义厚道的好名声,不过是每日吃几口饭,每月领几两月钱,等到了年岁出嫁再添几件嫁妆,魏家还是供得起的。

她便还是住在清疏院。

只是自母亲也离世后,她是真真正正的寄人篱下。

这般想着,她又开始惆怅。

她已经连着好些日子窝在屋子里没出门,她不敢,生怕再碰到宋玉峰。

宋玉峰这人实在是没脸皮,不过那日偶然被他撞上,他竟然有事没事硬往她跟前晃,两个月还偏就缠上她,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模样。

直至今日,她回想起宋玉峰的话,还是会吓出一身冷汗。

若是,若是宋玉峰真的上门,魏府的长辈们,应是会同意的。

本就是这么一个尴尬惹人嫌的身份,若是没有宋玉峰,还要费心与她找婆家,现下宋玉峰自个儿出来,又是这般身份地位,纵然有些不好的名声,也没什么要紧的,总归还是把她嫁出去省心。

况且,如若他一直纠缠又不得满足,他这般大喇喇不计较后果的人,会不会有一天闹到人尽皆知,届时又该怎么办,魏府会不会以她名节有损为由直接打发她出门。

她想着想着,整个后背都浸出了汗,只盼望那宋玉峰能渐渐消了对她的心思才好。

可宋玉峰名声着实不好,也许是不会轻易罢手的。

“姑娘……”绣竹从外掀开门帘,绕过屏风进来,“姑娘,我刚瞧见李嬷嬷她又同那群婆子们闲聊去了。”

李嬷嬷是当初魏老太太特意拨给清疏院的,魏仪在世时,勉强还能使唤上两句,待魏仪去世后,这李嬷嬷见她一个小姑娘脸皮子薄,愈发不加掩饰,不屑跟外头的粗使丫头们为伍,每每有什么活总是推给别人,平日里就爱去其他院子里胡吃乱逛。

听到绣竹的声响,姜文昭转过身来问:“怎么了,又在气她偷懒?这外间洒扫自有小丫头们,也用不着她,且随她去。”

绣竹忙凑近道:“不是的姑娘,是我刚刚听到一些她们说的话,说平西王世子把永昌侯的小儿子给打了,那宋玉峰现在还在榻上躺着,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

“真的?”她从榻上弹起,双眸之中是止不住的惊喜。

绣竹回道:“我离得近,听得真真的,平西王世子把永昌侯的小儿子打了,永昌侯现在还在告御状让陛下惩治平西王世子呢,他们还说平西王世子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子,皇上肯定不会惩治他的,他们就是这样子说的,一句都没听错。”

“姑娘,我再去其他院子里打听打听。”一旁的沛兰较绣竹稳重些,便想着再去打探打探。

只不过还未出院子,就看到李嬷嬷悠悠回来。

“李嬷嬷,您今儿是又去园子里逛了?”

李嬷嬷见到是沛兰,撇了下嘴,满清疏院里,她最看不惯姜文昭从吴山郡带来的这两个丫鬟。

“怎么,都把活干完了,还不兴我去逛逛园子?”

沛兰忙笑道:“哪的事,这不咱们院子平日里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什么新鲜事儿都传不进来,哪比得上您认识的人多,外头什么风吹草动您都是咱们院子里头一个知道的,见识也是最多的。”

听到人奉承自己,李嬷嬷通身舒爽,人也跟着飘起来,眉飞色舞地给沛兰讲起刚刚才听到的那些故事。

主仆三人在小厅用晚膳时,沛兰同姜文昭说起外面的传闻:“姑娘这下是真放下心了吧,那宋玉峰估摸着还得躺个十天半个月,再混不到姑娘面前来,等他能下床,估计都忘了这回事。”

“世子爷可真行,在街上打个人还能凑巧解决姑娘的烦心事,哪里像外头传的那样乖张,明明是大好人。”

绣竹是跟着姜文昭去棋山寺上香的,亲眼瞅见宋玉峰那日对姜文昭是何等逾矩,这会听到平西王世子的事迹止不住地夸赞。

她跟着叹:“是啊,只是不知他有没有伤到,会不会受到惩罚。”

绣竹忙劝慰:“姑娘,人家可是皇帝亲侄子,哪能真的被罚,最多就是斥责几句,您就安下心。”

“但愿如此吧。”

这日夜晚,她总算是不似往日惴惴不安,老是想着宋玉峰的事,但心里头还是不踏实,睡得也不安稳。

第二日清早,姜文昭洗漱完便赶去魏老太太房中。

今日她起得早,便绕道从小园子穿过,走青石板小路。

“姑娘,爷说明儿中午在酒楼等您。”平日里管采买的周嬷嬷经过,给她留下一句话。

魏老太太房中已有两个姐儿在,她也跟着站在她们身旁,等其他几个姊妹陆续到了,一齐去向老太太问安。

老太太年岁大,乐意见到这般其乐融融的场面,拉过最喜爱的孙女坐下,祖孙之间闲话好一阵子方才散场。

她瞅准时机去向大太太请安问好:“给大舅母请安。”

大太太拉过她的手,笑得和蔼:“是文昭啊,听人说这阵子一直待在院子里,我这忙得没时间来瞧你,可还好?”

“谢大舅母挂心,我一切都好。”她扶着大太太的手慢慢地走,“大舅母,明日我想出府一趟,前儿我的一支金钗不小心被丫鬟摔在地上,钗头的梅花掉了怎么也安不回去,听说只有彩玉斋能修好,我想着拿出去给他们修一修。”

大太太主持中馈忙得很,平常都顾不到她的事,不甚在意地说:“那你跟着刘嬷嬷去,叫人给你套车,在外头小心点,前不久平西王世子还当街打人呢,你可要避着点这些哥儿,整日里仗着家世胡作非为,最不让人省心。”

这就是答应了,往常她要出府也方便得很,大太太从来不拦她,都是说一声就行。

她规规矩矩地回:“我都明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