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照破山河 > 第55章 第 55 章

照破山河 第55章 第 55 章

作者:如是栀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5:26 来源:文学城

天顾元年春,新帝登基,万象更新。

顾来歌践祚,改元"天顾",取"承天之顾,庇佑大戠"之意。登基大典那日,晴空万里,卤簿仪仗煊赫威严,他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衮服十二章纹在日光下流转着耀眼金光。

二十岁的顾来歌端坐龙椅之上,衮服沉重,玉冕下的眉眼尚存几分青涩,却已锋芒初露,隐隐透出属于帝王的威仪。

登基大典的钟鼓余音似乎还在殿梁间萦绕,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章已无声昭示着权力的重量与繁琐。

封赏随之而来。伶舟洬以其才学与潜邸旧谊,授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参预机要,虽品阶未至极品,却是清贵无比的天子近臣。陆庭松则因其将门虎威与忠诚勇毅,授京城防御使,掌宫禁与京畿部分卫戍,护卫宫城。

最初的几年,虽边境时有摩擦,朝中亦有暗流,但在三位君臣的同心协力下,竟也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之势。

顾来歌勤于政事,常与伶舟洬挑灯夜议,制定新政。陆庭松则兢兢业业,将麾下兵马操练得愈发精锐。

君臣相得,传为美谈。

"陛下近日,看起来心情不错。"伶舟洬将批阅好的奏章整理归档,抬眼看向立在窗前的顾来歌。

年轻的帝王唇角含笑,目光落在庭中初绽的玉兰上,闻言回头:"却行总是这般敏锐,从来都没有变过。"

那是一个不那么繁忙的春三月,细雨蒙蒙。顾来歌难得闲心逸致,微服私访,却在打马桥边惊鸿一瞥,细雨斜簪青石巷,马蹄点碎琉璃响。

伞底浮光转,风尾拂衣缓。

那伞角轻抬又敛,他猝不及防,闯入一双清澈温柔的眼眸。女子姓许,名唤婧兮,是已故太傅的孙女,家学渊源,气质如兰。

"娴婧淑女,是佳人兮。朕从未见过那样的眼睛,"顾来歌对伶舟洬感叹,"仿若庭前雨后,初晴茉莉。"

天顾三年秋,顾来歌立许氏为后。大婚之日,十里红妆,帝后携手祭告太庙,许皇后雍容大度,母仪天下之风初显。

同年,因治理漕运、整顿赋税有功,伶舟洬升任户部侍郎,正式执掌国家财赋。而陆庭松也因在京畿防卫上表现出色,晋为从三品云麾将军,仍掌宫禁宿卫。

帝后情深,成了朝野佳话。许皇后不仅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时常在顾来歌为政事烦忧时温言开解。顾来歌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多,连批阅奏章时都柔和了几分。

陆庭松见了,总要和伶舟洬悄悄话几句:"感觉他泡在桂花蜜罐子里了。"话里满是嫌弃,但瞧着他的神色,又只能看见满面慨叹,不过是调笑两句。

每每此时,伶舟洬也会轻笑着回他一句:"你这是羡慕了?相礼这般风雅俊俏的人,也愁着不知哪家姑娘芳名?"

只是不想一语中的,陆庭松竟然真的一路从脸红到锁骨一片,那双与人说话时总是微微眯起的眸子睁得滚圆,愣愣的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陛下连这个都同你说了?"

伶舟洬:"?"

他见这人神色反常,迟疑着多嘴又问了一句:"说什么?"

陆庭松看着他全然不知的模样,这才放下心来。他的表情从呆愣转变为戏谑,最后又装出一副浓重的悲痛来。伶舟洬在一片茫然中,看着他拍了拍自己的左肩,语气不忍:

"却行,就剩你了啊。"

伶舟洬还没来得及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便见他转身走开了。那人走时双肩微微耸动,步履都有些不稳。他与人相处多年,自然看得出——那是在忍笑。

天顾三年岁暮,腊月廿八,是日大雪,纷扬如絮。云麾将军陆庭松纳柳州绣娘常相思为妇,夫妻相得,琴瑟和鸣。

伶舟洬这才明白,陆庭松当日那句带着强忍笑意的惋惜,那一句"就剩你了啊",究竟是何意。

天顾五年,双喜临门。随着啼声响彻宫阙,许皇后诞下长子,宫中喜得麟儿。顾来歌大喜,亲自为其取名"今朝",寓意"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大赦天下。

也就在这一年,伶舟洬在户部任上锋芒毕露。他杀伐果决,稳重成熟。五年间厘清税赋、整顿漕运,使国库岁入翻倍。八月初十,原户部尚书致仕,他顺理成章地再获擢升,接任尚书之位,成为大戠开国以来最年轻的户部尚书,总掌天下钱粮。

而陆庭松因镇守北境有功,也再进一步,授正三品天策大将军,总领京城防务。

更让陆庭松欣喜的是,夫人常相思在这年冬天,为他诞下一个女儿,为念皇恩,也为寄寓恬淡之愿,他为女儿取名"眠兰"后,再度前往边关镇守。正如他当年所言,边关由他来守,无人敢来犯。

此时的朝堂,君明臣贤,边境安宁,海内升平,俨然一派盛世气象。顾来歌时常抱着牙牙学语的皇子,对伶舟洬和陆庭松笑道:

"待今朝长大,这太平江山,还要靠你们这些叔伯辅佐啊。"

然月满则亏,盛极必衰。

天顾八年冬,瘟疫以燎原之势,自江南蔓延至京城。

尽管太医院全力救治,疫情还是突破了宫墙。皇后许氏因前往京郊佛寺为灾民祈福,不幸染疾。顾来歌日夜守候在病榻前,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日渐憔悴。

天顾九年,榴火初燃时节。

皇后薨逝的哀钟响彻阙都。缟素如雪,覆盖的皇城像座巨大的陵墓,连空气都凝着化不开的悲恸。

这位年轻的帝王尚未从丧妻的剧痛中缓过神来,礼部便以"疫病而薨,恐为天谴"为由,谏言皇后不得入葬皇陵。顾来歌勃然震怒,掷碎九龙玉镇,哪怕朝堂之上乌泱泱一片群臣跪伏,却始终无法平息他心中哀恸。

顾来歌在灵前跪了三日,任谁劝都不肯起身。曾经清隽的帝王如今形销骨立,眼底只剩一片死寂的灰败。

"珩诀..."伶舟洬轻唤了声便哽住。他如今已是户部尚书,却仍改不了旧时称呼。见顾来歌毫无反应,他默默将大氅披在对方肩头,转身时与刚赶回的陆庭松视线相撞。

陆庭松风尘仆仆从边关归来,铠甲上还沾着月华凝就的寒霜。他望着灵堂上"贤德皇后"的匾额,伶舟洬瞧见他喉结滚动,眼底悲痛浓重到化不开:"我才离京四年,怎就..."

"是大疫。"伶舟洬低声道,"太医说,皇后为免人心惶惶,隐瞒病况多时..."

话未说完,顾来歌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两人猛然转身时,却正巧看见顾来歌紧闭双眼,呕出一口鲜血溅在素白孝服上,如雪地红梅,刺目惊心。

"陛下!!!"

此后的三个月,皇帝彻底罢朝。帝师赵如皎多次求见劝诫,痛心疾首:"陛下!江山社稷系于一身,岂可因私废公!"

但无论他如何苦劝,顾来歌始终独自坐在窗边的阴影里,曾经明亮锐利的眼眸此刻空洞无神,脸颊凹陷,胡茬凌乱,如苍老十岁。

奏折在嘉政殿堆积如山,各地急报石沉大海。赵如皎见他这副模样,最后一次拂袖而去,径直走向伶舟洬的府邸,留下一声沉重叹息:

"国事繁重,总要有人决断。否则,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伶舟洬沉默良久,最终在赵如皎的目光下轻轻点头:"学生明白了。"

彼时已至深秋,潇潇雨打梧桐叶,声声入耳不入心。

起初,伶舟洬还只是代批些日常政务,用那方顾来歌早年赐予、用于紧急事务的"天顾之宝"小玺。他模仿着皇帝的笔迹,在奏章上写下“知道了”、“依议”。

他依旧谦卑恭敬,总是垂着眸子道一句“才疏学浅,恐误朝政”,会在决断前后,再三过问赵如皎。但赵师年事已高,心力憔悴。而伶舟洬天资聪颖,处事慎重,过几日之后,竟能模仿顾来歌朱批,至七八分相似。

因此,渐渐连军报也经他手。他越来越得心应手,那些错综复杂的政务,在他手中迎刃而解。

他第一次落笔时,腕间细细抖着。在批过奏章时立马抬眼看向窗外,长长吐出一口气后,仍然无法平息胸腔内的剧烈嗡鸣。

"伶舟大人,边关军饷不足,该如何处置?"户部侍郎问道。

伶舟洬提笔在奏折上批阅:"从江南税银中拨出五十万两,即日运往边关。"

"可是陛下尚未御批..."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伶舟洬打断他,"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直到天顾九年深秋,陆庭松回京述职。

“陛下还是不肯见人吗?”嘉政殿外,陆庭松身披寒意,眉头紧锁地问着守门的宦官。他已官至镇国大将军,眉宇间的稚气早已被边关风沙磋磨出锋利的坚毅。此刻却满是忧色。

宦官苦着脸摇头:“陆将军,您还是回去吧。陛下……陛下说了,谁都不见。”

陆庭松重重叹了口气。

“我去看看却行。”陆庭松对宦官点点头,转身朝着宫城东面的尚书省值房走去。伶舟洬如今深得帝心,在皇帝不理朝政的这段时间,许多政务都压在他的肩头。

他了解伶舟洬。这人平日里也严苛待己,更别说这段时日,一定也忙得焦头烂额。陆庭松暗暗想着,等会儿见了人,第一句话定要说“你瘦了”,来逗逗这位总是藏着心事的大人。

值房内灯火通明,陆庭松推门进去时,伶舟洬正伏案疾书,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将他淹没。他看起来果然是清瘦了些,但眼神依旧锐利,只是眼下带着浓重的青黑。

“相礼?你回来了。”伶舟洬抬起头,见到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放下笔起身相迎:“边关苦寒,你清减不少。”

怎么说辞也被人抢了先。

“却行,”陆庭松在心底轻叹一声,笑着走向他,却在不经意往他身后一瞥,猛然看见他案头那堪比小山的奏疏,心中一沉。

他来时路上想好的开场白一句也未用得上,开口竟从关切,变成了难以置信的问:“这些……都是你在处理?”

伶舟洬揉了揉眉心,语气无奈:“陛下心伤难抑,朝政却不能停滞。各部请示、边关急报、赋税钱粮……总得有人决断。”

他说罢不再多谈此事,引着陆庭松到一旁坐下,亲手给他倒了杯热茶,在氤氲开的热气中望向那人双眼,轻声问道:“西北情况如何?”

他盯着伶舟洬,试图从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找出些许端倪,却只看到一片坦然的疲惫。

“却行,这……是否不合规矩?”陆庭松没有任他转移话题,声音有些干涩。

伶舟洬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用多想,也明白他在说什么。

他疲惫地叹了口气,给他斟满一杯热茶,递了过去:“相礼,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朝局不稳,若事事都等陛下裁决,只怕政务积压,生出更多乱子。”

伶舟洬看着陆庭松依然没有放松下来的肩膀,垂下眸子,轻轻吹了吹杯中茶沫:

“乌洛侯近来在边境屡有异动,军饷粮草若不能及时调拨,你我在前方拼杀的将士当如何?我这是为了大局……”

窗外秋风呜咽穿过,惹得残烛跳了几下,弱火抖动间忽明忽灭。

陆庭松静静看着他眼睛里的血丝,原一直都没有说话。他见伶舟洬饮了口茶,似乎还要继续说下去时,嘴唇翕动,叫了声“却行”将人话头截住后,轻轻问了一句:

“御笔朱批,也是为了大局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