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照破山河 > 第18章 第 18 章

照破山河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如是栀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5:26 来源:文学城

御花园小酌后,陆庭松与杨宴虽未到算得上“化干戈为玉帛”的地步,但总算不至于见面时再刻意错开脚步。

只是,这种不上不下的关系却更为微妙,彼此偶然擦肩时的尴尬,甚至比从前还要多上几分。

这两人几时见了,都是匆匆对视一眼,连点头招呼都卡在下巴上,直到人都走远了,还要纠结。

顾来歌乐见其成,只觉耳根清静许多。只是苦了陆庭松,事到如今,竟然说不上是挫败更多,还是无奈更多。

他虽是武将,却修了一颗八面玲珑,细致体贴的性子来。入朝为官这些年,别的暂且不论,但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却是手到擒来,几乎从未败绩。

而这个“从”字,正是被杨宴用“几乎”打破的。

圣意难测,天心更是莫测。顾来歌并未能立即对庶用兵或遣使做出决断,只是将此事暂且压下,欲另作打算。

没成想,这一压,却压出了朝堂之上的波澜暗涌。

这日朝会,议题又扯回庶牟之事。天子态度曖昧,一位御史大夫率先出列,激动陈词,一番“好大喜功,罔顾生灵”,言辞激烈,直指陆庭松。

陆庭松本人尚未开口,正想着怎么为自己辩驳两句,他麾下一位性如烈火的副将便按捺不住,跳出来反唇相讥:

“腐儒之见!只知空谈,可知边关百姓日日活在刀锋之下?大人莫非以为,凭几句圣贤书,就能让庶牟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吗?”

莫名被暗戳戳阴阳怪气了的杨晏皱了皱眉,正欲开口,却被他身后一名门生抢先一步。

只听他对着那副将冷笑道:“将军难道不知‘国虽大,好战必亡’?杨大人深谋远虑,乃是为国蓄力,岂是尔等只知冲杀的武夫所能领会的?”

双方在廷议时引经据典、争执不休,将朝堂变作辩场,各执一词,吵的不可开交,简直是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龙椅上的顾来歌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着扶手,看不出喜怒。

——只是处在漩涡正中心的杨宴和陆庭松二人,连句话都插不上了。只能在此起彼伏的争吵声中,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彼此眼中皆是无奈之色。

“书生之见,怕是只会纸上谈兵罢了。”朝会散后,兵部李侍郎跟在陆庭松身后,眼看他要走远,快步追了上去,压低声音道:“某些人畏战怯敌,实在是不足与谋,陆将军,不必放在心上。”

他说话时语气轻蔑,下意识朝着杨宴的方向瞥了一眼。

陆庭松一开始不知道这人是在对自己说话。他听到“畏战怯敌”时,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他忍不住皱了下眉,不动声色地与这人拉开几步距离,随口含糊应道:“李侍郎,莫要私下妄议旁人。”

杨宴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才跨过门槛,还来不及整理衣冠,那工部王郎中亦凑了过来,拱手道:“果然杨大人深谋远虑,可见民生之艰呐。”

这人说话归说话,一双眼珠子却总是在不远处的陆庭松身上乱转,看得杨宴有些不耐。

他正欲开口敷衍两句,却听那人又再次开口,语气间尽是谄媚之意:“某些武夫只知逞匹夫之勇,实在是乏谋少智。”

杨宴淡淡瞥了他一眼:“王大人,工部近来政务清闲?”

王郎中愣了一瞬,继续堆笑道:“哪里的话,工部近日……”

“既然如此,速去料理公务便是。”杨宴懒得与他多费口舌,听也不肯听完,也不管那人愣住的神色,冷冷打断后抛下这句,快步离开了。

陆庭松和杨宴虽仍不多言,但他们已经从剑拔弩张转为点头之交的这种趋势,似乎并未被朝中诸位发觉。

于是,朝堂之上,最终还是必不可免的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局面——

众人欲择木而栖,暗中分为杨、陆两派。

“杨派”唯杨晏马首是瞻,主张一句“邦交之道,贵怀雅量,宜以礼化干戈”;“陆派”则奉陆庭松为圭臬,坚持“犯我大戠天威者,虽远必诛”,终日随其左右。

两派人互相较劲,谁也不服谁。每日在朝堂上争得慷慨激昂也就罢了,下了朝还要再在暗中讽刺,阴阳怪气一番。

一方欲退一步海阔天空,惹得另一方蹬鼻子上脸,气得更进一步,恨不得往彼此家门口丢臭鸡蛋。

纵然陆庭松和杨宴平日里并不在意旁人言论,但一而再再而三的听见身边人煽风点火,说着对方坏话,只想扶额苦笑。

二人什么法子都试了个遍,试图为彼此证明,顺道也能将“已和解”的关系说明白,只是始终不起效。

随口敷衍了?不依不饶,继续针锋相对;认真解释了?定有苦衷,矛盾更上一层楼。

两人互相说对方的好话?

陆庭松:“杨尚书乃大戠之柱石,不可轻侮。”

杨宴:“陆将军一心向大戠安危,战和之议,俱为国事。”

——看看,看看。这就叫大将军自当雅量,宰相肚里能撑船。

两人亲口承认早已和解?

——我管你叽里咕噜说什么呢,肯定是觉得明面上撕破脸了不好看,所以我们看不见听不见。

还有此刻。二人不过是恰好顺路,一道并肩走了一段路,便能听见旁边一些自以为小声的议论声。

“瞧瞧,瞧瞧!杨大人和陆将军果然又对上了!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杀气!”

“啧啧,真是王不见王,你看他们二位那脸色,僵得很,方才定然是又吵过了!”

“咱们绕道走吧,可别被殃及池鱼……”

杨宴:……你带出来的兵?

陆庭松:……你教出来的门生。

二人真正冰释芥蒂的那天,其实已过去了许久,恰逢一个立冬前的微雨之夜。

彼时陆庭松之妻常相思即将临盆,他是在朝堂之上得知的这个消息,手抖了半天。将往后余几天的公务一口气处理完后匆匆告假,只憋着一股气,等待归家。

然天公不作美。陆庭松才跨出宫门,冰凉雨丝便扑面而来,陆庭松这才想起自己心急如焚,一时间忘了备伞。

十月霜降过后的天总是忽冷忽热,晌午还勉强算得上是旭日暖阳,微风不燥。

不曾想天色才暗下去,那股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冷风中,仿佛夹了细细刀片般,专挑袖口和领口往里钻。

但陆庭松此刻也顾不得别的,正欲冒雨冲入这朦胧夜色,直奔马车时,头顶雨丝忽止。

一柄素青色的油纸伞不知何时悬在头顶,替他遮去了连绵雨丝。

陆庭松愕然回头,却见杨晏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正立于他身侧。

他一手举伞,面色是一如既往的平淡,甚至带着点惯常的挑剔:

“陆将军是要这般归家?淋得一身透湿,若染了风寒倒不要紧,可别渡了病气到旁人身上。”

话虽刺耳,那伞却稳稳地倾向他这边,杨晏自己的半边官袍,反倒被雨沾湿,透出深色水痕。

陆庭松微微一愣,此刻一心只想快些回去,好见一见他思念已久的妻。真真是无心计较这人言辞间的刻薄,甚至还因这突如其来的援手而生出一丝感激,匆匆一揖:“多谢杨大人。”

“不必。”杨晏语气硬邦邦的,举伞与他一道,快步走向等候在宫门外的马车。

一路无言,只有细雨敲打伞面的沙沙微响。到了车前,陆庭松再次谢过,转身便要登车。

“陆将军。”杨晏忽然又叫住他。

陆庭松回头,雨夜中,杨晏的神情看不太真切,只听得他声音依旧别别扭扭,语速也比平日里快得多,仿佛生怕让人听清:

“妇人产后体虚,最忌风寒,亦需温补。……你好生看顾。”

他顿了顿,似乎是想到自己家中的妻儿,脸色柔和了一瞬,认真对陆庭松道:“恭喜。”

言罢,他也不等陆庭松作何回应,便转身举伞,重新没入宫墙的阴影之中,背影清瘦而挺直。

陆庭松愣了片刻,心中那点异样的暖意还未来得及化开,马蹄敲过青砖,已然疾驰向家。

——

待到家中,陆庭松一番忙碌欢喜自不必多说。他看着虚弱却含笑的妻子,还有襁褓中玉雪可爱的女儿,只觉得人生圆满,再无他求。

常相思脸色还有些苍白,一双杏眼却亮的惊人:“相礼,你抱抱她。”

陆庭松手还抖着,极小心、极轻柔的将婴儿从婆子手中接过,只觉得鼻酸眼热,喉间发堵。

“她的名字,我都想好了。”陆庭松忍过那阵鼻酸,开口时嗓音微哑:“就叫‘眠兰’罢。你素日里最爱兰花,可如今却不是兰花花期。”

常相思看着他,轻轻应了声“好”。

翌日下午,府门外却来了杨府的几个家仆,在他意外的目光中,恭恭敬敬递上了一个沉甸甸的精致礼盒,说是奉他家老爷之命送来的。

陆庭松打开一看,竟是上等的当归、黄芪、红枣等产后补品,还有一捆标注是偏方的药包,配伍讲究,一看便知是用了心的。

盒内并无礼单,只附着一张素笺,上面是杨晏那一手熟悉的风骨峻峭的字迹,内容却让他哑然失笑——

“内子予尊夫人的。有当归黄芪若干,皆性温补气血之物。慎用,勿食太多。 ”

送了便是送了,还偏要特意强调一句,是“内子予尊夫人”。

陆庭松拿着那张纸条,反复看了几遍,想象着杨晏写下这几句时那副拧着眉头拉不下脸来的别扭模样,终于忍不住,轻笑出了声。

没想到这位杨大人看似古板刻薄,竟也是心思极细腻的。

他想了想,提笔,也写下了一张回帖,只简单一句话: “多谢,改日定登门拜访。”

他待墨迹干涸,便方方正正折叠起来,吩咐下人,定要亲手交到杨晏本人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