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照破山河 > 第13章 第 13 章

照破山河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如是栀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1:45:26 来源:文学城

杨徽之与陆眠兰回到驿馆时,手中多了两包还冒着热气的茶酥饼,槐南特产的茶叶末做馅料,混在油酥饼皮里,入夜微凉的风一动,就透出一股甜腻的香气。

裴霜并未休息,仍在灯下查看卷宗。见他们回来,随意抬眼看了看,目光扫过在那茶酥饼时,在纸包上晕开大大小小的油点微停留了一瞬,便又垂了下去。

杨徽之走上前去,将还冒着热气的一包饼搁在他手边:“裴大人,尝尝?味道确实新鲜。”

裴霜没拒绝,但也没有立刻伸手去拿。他只是指了指桌上的一封密信:“才收到的。宜都宁州传来的消息。夏侯昭的老家早已人去屋空,邻居说他两年前举家迁走,说是投奔远亲,但无人知晓去了何处。”

屋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两年前……”陆眠兰轻声道:“正好是账目出现最大亏空的之后,调来赵胥吏的那一年。”

“不是巧合。”杨徽之撕开另一包茶酥饼的油纸,递给陆眠兰一块,自己却没什么心思吃:

“他显然是算好了日子,在事情可能败露前就抽身。只是……他若非背后有靠山,又岂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将所有痕迹都抹的一干二净?”

陆眠兰接过他递来的茶叶饼,咬了一口,也吃不下了,便只用帕子包起来,先搁在一旁。

“并非全无痕迹。”裴霜用指尖将密信推向前,待杨徽之俯身去看时,才继续开口:“追踪银钱流向的人发现,那笔一千四百两,被分批汇入阙都的质库,而后又被人迅速提走。”

他边说着,语气也微微冷下去:“提款人手持夏侯昭的身份文书,但经描述核对,并非夏侯昭本人。”

“替死鬼,或者……同伙。”杨徽之沉吟片刻,“他老家在宜都,为何偏要去阙都的质库?是哪家?”

“永昌号。是皇商的产业。”裴霜语气依旧平淡,但陆眠兰明显看到,他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

杨徽之沉默下去,陆眠兰也不知该作何回应。

裴霜看着他们两人的神情,轻声呼出一口气。他站起身,拍了拍杨徽之的肩膀,又看向同样愁眉苦脸的陆眠兰:“好在,槐南之行并非一无所获。”

裴霜言简意赅:“杨少卿说得对。能如此干净利落地抹去一个经手巨额亏空官吏的下落,绝非易事。夏侯昭此人,背后定然有靠山。眼下我们在槐南,恐怕已查不到更多了。”

“那接下来,我们要回阙都吗?”陆眠兰问道。

裴霜并没有急着表态,他见杨徽之依然紧锁眉头,无声的叹了口气,又把问题抛了回去:“依你们之见,还有何留在槐南的必要么?”

杨徽之沉吟片刻,开口道:“槐南税案,根基在数年积弊,非一朝一夕能彻底厘清。依我之见,如今舅父商队一案已明朗,足以销案。”

“至于夏侯昭及其背后之人……仍需从长计议,倒不如先回阙都,调动更多卷宗查阅,或许能从其历年调任、经手项目中找到新的线索。”

裴霜点了点头,又看向陆眠兰:“陆姑娘,你呢?”

陆眠兰也点点头,裴霜听她也说过“先回阙都”后,便想先回房整顿,再计划行程。

只是他才刚转过身,没等迈出第一步,陆眠兰便在身后急急张口,连着唤了他两声:“大人,大人等一下!”

“何事?”裴霜又回身看她。

陆眠兰原本是不想开口的,但既然说了要回阙都,就想着干脆趁热打铁,将之前采桑和采薇打听来的线索一并说了,免得夜长梦多。

再者,万一这桩桩件件凑在一起,是真的互有关联,倒也不至于给她治个“知情不报”的罪名。

她原本还纠结着,但裴霜已经转回来等着她开口了。事已至此,索性破罐破摔,在杨徽之疑惑的目光里,硬着头皮说下去。

“这要从何说起……”她斟酌了片刻,忽而没头没尾的问了裴霜一句:“天顾八年,自越东司照而起的那一场大疫,裴大人可曾听说过?”

裴霜面色一僵,目光变得有些深暗。他点了点头,声音都低沉下去:“我知道,怎么了?”

“我阿娘在世时,有过徽阜第一绣娘的威名。”陆眠兰不自觉有些紧张,手心也攥得捂出汗来。

她一字一句往下说着,只觉喉咙发干:“我自幼随着阿娘学习绣艺,之前墨竹和墨玉从尸身指缝里搜寻出来的绸缎残丝,我让采桑拼凑过一份,勉强可以看清一点。”

“按照仅有的针脚走向来看,是那场大疫过后,才在司照流行过的纹样。”

她长话短说,最后虽面上仍是冷静自持,额间却渗出一丝冷汗来:

“但若是司照的富商,定不会将一件过时的衣裳留着整整二十年。但若是此人尚在为官,要做出一副清正廉洁的样子,倒也不无可能。”

陆眠兰说完这番话,长舒一口气。她偏头时看见杨徽之的表情也逐渐变得难看。一时之间,谁也没开口。陆眠兰只觉周身的空气变得黏稠,连这股诡异的沉默都变得极为漫长。

裴霜和杨徽之对视了一眼,终究还是杨徽之打破了这份令人窒息的沉默:“采茶,你能肯定么?不会误判?”

陆眠兰坚定的摇了摇头:“绝不会错。我和采桑采薇都看过。今日派她们出去,也是为了在槐南的绣铺做参照,没有发现类似绣法。”

裴霜看着陆眠兰的双眼,好一会儿才慢慢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他并未对陆眠兰提出质疑,甚至确实仔仔细细的回想过:“越东偏南一代,确有信仰图腾的风俗,你说得也不无道理。但事关重大,只能先待回到阙都复职后,再做决断。”

他言罢深深看了陆眠兰和杨徽之一眼:“明日天亮启程,返回阙都。”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回门一事,允你们三天。”

杨徽之和陆眠兰立刻行礼,恭恭敬敬地道了句“多谢大人”后,目送他上楼回房。

两个人皆是松了口气。

片刻后,杨徽之轻声叹息:“你怎么连我也瞒着?”陆眠兰侧目看他,只见这人双眸微微眯起,做得一副有怨气的样子,但其实细听来,那语气里一丝责怪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像是有些委屈。

陆眠兰勾唇微微一笑,半真半假道:“杨大人这般通透的人,也没听过一首诗么?”她语气悠悠:“‘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啊。”

陆眠兰的声音念起诗来,是与平日说话不一样的好听,恰如千金难求的上好锦缎拂面而过,柔软而不失韵味。

杨徽之本意也不是真的要怪她,所以哪怕听了她念着样有些生分的诗句来,第一反应也不是不被信任的怄气,反而想让她多读几句来听。

他深知陆眠兰不可能会这么快就全然相信自己,却还是没忍住对她做了句承诺。

夜色渐浓,虫鸣声时有时无。

杨徽之将身子转向她,也不管面前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欣赏夜色,就那么一字一句说得认真:“如果你在某时某刻,需要一个全然可以托付或依赖的人,我希望那个人会是我。”

陆眠兰并没有看他,目光似乎在那般盏月牙上,又或者在某颗透着微光的星子上。她闻言微微一笑,并没有回答。

一直到杨徽之叮嘱她“早些休息”,然后也转身回房时,她才将目光收回,看着杨徽之离去的那个拐角,声音轻的像一阵已吹至即将消散的风,却一字一顿,无比清晰:

“我绝不会依赖旁人。”

——

天光微熹。晨间薄雾虚还在日间,是一日中除去傍晚,难得不那么燥热的时候。

采桑和采薇两个丫头昨日听陆眠兰说要回门的消息后,夜间便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稳,起床替陆眠兰梳洗时,哈欠连天的打,一个接着一个。

陆眠兰听见采薇小声嘀咕的一句“怎么又要回去看舅老爷和舅夫人的脸色……”

话音未落,采桑便用胳膊肘轻轻顶了她一下。可采薇在铜镜中与她对视时,分明也看到阿姊一样的满面愁容。

她们下楼时,驿站外已备好车马。裴霜行事向来利落,既定下行程时间,便无半分拖延。随行侍卫与衙役皆已整装待发,在晨雾中肃立,一眼看去,无声透着一股紧绷的气氛。

杨徽之护着陆眠兰登上马车,自己则翻身上马,行在车驾旁。

他的目光慢慢地扫过队列,看见裴霜正与领队的侍卫低声交代最后几句,眉宇间凝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看似一切如常,但杨徽之心里却隐隐泛起一丝不安。

车马启动,辚辚驶离柳州地界的驿站,官道在车轮下延伸。为尽早返抵阙都,裴霜选了稍近但略僻静的官道。

途中他曾两次抬手,示意队伍略微放缓速度,目光如鹰隼般掠过前后人马,每一次,都让杨徽之搭在剑柄上的手指微微收紧一分。

陆眠兰隔着车帘也能察觉到他异样的沉默,低声问道:“怎么了?”

杨徽之微微摇头:“不知道,但总觉着心里不踏实。”他替陆眠兰整理好车帘,向远望去。队伍行进有序,并无骚乱,但他心下那一丝模糊的不安始终没有消散。

陆眠兰靠着车壁,一夜未能安枕的困倦渐渐袭来,正当她眼皮沉重欲阖时,马车外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骚动,随即是墨玉压低的、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禀报声:“大人……”

杨徽之眉头一蹙,微微低下身子,亦将声线放轻:“何事?”

墨玉靠近,自然而然走过去,看样子只是在为杨徽之牵绳。他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声掩盖:

“方才清点人数,护卫、仆役连同车夫,共计应有八十三人。但……属下和墨竹反复核验了三遍,现下队中,实有八十五人。”

空气骤然一凝。连昏昏欲睡的陆眠兰也瞬间清醒,她小心翼翼地掀起车帘,与杨徽之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出自唐·李治的《八至》哦[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