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明 > 第20章 第19章

昭明 第20章 第19章

作者:七日回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0 05:25:05 来源:文学城

孟不觉很快发现,易真给自己画的饼没那么容易吃,行宫之旅也并不像他先前想象的那么好玩:易真依旧为公务所困,宫中来的郎官们围绕在他身侧,除却监视他按时完成工作,时不时还要派人驰马回宫中禀报公务。孟不觉觉得,易真这一趟出行压根就不是为了养病,纯粹是换个地方办公来了。

“这也太苦了。”

他与休沐中的张嫣相约猎鹿,两人背着弓箭、骑着马匹在行宫林苑间缓行。

“官员每个月还有几天休沐,殿下倒好,连养病都有几车文书跟着。按这个‘养病’法,猴年马月才能养好?”

“这就不用咱们操心了。殿下自有殿下的应对办法。”

张嫣从箭筒中抽出一支箭,瞄准了前方簌簌晃动的草丛。

“每个人有每个人擅长做的东西,而人最需要学会的,就是别拿自己的短处去指导别人的长处。”

他松手,箭出如电,没入茂密的杂草,枝叶间随即传来什么东西挣扎倒地的声响。

孟不觉骑马过去,从草里拎出一只腿被钉在地上的雪白兔子:“哟,这个色在野外可是难得。”

这只白兔雪白滚圆,皮毛柔滑,在他手下不住地叽叽叫唤。

张嫣看他把兔子抱在怀里、从脑袋一直摸到尾巴,忍不住笑了:“你喜欢这个?成啊,送你了,带回去养吧。”

还是个孩子呢。

他宽容地看着孟不觉。在他看来,这个少年就该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奔跑在山林间、带着弓箭和宝剑欢呼雀跃,而不是困顿在宫闱之间,绞尽脑汁哄那位殿下高兴——

不是说太子殿下不好的意思,只是他每每瞧见太子,总觉得他像那种开到盛极、即将转衰的花。而孟不觉还这么年轻、健康、活泼,却偏偏要去攀附这株将死的花而活。他由此感到诡异的不相称。

他委婉道:“只是你养兔子要小心。殿下比你年长两岁多,又天性喜静,东宫少见闹腾的东西。若在东宫养得不舒快,你就告诉我,我帮你把它带出去。”

孟不觉抱着兔子,一双黑而圆的眼直直看着他。

片刻后,他展颜道:“没关系。我又不是不懂事的兔子。殿下若喜欢安静,我日后安静些就是了。”

他把兔子放进自己马侧的小筐,继续驱马跟着张嫣往前。

他问张嫣:“张将军是怎么和殿下相识的呢?也是通过容二郎举荐吗?”

“那倒不是。”

张嫣又在前面的林子里发现了一头鹿。

“我是跟着李二一同进京的。”

“李二又是谁?”

“咱们未来太子妃的同胞兄弟。当时他在幽州做参军,我饿得活不下去,就去他家后厨偷了几个馒头,还把追过来的护院给打了;然后被抓到去坐牢,坐了几天,他到牢里看我,说觉得我还挺能打的,问我想不想跟他做事,以后饭管够。”

他拉开弓,不曾想那鹿十分警觉,朝他们这里望了一眼后就撒开蹄子跑了。张嫣感到十分遗憾,却也只能收弓,继续带着孟不觉四处溜达。

孟不觉问:“然后你就给他卖命了?”

“那当然——怎么可能呢?”

张嫣大笑。

“他那时候也就十**岁,我能服他?当然是口上应好,等他把我提出来,立刻扭头就跑了!”

他和李二郎的关系应该很不错,现在同孟不觉说起这些往事,面上还是带笑的。

孟不觉会意:“你现在还不是来了?”

“现在是现在,当时我可不服他。他拿自己用不尽的东西来施舍我,指望我因为这个对他感恩戴德,怎么可能?”他嗤笑道。“后来答应他,是因为发现他其实也穷得响叮当,自己家都没几口吃的,居然还在分口粮给麾下军士——行嘛,自己都不够的东西还要分给旁人,我认他是个圣人。”

“哦——原来你好和圣人玩。”

“怎么说话呢怎么说话呢?”

张嫣一马鞭抽在孟不觉坐骑的屁股上,那马立时颠了两颠,载着哈哈大笑的少年人跑远了。

“我们这叫志趣相投!”

孟不觉才不信他所谓“志趣相投”的鬼话,又和他在山林间跑马半晌,打到几只鹿、几只野雉,随即打道回府,抱着张嫣送给自己的兔子去找春姬玩耍,奈何春姬最近忙着做管事姑姑给她留的功课,也忙得很。

他只得抱着兔子回到自己的卧室,自个儿给兔子上药包扎,又拿湿布将它擦干净,捧着它自言自语:“兔子啊兔子,可怜这满宫上下,竟只有你我两个闲人啊。”

从他支起的窗口吹入一阵风,掀动了附近垂下的细帘,在角落里发出小动物般簌簌的声响。

孟不觉听到这动静,怕屋中灯台被风吹倒,连忙循声回头去看。

比之前年长了些许的崔延走了进来,在一个年轻人的背影面前恭谨下拜,将一卷文书呈递到了他的手上。

自被软禁封地以来,易桓每个月雷打不动地给哥哥上表、呈上土仪和名贵药材,希望兄长能允许自己入京为他诊治,太子便也每个月雷打不动给他一封由属官抄录的客气回书,顺带赏他一点金银财物,但决口不提允他入京的事。

易桓接过这卷文书展开翻看,笔迹是他熟悉的字体,落款是他熟悉的东宫印信,但内容却生疏严厉到令他觉得齿寒:

这原是一封针对他请求的回信,在信中,太子客气地拒绝了他回京探望自己的请求,表示召齐王世子、荆城王、宛山王诸子等年轻宗室入京确有此事,自己自有考量,不需要他这个弟弟多加置喙,他只要安分呆在自己的封地为父亲祈福即可。

他有考虑?他能有什么考虑?

在逼死谢沅、杀黜大批谢氏子弟后,皇帝因为谢家之事“病倒”,太子随即开始“奉旨”监国。他上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几位亲兄弟(包括那个才两三岁大的幺弟)全部赶到了封地,无诏不可入京,第二件事便是开始启用酷吏、大兴连坐告密之风,疯狂屠戮与谢家有过联系的世家和宗室。太子监国第二年,楚王、广都王等六王勾结反叛。右卫率张嫣受命持节,与谢清、王忡共诛叛王,几位叛王连同他们一家的头颅至今还在城门上高挂着。

短短两年,朝野内外风声鹤唳,太子仿佛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杀放一批士族、空出一波官位后,立刻就让自己的属官和扈从顶上,大批抄家流放得出的银钱被用于内政和军事,政令出台和推行的速度也极快——也是到了此时,世家勋贵才发现东宫已经积攒了相当深厚、训练有素的文臣班底。至于武将,虽然也有招揽,且各个都是年轻的将才,但数目实在太少,幸而还有谢氏残支可供他驱策……他的时间到底太短,所能施为的场所也实在太有限了。

如果再多给他一点时间……

但很可惜,他不会再有更多的时间了。即便用最名贵的药材吊着,国政之事也在疯狂燃烧他的心力和生命,更何况他本就体弱,没有那么多心血可供燃烧。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可怕的殿下终于快要死了。所有人同样知道,这位皇太子成婚多年,只有太子妃一位妻室,且二人并无子嗣。

召集宗室入京算是一个信号。他似乎打算从年轻宗室中挑选一个继承人,和他血缘更亲近的弟弟们反而被他放弃了。

易桓不甘于这样被放弃。

他捏紧了手中的文书,另一种更微妙的感情啃噬着他的心脏。

他怔怔道:“……阿兄要一个陌生人。他宁愿要一个陌生人,也不愿意要我。”

他曾经手把手教了我三年,即便这样,他也不要我,宁愿去挑选一个陌生人也不要再见我。

为什么?

为什么不要我?

我还有哪里做的不够好吗?

恐慌。犹疑。忮忌。

“殿下已经做的很好。”

崔延再次躬身下拜,这次的话语显然真心实意很多。

“不过两年,燕地吏治清明,焕然一新。想来陛下若能得见,心中也会高兴的。”

谁在乎陛下怎么想?那老东西又没教养过他一天。他是母亲哺育大、姨母和兄长教导出的孩子,母族给予他生存下去最基本的东西,兄长则将走向更高处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他,却又在半途将他无情地丢开,毫不留恋地走向了自己选定的下一个人。

就因为死了一个容桑。

就因为死了一个容桑!

他将文书丢开,双手揪住了崔延的衣襟:“不,崔郎,你说得不对,我学得还不够好。我若学得够好,我们就不会被发配到封地软禁;我若学得够好,他便不会有将我赶出上京、施施然挑选宗室的机会。”

他把崔延推开,抬脚往屋外走,孟不觉的视角也不由自主跟着他往外漂移,落在屋外与行宫截然不同的景色上。

梦中似乎还在早春,四周林木荒疏,天地间好像蒙着一层灰。

易桓站在这片灰蒙蒙的天地间,分明个子比先前更高挑,孟不觉却觉得他看上去显得更小、更孤独了。

崔延落后他几步站定:“这个月还要给东宫递文书吗?”

易桓沉默片刻,说道:“不用了。”

以后都不用了。

“走吧,替我给长姊送一封信。我来念,你来写。”

亲情换不回他的哥哥,那就拿宗法、用道义来压,毕竟皇帝还没有死,太子显然还顾忌着这最后一层屏障,并不想真的落下弑父恶名。

他想要把哥哥夺回来,就只能先成为刺向哥哥弱点的剑,弄伤他、打压他、摧毁他,将他从天上拽到泥里死死按住,不能给他半分喘息的时间。只有这样,他这位生来高贵的长兄才能被迫将视线放到微末处,才能重新看见从泥里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他。

桓和孟的区别belike

桓:下来吧你!(用力拉)

孟:小孟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就,桓对他哥的了解停留在zz生物层面……相较之下孟认识真的时间更短,但他看见的是一个“人”,其实了解要深入很多(感情也阳光很多,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第19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