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明 > 第12章 第11章

昭明 第12章 第11章

作者:七日回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06:43:43 来源:文学城

果然,皇帝回到宫中没有多久,瞥见桌上太子党递上来的奏议,微薄的父子情瞬间褪去,立时开始后悔自己关“三皇子”关早了。

好在这次太子分外识趣,第三天便在病中递了折子,恳请父亲看在兄弟年幼不懂事的份上放三皇子出来,皇帝便顺水推舟罚了三皇子半年的俸禄,又勒令三皇子前往长安寺为长兄祈福,就这样把人又给放了。

但与此同时,他对太子的感情确实变化了些许,到底掺进了一点后悔与怜爱。

因为这点怜爱,当太子久病不愈、上奏希望可以前往京郊行宫暂住养病时,皇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出行请求。

东宫顿时因为收拾行李变得热闹起来。

孟不觉没什么东西要拿,早早收拾好了自己的包裹,去东巷寻找春姬玩耍,结果春姬压根没空搭理他,正忙着和同寝的小姐妹往包裹里塞志异。

孟不觉站在屋外,看她们叽叽喳喳争论到底谁的志异最值得带,忍不住噗一声笑了:“这有什么难的。我那还有些空,你们拿不下的匀些给我,我帮你们装去就是了。”

“真的?”

小女孩子们立时高兴起来,兴冲冲地跑进屋子里,须臾抱出一打书,一边往他手里放,一边甜滋滋地同他道谢:“谢谢孟郎君!孟郎君真好!”

春姬也笑嘻嘻地走过来,踮起脚往书堆的最上面又放了一本:“谢谢孟郎君!孟郎君真好!”

孟不觉便抱着这堆书回去整理。

他回到自己的小屋,书本摇摇晃晃,差不多把他的视线挡了个严实,因此有人帮忙拿走了一半的书时,他还特别高兴地说了声“多谢”;但等书本移开,他看清了接书人含笑的脸,惊得差点原地跳起来:“殿下?!您怎么到这边来了?”

易真坐回素舆上,将书本堆放膝头,正从中拿起一本打开翻看。

听见孟不觉问话,他抬起头笑道:“难道孤不能来?”

那当然是能来的。

孟不觉说道:“今天日头大,不宜在外久坐。还请殿下移步室内再看。”

他说着,用膝盖顶了下手里的书堆,准备腾出只手从易真处接走书本。

易真却道:“不急。高宣,你带人去帮他收拾细软。孟郎,你随孤去见一个人。”

他身后一个沉默的影子答应一声,冲孟不觉福了个礼,见孟不觉没有阻拦之意,便从孟不觉手中接走书本走进了小屋。

孟不觉站在原地,往易真身上一扫,这才发现他今日穿得颇讲究。夏装轻薄,时下又流行宽大衣物,他穿了件墨绿上衣,下裳却是明艳的正红色,衣缘、袖口皆为素白,上面绣有缠枝莲,纮带、宫绦随风飘动,腰间组玉环佩琳琅错落,愈发显得他腰身清瘦,翩然若仙。

孟不觉努力把自己发直的视线从他身上挪开:“我们要去见谁?”

“一个你认识的人——谢家七郎,谢沅。”

侍人们推着小车缓缓走向宫道,孟不觉忙小跑着跟上,接过了易真递向自己的一卷简牍。

“长安寺乃清修之地,三弟留居寺中已有月余,本宫心甚忧之,故请宫人时时留心,将三弟一应状况呈报给孤。”

这简牍编结得很粗糙,所用材质有木有竹,大小厚薄也不一,似乎出自不同人之手。

他边走边读上头记述的内容:……初五,饭食未减,闭于静室自言自语,声量极小,内容难辨。……

六月朔,又听自语。口说“史册记述并非如此!”。……

初七。“不过一婢子,如此拿乔,恐怕是得明帝宠爱,方才挪了男人功绩与她,使她于青史中添名两笔!”

既望。“太子妃何其肤浅!太子病笃短寿,子嗣艰难,成婚七年方得一女,据说还有断袖之癖,不过容貌生得好些,伊竟也忍得!”……

孟不觉看到这里,突然被口水呛住,差一点咳死在宫道上。

易真扶轼回眸:“怎么?”

“咳咳,没事……”

孟不觉连忙跳过这根竹简继续往下看,谁知下头这根内容同样很惊人:“太子手段酷烈,我非书中明帝,如何是他对手?容二未死,他便不会哀恸销骨,更不会自毁前程……该如何是好?”

所以,后世史书上记载太子殿下是个断袖,断的对象是容二,甚至太子最后身死,还是因为容桑死了,他伤心过度开始自毁?!

孟不觉越想越气,简直要怄死。

他把简牍团吧成一团塞回给易真,赌气道:“不看了。满篇没一句好话。”

易真接过简牍:“嗯。若是好话,本宫也不必找谢氏了。”

他把东西递给身后推车的侍人,随即冲孟不觉伸出手,示意他搭自己一把。

孟不觉拉住他的手,顺手托住他的腰,将他直接抱上了宫门前的马车。

他在马车里撩开帘子,露出一张略微惊讶的脸:“孟郎好气力。”

孟不觉随即跳上车,在他身边坐下:“毕竟我是习武之人。”

易真侧过脸看他,半晌,轻笑了一声,拾起手边的刀扇摇了摇。

“去崇兴坊。”他扬声嘱咐车夫。

马车辘辘前进,孟不觉起先还腰背笔直地坐着,片刻后便像融化的猫,顺着车壁慢慢流淌成了一滩。

易真掩面笑道:“这样怎么能行呢?待会要见客,总不能衣衫不整。”

“我又不是世家子弟,我就是个乡野人,才不要遵这些麻烦的礼。”

他说着,把自己抻成一长条,在车厢里打了个滚,脸蛋挨着易真的衣袖,明亮含笑的黑眼珠自下而上望着易真的脸。

易真用刀扇盖住他的眼睛,伸手抚了抚他猫尾巴一样的长辫:“真是胡闹。”

“殿下不喜欢我胡闹吗?”

“在东宫一切由你,在外还是小心些好。”

易真也跟着换了个舒服些的姿势。

“孤是不在意名声,但你若做得过火,多的是人想要你死。”

一路闲谈,不知不觉马车已拐过街角,在一座府邸前停了下来。

孟不觉掀起帘子往外看,发现这府邸颇眼熟,正是易真当初安置他的那座宅邸。

门口的护卫迎上前:“殿下,谢小郎君已至,正在园中闲坐赏花。”

“嗯,知道了。请他去观云阁中稍坐,孤和孟郎随后便至。”

说是这么说,等孟不觉换好衣服出来,易真已经不见了,说是临时有事需要处理,反正当时邀人也是以孟不觉的名义邀的,让孟不觉先去,他随后就来。

自去就好……呵呵。谢沅几个月前才因为他挨过打,怎么可能好得了?!

孟不觉内心腹诽,面上却已经端出客套的笑,在侍从的引领下前往观云阁会见客人。

他是一个如风般轻盈滑佻的人,处理人际对他而言不算难事,可要他同一个已经算得上仇人的人打交道,还是有些太为难他了。

他讪笑着在谢小郎君对面坐下。原本正对着棋盘沉思的谢沅听见动静,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嘴角旋即挂上了讽刺的弧度:“孟郎如今显贵,平日里难得一见了。”

“这叫什么话。七郎有邀,难道我会不来吗?”

孟不觉一个激灵,下意识深情款款道。

谢沅看着他冷笑:“是吗?我怎么听说孟郎与太子过从甚密,甚至同进同出、抵足而眠,以至于容家那个假正经都气得写起酸诗来了呢?”

谢家多武将,谢沅年纪轻轻,也有个校尉的虚职。他和文官出身、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容桑向来互看不惯,偏偏姓容的最近发疯跑去边关,他实在好奇,忍不住托相识的武将帮忙“照看”,结果辗转收获了一大堆手抄诗稿。

他坐在书房读了大半夜闺怨诗,直至天色将明,方才惊悟:不对啊,我又不是他的仆人,怎么还给他拾掇起诗稿来了?!

他第二天便将所有诗稿装进盒子命人送去东宫,并很快得到了太子的回礼——一份工整眷抄的“三皇子长安寺起居注”。

他于是又熬了几个大夜通宵研读这份宝卷,并很快将之秘密呈送给族中长辈;谢氏主君又将内容呈递给皇后,皇后却按下了这份密报,并未将之展露给皇帝。

这便成了世家和皇族之间心照不宣的一个秘密:当下时局混乱,即便世家权贵,其实也过得颇为动荡。因此,他们既渴求三皇子所述未来中那位谥号为“明”的皇帝,又惧怕此世的他与“未来”的明帝有所不同。

好在按照时间推断,现下的“明帝”应当也才十五六岁,还是很容易受人影响的年纪。如果能尽早找到他、将他接入京中抚育……

在这样的诱惑下,谢家终于也秘密接过了东宫的示好,开始找寻起那位不知所踪的“明帝”。

当然,世家和太子之间的交易,孟不觉全然不知。

他眨巴眨巴眼,凭借本能笑着插科打诨:“且不说我的事纯属三人成虎,容二郎连这点雅量都没有,待太子殿下成婚,他可不得天天拈酸,把自己酸死?”

为什么让我来?我虽与谢七勉强算旧识,但我们之间的交情并不算多,关系也并不好。

孟不觉思来想去,猜测是三皇子的胡言乱语中提到了他和谢七,不由深恨自己没有看完全部内容——

未来的“我”到底和谢七干了什么呀!

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与谢沅周旋:“谢小郎君,你可知殿下为何邀你前来?”

“哦?我收到的请柬上可分明是孟郎的名字。”谢沅似笑非笑。“和太子有什么关系呢?”

孟不觉一时语塞。

饶是他向来心大,此时也不由埋怨起易真:你明知我和他关系不好,怎么还抛下我离开,让我独自一人面对他?

他的笑因此淡薄了一些:“是么?孟某也是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脸面,能借东宫的私宅,约谢家的郎君。”

他拂袖而起:“谢家与东宫向来不睦。我不知你具体来意,但你现在都不愿据实相告,想来没什么诚意。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再谈了。”

“……孟郎且慢。我今日来此,是为向你询问边城之事。”

谢沅也跟着站了起来,神色颇不自在。

“家父欲遣人往三殿下出生之地一探。那个地方名为天罗,与你曾居住过的石井镇仅五十里之遥……不知孟郎幼年时可曾去过天罗城?对彼处人情风土可还了解?”

澄清一下,那个时间线的易真和小容真的没有搞断袖,他很纯爱,只和老婆有爱情线。都怪野史误人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1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