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临天下 > 第4章 暗流初现

昭临天下 第4章 暗流初现

作者:汇源果汁有点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04:11:14 来源:文学城

东宫书房内,午后的日光透过细密的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左右皆已屏退,只余苏玉衡静立一旁。殿内熏香袅袅,试图驱散那股因朝堂风云而带来的无形凝重,却收效甚微。

君昭彻端坐于紫檀书案之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冰凉的桌面,发出规律而沉闷的笃笃声,与她此刻翻涌的心绪格格不入。

漕运……

这两个字在她脑中盘旋、沉淀,带着前世的阴影与今生的变数。

前世,户部王全贪墨之事,即便没有她插手,东窗事发也是迟早。只是那漕运案最终被父皇暗中按下,生生抹去了三皇子君鸿轩的身影。

她彼时不屑于兄弟阋墙,直到后来才透过苏家的消息网络,窥见其中竟真有君鸿轩的手笔。

而这一次,她选择在金銮殿上当众发难。

纵然父皇有心袒护,众目睽睽之下,也无法明目张胆地偏私。

至少,能换来君鸿轩一阵子的焦头烂额,无暇他顾,这已比前世的结果好了太多。

只是她没算到,王全为了保下君鸿轩这颗更大的棋子,竟如此果断地将漕运总督沈望抛了出来顶罪。

思绪及此,君昭彻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

皇子们的争斗,前世她从未真正放在眼里,他们终究难成气候。真正让她如芒在背、寝食难安的,始终是那位高踞摄政王之位的皇叔——

君临渊。

那个男人,心思深沉似海,权柄煊赫逼人,连父皇都要避其锋芒。

前世直至最后一刻,她都未能真正看透他分毫,只觉他如同一座万古不化的冰山,巍然横亘于她的帝王之路前,带来无时无刻、令人窒息般的压迫。

可这一世,有些东西终归是不一样了。

君昭彻脑海中瞬间闪过前世的画面——江风腥咸,刀光刺目,那个她视为最大敌人的男人,抱着她逐渐冰冷的身体,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眸子里,是她从未见过的、近乎破碎的恐慌与绝望……

他为何要救她?明明他们是那般微妙而对立的关系。

这念头如羽毛般轻轻拂过心尖,让那个因重重戒备而冰封的角落,蓦地一软。

她依旧忌惮他的权势,依旧看不透他的城府,但心底深处,却无法再像前世那般,将他全然,纯粹地视作敌人。

君昭彻看向一直静立待命的苏玉衡:“表兄,”她声音低沉:“沈望此人,你怎么看?”

苏玉衡略一思索,回道:“沈望是已故沈老将军的独子,靠着父荫坐上漕运总督之位,在任八年,素有能干之名,但也听闻其结交广泛,出手阔绰,与各地官员、甚至……一些江湖势力都有往来。此人绝非王全口中那般,只是个蛊惑他人的角色,更像是一条盘踞在漕运线上的地头蛇。”

“地头蛇……”君昭彻咀嚼着这个词,眼神微冷:“一条能悄无声息吞下御用云锦和军械物料的地头蛇,胃口未免太大了些。王全攀咬出他,是弃车保帅,但这车……恐怕也不是那么好弃的。”

君昭彻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东宫精致的园林景致,眼神却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波涛暗涌的漕运江河。

“王全认罪,沈望被推到了台前,这看似是案件的突破,但孤总觉得,这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顺势推动。”

“殿下的意思是?”苏玉衡神色一凛。

“沈望背后,或许还有人。王全不敢咬出三哥,但沈望呢?他会不会知道更多?或者,他本身,就是某些人用来转移视线的棋子?”君昭彻转过身,眼神幽深。

“绝不能顺着别人设定好的路子走。王全下狱,沈望成为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会集中在他们二人身上,以及他们可能牵扯出的三哥。但这恰恰可能掩盖了更深的东西——比如,那批军械物料的真正去向。”

她走回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

“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她一边快速书写,一边说道,“明面上,配合三司,顺着王全-沈望这条线查下去,这是父皇和朝堂众臣都看得见的‘正路’。”

“那暗地里呢?”苏玉衡问。

君昭彻笔下不停,声音压得更低:“暗地里,我们要查两件事。”

“第一,动用苏家所有在江南和漕运沿线的人脉,绕过官面上的渠道,秘密调查那批军械物料最后出现的地点,以及可能流入的黑市渠道。沈望是地头蛇,但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前提是,强龙不知道地头蛇的七寸在哪儿。我们要找到他的七寸。”

“第二,仔细核查沈望这些年的所有关系网,尤其是他与朝中其他重臣,特别是……与摄政王府,是否有过任何明里暗里的往来。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苏玉衡神情凝重,这两件事,都极易引火烧身,但他看着君昭彻那坚定而冷静的眼神,知道殿下心意已决。

“臣,明白。”他郑重应下。

君昭彻将写好的密信吹干墨迹,装入信封,用火漆仔细封好,递给苏玉衡。

“这些事,交由你全权安排,务必谨慎。”

苏玉衡接过密信:“殿下放心。”

君昭彻缓缓坐回椅中,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重生归来,她看似占尽先机,实则步步惊心。

朝堂之上,波谲云诡,敌人不仅来自明处,更可能隐藏在信任的背后,甚至是那个她前世今生都捉摸不透的皇叔。

但无论如何,她已没有退路。

漕运案,是她重生后的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不仅要胜,还要赢得漂亮,赢得彻底,借此机会,斩断三哥的爪牙,肃清内部的隐患,更要……看清那位皇叔,究竟意欲何为。

君昭彻靠在椅背上,闭目凝神,试图将纷乱的线索理顺。

漕运、王全、沈望、三皇子、失踪的军械……还有,苏家。

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一些被忽略的前世记忆碎片,如同沉底的泥沙,被这股疑虑的暗流搅动起来。

君昭彻猛地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惊悸!

她想起来了!

上一世她登基后,为了稳定朝局,也为了酬谢苏家在她艰难时期的扶持,曾亲自过问并允准过几桩苏家子弟的婚事,以示恩宠。

其中一桩……

那是她登基后的第二年,苏家一位旁支的族老,曾为她那一房一个并不算十分出色的孙女,求了一桩让她当时觉得有些“低就”的婚事

——对方正是刚刚被赦免了部分罪名、削职为民的前漕运总督沈望!

当时她并未深想,只以为是苏家念旧,或者沈望虽失势却仍有余财,那旁支女子嫁过去也算衣食无忧。

加之她初登帝位,百废待兴,这种小事并未过多留意,便随口允了。

现在想来,这哪里是“低就”和“念旧”?!

沈望是何等罪名?

贪墨漕银,牵连御用、军需物资失踪,虽未查实通敌,但也是重罪!若非父皇晚年心软,加上一些势力暗中斡旋,他早就该问斩了!这样一个身负巨案、声名狼藉的废员,苏家旁支为何要在他刚被赦免就急急地将女儿嫁过去?

除非这是某种利益链条的延续!

那桩婚事的背后,恐怕不仅仅是旁支的自作主张,很可能得到了苏家内部某些实权人物的默许,甚至是指使!目的就是为了稳住沈望,确保他不会在失势后胡乱攀咬,将苏家更深层的人物牵扯出来!

一股寒意顺着君昭彻的脊背攀爬而上。

苏家内部早就有人不干净,甚至可能深度参与了漕运贪墨,而她前世对苏家的全然信任和依赖,是否也成了某种被利用的筹码?

这个念头让她心头发冷,指尖都微微颤抖。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追究前世是非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弄清楚今世苏家在这潭浑水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君昭彻重新坐直身体,眼神变幻不定。

如果苏家内部真的有人与沈望勾结,那么她让苏玉衡去查沈望的关系网,岂不是……可能打草惊蛇?甚至,苏玉衡本人,是否知情?他在这其中,又处于什么位置?

她意识到,漕运案的真相比她想象的更加盘根错节,而她面临的,可能不仅是外部的明枪,还有来自背后的暗箭。这场仗,比她预想的还要艰难。

她必须重新评估与苏家的关系,既要借助苏家的力量,又必须提防来自内部的暗箭。这其中的分寸,需要极其精妙的拿捏。

“表兄,”君昭彻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回避的审视,“孤方才思及一事,心中有些疑惑,想听听你的看法。”

苏玉衡刚将密信收好,闻言立刻凝神:“殿下请讲。”

君昭彻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问:“孤记得,苏家旁支之中,似乎有位小姐,性情温婉,闺名……似是带个婉字?”

苏玉衡微微一怔,显然没想到太子会突然问起家族旁支的一位女子。他略一回想,点头道:“殿下记得不错,是有一位,名叫苏婉音,是臣三叔公那一房的孙女,性子确实安静柔顺。”

他心中疑惑,殿下怎会突然提及一个不甚起眼的旁支女子?

“苏婉音……”君昭彻缓缓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前世那道请婚的奏章上,写的似乎就是这个名讳。

她指尖轻轻划过冰凉的桌面,继续问道:“孤只是偶然想起,这位苏小姐……如今可曾婚配?或者,家中可曾为她议过亲事?对象……又是何等人家?”

这个问题更加突兀了。

苏玉衡心中的疑虑更深,但他依旧恭敬回答:“回殿下,婉音堂妹年方十五,尚未婚配。至于议亲……三叔公一家久居江南,与主宅往来不算密切,臣并未听闻具体议过哪家。不过,以三叔公家在地方上的门第,大抵……是会寻个书香门第或者当地富庶的殷实人家吧。”

他回答得谨慎,同时也点出了那一家与苏家主支关系并非极其紧密。

君昭彻仔细观察着苏玉衡的反应,他脸上的困惑不似作伪,提到议亲对象时,也完全是基于常理的推测,并未流露出任何与沈望相关的异样。

她心中稍定,但并未完全消除疑虑。或许,此时苏玉衡确实不知情,又或者,与沈望勾结的,是苏家内部另一股他并未触及的势力。

“原来如此。”君昭彻垂下眼帘,掩去眸中思绪,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江南富庶,人选想必是不少的。只是,结亲乃结两姓之好,需得看清对方根底,莫要……所托非人,反倒牵累了家族。”

苏玉衡是何等聪明之人,太子殿下绝不会无缘无故关心一个旁支女子的婚事,更不会说出所托非人,牵累家族这样重的话。

他瞬间意识到,殿下此言必有所指,而且很可能与漕运案,甚至与沈望有关!

他心头巨震,立刻躬身,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殿下提醒的是!臣明白了。臣会立刻修书回家,请父亲密切关注族中所有子弟,尤其是与外界往来密切,或是……可能与漕运相关之人有关的婚嫁动向,绝不容许任何人行差踏错,玷污苏家门楣,更绝不能……拖累殿下!”

他的反应迅速而坚决,态度鲜明,这让君昭彻心中的寒意驱散了些许。至少,苏玉衡和她,以及苏家主支的核心利益,此刻是一致的。

“孤信你。”君昭彻看着他,语气缓和了些许,但依旧带着警醒:“表兄,你我一同长大,苏家与孤更是休戚与共。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谨慎。这漕运案水深,孤不希望你,也不希望苏家,被任何不该沾染的泥污溅到。清查外部的同时,内部的整肃,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

“臣,谨记殿下教诲!”苏玉衡深深一揖,背后已惊出一层冷汗。他知道,太子殿下定是掌握了某些他尚未知晓的线索或风声。苏家内部,恐怕真的出了蛀虫!

“去吧。”君昭彻挥了挥手,“依计行事,但……暗中查探族中之事,需更加隐秘。”

“是,臣告退。”苏玉衡神色凝重地退出了书房。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君昭彻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一口气。这番试探,既敲打了苏玉衡,也给了他警示,应该能让他更加警惕,约束苏家内部。

但她的心并未完全放下。

信任出现了裂痕,便难以复原如初,她不能再像前世那样,毫无保留地依赖苏家,除了明暗两条调查路线,她必须建立起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于苏家之外的力量和消息渠道。

而眼下,一个或许可以借力,但也需极度警惕的对象,浮现在她脑海中——

那位摄政王,她的皇叔,君临渊。

或许,是时候亲自去探一探这位皇叔的虚实了。

君昭彻心念既定,正欲唤人更衣准备前往摄政王府,书房外却传来德安恭敬的通传声:

“殿下,皇后娘娘宫里的夏嬷嬷来了,说娘娘请您过去一同用午膳。”

母后?

君昭彻动作一顿,朝会方散,母后便即刻相召,这顿午膳,恐怕不只是叙天伦那么简单。

“孤知道了,请夏嬷嬷稍候,孤即刻便去。”她扬声应道。

皇后宫中,凤仪殿。

殿门开启,一股混合着顶级龙涎香与陈旧木料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

坤宁宫内,极尽奢华,南海进贡的珍珠串成的帘幕,颗颗圆润,泛着柔和的莹光,将内殿与外间隔开,却又隐约透出里面的身影。

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绒毯,踩上去悄无声息,紫檀木雕花的家具泛着幽暗的光泽,多宝格上陈列着各式奇珍异宝,玉器、珊瑚、玛瑙,在宫灯的映照下闪烁着冰冷而昂贵的光芒。

这里的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居住者无上的尊荣。

紫檀木嵌螺钿的圆桌上已摆好了几样精致小菜,皆是君昭彻平日喜爱的口味。

皇后苏氏端坐主位,身着正红色蹙金绣凤宫装,头戴赤金点翠九尾凤冠,凤口衔下的东珠轻轻摇曳,她保养得极好,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眉目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华,见君昭彻进来,便含笑招手。

“彻儿来了,快坐。今日朝会辛苦,母后让小厨房做了你爱吃的蟹粉狮子头和清炖鲥鱼,快尝尝。”

君昭彻走到桌前坐下,看着桌上热气腾腾的蟹粉酥、玲珑虾饺并几样清爽小菜,腹中确实感到了饥饿。

看着她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皇后眼底掠过一丝心疼,重新坐回对面,执起酒壶为她斟了一杯温好的梨花酿,笑道:“你每次忙于政务,总是废寝忘食,我估摸着这个时辰,你定然还没顾上,快先用些,垫垫肚子。”

“谢母后。”君昭彻也不再客气,依言坐下,姿态恭谨,毕竟她确实饿了,虽是饿了,但她的吃相依旧保持着皇室应有的优雅,只是速度比平日稍快了些。

她夹起一个虾饺,小口吃着,动作不见丝毫粗鲁,却带着一种专注于食物的,难得的真实感。

皇后亲手为她布了一箸菜后,状似不经意地提起:“今日朝堂上的事,母后听说了几分。你……主动向陛下请缨,要协理漕运一案?”

来了。

她心中明了,这温情脉脉的开场之后,必有正题。

“是,父皇已下旨,命儿臣从旁协助审理。”

君昭彻放下银箸,拿起绢帕擦了擦嘴角,迎上皇后探究中带着忧虑的目光,坦然道:“儿臣确有此请。漕运关乎国本,如今又牵扯出御用之物与军械失踪,儿臣身为太子,责无旁贷。”

皇后轻轻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你这孩子,就是太过要强。彻儿,你可知那漕运案是何等凶险?沈望在江南经营多年,是有些人手里最好用的那把刀,也是最能惹祸的根苗。你贸然去碰,岂非断了别人的财路,还要揭人家的底?陛下让你协理,自有陛下的考量,可你……你到底是女儿身,何苦去揽这些腥风血雨?平平安安,将来顺遂继位,才是正理。”

这话语里,有母亲的关切,亦有深宫妇人固有的局限。

君昭彻心中微涩,前世母后也是如此,总希望她藏拙守成,避开所有锋芒与风险,却不知在这吃人的皇宫和朝堂,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肆无忌惮。

她反手轻轻握住皇后的手,目光坚定,声音却放缓了些:“母后的关心,儿臣明白。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三哥今日在朝堂上步步紧逼,若儿臣一味退让,只怕这风口浪尖,迟早也会主动找上儿臣。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她顿了顿,看着皇后眼中清晰的担忧,继续道:“至于女儿身……正因如此,儿臣才更需要做出实绩,让朝野上下,让父皇看到,儿臣有能力担起这江山重担,不逊于任何皇子。母后,这条路,儿臣既然选了,就只能走下去,而且必须走好。”

皇后凝视着她,似乎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女儿身上那股不容置疑的决绝与力量。她沉默良久,终是又叹了口气,拍了拍君昭彻的手:“你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母后……说不过你。只是,万事定要小心,那摄政王……”

她提到这个名字时,语气明显顿了顿,带着深深的忌惮:“他心思深沉,连你父皇有时都琢磨不透,你与他共事,更要万分警惕,切莫……被人利用了去。”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君昭彻垂眸应下。母后对君临渊的警惕,与她前世一般无二。

这顿午膳在略显沉重的氛围中结束。离开凤仪殿,君昭彻深吸一口宫苑中清冷的空气,目光愈发坚定。

母后的担忧在情理之中,但她的路,必须由她自己来走。安抚了母后,接下来,便是要去面对那个让所有人都忌惮无比的男人了。

“备轿,”她吩咐左右,声音清冷无波:“去摄政王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