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临天下 > 第2章 青玉无声

昭临天下 第2章 青玉无声

作者:汇源果汁有点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18:13:27 来源:文学城

深秋的晨光透过精致的雕花木窗,在东宫寝殿的白玉地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紫檀木书案上,昨日未批完的奏折堆积如山。墙上是皇帝亲赐的宝剑,殿内燃着价值千金的龙涎香,气息醇和。雕花白玉床的纱帐外,影影绰绰有洒扫宫人匆匆经过的身影。

纱帐内,锦被之上铺散着乌黑的长发,一张无比精致的年轻脸庞深陷枕间。眉不画而黑,唇不点而朱,皮肤是上等瓷器般的细腻光泽。

然而,这昳丽容颜却被紧蹙的眉头打破。细密的冷汗沁湿了额角,纤长的睫毛剧烈颤动,显然睡得极不安稳。

“殿下,时辰不早,该更衣上朝了。”

贴身太监德安恭敬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

君昭彻陷在一片混沌里。

匕首刺入身体的剧痛如此清晰,皇姐扭曲的笑容,螟蛩嘲讽的眼神……最后,是君临渊那双布满血丝、盈满她从未见过的痛楚的眸子。

“别睡——看着我,昭彻!”

那声惊怒的低吼像一道惊雷——

她猛地睁开眼。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她抓着被单,倏地坐起身。视线凌厉地扫过周遭……熟悉的雕花白玉床,熟悉的紫檀木案,熟悉的龙涎香……

这里是……东宫?

她低头,看着自己这双骨节分明、却明显年轻了许多的手,指尖用力掐入掌心。

微痛。

不是梦。

她掀被下床,赤足踩在冰凉的白玉地砖上,寒意自足底直窜心头。一步步走过殿内每一处陈设,目光如冷静的尺,丈量着这与记忆严丝合缝的囚笼。

德安在殿外候了片刻,听里面再无动静,心下惴惴。他挥手让捧着盥洗用具的宫娥原地等候,自己轻轻推开殿门。

“殿下,耽误了朝会可……”

话音戛然而止。

德安一眼看见赤足立于殿中的太子,吓得魂飞魄散,急忙抓起一旁架上的外袍小跑过去。

“哎呦我的殿下!您怎么光着脚就下来了!这天儿凉,万一染了风寒,奴才万死难赎!”他一边手忙脚乱地为君昭彻披上衣服,一边扭头示意宫人进来,心下狐疑主子今日的失常。

君昭彻任由他动作,目光却钉在德安脸上。

是德安。却是十多年前,那个眉眼间尚存一丝活气、还未被深宫彻底磨去所有情绪的德安。

剧烈的头痛和眩晕袭来,她下意识地想寻个支撑。德安见状,赶忙搀扶她坐下,声音压得更低,带上了皇后亲信特有的关切口吻:

“殿下,奏折是批不完的,您要保重身子啊。”他一边观察主子脸色,一边小心翼翼地道,“今早娘娘特意召奴才去,千叮万嘱,让奴才务必提醒您……漕运的案子,水深,碰不得。”

君昭彻揉着额角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

漕运案……张贲……

就是这个时间点。

前世,此案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最初微澜,最终却掀翻了半朝船舰。

那十几万两不翼而飞的黄金,运河上比鱼虾还密的浮尸……

最终,都成了摄政王君临渊排除异己、权倾朝野的垫脚石。

而她,当时选择了明哲保身,袖手旁观。

结果······

一丝冰冷的锐气划过她微垂的凤眸。

“德安,”她的声音带着刚醒的微哑,却平静无波,“那个张贲,可是襄阳人氏?”

德安一怔,显然没料到太子会对一个案犯的籍贯如此清楚,忙躬身:“回殿下,奴才听着,确是襄阳人氏无疑。”

果然。

君昭彻不再多言,接过宫人奉上的热茶,拨了拨浮沫,浅呷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让她翻腾的思绪渐趋明晰。

不管缘由为何,她回来了。从被背叛惨死的结局,回到了刚被册立为太子的这一年

德安适时捧过盛放玉佩的锦盒,恭敬询问:“殿下今日想佩哪一块?”

目光掠过那些美玉,君昭彻的指尖毫不犹豫地落在了角落那枚青玉玉佩上。

“就这个。”

德安眼中迅速闪过一丝诧异——这枚云麟赐福玉佩乃摄政王所赠,殿下素来不喜,今日怎会……

他不敢多问,只恭敬地将玉佩系在君昭彻腰间。

穿戴整齐,君昭彻立于等身铜镜前。

玄色云锦朝服,以金线绣着威仪的四爪金龙,广袖袖襕处是连绵的云水纹。玉带勒出劲瘦腰身,下坠那枚温润青玉。朝服的深沉庄重,与她容貌的精致昳丽形成奇特的对比,既有少年储君的端方,又隐着一丝难言的靡丽。

“走吧。”

东宫门外,四驾白马香车早已候着。踏上马车前,君昭彻回望了一眼身后巍峨的宫阙。

朝阳初升,琉璃瓦上流光溢金。

她转身,毫不留恋地进入车厢。

车轮碾过青石路,辘辘作响。君昭彻靠着软垫,闭目养神。

脑海中却波澜不休。

为何重生?

为何最后来救她的,会是势同水火的君临渊?

“别睡——看着我,昭彻!”

那声低吼,至今犹在耳畔。

“殿下,宫门到了。”

德安的声音从外传来。

君昭彻倏然睁眼,所有迷茫与波澜被尽数压下,只余一片深潭般的沉静。当她掀开车帘时,脸上已仅是属于大衍太子的、无懈可击的威仪。

宫门外,百官云集。见到太子车驾,纷纷躬身行礼。

君昭彻微一颔首,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撞上了梧桐树下那道清越身影。

那人身着青色官袍,长身玉立,气质温润。秋风拂过,卷起他衣袂与几片金黄落叶,平添诗意。

新科探花,翰林院少卿,她的表兄——苏玉衡。

苏玉衡注意到她的视线,唇角含起三分笑意,从容上前,执礼优雅:“臣,参见太子殿下。”

声音清朗,恰如其人。

君昭彻有片刻恍惚。

眼前的苏玉衡,尚不是未来那位权倾朝野、心思难测的苏相,亦非需要她多方权衡、谨慎应对的苏家家主。他眉眼间,还存着未褪尽的清隽少年气。

“表兄不必多礼。”她轻声回应,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枚青玉玉佩。

这声久违的“表兄”,让苏玉衡微微一怔。他抬眼,仔细看了看君昭彻,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却又说不出所以然。

“殿下气色似有倦意,可是昨夜未曾安寝?”

此刻的君昭彻,眸底蕴着经年沉淀下的深晦,与这副年轻躯壳奇异地融合着。

“无妨,”她轻轻摇头,松开玉佩,看向苏玉衡,语气带着些许无奈的诚恳,“只是想起表兄琴艺超绝,改日若有闲暇,还请多来东宫走走,也好……指点我一二。”

君子六艺,太子于“礼、射、御、书、数”五道上,天资卓绝,举一反三。唯独在“乐”这一项,仿佛天生便少了那根感知音律的弦。

昔年名满天下的清远先生受命教导太子音律,不出半月,这位涵养极佳的大儒便常对着太子的琴声面露沉郁。

后来,老先生是被人扶着出宫的,据闻是忧思过甚,自请致仕,归隐山林去了。

此事虽未张扬,却早成了小范围内心照不宣的秘闻。

此刻,苏玉衡看着眼前目光清正、不似玩笑的太子殿下,只得将那点莞尔死死压在心底,最终化为一声温和的应答:

“臣遵命。”

君昭彻将他那一瞬的微妙神情尽收眼底,心中却是另一般计较。

音律自然是个由头。

她只是忽然想起,漕运一案里面有没有苏家人的手笔,是该提前问清楚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