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年前,花邦发生一场浩劫。
浩劫中,花帝与其四子皆以身殉国,其妻与两女在混乱中下落不明。每每谈及此,众仙多以凶多吉少来评断。
据少数历过这场劫难的老仙说,当时火光冲天,杀声四起,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从前深得花帝信任的近臣长德,在那一天策动叛变。
在老仙们的记忆中,那一天是火红色的。
红毯铺至阶前,象征丰收的太阳花开满整个花宫。众人身穿彩色喜服,为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做着准备。
人人面前摆满水果,酒杯里盛满花邦特制的兰花酿。
钟声敲过,花帝举杯与众臣同贺,酒刚入喉,长德以水灵术锁住花帝。
这种小法术本困不住花邦之帝,然被束住的花帝已然明了,这兰花酿有问题!
反应过来时,众臣皆已饮下。手脚瘫软,无力反抗。
此时殿外,业已被一众反兵团团围住。
据史籍记载,长德原想劝降众臣为己所用,然静默半晌,殿内竟无一人降,众臣皆抵死不从。
这便是为后仙传颂的花邦十忠孝“宁从明君逝,不为小人屈”的事迹。
被激怒的叛臣长德将大殿点燃,之前还喜庆一片的正殿,瞬间火光四起,火舌肆虐。
从正殿到后宫,宫女小厮四散逃跑,喊杀声、哭喊声、求救声回荡在花宫上空。
这场叛变,因是近臣所为,又在戒备最松之时发起,不到一天时间,花宫易主,死伤惨重。
众仙认清小人长德时,这件事也成就了另一位英雄,星都九皇子清岭宇。
花邦的事传入星都,刚刚成年的清岭宇主动请愿出征。
南方魔族骚动,北方又有妖族作乱,留在星都的兵有点拿不出手。星都御尊本是不愿让他这老幺出去平乱,奈何清岭宇长跪于殿前,但求为仙界除了这个祸害。
御尊感动其报效之心,便挑选了500精兵跟随清岭宇为花族平乱。
领着500名天兵,清岭宇径直杀到莱芜殿。一路上,他遇魔杀魔,手法凌厉狠辣,不留半点余地。
当清岭宇拖着满是血渍的羽灵剑走入殿内,一身锦袍的长德正高坐殿首,似要发号施令。辅一抬头,看到明晃晃的羽灵剑已对着自己脖子。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你是谁?你来干什么?”还在懵逼状态的长德发出一连串疑问。
“我是来杀你的,至于我是谁,你不配知道。”清岭宇恨极了面前之人。
长德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剑已穿喉。
他睁大眼,躺在地上,眼睛还盯着头上的那把象征花邦最高权力的交椅。
他只在这把椅子上坐了三天。
接下来,清岭宇迅速清理了花邦中叛党余孽,在御莲池安葬了花帝和大殿下,安抚花邦百姓。
见清岭宇毫发未损,以最小的伤亡除掉奸佞,御尊决定让他代司花邦主之职。
经年下来,清岭宇把花邦打理得很好,众仙安居乐业,日子很是自在,然花帝之位一直空悬。
也有臣子向御尊建言,清岭宇本就是星都的九殿下,与其让这花邦一直无主,不如直接代了花帝之位,也不无妥之处。
清岭宇却始终坚持,只有花氏之人才能坐上这位置。
花氏一族在当年的劫难中几乎未能幸免,只有花后和花邦两位公主不知去向。
起初,清岭宇也曾高调地在三界之中贴出寻人告示。后来,他还亲自去寻,星都、凡界、水域、魔域,甚至妖系,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外人看来,清岭宇一度寻了二千年,并未得出半点音讯。
风云变幻,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几度春秋。
万年的时光,任滴水可穿石,铁杵能成针。
当年城墙外的小青枝如今已是苍天大树,池塘中的莲花不知结了几茬莲子。
那年的事,在岁月中渐渐磨蚀,众仙慢慢也不再去提。
就像花邦的风沙一般,来时汹涌,去时平静。
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