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昭白雪 > 第32章 余波

昭白雪 第32章 余波

作者:途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0:27:40 来源:文学城

谢昭被这记突如其来的亲吻撞得一怔。

脸颊上残留的温热触感,与她毫不掩饰的雀跃,像一道明媚的亮光照进他心里。

他先是低低笑了一声,随即收紧手臂,稳稳环住她的腰,将她带进自己怀里。

法场外,众目睽睽之下,他深深吻住了她。

这个正大光明的吻,带着劫后余生的激动和誓言得践的信念,热烈得近乎失控,深情得仿佛要将彼此揉进骨血里。

监斩官的厉喝,鬼头刀的凛声,围观人群的窃语,他们皆充耳不闻,吻得几乎忘却了天地,只听见彼此急促的呼吸和跃动的心跳。

这刺眼的一幕,恰巧落入远处街角一双复杂难言的眼眸中。

夏荫本是担心李清白触景伤情,特意赶来安慰,却不料撞见如此场面。他的指节因用力握团而泛白,心头像是被什么狠狠蛰了一下。

作为当朝近臣夏大学士最宠爱的孙辈,他从小锦衣玉食、顺遂无忧,想要什么都唾手可得,何须与人相争?如今眼睁睁看着他心爱的女子被别的男子拥吻,只觉酸涩难堪,如遭背叛。

更何况,这男子还是个罪孽深重的嫌犯,是他们锦衣卫明察暗访的对象!

若早知她情窦已开、这般敢爱敢恨,在京中时他就该放下身段,与她好生相处一番……

但这念头旋即被更深的冷意取代。

谢昭,你就等着吧,迟早有一日,我会亲手将你送入诏狱,到那时,再看她是否还会对你展露笑颜。

他最后冷冷瞥了一眼那对紧紧相拥的身影,转身拂袖而去。

……

接下来的几日,太州城阳光满照,连带着意园内的气氛也轻松快活起来。

了结完余下琐事,谢昭难得卸下重担,兑现承诺,携妻带子畅游太州。

夏荫自是寻了由头避而不见,谢昭只当他是有什么任务要做,乐得安心自在。许灵阶也只是偶尔叫他陪同去听两场戏,并无其他要事差遣,但许之霄许见卿兄妹俩就没有那么好打发了。

许见卿倒是一贯的安静不喜热闹,大多数时候都闷在房里看她那些医书,许之霄却比知雨还要闹腾,一刻不停地缠着他们,说什么也要和他们一起。

三人刚出了门,这位淌着鼻涕的许小公子便笑嘻嘻地贴了上来:

“我也要出去玩。阿越姐姐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谢昭眼皮都懒得抬,一口回绝:“之霄,外面有坏人,专抓不听话的小孩,你快回去躲着。”

许之霄抱住李清白大腿撒泼:“姐姐!阿霄不是坏小孩,阿霄很乖很乖,阿霄要一直跟着姐姐。”

李清白被他缠得没办法,无奈摸摸他的头,擦干他的涕泪,看向谢昭:“咱……就带着他呗?”

这时许见卿急慌慌从屋里追出来:“阿霄!你又捣乱,快跟我回去。”

许之霄哇哇大哭,死赖着不肯走。

李清白劝慰:“见卿,你来这些天,也没好好出过门吧,跟我们一起逛会儿呗,人多也热闹。”

谢昭看着眼前这“拖家带口”的阵仗,心中哀叹万分。

我连儿子都不想带,怎么还带上这俩活宝了?

他没好气地朝天翻了个白眼,妥协道:“行了行了,都跟着吧,别走丢了。”

许之霄立刻破涕为笑,欢呼一声,紧紧拽住了李清白的衣角,许见卿则不好意思地福了一礼,默默跟在了后面。

一行人终于汇入太州城熙攘的街市。

恒熙年间的太州,盐漕兴旺,市井繁华。青石板路两旁店铺鳞次栉比,贩夫走卒吆喝声不绝于耳。空气中混杂着茶食店的香气、药材铺的药味,以及从运河码头飘来的水汽和盐卤特有的咸腥气。

他们信步而行,走过售卖淮扬细点的茶食铺,路过摆满漆器竹刻的杂货摊。知雨对什么都好奇,东看看西摸摸,许之霄更是兴奋,一会儿指着吹糖人的担子嚷着要,一会儿又对卖武的把式看得目不转睛。

行至一处较为开阔的街口,一群人正围着一座新落成的石牌坊指指点点。那牌坊雕刻精美,气派不凡,坊额上刻着“世沐皇恩”四个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记载着本地某位乡绅因捐输军饷有功而获朝廷旌表的事迹。

李清白驻足看了看,随口称赞:“这牌坊建得可真气派!”

谢昭扫了一眼,淡淡道:“靡费不少,光是这石材和雕工,就不是小数目。”

这时,一直专注盯着石狮子看的许之霄,忽然歪着头懵懂道:“这个石头大门好高呀!可是为什么没有屋檐呢?下雨天躲在这里,还是会淋湿的呀。”

李清白莞尔一笑,柔声道:“阿霄,牌坊不是用来躲雨的,是立在这里彰显荣耀的。”

许之霄愈发疑惑,大声道:“不要荣耀,不要淋雨!上次下雨,我看到桥洞底下的老爷爷,全身都湿透啦。要是修这个漂亮石头的钱,能给他搭个屋子就好了。”

这天真烂漫的话语令他们同时愣住。

官府士绅有钱大兴土木、树碑立传,彰显所谓的“皇恩浩荡”与个人功绩,却对百姓最基本的民生之需视若无睹。

谢昭顺势哄了许之霄一句:“阿霄说得对,阿霄是个善良的好孩子。”

见众人都打量着他们,又指着前方对李清白道:“前面有家卖梨膏糖的,给知雨和阿霄买些尝尝吧。”

离了牌坊,几人一路品尝着甜滋滋的梨膏糖,朝着位于城东清静处的章华书院行去。

书院粉墙黛瓦,门前几株古槐枝叶婆娑,尚未进门,已闻得隐隐读书声,与外间的市井喧嚣恍若两个世界。

主讲汪垠闻讯迎出,将众人请入雅致清简的书斋。见到知雨,老先生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捋须赞道:“这孩子天资颖悟,一点即通,是块读书的好材料。若能静心栽培,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说罢,令书童取来一部精心批注的《左传》和一套上好的徽墨湖笔,赠与知雨,目光中满是期许。

知雨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依礼道谢,那微微抿紧的嘴角和一闪而过的小眼神,却分明透着抗拒和无奈,看得一旁的李清白险些笑出声来。

叙话间,自然谈及日前元旌重金悬赏,汪垠提供线索一事。谢昭当即郑重道谢:“当日多亏汪夫子证言,我们才得以查出真相。”

汪垠脸上却露出些许赧然之色,摆手叹道:“谢爷不必多礼,老夫……实在惭愧呀。”

他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那夜老夫并未如证词中所说,在河道边格物致知,乃是前一日,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函。”

“匿名信?”谢昭立时警觉起来,“信上说了什么?”

汪垠回忆道:“信中言明,若老夫愿提供相关线索,除获得赏金外,还可额外获赠这神秘人的百两黄金。唉,近来书院经费着实拮据,连修缮屋瓦的钱都凑不齐,老夫一时糊涂,为了这些银钱,便咬牙冒险。至于后来之事,实非老夫本意所能预料。”

这位深藏不露、借力打力的神秘人……

他究竟是在帮谁呢?他的深层意图又是什么?

谢昭与李清白交换一个眼神,追问道:“汪夫子,那封来信,可还保留着?”

汪垠忙唤来一名亲近弟子,吩咐去书房仔细寻找。半晌,弟子回报,将书房翻检一遍,并未见着那封信笺。

“奇怪,老夫分明记得收在案头书册之中的……”汪垠捻须蹙眉。

谢昭不死心,又问:“夫子可还记得,信中字迹有何特征?”

汪垠沉吟片刻,眼中露出欣赏之色:“记得。那字写得极好,是规矩整饬的台阁体,笔力遒劲,端正严谨,显然是经过多年刻苦练习,有着相当不错的功底。”

谢昭不动声色地将这关键信息记在心中。

拜别汪老夫子,谢昭大手一挥,要请大家去本地最好的酒楼泰昌楼饱餐一顿。

泰昌楼临水而立,三层飞檐,是太州城的门面。几人还未进门,跑堂小二热情的吆喝和菜肴的香气便扑面而来。

一行人被引至三楼雅间“望淮阁”,推窗而望,运河风光尽收眼底。

小二刚递上菜单,李清白便不客气起来:“鳜鱼羊肉、醉蟹、清炖蟹粉狮子头、三套鸭、酱汁肉、扒凤腿、炝虎尾、烫干丝、白袍虾仁、酥炸臭干、石榴巧口酥……”

这一连串报下来,谢昭只觉得心肝脾肺肾都在隐隐作痛。这哪里是吃饭,简直是在吃他的金山银山!

他维持着面上笑容,故作镇定地呷了口茶,却听得李清白又加了一句:“哦,再来几壶你们这儿最贵的‘太州老春’。”

他一口茶差点呛住。

从泰昌楼出来,已是午后阳光最慵懒的时刻。一行人腹中饱足,脚步也慢了下来。

谢昭原想直接回意园,消化一下这顿“不堪重负”的午膳,奈何之霄和知雨兴致正高,嚷嚷着要去附近的百胜街逛逛。

百胜街是太州城最热闹的市集,商铺林立,摊贩云集,各色商品琳琅满目,从绸缎布匹到日用杂货,从文房四宝到奇巧玩物,应有尽有。

一踏入这条街,李清白的眼睛便亮了起来。她不像寻常妇人只盯着布料首饰,反而对那些精巧别致的小玩意儿格外感兴趣。偏偏那些商贩惯会看人下菜碟,见谢昭气度非凡,张口便是漫天要价,连一盏普普通通的走马灯也敢要二百文,把他心疼得够呛。

每掏一次钱袋,他内心都在哀嚎:“我的好夫人!这兵荒马乱的年头,买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做什么?我宁愿你都拿去买金子啊!”

这时,一直安静的许见卿被一枚异彩纷呈的西洋梳妆镜牢牢吸引。谢昭瞥见,随口对摊主道:“这个也一并包起来吧。”

还未及许见卿道谢,李清白便钻了脑袋过来:

“我也要这个。”

之霄:如果不能嗑cp,我和一条咸鱼有什么分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余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