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41章 第 41 章

掌中月,心上霜 第41章 第 41 章

作者:月落书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2:05 来源:文学城

第四十一章岁末盘账理家计细算收支映温情

腊月廿八这日,江南的寒风裹着细碎雪沫子,打在“清彻居”的窗棂上,发出轻微的“簌簌”声。暖阁里却暖意融融,炭炉燃着银丝炭,火苗跳动着舔舐着铜壶底,壶中煮着的陈皮普洱茶冒着袅袅热气,茶香混着橘皮的清苦,在空气中缓缓散开。

苏清欢坐在矮脚木桌旁,面前摊着一叠泛黄的账册,指尖捏着一支狼毫笔,笔尖悬在账本上方,正逐行核对今年的收支。桌角堆着几串用红绳系着的铜钱,还有两锭沉甸甸的银元宝,在炭火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萧彻今年的俸禄结余,也是家里全年开支的“底气”。

“夫人,这是今年采买年货的账,您过目。”春桃端着一个蓝布封面的小账册走进来,轻轻放在苏清欢手边,“腊鱼腊肉二十斤,花了八百文;糖瓜、关东糖各十斤,四百文;红纸、灯笼、香烛,三百文;还有给小石头和邻里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碎银子五两,换成了五十个小银锞子。”

苏清欢点点头,接过小账册,逐笔核对:“腊味是王大伯家的,往年也是这个价,公道;糖瓜选的是巷口张记的,他家糖熬得稠,孩子们爱吃,价钱也对;压岁钱按去年的规矩,每个孩子一个小银锞子,既不铺张,也显心意。”她一边说,一边在总账册上记下“年货支出:一两七钱八百文,压岁钱:五两”,字迹娟秀,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

正核对着,萧彻从书房走进来,身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他搓了搓手,走到炭炉旁烤火:“账算得怎么样了?今年家里开支可有结余?”他虽不管具体家务,但也知道岁末盘账是家里的大事,关乎着来年的生计安排。

苏清欢抬起头,笑着递给他一杯温热的普洱茶:“刚算到采买项,你先暖暖身子。今年咱们家开支比去年省了不少,你看——”她指着账册上的“日常用度”一栏,“每月的米、面、油、盐,花二百文;菜钱三百文,多亏了后院的小菜园,夏天的青菜、秋天的萝卜都不用买,省了不少;成衣铺子的钱也省了,我给你和我各做了两身冬衣,春桃的衣服也改了改,花的不过是布料钱,五百文就够了。”

萧彻凑过去,看着账册上细密的字迹,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在京都侯府时,每月光是采买胭脂水粉、绫罗绸缎就要花费数十两银子,哪里会在意一文半文的开支。可自从来到江南,清欢却把家里的每一笔开销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既不委屈自己,也绝不铺张,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还有你今年的俸禄,”苏清欢翻到账册的“收入”页,指着上面的数字,“朝廷发的俸禄一百五十两,加上你帮邻县修水利的赏银五十两,一共二百两。支出方面,除了日常用度、年货、压岁钱,还有给工匠师傅们的谢礼——李师傅他们十个工匠,每人两斤腊肉、一斤桂花酒,花了三两银子;给张婆婆和正乡绅的年礼,各是一匹绸缎、两罐蜂蜜,花了二两;还有去年酿的桂花酒,今年卖了十坛给苏州城里的酒楼,每坛一两银子,赚了十两,也算一笔额外收入。”

她拿起笔,在账册末尾计算起来:“收入二百一十两,支出一共是……二十三两五钱八百文,结余一百八十六两四钱二百文。比去年多结余了三十多两,明年可以把后院的小菜园扩一扩,再给暖阁添个新的炭盆,冬天就更暖和了。”

萧彻听着她细细盘算,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忍不住伸手握住她的手:“都听你的,家里的事你做主就好。不过也别太省着,你要是喜欢什么布料、首饰,尽管去买,不用委屈自己。”

苏清欢笑着摇头:“我哪里委屈了?你看,今年我做冬衣用的是苏州最好的棉料,比去年的还厚实;前几日去集市,还买了一支新的银簪,才花了五钱银子,戴着也好看。比起这些,我更乐意把钱花在实处——比如给工匠师傅们多准备些谢礼,他们辛苦一年,也该好好过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多添些,看着他们高兴,我也开心。”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敲门声,春桃跑去开门,很快就领着张婆婆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年糕和几包晒干的笋干。“苏姑娘,萧大人,俺来给你们送年糕了,刚蒸好的,还热乎着呢!”张婆婆把竹篮放在桌上,笑着说,“俺家小石头说了,今年的压岁钱要存起来,等开春了买笔墨纸砚,好好读书,以后像萧大人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苏清欢拿起一块年糕,咬了一口,软糯香甜,带着糯米的清香:“小石头真懂事,以后肯定有出息。对了张婆婆,这是今年给您和小石头的年礼,一匹绸缎,您做件新衣服过年;还有两罐蜂蜜,早上冲水喝,润喉。”她从里屋拿出一个布包,递给张婆婆。

张婆婆推辞不过,接过布包,脸上满是感激:“苏姑娘你太客气了,年年都给俺们送东西,俺都不好意思了。对了,俺刚才来的时候,看到王大伯在巷口杀猪,说是要给咱们每家送一块五花肉,让咱们过年包饺子。”

萧彻笑着说:“王大伯有心了,等会儿我过去给他送坛桂花酒,谢他的五花肉。”

张婆婆坐了一会儿,又说了些过年的安排,便起身告辞。苏清欢送她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巷口的雪地里,才转身回到暖阁。萧彻正拿着账册,仔细看着上面的收支记录,嘴角带着笑意:“你把家里打理得这么好,我都不用操心了。明年若是朝廷再派我去修水利,我也能放心去了。”

苏清欢走过去,靠在他肩头:“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呢。不过你在外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明年咱们结余的银子,除了扩大小菜园,还可以买些果树苗,种在院子里,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孩子们来了也有果子吃。”

萧彻握住她的手,轻轻点头:“好,都听你的。等开春了,咱们一起去集市买果树苗,你选你喜欢的桃花树,我选石榴树,寓意着多子多福,也盼着咱们的日子像石榴果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苏清欢脸颊微红,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的雪花渐渐大了起来,落在院中的桂树上,给枝头缀上了一层薄薄的雪霜。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铜壶里的茶水还在冒着热气,账册摊在桌上,上面的数字虽平凡,却记录着他们在江南的点点滴滴,映照着彼此的深情与温暖。

“对了,”苏清欢忽然想起一件事,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萧彻,“这里面是五十两银子,你明年去邻县修水利,带着在身边,万一遇到什么急事,也能应急。”

萧彻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心中满是感动。他知道,这五十两银子是家里结余的近三分之一,清欢平时连一文钱都舍不得乱花,却愿意把这么多银子给他应急。他紧紧握住布包,又把它塞回苏清欢手中:“我身边有俸禄,够用了,这银子你留着,家里用度也方便。你要是想买什么,也不用犹豫。”

苏清欢笑着把布包又推回去:“我在家里,有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你在外不一样,遇到工匠师傅们家里有困难,也能帮衬一把。咱们日子过得安稳,不就是因为互相体谅、互相扶持吗?”

萧彻看着她眼中的真诚与温柔,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他握紧布包,将苏清欢紧紧拥入怀中。暖阁里静悄悄的,只有炭火的噼啪声和窗外的落雪声,偶尔传来远处的鞭炮声,预示着新年的临近。

苏清欢靠在萧彻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满是安宁。她知道,不管是岁末的盘账,还是日常的琐碎,都是他们生活中最真实的模样。这些平凡的收支数字,记录着他们的柴米油盐,也见证着他们的两情相悦。只要彼此相伴,哪怕日子简单,也能过得温暖而幸福,就像这暖阁里的炭火,虽不耀眼,却能温暖整个寒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