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29章 第 29 章

掌中月,心上霜 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月落书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2: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九章春闱惊变局,侯府护栋梁

开春后的京都,一场绵绵春雨将街道洗刷得清亮。侯府正院的梨花树上,粉白花瓣被雨水浸润得愈发娇艳,几滴水珠从枝头坠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光。苏清欢倚在窗边,指尖摩挲着一封刚从江南送来的信——这是林文彦托人捎来的,信中提及江南官学扩建事宜进展顺利,末了却笔锋一转:"近日听闻朝中有人弹劾科举舞弊,牵连多位寒门学子,恐危及春闱公正……"

"夫人,侯爷从宫里回来了。"春桃匆匆走进来,手里捧着湿漉漉的油纸伞,发梢还滴着雨水,"听小厮说,陛下今日在御书房召见了太子与几位重臣,似乎是春闱出了岔子。"

苏清欢心头一紧,立刻放下信纸。春闱乃朝廷选拔人才的重中之重,更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若真有人舞弊,不仅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更可能让奸佞之徒混入朝堂。她正欲询问详情,萧彻已大步走进内室,玄色官袍上还沾着雨水的湿气,眉宇间凝着凝重。

"清欢,春闱出事了。"萧彻脱下官帽,随手递给身后的小厮,声音低沉,"陛下今日召见我与太子,说礼部侍郎周怀礼的侄儿周明礼,在贡院附近频繁出入,还与几个富商子弟过从甚密。更蹊跷的是,有考生举报,说有人暗中兜售'关节银'——花三百两银子,便能在策论题目上'得些提示'。"

苏清欢脸色骤变:"科举舞弊?这可是大罪!"她想起父亲生前常说的话:"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若让宵小得逞,寒门士子十年寒窗,不如权贵一句闲话。"

萧彻点头:"陛下震怒,命太子与礼部严查此事,凡涉舞弊者,无论背景,一律严惩。可……" 他顿了顿,"周怀礼是礼部侍郎,他侄儿周明礼又是此次春闱的'誊录官'(负责抄录考生试卷以防作弊),这层关系,让调查变得棘手。"

正说着,管家匆匆跑进来:"小主,殿下!宫里又来人了!说是礼部送来名单,点名要侯府的家将协助维持贡院秩序——说是侯府家将素来纪律严明,可保贡院万无一失。"

苏清欢与萧彻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警惕。周怀礼突然请侯府家将协管贡院,看似是信任,实则可能是想通过侯府的"清誉"来堵住悠悠众口——若侯府参与其中,即便真有舞弊,旁人也未必敢深查。

"夫人,我去宫里回话。"萧彻整了整衣袍,"就说侯府家将愿意协管贡院,但须得由我亲自点将,且协管期间,一切行动只听太子与礼部正堂调遣。"

苏清欢却拉住他的袖子:"萧彻,此事没那么简单。周怀礼既想借侯府挡箭,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让赵统领带人协管,但暗中盯紧周明礼与那些富商子弟。我这就去趟东宫,找太子妃打听打听,陛下究竟掌握了多少证据。"

半个时辰后,东宫偏殿内,太子妃李氏正对着窗外的雨帘出神。见苏清欢进来,她连忙起身相迎:"清欢,你来得正好。陛下今日确实震怒,说已有人递上密折,举报周明礼与北狄商人有勾结——那些'关节银',说不定就是北狄人买通我朝官员的赃款!"

苏清欢心头一跳:"北狄?" 若科举舞弊背后真有北狄势力介入,那便不仅仅是寒门学子被压制的寻常弊案,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

太子妃压低声音:"更麻烦的是,周怀礼在礼部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陛下虽动了怒,却也担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处理不好,怕是要引起朝堂震荡。"

苏清欢沉思片刻:"太子妃,侯府愿全力协助调查。只是,我们需得有个名正言顺的由头——不如就说侯府协管贡院时,发现'誊录房'(抄录试卷的场所)管理松懈,主动请缨帮忙整顿?如此,既能光明正大接近周明礼,又不会打草惊蛇。"

太子妃点头:"此计甚妙。清欢,你与侯爷放心去做,太子那边我会替你们周旋。只是……" 她犹豫了一下,"周怀礼的姐姐是淑妃娘娘,若此事闹到陛下跟前,只怕淑妃会出面周旋。"

苏清欢眼神一凛:"淑妃娘娘若是秉公,自会支持陛下严惩舞弊;若是徇私,我们便更要护住春闱的公正。" 她福身行礼,"太子妃放心,侯府定当竭尽全力。"

离开东宫后,苏清欢立刻赶回侯府,与萧彻商议对策。萧彻已点好了二十名家将,皆是忠诚可靠、心思缜密之辈:"赵统领带十人协管贡院大门,严查进出人员;剩下十人跟我进誊录房,名义上是帮忙搬运卷宗,实则盯紧周明礼的动向。"

次日清晨,春闱正式开始。贡院外,考生们排着长队,神情紧张又期待;贡院内,誊录房里却暗流涌动。赵统领站在贡院大门前,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一个进出的人——他注意到,有几个富家子弟打扮的考生,频繁与门口的小厮交谈,小厮不时点头哈腰,像是递了什么消息。

而萧彻这边,刚走进誊录房,便察觉到异样。誊录房的管事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见萧彻带着家将进来,脸色微变:"侯爷,这誊录房向来只许礼部官员进出,您这是……"

萧彻拱手笑道:"管事大人莫急。侯爷奉太子与礼部正堂之命,来协助整顿誊录流程。听说近日誊录房卷宗堆积,怕误了考生的策论抄录,特来帮忙。" 他目光扫过屋内,只见几个誊录官正埋头抄写,可其中一人(正是周明礼)却时不时抬头张望,眼神飘忽。

周明礼见萧彻盯着自己,连忙低下头,手却在袖中微微颤抖——袖中的纸条上,正写着"第三考场,第七号桌,策论第三题,当言'边疆当和'(这是北狄人希望朝廷对北境采取怀柔政策的暗示)"。

午后,萧彻借口检查卷宗存放情况,带着两名家将悄悄潜入了誊录房的储物间。这里堆放着尚未抄录的空白试卷与已抄录完成的卷宗,按考场编号分类摆放。萧彻翻开第三考场的卷宗,果然发现第七号桌的策论题目旁,有一处极浅的墨迹——像是被人用指甲刻意划出的记号,旁边隐约可见"和"字的轮廓。

"果然有问题。"萧彻眼神一冷,正欲进一步查看,却听门外传来脚步声。他迅速合上卷宗,带着家将退到暗处。片刻后,周明礼鬼鬼祟祟地走进来,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塞进第七号桌的卷宗夹层——油纸包里,赫然是一张写满"答题要点"的纸条!

"拿下!"萧彻一声令下,两名家将瞬间冲出,将周明礼按倒在地。周明礼挣扎着大叫:"放开我!我是礼部誊录官!你们敢动我?"

萧彻冷笑:"周大人,我们奉太子与礼部正堂之命协管誊录房,自然要护住春闱的公正。你袖中的纸条,还有这卷宗里的记号,可都是证据。"

与此同时,贡院大门外,赵统领也有了发现。那几个与富家子弟交谈的小厮,正偷偷将一袋袋银子交给门房——门房接过银子后,立刻将一张小纸条递给小厮。赵统领带人搜查门房,在其床底下搜出了数十张写有"考场号""桌号""题目关键词"的纸条,以及一叠沉甸甸的银票。

傍晚,太子李承澜在御书房召见了萧彻、苏清欢与礼部正堂。案几上,摆着从周明礼身上搜出的纸条、誊录房卷宗里的记号,以及门房搜出的银票与小抄。

"陛下震怒。"太子声音低沉,"周怀礼纵容侄儿舞弊,还勾结北狄人,试图通过科举安插奸细!此等大罪,绝不能赦!"

礼部正堂额头冒汗:"陛下,臣失察,臣……"

"礼部正堂暂且退下。"太子抬手打断,看向萧彻,"侯爷,此次多亏你与侯夫人敏锐,才让舞弊案曝光。陛下决定,由你与太子妃共同督办此案——周怀礼革职查办,周明礼押入大理寺候审,凡涉舞弊的考生,一律取消资格;同时,春闱剩余场次,由侯府家将与禁军共同协管,确保万无一失。"

苏清欢福身行礼:"臣妇(臣)定当竭尽全力。"

离开御书房后,苏清欢与萧彻走在宫道上。春雨已停,天空露出一线湛蓝,宫墙外的柳枝抽出了嫩绿的新芽。苏清欢轻声道:"萧彻,此次春闱舞弊案,看似是科举公正之争,实则是朝堂势力与北狄势力的勾结试探。若让那些奸佞得逞,寒门士子将永无出头之日,边疆防线也可能被奸细渗透。"

萧彻握住她的手:"清欢,你说得对。侯府的使命,从来不只是守护家族的荣耀,更是要守护这天下读书人的希望,守护家国的安宁。"

夕阳下,侯府的朱红大门敞开着,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苏清欢与萧彻站在门口,望着远处的皇宫——这场春闱风波,或许只是朝堂博弈的一个缩影,但只要夫妻同心,侯府便能在这风云变幻中,始终坚守正义与良知,成为家国栋梁最坚实的后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