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26章 第 26 章

掌中月,心上霜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月落书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2: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六章春归启新程,家国共芳华

开春后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地洒在侯府的青瓦上,将冬日里积攒的寒意一点点冲刷干净。苏清欢站在廊下,看着雨丝串成珠帘,远处庭院里的海棠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几朵粉白的花苞藏在枝桠间,像害羞的小姑娘踮着脚张望。她伸手接住一滴雨水,凉丝丝的触感从掌心漫到心底——这场雨,像是给侯府带来了新的生机。

“夫人,太子妃遣人送信来了。”春桃捧着个绣着牡丹的锦盒快步走进来,发梢还滴着雨珠,“说是陛下要办春日宴,邀侯府明日入宫赴宴,还特意叮嘱让您带上那套新制的云锦襦裙。”

苏清欢接过信笺,展开时淡淡的墨香混着雨水的清新扑面而来。太子妃在信里写道:“清欢,春日宴乃陛下与诸位大人联络情谊之时,听闻你去年冬日亲自押粮至北疆,陛下甚是感慨。此次宴席,想与你聊聊侯府产业与江南民生,你且精心准备,莫要推辞。” 信纸末尾,还画了朵小巧的海棠,正是太子妃最爱的花样。

“陛下与太子妃有心了。”苏清欢将信仔细折好,放进袖中暗袋,“去库房把那套天水碧的云锦襦裙取来,再让绣娘把袖口那朵玉兰绣得更精致些——明日入宫,总要体面些。”

萧彻从书房走进来时,正见苏清欢对着铜镜试戴一支新制的点翠蝴蝶簪。镜中的女子云鬓半绾,簪上蝴蝶的翅膀随着她的动作轻轻颤动,衬得眉眼愈发灵动。他忍不住笑着走近:“清欢,这簪子倒衬得你像只春日的蝴蝶。”

苏清欢回头嗔了他一眼:“就会说些甜言蜜语。对了,明日入宫,你可得陪我一起去——陛下定会问起北疆的军务,你比我更清楚。”

萧彻握住她的手,指尖还带着书房里墨砚的凉意:“自然。不过,我今日去兵部议事,听闻刘成的残党又有动静——户部新上任的侍郎赵德顺,昨日竟去拜访了吏部尚书周怀礼。”

苏清欢眉头微皱:“周怀礼?可是周崇的堂叔?当年父亲弹劾周显时,他可是帮着周显说过不少好话。”

“正是。”萧彻点头,“我担心他们又在谋划什么。春日宴看似是家常聚会,实则朝中各方势力都会露面——我们得小心应对。”

次日清晨,侯府的马车在细雨初歇的街道上缓缓前行。车帘半卷,苏清欢透过缝隙望着外头热闹的街景:卖糖葫芦的小贩吆喝着走过,孩童们举着风车在巷子里奔跑,茶楼里传来说书人的惊堂木声……这寻常的烟火气,让她想起去年冬日北疆的风雪,更觉此刻的安宁珍贵。

东宫的春日宴设在御花园的听雨轩。轩前搭着个精致的琉璃顶棚,细密的雨丝落在棚上,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陛下高坐在主位,身旁是太子李承澜与太子妃李氏,两侧依次坐着三品以上的大臣及其家眷。苏清欢与萧彻行礼后,便听陛下笑道:“苏侯夫人,去年冬日你押粮至北疆的事,朕听太子说了,着实令人敬佩。今日这宴席,朕也想听听你对江南民生的看法。”

苏清欢福身行礼:“陛下过奖。江南乃鱼米之乡,民生本该富足,只是去年大旱,不少百姓受了些苦。好在侯府在江南的产业多是粮田与茶园,臣妇便与当地官府商议,将部分收成低价售予灾民,又联合几位乡绅开了义学,让孩子们能读书识字。”

“义学?”陛下来了兴趣,“这倒是个好法子。如今朝中不少大臣的子弟都在私塾读书,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却难有这样的机会。”

太子妃笑着接话:“清欢,听闻你还在义学里请了侯爷的旧部当先生?那些将士虽解甲归田,却识得字、懂兵法,教孩子们格物致知,可比寻常夫子有趣多了。”

苏清欢点头:“回太子妃,那些将士们最是热心。他们说,当年侯爷教他们读书识字,如今他们也想把这份恩情传下去。”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中年人快步走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厮,手里捧着个锦盒。此人正是户部侍郎赵德顺,他满脸堆笑,朝着陛下行礼:“陛下,臣听闻今日春日宴,特地带了件礼物——这是江南进贡的雨前龙井,臣想着陛下与诸位大人定会喜欢。”

陛下微微颔首:“赵爱卿有心了。” 赵德顺便将锦盒放在案上,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过苏清欢。

宴席间,众人皆夸赞龙井清香,唯有苏清欢注意到,赵德顺在敬酒时,故意站在了萧彻身旁,压低声音说了句:“侯爷,听说侯府在江南的茶园今年收成极好?下官有个朋友想收购些上等茶叶,不知……”

萧彻不动声色地与他碰了碰杯:“赵大人说笑了,侯府的茶叶都是供应北疆驻军的,不对外售卖。”

赵德顺碰了个软钉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却很快又笑道:“是下官唐突了,侯爷为国效力,茶叶自然该优先供给军队。”

陛下似乎并未察觉这边的暗流涌动,转而与太子谈论起今年的春耕之事。苏清欢却留了个心眼——赵德顺今日的出现绝非偶然,他提及江南茶园,又故意与萧彻搭话,怕是在试探侯府的产业动向。

宴席过半,太子妃悄悄拉了拉苏清欢的袖子:“清欢,你瞧见周怀礼了吗?他今日竟也来了,还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苏清欢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个身穿藏青色官袍的老者,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她微微皱眉:“周怀礼……他不是早已致仕了吗?怎会出现在宫宴上?”

“听说是陛下念他旧功,特旨召他入宫赴宴。”太子妃压低声音,“可我听闻,他近日与赵德顺走得很近,怕是又在打什么主意。”

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禁军统领匆匆走进来,附在陛下耳边低语几句。陛下脸色微变,随即笑道:“诸位爱卿,北境传来捷报——侯爷率军击退了北狄的夜袭,护住了粮道。朕决定,明日设宴犒赏三军,侯爷与侯夫人可要一同出席。”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祝贺之声。苏清欢与萧彻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与自豪。萧彻拱手行礼:“陛下隆恩,臣与夫人定当赴宴。”

宴席散后,苏清欢与萧彻乘坐马车回府。雨后的街道格外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苏清欢靠在萧彻肩头,轻声道:“萧彻,今日赵德顺与周怀礼的出现,绝非偶然。他们定是在谋划什么,我们得小心提防。”

萧彻点头:“我已让暗卫盯紧了他们。明日犒赏三军的宴席,恐怕也是场硬仗——北狄虽退,朝中却未必太平。”

次日,皇宫的庆功宴上,萧彻身着戎装,胸前佩戴着陛下亲赐的“护国侯”金印,站在武将的首位。苏清欢则穿着那套天水碧的云锦襦裙,发间簪着太子妃送的玉兰步摇,在女眷中格外引人注目。

陛下高坐龙椅,看着台下的萧彻,笑道:“侯爷,此次击退北狄,你功不可没。朕听闻,你府上的家将赵统领,在鹰愁峡一战中斩杀了北狄的先锋将领?”

萧彻拱手行礼:“回陛下,赵统领乃侯府旧部,忠心耿耿,臣不过运气好罢了。”

“运气?”陛下大笑,“侯爷谦虚了!朕决定,再拨白银十万两,用于修缮北疆的防御工事,侯府可要好好督办。”

萧彻领命:“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宴席间,周怀礼忽然站起身,朝着陛下拱手:“陛下,臣听闻侯府在江南的产业颇多,尤其是那茶园与粮田,每年收益颇丰。臣以为,侯府既受陛下恩宠,当多为朝廷分忧——不如将部分产业捐出,用于赈济灾民?”

殿内气氛顿时一滞。苏清欢眉头微皱,正欲起身反驳,却见萧彻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周大人此言差矣。侯府的产业皆是先父与臣妇多年经营所得,每一分钱都沾着汗水。侯府虽受陛下恩宠,却也从未忘记本分——去年江南大旱,臣妇已捐出三千石粮食与五百两银子,用于赈济灾民。至于产业,乃臣妇与侯爷安身立命之本,若随意捐出,不仅寒了侯府之心,更会让天下商人寒心。”

陛下点头:“侯爷说得有理。侯府的产业,朕不会强求。不过,侯府既有心赈济灾民,朕倒是有个提议——由侯府牵头,联合京中其他富商,成立个‘民生基金’,专门用于赈灾与兴办义学,如何?”

苏清欢福身行礼:“陛下圣明。臣妇愿为牵头之人,与诸位富商共商此事。”

周怀礼脸色微变,却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悻悻坐下。

宴席散后,苏清欢与萧彻走在宫道上,春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地映在青石砖上。苏清欢轻声道:“萧彻,今日周怀礼想打侯府产业的主意,却被你巧妙化解了。只是,他背后的势力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萧彻握住她的手:“清欢,我侯府的产业,是父亲与你的心血,更是侯府的根基。我绝不会让它落入奸人之手。至于周怀礼……我已让暗卫查清了他的底细——他近年与北狄的商人暗中往来,怕是在谋划更大的阴谋。”

苏清欢抬头望着他:“那我们更要小心。侯府的荣耀,不仅是我们的,更是家国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携手同行。”

萧彻将她揽入怀中,身后是皇宫高耸的红墙,前方是侯府飘扬的旗帜。春风拂过,带来新的一年——侯府的故事,仍在继续;而他们与家国的未来,也会像这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亮,充满希望与荣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