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掌中月,心上霜 > 第22章 第 22 章

掌中月,心上霜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月落书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12:05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二章暗潮汹涌棋未尽,家国同担志愈坚

东宫的金銮殿上,琉璃瓦折射着正午的日光,将殿内映得通透明亮。太子李承澜高坐龙椅,手中捧着那卷泛黄的北疆山河图,指腹轻轻摩挲着图卷边缘——那里有苏振邦亲手标注的密密麻麻的小字,有些笔画力透纸背,可见当年绘图时的专注与慎重。

“陛下,侯府呈上的这幅北疆山河图,当真是稀世珍宝。”太子声音沉稳,目光却扫过殿中几位重臣的脸,“不仅标注了山川河流的走向,连各处隘口的兵力部署、粮草转运的暗道都一清二楚。尤其是北境‘鹰愁峡’与‘落鹰崖’两处要塞,竟连兵部现存的地图都不曾标注如此详尽。”

殿中寂静无声,众臣皆垂首屏息。坐在首位的陛下微微眯起眼睛,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目光落在下首的刘成与杨坤身上——二人早已面如死灰,额头冷汗涔涔。

“刘爱卿,杨爱卿。”陛下的声音不高,却如重锤般砸在每个人心头,“这图上的鹰愁峡,可是你们兵部去年上报‘地势平缓,无需重兵把守’的地方?”

刘成双腿一软,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砖上:“陛下明鉴!臣、臣当年是听信了探子的误报……那处峡谷地形复杂,臣一时疏忽……”

“误报?”陛下冷笑一声,目光转向杨坤,“杨侍郎,兵部每年的军饷拨款,可有一部分是拨给鹰愁峡修筑防御工事的?”

杨坤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陛下,那笔款项……那笔款项是拨下去了,可、可下面的人说工程浩大,需要时间……”

“放屁!”陛下一拍龙椅,震得殿内烛火摇曳,“朕的钱粮养的不是酒囊饭袋!侯府这幅图上分明标注,鹰愁峡若被敌军占据,可直接威胁北疆都护府的后路!你们竟敢欺上瞒下,延误军机!”

殿中几位老臣纷纷低头,大气不敢出。太子李承澜适时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息怒。侯府此次不仅揭穿了刘、杨二人的欺瞒,更献出这幅关乎北疆安危的山河图,实乃大功。只是……” 他话锋一转,看向苏清欢与萧彻,“侯府近日接连遭遇宝阁失窃、琉璃顶被揭,臣以为,此事背后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阴谋。”

陛下神色稍缓,目光落在苏清欢身上:“苏侯夫人,你来说说。”

苏清欢福身行礼,声音清亮而坚定:“回陛下,臣妇以为,刘成与杨坤勾结,先是妄图通过年末军饷核算诬陷侯府侵吞军资,后又买通杂役偷盗宝阁,目的便是为了这幅北疆布防图。他们得知父亲生前留有更详尽的山河图后,便想借机窃取,献于北境的敌国,以换取个人荣华富贵。”

“敌国?”殿中一位武将模样的大臣猛地抬头,“可是北狄?”

苏清欢点头:“臣妇虽不敢妄断,但父亲生前曾提及,北境的鹰愁峡与落鹰崖是防御北狄南下的关键要塞。若这幅图落入北狄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殿中气氛再度紧绷。陛下缓缓站起身,走到图卷前,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良久,他沉声道:“刘成、杨坤,你们可知罪?”

刘成与杨坤浑身筛糠般颤抖,连连叩首:“陛下饶命!臣等知罪!求陛下开恩!”

“开恩?”陛下冷笑,“你们欺君罔上,延误军机,险些酿成大祸!来人,将刘成革职查办,抄家充公;杨坤削职为民,流放边疆,永世不得回京!”

两名侍卫立刻上前,将瘫软在地的二人拖了下去。殿中众臣纷纷低头,不敢多言。

“侯府此次立下大功,朕心甚慰。”陛下转身,目光落在苏清欢与萧彻身上,“苏振邦一生为国,其女亦不负所望。朕决定,晋封苏清欢为一品诰命夫人,侯府世袭爵位再加一级,以彰其功。”

苏清欢与萧彻连忙叩首谢恩:“谢陛下隆恩!臣妇(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退朝后,东宫偏殿内,太子妃李氏亲自端来一盏莲子羹,递给苏清欢:“清欢,今日在朝堂上,你可是大出风头。那刘成与杨坤平日里仗着资历老,没少给侯府使绊子,如今总算遭了报应。”

苏清欢接过莲子羹,轻声道:“太子妃谬赞。若非太子殿下与陛下明察秋毫,侯府也难以洗清冤屈。”

萧彻接过话头:“殿下,此次虽暂时化解了危机,但臣以为,朝中仍有人对侯府心怀忌惮。尤其是户部与兵部,怕是不会轻易罢休。”

太子李承澜点头:“不错。刘成与杨坤不过是前台的棋子,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势力。” 他看向苏清欢,“清欢,你父亲留下的那幅山河图,可还有副本?”

苏清欢摇头:“父亲生前曾说,此图乃侯府根基,只此一幅真本,藏于老井底,连我也未曾知晓。不过,父亲在兵书中留下了一些关键要塞的草图,臣妇回去后便整理出来,呈给殿下与陛下过目。”

太子妃笑道:“如此甚好。清欢,你与萧彻近日也累了,不如在东宫住几日,也好让本宫尽尽地主之谊。”

苏清欢正欲推辞,萧彻却拉了拉她的袖子,低声道:“也好,正好与殿下商议后续之事。”

东宫的客房内,夜色已深。苏清欢倚在窗边,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思绪万千。萧彻推门进来时,见她正对着那幅山河图出神,轻声道:“清欢,还在想朝堂上的事?”

苏清欢摇头:“我在想父亲。他生前一定料到会有今日,所以才会将山河图藏在老井底,更留下那行小字——‘若琉璃顶移,速查刘杨勾结;山河图真本,藏于侯府老井底’。他是在告诉我们,侯府的荣耀与责任,从来都不只是享受富贵,更要守护家国。”

萧彻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暖而有力:“清欢,你父亲一生为国,如今你继承了他的遗志,我为你骄傲。”

苏清欢靠在他肩头,轻声道:“萧彻,此后无论风雨,我们都要携手同行。侯府的荣耀,不仅是我们的,更是家国的。”

次日清晨,侯府正院。管家匆匆跑来,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小主,殿下!城南传来消息,聚宝斋的掌柜昨夜暴毙,据说死前一直念叨着‘北境’‘密信’什么的。另外,户部新上任的侍郎今日上午便会来侯府拜访,说是……说是来核对军饷账目。”

苏清欢与萧彻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户部新侍郎?”萧彻皱眉,“可是刘成的心腹?”

管家点头:“听说是刘成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叫赵德顺,据说为人极为精明,最擅长在账目上做手脚。”

苏清欢冷笑:“来得正好。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上午时分,侯府客厅。一位穿着藏青色官袍的中年人恭敬地站在厅中,见苏清欢与萧彻进来,连忙行礼:“下官赵德顺,见过侯爷、侯夫人。下官奉户部之命,来核对侯府近年来的军饷账目,还望侯爷、侯夫人配合。”

萧彻冷哼一声:“赵大人,侯府向来遵纪守法,军饷账目更是清清楚楚。不过,既然户部有令,我们自然配合。”

苏清欢则微微一笑:“赵大人,不如先喝杯茶,慢慢来。”

一杯茶下肚,赵德顺便开始翻阅账簿。他的手指在数字间来回游走,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苏清欢与萧彻,似乎在寻找破绽。

“侯夫人,这一页的数字似乎有些不对。” 赵德顺忽然指着账簿上的一行小字,“去年江南庄子缴纳的稻米数量,与兵部存档的相差了五十石。”

苏清欢神色不变:“赵大人,那五十石稻米是侯府捐赠给江南官学的,用于资助寒门学子。账簿后附有官学的收据,赵大人不妨看看。”

赵德顺翻到后页,果然见一张盖着江南官学印章的收据,日期与数字皆吻合。他脸色微变,又翻到另一页:“那这一页……”

萧彻冷冷打断:“赵大人,若只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如直接说重点。侯府与户部之间,向来账目清晰,若有人故意找茬,大可不必浪费时间。”

赵德顺被噎得脸色涨红,支吾着:“这、这是例行公事……”

“例行公事?” 苏清欢轻笑,“赵大人,我侯府行事光明磊落,从不惧怕核查。只是,若有人借核查之名,行打压之实,侯府也绝不会坐视不理。”

赵德顺额头冒汗,连忙起身行礼:“下官知错,下官只是奉命行事,绝无他意。”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管家匆匆跑进来:“小主,殿下!太子府来人了!说是有紧急军情!”

苏清欢与萧彻对视一眼,立刻起身:“备轿,去东宫。”

东宫正殿内,太子李承澜面色凝重,手中捧着一封密信:“侯爷,侯夫人,北境急报!鹰愁峡与落鹰崖两处要塞,昨夜突然出现大量北狄探子,似有异动!”

苏清欢心头一紧:“陛下可已知晓?”

太子点头:“陛下已下令加强北境防御,但……” 他看向苏清欢,“清欢,你父亲留下的山河图上,对这两处要塞的防御弱点可有标注?”

苏清欢福身行礼:“回殿下,山河图上确实标注了鹰愁峡的暗道与落鹰崖的补给路线。若敌军从暗道突袭,我军可从落鹰崖的补给线截断其后路。”

太子目光一亮:“如此甚好!本宫即刻奏明陛下,派精兵驻守落鹰崖,截断敌军补给!”

萧彻拱手:“殿下,侯府愿派家将协助防守。”

太子点头:“有侯府相助,朕更安心。” 他顿了顿,看向苏清欢,“清欢,你父亲一生为国,如今你与萧彻更是继承了他的遗志。侯府的荣耀,亦是家国的荣耀。”

苏清欢眼眶微热:“殿下放心,臣妇与侯爷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家国。”

离开东宫时,夕阳已染红了半边天。苏清欢望着远处的宫墙,轻声道:“萧彻,北狄的探子出现了,这意味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萧彻握住她的手,坚定而温暖:“清欢,无论风雨多大,我们都会携手同行。侯府的新生,才刚刚开始。”

夕阳下,侯府的朱红大门敞开着,门口挂着的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苏清欢知道,未来的路或许会更加艰难,但只要夫妻同心,侯府的荣耀与家国的安宁,必将如这夕阳一般,温暖而明亮,永远传承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