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斩双 > 第28章 窥破

斩双 第28章 窥破

作者:羌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1 19:30:00 来源:文学城

大周,燕京

皇宫巍然,巡防森严。

虽是晌午刚过,东南处妄印阁的烛火却是通明,一年过半百的黄袍男人正端坐其内,望着这十数盏明灯怔怔出神。

大周是当今皇帝从马背上夺出来的天下,那时的宣广军可谓是风光无两,为首的主将一柄红缨铁枪,端的是举世无双,英姿卓绝。

建朝之初,敬贞帝就誓要扫除前朝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乱世之象,而这一雄心壮志,二十年间,却不曾有真正实现过。

盖因乡野出身,性子直拗,并不通晓迂回制衡之术,阳奉阴违的敷衍小人亦是多如牛毛,一来二去,世家也好,百姓也好,无不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若不是宣广军余威尚在,宝霄殿的御位哪里还坐得稳。

临政二十载,敬贞帝处事越发乖张,年纪又上来了,一把行将就木的老骨头,早已不是当初将红缨铁枪舞得虎虎生风的那一位将领了,甚至出了罢朝十日的骇事。

万幸的是,理谏院的言官毫不手软,奏折上表无数,宰相韩辞化更是携朝中重臣,跪于妄印阁外数个时辰,只为求得敬贞帝勤政以安民。

已闭于阁中,三日拒接外臣的敬贞帝终是开了门,开口时嗓子竟像哑了般,话也是三个字两个字往外蹦:“朕不做,这个皇,帝了。做不,好。”

一说完,老泪纵横,饱经风霜的身体又有些撑不住了,飘摇地快要倒下,韩相一见这架势,立马扶他到阁中的软榻上躺下,又唤太医。

待气息平稳了,众人诉诸旧日情谊,谈到昔年敬贞帝乃是行伍中人,自恨几身是个不识字的粗人,便宴请文臣,冀能习得指教一二。

那时君臣尚且相处融洽,推杯换盏间,言笑自如,世人称为开芳宴之乐,后久经流传,传为美谈。

众臣论及此处,唏嘘不已,只跪下来,痛心喊道:“陛下,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啊。”

躺着的老皇帝听闻此言,抹了抹两颊的泪,重重地点了头。

不日后,敬贞帝修养好了身体,说话也差不多恢复了往日的自然,复启朝政,并许诺,广开官民间言路,力行清明廉贞之政,徐图治国大业。

但是啊,满目疮痍的河山,究竟是迎来了一线生机,还是经不了倒腾,自此以后,一蹶不振,垮了呢?

敬贞帝虽对此悲愤交加,但仍憋着一口咽不下的气,誓要做出一番能为后人称颂的业绩来。

思及此,他难免紧握住攥紧的双拳,目光狠厉地扫向门口。

都这个时辰了,那小子怎么还不来?

难不成被唐付昌的话吓着了,连个面都不敢露。

敬贞帝又笑着摇了摇头,无声否决了方才的猜测。

这怎么会呢?

那小子都敢信他这个微势少权的挂名皇帝的话,去烧原先那妄印阁,如今些许小事,又如何诓不来他帮忙。

心中思忖良久,却听门外通传的太监禀报:“陛下,绪国公世子求见。”

忙喜逐颜开,又打算起身相迎,但生怕给那小子笑话,只得正色坐下,喊道:“让他进来。”

便见个容貌俊俏的少年进来行礼:“臣参见陛下。”

待侍立门外的太监合屋而去,敬贞帝方微微颔首:“你起来吧。”

还未来得及寒喧几句用膳与否的客套话,秦沭生倒先他一步开口了:“请陛下恕罪,您这次说的人,我不能杀。”

说着说着,便要直愣愣地跪下,看得敬贞帝轻叹一口气,也起身扶住他,只回道:“杀不了就算了,朕也没说办不成的事就要治你的罪啊。”

秦沭生摇了摇头:“君臣有别,礼不可逾越。”

闻言,敬贞帝的嘴角扬起一抹自得的笑,也不再坚持,回到软枕铺就的龙椅上,显出朝堂上也没有的威严来:“那沭生可说说,为何不肯杀那行刺韩相的武女?”

又顿了顿,摸摸鬓边的长须,若有所思的样子:“是杀不了,还是不敢杀?”

一字一句,语气平淡至极,却又仿若四两拨千斤般,慢悠悠却磨得人性子煎熬。

秦沭生却丝毫不怵,刚进门还低着头,一副恭谨重礼的样子,如今却抬首而视,一双深不见底的凤眸露出些许锋芒:“臣可否问陛下一事?”

敬贞帝听了,点头示意:“你说吧。”

一席话却听得他心惊:“敢问陛下,韩相被刺一事,可是由您指使?”

敬贞帝皱眉,不容冒犯的龙颜裂出震怒之色:“你好大的胆子!”

便听面前的人以头抢地:“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虽是这样说着,但声音中气十足,铿锵有力。

实在听不出触怒龙颜的惶恐不安。

敬贞帝默然不语,待平复住起伏的心绪了,才淡淡开口:“起来吧,此事不怪你,是朕贪功冒进了,不应此时妄动。”

又顿了顿:“况且,武女行刺一事,确实非朕所为。”

秦沭生闻言,眉头一拧:“所以,陛下命臣杀了那武女,是要将韩相推出去,好教那幕后真凶自露手脚?”

敬贞帝没有回他,只道:“沭生觉得,韩相如何?”

“臣未同韩相打过交道,只听同窗偶然提过几句,是乃大周栋梁之才。”

负手而立的男人听他一番慎之又慎的话,轻笑一声:“倒也说得不错。”

又望向屋内布帘厚遮下接连燃起的烛火,忽明忽灭的光影照得神情思索的老皇帝目光柔和起来,开口却是阴森的可怖:“朕瞧着是他自己唱的一出戏呢,要将朕悉心布下的爪牙除去,精得很啊。”

闻言,面目凝重的少年讶然:“陛下的意思是,京城闺阁女子中掀起的这一股武女陪侍之风,经由您一手促成的?”

敬贞帝笑了笑,又道:“所以沭生觉得,朕为何要让你去杀了行刺之人了?”

秦沭生仍未作答,只问:“陛下安排的人中出了异数,将这异数除去,方能保全其他的人。”

听了这一番恰合他心意的话,敬贞帝方满意地点了点头,还要吩咐他其中的细枝末节,却见面前的少年又道:“所以此事,陛下绝不能交给臣去办。”

突如其来的一番话,听得敬贞帝怒容又起:“沭生这又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顾虑支支吾吾地不肯说出来!现在就跟朕说说!”

秦沭生虽低着头,心中却轻蔑一笑,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臣身为绪国公府的世子,己身死不足惜,若牵连一大家的人因我之故而丧命,实在是恕臣难以从命。”

说着便又要跪下,敬贞帝却也反应过来了,忙出口阻住了他:“罢了,黑了,朕明白你的心思了,不为难你了。”

又长叹一声:“你也莫怨朕不通人情,此事重大,而朕唯你可信,因此才只命你去做,是朕年纪大,糊涂了啊。”

秦沭生便假模假样地安慰几句:“陛下仍是大展抱负的事成之年,切莫忘却顾惜自己的龙体,定要万寿无疆啊。”

敬贞帝摆摆手,神情也黯淡了几分:“那沭生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这老东西真是弄不死那个叛他妄动的后患,不得安寝啊。

秦沭生心中腹诽几句,面上却不动声色,反有几分为其忧虑的真诚:“唐付昌任骁甲卫指挥使一职也有数日了,陛下还是不信任他吗?”

明黄衣袍的男人依旧静默不语了一阵,才堪堪开口:“沭生也说只跟了数日而已,哪里就值得朕托付此等重要之事?”

秦沭生又道:“可唐付昌是齐殊年老将军的人,宣广军中的旧部,臣想来是不二人选。”

闻言,敬贞帝方露些许动容之色,却也迟疑得很:“容朕再看一两日吧,听说那行刺的武女自己也身负重伤,尚末转醒,就再等些日子好了。”

见皇帝神情思索,秦沭生便起声告退,待得了应允了,方从妄印阁中缓缓离开。

如卸重担,步履轻快。

看得姗姗来迟的唐付昌讶然:“世子想到法子来回复陛下交托的事了?”

秦沭生不甚在意他话外有话的调侃,只拍了拍他的肩,轻笑一声:“这该是唐指挥使操心的事吧,何必劳烦我费心呢。”

什么该他操心,明明是...

霎时,唐付昌一拍脑袋,终是反应过来,骂了一句脏:“狗崽子,你真行啊!”

又恶狠狠地瞪他一眼,瞄到了他锦袍上沾染的些许尘土,顿时抓住此事,挖苦道:“世子还是跟在北地军营时一样,跪地求饶得真快啊。”

秦沭生毫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轻拍膝盖上的脏土,平平淡淡地开口道:“陛下叫你进去呢,我方才拒了一遭,唐指挥使等会儿若不硬着头皮接下来,就用这项上人头谢罪吧。”

说罢,潇洒离去,徒留唐付昌一人恨恨几句骂他,吓得旁边的小太监劝道:“指挥使大人息怒,世子自小便是这般做派,并非针对您呢。”

唐付昌挑眉相觑,森然一笑:“怎么,他是绪国公世子,所以说不得?”

小太监摇了摇头,语调微微颤抖:“大人想岔了,此乃皇宫重地,不可喧闹,否则惊忧了陛下,皆为死罪。”

听罢,唐付昌悻悻一笑,只道:“好了,你带我去见陛下吧。”

于是,小太监依言将他带入阁内,方合门而去。

见到敬贞帝,唐付昌先是行礼:“陛下。”

老皇帝嗯了一声,敲了敲桌子,示意他起身:“沭生都跟你说了?”

唐付昌道:“是。”

“那你意下如何?”

“臣万死不辞!”

敬贞帝闻言,煞是满意地笑了笑,又同他交谈几句:“你原是宣广军中的人?”

唐付昌忙回道:“有幸见过陛下战场上的英姿,是臣此生最为得意之事。”

面前黄袍锦带的男人哀叹一声,似是忆起了往昔峥嵘沙场的岁月,沉默片刻,又道:“如今宣广军如何了?”

唐付昌思忖了会儿,只透露出只言片语:“永州虽腹背受敌,但因齐老将军率宣广军镇守,百姓仍安居乐业。”

“腹背受敌?”敬贞帝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颇为好笑,“永州以南便是我大周疆土,哪里来的敌?”

又道:“还是说,燕京城中有什么人要对远在北地的宣广军下手?”

闻言,唐付昌却惊讶地抬起头来:“陛下难道不知道荡丘山的匪患吗?”

敬贞帝轻轻点了点头:“略有耳闻,但棘手至此,实在不知。”

听得唐付昌心中暗恨,只道:“尽苍寨作乱已久,还请陛下调兵降服。”

又详说一番此贼匪的恶贯满盈之事,真叫敬贞帝直呼可恶。

远在北地的尽苍寨自是不知他的雷霆之怒,反倒一片安分的寂静。

荀霜仍旧照着惯例,在三层小楼上翻查帐册。

其实尽苍寨中的事务不算繁多,万隆兴的才是堆起来的一大摞。

傅矜寄这一大箱子的时候还特意都混夹在药材的底层,另隔出来的一个暗箱里,连日的奔波弄得帐本上都是浓浓的药味。

还好都是些清淡助眠的药草,没什么闻起来很重又不适难忍的。

却也搞得人昏昏欲睡。荀霜都快闭上双目小憩了,却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小姐!”

还未等她回,金九安便推门进来,又万分小心地合上,面色凝重地走至堆放帐册的桌前:“楚州有信传来,说是那日我们离城时发生的命案已然告破,说是刺史陆决干的。”

闻言,荀霜心中自是讶然,只接着问道:“可知道凶犯为何杀人?”

驼背的男人摇头,又显出几分欣喜之色来:“谁知道呢?许是窥破了什么机密要闻被灭口罢了。”

荀霜却不信事情了结得如此轻巧,仍沉思不已。

此案想必是孔层的手笔。

之前陆决就推说要借着纠查要犯的名头拿了尽苍寨,孔层顺势拉他下马,既得了升官之机,又能向寨子讨个功劳,实属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但那日梁则介被杀,她亦在场,虽未见真凶面目,但顷刻之间就能刺中善武之人的要害,且能一刀毙命。

深知并非陆决之力便能办到。

即使那楚州刺史认识个中高手,但又为什么独独放过她呢?

明明对于这些个地方大员来说,她这个尽苍寨的六当家该是官府极力扫除的毒瘤啊。

思及此,荀霜颇为苦恼地摁了摁额角舒神,抬头瞧见金九安还没走,欲言难隐的模样着实令人生疑,不由轻声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事?”

“楚州城中递来一封信,指名要给你的。”

荀霜听罢,自是讶然:“是谁?难不成万隆兴出了什么事,廖掌柜送来的?”

金九安却不欲多言,只扔下便走了。

看得荀霜疑惑更甚,忙将信拆开,一眼便瞧见了陆进扬三字。

于是,匆匆将洋洋洒洒的三大页纸看完,才明白了他此时送信来的用意,方舒缓了一口气。

原是窦其之一事有了结果。

她还以为是要帮陆决,好将他父亲从深陷的牢狱之灾中救出来呢。

所幸不是。

只是何必将路途被劫财一事说得如此冗长复杂,弄得好像述职的官家公文一般,都是着实看累了她。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决被关进牢中,陆进扬竟然毫无动作,甚至还有闲情逸致给她递封无关紧要的信来。

难不成,这封信暗藏着什么玄机?

思及此,荀霜便把那信颠来倒去地翻看了一番,没察觉出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便将那信随手搁至在桌上,复看起帐册来。

不知不觉间,外头的天已全然被夜浸透。

荀霜瞧着越来越暗的视线,索性不再燃起烛火,便起身。

还未走离桌子,便见宁宛云风风火火地一头扎进来,直直撞上堆满帐本的桌子,惊得少女大喊:“四姐,你可伤到哪里了?”

宁宛云撑着身子缓缓站起,借着近乎无法视物的屋内,偷偷收起金九安送来的那封信,脸上却坦然无比,只回道:“阿蕴不是喜欢看十五的灯会吗?今日寨子里特地给你办了一次,我们现在便走吧。”

闻言,荀霜心中更喜:“谢谢四姐,我确实喜欢灯会,再过几月还可以到楚州看到呢。”

又顿了顿,做思索状:“四姐,如今是何月何日?”

“建璋二十年四月十九啊。”

对啊,她都十六了。

思及此,荀霜却恍忽间定住了。

那就是,建璋四年四月十九日生的。

和那个行刺韩辞化的武女一样。原来,魏珵书教她习武,并非真的让她去行刺,而是要让这罪名定在她身上。

毕竟,荀寄明之女,要刺杀害得她父亲被斩的罪魁祸首,也在情理之中啊。

到时候,再划花一张脸,来个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何愁她不上去顶罪。

荀霜自嘲一笑,心中万分悲凉。

枉她竟还因了寨子中数年相处的几分情谊,纠结着要不要继续查梁则介一案,如今回想起来,自己果如街边乞饭的痴傻儿一般,天真得很呢。

这数年情分,只绊了她,却不会让魏珵书停住陷害她的手脚。

其实,上天早就给她安排好了抉择。

她,荀霜,只能做出这唯一一个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