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战国女商发家记 > 第100章 孟弋劝秦王

战国女商发家记 第100章 孟弋劝秦王

作者:园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8:06 来源:文学城

章台宫矗立在高台之上,阶陛重重,犹如登天梯。复道凌空,宛若游龙。孟弋快步走在龙身上,干爽的风刮拂在孔眼稀疏的纱衣上,她瑟缩着抚抚双臂,天凉了。

“老师!”

嬴政迫不及待迎了出来,踩着素色足衣,连鞋履都没穿。红日在他身后升起,万条金芒射向他褪去稚嫩、渐生刚毅的面庞,玄色衣袍张满了风,蓄势待飞。

孟弋驻足。

昔日需要她庇护的邯郸幼童不见了,眼前站立的是一代帝王。

她伸臂振袖,深施一礼。“见过大王。”

嬴政扶她入殿,嗔道:“老师去一趟魏国,怎么生分了。”

万千思绪划过孟弋心头,末了化为一句感慨:“大王长大了。”

“那又如何,长大也是老师的学生。”

宫婢奉上各色吃食浆饮,孟弋爬台阶又累又饿,见着吃的大快朵颐起来。

嬴政悬着的心落回了腹中。

“老师,你可算回来了。我做噩梦,梦到你被赵简带走,我纵马追赶,追啊追,追到河边,迟了一步,船开走了……气得我要发兵灭了赵国……醒来就接到你们平安逃出大梁的消息。”

“消息?”孟弋咬到了枣核。

“我怕路途遥远,消息不畅,临行前特嘱许泽,要时时传信给咸阳。”嬴政很中意许泽,“多亏了他,否则赵简就得逞了。”

看孟弋迷糊,他提醒:“龙阳君身边埋伏的有秦谍,还有被秦国收买的吏员、门客。”

孟弋幡然醒悟。

逃出大梁后,有个疑惑一直萦绕心间,那么短的时间里,龙阳君哪来那么大本领将她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还查到她在偷运粮食?就好像有人故意泄露给他的。

——想不到,真相就是如此。是许泽主动出卖给龙阳君身边的间谍。

再由间谍之口传到龙阳君耳中,渲染、挑唆,头脑空空的龙阳君上了头。

许泽不愧是做过间谍的人,节奏掐得恰到好处。

孟弋心绪乱纷纷。

刀兵不长眼,如果那晚龙阳君昏了头,执意纵兵冲撞,她和赵简凶多吉少。再有,经龙阳君那么一闹,赵简“通秦”的罪名已经扬播出去,五国恐难心无芥蒂坐下来谈合纵。

等等,会不会,这恰是许泽想要的?

嬴政未察觉到孟弋情绪起了变化,仍兀自夸着许泽。

“智谋过人,一举多雕。不止迎回老师,还瓦解了合纵,离间了魏国君臣和赵国君臣。”

逃出大梁的十来天里,孟弋匆忙赶路,对外界一无所知,离晚宴尚早,嬴政趁机为她填补消息空缺。

魏王和信陵君是兄弟,更是君臣。早年信陵君窃符救赵,杀了大将晋鄙,激怒了魏王,二人兄弟情分所剩无几。如今信陵君主持魏国朝政,外联诸侯,共同对秦,去岁还挫败了一次秦国的进攻,声望空前,威震天下。秦要灭魏,势必要先扳倒信陵君。秦人想了很多法子都没奏效,却歪打正着,着落在了龙阳君那个蠢货身上。

事情闹大了,传得沸沸扬扬,魏人意见相左,信陵君力挺赵简,龙阳君为了自己的脸面,坚称赵简通秦。秦人间谍和收买的佞臣也不遗余力把水搅浑,魏王一个头两个大,最终抱持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礼送赵简出境。

赵国在五国中实力不容小觑,缺了赵国,还合个什么纵?楚燕韩使臣陆续撤离大梁,合纵自动瓦解。

信陵君气倒了,病榻上想明白了,归根结底,魏王不信任他,心灰意冷交出了手中大权。

“合纵破裂,赵简落赵王埋怨。君相失和,赵国怕也要乱了。”

赵偃这个王,比他的父亲赵丹更差劲。三年不到,一件军国大事没干成,废王后废太子倒是起劲。

嬴政幸灾乐祸,觑着孟弋神色不对劲,收敛了几分。

孟弋没留神他看赵简笑话,她想分辨清楚的是,许泽是受形势启发,生了满腹心眼,还是说,从一开始,他就是奔着搅黄合纵去的大梁?

细究起来,没什么区别。只是碰巧孟弋本人成了他设计的一环,心中膈应。

嬴政轻咳:“老师,你见到赵简了?他到底有没有负心?”

孟弋抬头,对上嬴政些微忐忑的眼神,瞬间明白辗转咸阳与邯郸之间搬弄谣言的是谁了。

看到老师摇头,嬴政失望地皱皱眉。

谣言没用了,对赵简心生怨恨,赵国美女无数,他为何不再娶十个八个?为何还要给老师留念想?

“那他也不是好夫婿!堂堂七尺男儿,让自己的夫人受委屈,亏他还是一国相邦,哼,徒有虚名!”

说多了怕牵起孟弋伤怀,嬴政话锋一转,叙起了粮食。

运回粮食,灾民有救,是天大的好事,孟弋却从嬴政的言语中感受到一腔怒气。

半个月前,群臣廷议,仍有臣僚大放厥词,说粮食不应发放给灾民。

——自有秦以来无此例,有违祖制!

反对的有宗室,也有军功贵族。

最后吕不韦打圆场,说,粮食以孟弋的名义发放给灾民,与朝廷无关。

反对的声音止息了,嬴政的火却憋到现在。

凭什么吕不韦一言便可平息争执?我命赈济黔首,却无人理会?

“如果虫灾一起就听我的,开仓,开放禁苑,老师何必辛苦走一遭?这一回上天垂怜,下回呢?老天还会眷顾吗?”

孟弋听懂了,嬴政愤怒的点在于,吕不韦擅权。

嬴政弱年,不能亲政,太后又百般信赖相邦,几年间,秦国的内政外交全由吕不韦操持,大到领兵之将,小到一县之长,尽出其门下。

“他还拿我当六岁孩童,软弱可欺么?大秦的天下,姓嬴还是姓吕?!”

气头上的嬴政口不择言,孟弋严肃纠正他:“大王不是六岁孩童了,说话怎没个轻重?气话是乱说的?传到甘泉宫,教太后情何以堪?”

想到曾经的身世流言,嬴政羞愧地低下头。

孟弋色缓:“吕不韦是权臣,却不是反臣。他把李斯举荐到大王身边,就是在明心迹,也是在留后路。”

嬴政拧眉,若有所思。

“纵使他有异志,也不怕。”

孟弋自信满满地说。

嬴政殊为不解:“为何?臣下生二心,岂不是很危险?”

“秦国出权相。孝公时的商君、惠文王时的张仪,昭襄王时的魏冉、范雎,无一不是大权在握,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没有一个能对抗王权。哪怕穰侯魏冉,贵为昭襄王舅父,战功赫赫,又有拥立之功,下场如何?被驱逐出秦,郁郁而终。”

孟弋看着嬴政,循循善诱,“大王不妨想想,他们为何不敢反抗?”

孝公、惠文王……嬴政脑海中疾速筛了一遍,道:“因为几代先王皆是贤明有为之主。”

孟弋点头。权臣遇到了雄主。

嬴政拊掌:“懂了,只要我奋发图强,踵继列祖列宗霸业,便不惧怕乱臣贼子!”

“正是这个道理。君王雄武睿智,臣下自然归之若水,谁会想不开跟着反臣闹事呢?”孟弋条分缕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雄主不必是最聪明的那个,但必须擅于识人、用人,要有足够的魄力和手腕策动群臣,让他们贡献智慧和力气,为己所用。很久以前,我便让你亲近军功贵族,礼敬宗室。你做得很好。”

蒙氏兄弟已成了他的腹心,日后攻伐天下,蒙氏一族将是最锋利的戈矛。两宫太后颐养天年,前不久封了成蛟为长安君,宗室大体相安。

嬴政又细筛一遍,眼下确实没什么可忧虑的,是自己杞人忧天了。一切,留待亲政以后。

师生阔别有日,畅叙许久,不觉天已昏黑。

大烛亮了满殿,晚宴的主角陆续到了。

先到的是太后赵姬。

“哎呀呀——”孟弋待要行礼,被赵姬亲热地拉住手,“你是秦国的功臣,我哪受得起?”

“太后取笑我不是?”

“今晚的宴会是大王专为你接风洗尘的,我哪敢笑你?”

说话间,宫人在殿外高呼:相邦到!

一通繁缛却井然有序的寒暄见礼后,各自坐定。

赵姬吩咐随身伺候的寺人,“嫪毐,把礼物呈上来。”

看着高大威猛、面净无须的男子趋至案前,孟弋五官僵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