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一分,大巴缓缓停靠在集训基地门口,这是一所位于市郊的大学分校,红砖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间,透着学术殿堂特有的宁静与庄严。
耿殊拎着行李下车,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试图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武百灵在她身边兴奋地东张西望,压低声音感慨:“哇,这么气派!感觉在这里呼吸都要收费!”
报到,领取资料,分配宿舍。流程有条不紊。耿殊和武百灵被分在同一间四人间,另外两位室友来自其他学校,彼此简单打了个招呼,便各自整理起来。
中午在食堂就餐时,带队的于老师详细地交代了集训相关的细节,尤其强调了集训封闭式管理。
“一会儿吃完饭给家里人报个信,之后电子设备统一上交。”于老师目光扫过在场的学生,语气不容置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遇见任何问题都一定要来找老师解决。”
吃完饭,耿殊和武百灵回寝。武百灵捧着手机去阳台打视频,耿殊看了眼时间,这个点儿耿荣应该在午休,她不打算打扰,发了条汇报行程的消息,指尖滑动,又点进林优的聊天界面。
【耿殊】:还是老样子,一个月后见了。
那边显然是特意在等她的消息,输入框上方立刻跳动起来。
【林优】:集训顺利。
悬留在键盘上的指尖一顿,林优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慢慢敲打出几个字,却又被另一个念头阻止。她微微侧过头,用余光瞥了眼后排的人。
对方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笔尖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和教室里自习的氛围融为一体,平平常常。
她把头偏回来,删除对话框的内容,转而发了句:
【林优】:不要有太大的压力,相信自己。
收到好友鼓励的消息,耿殊心头的阴霾似乎被吹散了些许,她轻扯着嘴角,郑重回了一个好。
列表里的好友得知她进了集训营纷纷送来鼓励和祝福,耿殊一条一条回复过去,最后实在是应接不暇,干脆发了条朋友圈并置顶。
集训小群里,于老师已经艾特了全体成员准备上交电子设备。耿殊抱着手机尚未撒手,阳台上的武百灵也依依不舍,半是撒娇半是抱怨地和家人道别。
“啊啊啊!为什么要上交电子设备啊!”挂完视频,武百灵跳到耿殊身边痛苦哀嚎,“我一个月见不到我妈会死的!”
她这话惹得同寝的两位女生一阵轻笑,短发女生晃了晃自己手腕上的电话手表:“你们没有B计划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啊?”武百灵短促地惊讶了一声,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走吧,于老师在楼下等我们。”耿殊最后看了眼干干净净的,没有某个特定人头像出现提示的聊天列表,将手机握紧了写。
楼下大厅熙熙攘攘,除了前去上交电子设备的实验中学学生,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在这里开短会,人声混杂。耿殊并不急着上前,食指无意识敲打着手机背壳,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倒计时。
武百灵已经交完了,蹭到耿殊旁边,昂着脑袋:“你怎么还没交?”
“在等别人的消息。”耿殊盯着屏幕,语气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细微焦灼。
“等谁啊?”武百灵随口一问,“林优?这个点学校都在午休吧?”
耿殊笑了一下,没有回话。
武百灵困意袭来,打着哈欠准备回房午睡。
耿殊仍站在原地,她还在等。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突然亮起,白色的亮光映入她的眼眸,她心跳骤然漏了一拍,立刻点开。
然而发来消息的并不是单呈青,而是纪伏云。他发来了一张照片,是纪伏梨正戴着耳机,聚精会神地对着习题册,旁边放着那个耿殊送的随身听。附言是:伏梨说听力材料很有用,一直在练习。今天兼职发工资了,再次感谢,欠你的饭一直记得(^v^)
“耿殊,就差你了。”于老师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耿殊猛地抬头,迈开步子向前,同时开始编辑对话框的消息。
“哎——不好意思啊。”
有人急匆匆朝这面跑,无意间撞了她一下。
“没事。”耿殊点了下头,继续打字。
发完消息,她连回看的功夫都没有,立马关了机上交。
他们实验中学这边收完电子设备,大厅里另一批开短会的队伍也结束,纷纷起身准备离开。耿殊随着人潮移动,耳边充斥着其他学生的闲聊。
“怎么办?我压力好大啊,一想到自己身边高手云集,而自己是个小菜鸟,就犹如误入大神村的一样,惶恐啊!”
“集训营里哪儿菜鸟?起码都是凤凰蛋起步,你可别谦虚了。”
“还没开始上课就感觉脑子挤得满满的,为什么人的大脑容量不能存档分类扩张?”
“你以为自己是机器人啊?”有人打趣。
“你还真别说,我们学校还真有这么个‘机器人。’”接话的人语气带着几分戏谑。闻言,耿殊扭头看了一眼,对方身着天蓝色校服,右胸口的校徽并不陌生,丽都一中的。
没机会进一步听到这些八卦,耿殊已经到了自己的寝室。武百灵和短发女生睡下了,还有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子在看书,耿殊动作放轻,回到自己的床位。
集训生活从第二天一早便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上午是理论大课,几百人同在一间大教室,由大学的教授亲自授课,内容深入浅出,但节奏极快。下午是分组实验和习题研讨,晚上则是自主刷题时间。强度之大,让不少学生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压力。
耿殊很快沉浸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中,暂时将最近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只有在深夜,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窗外隐约的虫鸣和舍友们清浅的呼吸声,那些被刻意压抑的思绪才会悄然浮现。
她失眠了。
轻轻叹了口气,她起身坐起。寝室内并非一片漆黑,另外三人甚至都没上床,她们各自点着小台灯,坐在桌位前安静地刷着自己的题。眼镜女生注意到她醒了,小声问了句:“吵到你了吗?”
耿殊摇摇头,摸索着枕边的小手电筒。
她扶着爬杆下床,武百灵在她对面的床位,戴着耳机复习上午的知识点。耿殊看了眼自己桌位的时钟,凌晨一点五分。
“靠。”短发女生撂下笔,忍不住骂了句,但很快她意识到自己的动静太大,不安地看了眼周围的舍友们,结果大家全都没睡。
“都睡不着啊?”她转过身子,翘起二郎腿。
武百灵摘下了耳机,半死不活地向后一躺,两手大大朝后:“谁睡得着啊?我现在连课都听得吃力,不敢想后面的考试怎么办!”
她脸上染上几分忧愁和茫然,眼镜女生安慰道:“其实我也一样。但新环境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嘛,慢慢来就好了。”
话虽这么说,但几人都心知肚明,慢就等同于落后,落后就等同于淘汰。
眼镜女生叫于雯雯,是丽都一中的学生,耿殊对她有印象,去年集训营她也在,不过两人没分到过一个寝室,除了上课时间基本没什么交集。另一个短发女生也是熟面孔,叫张锦,河绥第三中学的本地学生。耿殊对她的记忆要更深一些,去年在集训营里,她经常上黑板解题,张锦的解题思路跟她自己很像,奔着简跳去的。
“话说你们饿吗?我感觉自己的脑袋要被掏空了。”张锦摸了摸干瘪的肚皮,空荡荡的胃叫嚣着进食,可明明四个小时前才吃过加餐,没过多久就又饿了。
学习真是一个漫长又饥饿的阶段。
“我有泡面。”于雯雯推了一下眼镜,转身打开自己带来的行李箱。
她热心地送了每人一包泡面,张锦可谓是千谢万谢,直呼她是一寝之救星。
“问题是拿什么泡啊?”武百灵看着自己手里的番茄鸡蛋牛肉面,感到苦恼。她来之前的功课显然做少了,压根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就在她思考的功夫,耿殊已经撕开包装袋了,不过她的撕法很讲究,在最边缘撕开一条长口,保证了包装袋的完整性,接着就是加调料。
张锦站起来,目光扫过耿殊的动作,歪着头笑:“泡倒是不难,问题是我们没有筷子。”
于雯雯在自己的行李箱内翻了翻,拿出一把一次性筷子:“我有。”
“来集训为什么还要带这么多一次性筷子?”武百灵凑上前,惊讶之余全是佩服,于雯雯就像哆啦A梦一样,总能在口袋里掏出有用的东西。
说起这个,于雯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高一那会儿一直住校,晚上饿了也吃泡面,筷子是食堂顺手拿的,期末回家一起打包进了箱子——因为第二年不打算住校了。”
“后面箱子没怎么用过,筷子放在小隔层,我也就忘了。”
张锦和武百灵不约而同地竖起了大拇指。几分钟后,四人心满意足地吃上了泡面,整间屋子弥漫着调味料混杂的气味,朴实无华。
“太香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张锦用筷子挑起几根泡面,嘴里感叹不止。
渐入夏季,正是蚊虫多发的季节。小台灯聚拢的光源处飞舞着几只小虫,耿殊抬手弹了弹,影子在墙壁上变化形态,她起初没太在意,但不知道是不是半夜闲得慌,玩心大发,伸出手比着影子手势。
“演皮演戏呢?”武百灵嗦完最后一口泡面,怪异地瞥了她一眼。
“你不觉得这样很有趣啊?”耿殊做了个兔子的手势。
“我只看到了苦中作乐。”武百灵说。
耿殊笑笑没说话,继续跟墙上的影子玩起来。
影子被拉得老长,而面对着墙的人却一动不动。弓腰,两手搭在膝盖上,他保持这个姿势很久了,头都没抬一下。
房间内只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暗暗映衬着屋子里的人的落寞。哪怕就这么一点光亮,单呈青还是觉得刺眼,捏紧手机的指腹早已深陷,动作也变得僵硬,他不知道自己此刻是什么样的表情,他也从来不去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情绪。
总有例外……
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是一条十二小时前的消息,一条明显不属于他的消息。
【耿殊】:行,等我集训回来,就当是替我接风洗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