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怎么还不亡国? > 第21章 八百多吗?八百不多!

怎么还不亡国? 第21章 八百多吗?八百不多!

作者:橙汁感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2 20:36:35 来源:文学城

入夜了,景昌城中一片寂静,黑夜笼罩在城池上空,月亮藏在云里,天空只有点点光亮,今夜是个极黑的夜。

似乎一切都能隐藏在黑暗之中。

王宫里,沈知微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而她忠诚的下属则无法入眠。

大半夜的,胡幼安出宫去了。

她入夜前朝沈知微要了出宫的旨意,沈知微也没多想什么,或者说,不管别人跟沈知微说什么,沈知微都不会多想。

她就是个脑子空空的大王。

沈知微只需要确保自己不是因为自杀离开这个世界的就行,她恨不得半夜有人入宫刺杀,来提前结束她这亡国之君罪恶的一生。

开启她现代的富婆生涯。

一想到回到现代就能成为亿万富翁,沈知微做梦都是香的,梦里笑得那叫个傻乎乎。

还好这一幕没人看见。

沈知微不让人在她睡着后入殿内伺候,主要是她没法适应在别人的目光下入睡,半夜起来正对上值夜班的宫女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实在是有些吓人。

胡幼安觉得大王不叫人在夜晚守在床边有利有弊,利在于能够有效防止一些刺客暗杀,弊在于真出现刺客,外面的人也很难进入其中,保护大王。

不过大王最近骑射练得极好,而且枕头底下还有安金亲自打造的利剑,自保绰绰有余。

可不能将大王的安全,全都放在大王自身。

胡幼安自打成为王宫内的郎中后,就一直很担心大王的人身安全,王宫的守卫力量实在是过于薄弱。

王宫中的护卫,大多数是出身贵族之后,他们习过武艺,但着实天赋平平,加之景昌多年来不曾出过大事,因此这些护卫大多松懈了,练武一事如练字,一日不习,便会步步后退。

因为出身原因,胡幼安又没法压制那些护卫,让那些护卫平日里好好操练。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胡幼安,现在胡幼安可算是看见了解决的希望。

“不行!五百人实在是太多了,胡郎中练这样多的兵,又掌管宫中马匹,若是你对大王有异心,吾等远在宫外,难以救王上于危难间,最后恐会出大错!”

脂烛的火光在灯盏中跳跃,燃烧油脂的黑烟顺着上头罩着的罩着里的铜管飘向下方,最后融入一小盏黑水中,没有丝毫意味。

这样一盏灯,其价可比黄金,燃烧一夜的油脂够三五庶民吃上几个月。

这样的灯,屋中足有数十,将原本昏暗的屋子照得大亮,胡幼安甚至能看清楚妫央面上对她真切的不满。

闻桃沉思后说道:“五百人确实有些多了,三百便可,东海之畔的人不敢大肆张扬,三百足以将他们赶走。”

妫央身为主家,坐在上首位置,闻桃坐在其右下,胡幼安坐在左下。

深夜密谋,为的就是招兵一事。

“三百人,只够东海盐田,却不够其他,王宫守卫空虚,大王近卫中能调用者唯幼安一人,两位,不管盐田日后如何,最要紧的是护好大王,若大王出事,一切都会成为空谈,毕竟大王是周王室最后一位血脉了。”

胡幼安知道两人不会同意她收五百人,但她有理有据,早有打算。

她顿了顿又道:“其实五百人都太少了,天子身旁再多三五百人也是应该,合该征夫八百以上。”

“八百?胡郎中胃口真是不小。”

妫央一听到八百这个数字,头顶的毛都要炸了。

这年头各诸侯国之间征战,大国对小国,有时候都不会出动八百人,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大军里,有多少是先锋,有多少是真实的兵卒,各国贵族心里都有数。

所谓的先锋,是军队在当地强征的民夫,那些民夫上了战场,可能连一双鞋都没有,完全是打仗时的消耗品。

真正的兵卒要配全盔甲武器,精兵还得有马与重甲。

胡幼安若真是养出八百装备精良的兵马,她能带万人去打仗,打灭国之战!

“八百人很多吗?别忘了,天子手下兵卒最多时足有七万余,虎贲军最多时也有五六千人,八百人连零头都不足!安国国君养得军队也有三万余吧?还有汴国,汴国国君身边也有万余,天子只要八百而已。”

胡幼安一提起军队就生气。

周天子掌管天下军队,诸侯的军队也在其中,可王室衰弱不是说说而已,诸侯早已不听天子宣召,而属于天子的军队,这些年来被诸侯蚕食,所剩无几。

剩下的都是各家不受重视的贵族,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的小兵,胡幼安从里头扒拉出一两百人勉强撑面子不难,想靠着那些废物打仗,胡幼安上战场都得求他们别死得那么快!

妫央沉默,他当然知道八百人对天子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

他沉默,闻桃可不会沉默,要知道那八百人可要她和妫央出钱粮去养。

就算贵族家中有钱粮,也不能胡来,难道凭两家的财力,能养得起一个大国吗?真要是那么厉害,何不去跟诸侯抢地盘?

“胡郎中莫要生气,无论是七万还是六千,都是曾经。”曾经天子执掌天下公器,而今是什么光景?天子名下只剩下景昌这点儿地方了,闻桃没将话说太明白,好在座上都是聪明人,能听懂她的未尽之言,“三百确实是少了些,不如就五百?”

反正八百是不可能的。

妫央没意见了,五百就五百,比八百来说,五百真的是非常合适了。

胡幼安见两人都定下了五百,膝盖上一直紧握的拳头略微松了松,她不着痕迹地搓搓手,将上头的汗搓干净。

一直到拿到了妫央和闻桃所写的书契,胡幼安心中悬着的石头才终于放下。

妫央过两日就要离开景昌,见事情办得差不多就下去歇息了,他得养精蓄锐,好应对之后的敌人。

闻桃和胡幼安不打算在妫央这儿歇息一晚,拿上书契自然就要离开。

都是从后门走。

期间路上有一段小路是同路,妫央府上的哑奴前后各一,为二人提灯照路。

从屋里出来才发现今天的天阴沉的厉害,夜风拂过,带来了浓浓的水汽。

“明日恐会有雨,不宜出门啊。”

闻桃一改之前在屋中与胡幼安商讨征兵人数时难缠的模样,现在跟胡幼安说话,十分温和,笑起来还有点儿天真烂漫的少年模样。

胡幼安揣着书契,心里有底,嘴角也多了抹轻松的笑意,闻言点头应道:“确实,这场雨过后,田里的庄稼就长起来了。”

胡幼安高兴,闻桃却骤然多了几分伤感,她呢喃自语着:“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胡幼安以为闻桃是想家了,刚要劝慰两句,突然想起来,闻桃家就在这儿,她想哪个家了?

或许是思念曾经在汴国求学的日子了。

没等胡幼安组织好语言,闻桃就将那点儿忧思压了下去,转而称赞胡幼安刚刚颇有些她同门的风范。

“临大难而不惧者,有圣人之勇也,胡郎中日后可与我师论道,今日之辩,颇有巧思。”

这是在说胡幼安刚刚一开始说五百人,后来又说八百人的事情。

闻桃知道,胡幼安从始至终目的只有那五百人,说八百人不过是为了让妫央能点头答应五百人罢了。

后来特意提及安国和汴国,显然是为了激与两国各有瓜葛的妫央和她。

手段虽简单,但着实有效,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胡幼安并非愚笨之人。

“女郎谬赞,其实这法子并非幼安所想。”

胡幼安将今日下午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下午,她同沈知微说晚上要出宫面见妫央,与他商讨一事。

可能是她面上愁色太明显,沈知微被她勾起了好奇心,问她是什么事,叫她愁得眉头紧锁。

胡幼安大概说了下她想征兵名额多一点,现在是怕妫央不同意,毕竟是妫央他们出钱粮,人太多,出的钱粮也就多。

沈知微知道要征兵的事儿,她只以为是人手不足,要给妫央征点儿去东海那边驻守的兵,人家自己出钱粮自己征兵,她身为大王也管不着,就点点头同意征兵的事儿了。

妫央这小子真是个隐藏富豪,怪不得别人都说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吝啬,征兵事关他自己人身安全,他竟然还不愿意出钱?

这跟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项目交上去,领导不批经费,还跟负责人掰扯经费太多有什么区别?

沈知微立马给胡幼安这个没工钱纯干活儿的大冤种出了个主意。

最简单的谈判技巧就是,当一个人不愿意开个窗户时,就说把屋顶拆了,那个人自然就同意开窗了。

“不愿意开窗,便拆屋顶?”

闻桃重复了一遍这简单易懂的道理,心中大受震动。

明明没有几个字,却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像是将人性拆分干净,最后说出的一针见血的理论。

闻桃之前就没把大王视作凡人,现在她觉得,自己应该将大王看得更重些。

“郎中,征夫再加三百人吧,八百确实才够用。正如郎中所言,大王若是出了事,一切都会成为空谈。”

闻桃:大王真不能出事,加人,必须加人!

胡幼安:太有钱了,这些贵族真的太有钱了……(眼红)

沈知微:迅哥儿的智慧,震铄古今!(开朗笑)

等沈知微知道这些兵大部分都是给她征得后,估计就笑不出来了哈哈哈哈哈[坏笑]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到这儿大家可能还不太熟悉,后头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八百多吗?八百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