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怎么还不亡国? > 第11章 九曲城内的事件

怎么还不亡国? 第11章 九曲城内的事件

作者:橙汁感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2 19:01:37 来源:文学城

最后沈知微也没细说为什么要留自留地给庶民。

闻太傅也没再问下去,有“吃百碗饭”的告诫在前,他自认自己很明白大王的心思,大王聪慧,非常人能及,他不过是个凡人,如何能明白天子所想?

所以不如就听从天子的吩咐,天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接下来几天,朝野内外分外安静。

外头的诸侯国有些还在打生打死,有些则已经老老实实开始发展,毕竟春耕在即,比起打仗,吃饭的问题更加重要。

安国也是老老实实发展的一员,目前安国是诸侯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个,年前安国吞并数个小国,正是风头正盛的时候。

如果安国还和之前一样,十分张扬,那很容易就会招惹所有诸侯的忌惮。

当前还没有一国拥有打败所有诸侯国,代替周天子执掌天下的能力,所以与其贪那一时的风光,不如踏踏实实消化一阵子。

可见安国内部也有高人。

在所有人都忙着种地的时候,安太后的使臣终于到了安国国都九曲城。

临水而建的九曲城,城外码头总有大船南下北上,船上带着各地的货物,同时也带来了各地的消息。

比起景昌,九曲的消息传播更为快捷,而且还十分丰富,哪怕是极南之地的小国的事情,都能在九曲城中打听到。

巨言带着奴仆去外头转悠了一圈,回落脚之地后,神情从紧张转变为轻松。

与他同行的好友伯友见此,笑道:“如此一来,你可算是真的放下心来了?”

“那毕竟是天子王兄,不能轻视,如今无人谈及,不代表以后一直无人谈及。”

巨言一想到惠安君的头颅被人带走,心里就一阵烦恼,哪怕顺利到了九曲城,也没有从外头打探到惠安君身死的消息,也无法叫他彻底放下心来。

“今日,吾已将拜帖送入相国门下,待明日相国知晓你我入城的消息后,就会将此事告知安公。”

伯友出言安慰巨言,一旦他们和安公见面,亲口说出想留下来的心愿,以安公的性子,绝不会将他们二人再送回景昌。

只要他们不回景昌,又何惧惠安君之死呢?

安太后也不可能亲自杀到九曲城来要他们二人的性命。

至于周天子?一个刚刚登上王位的年轻王姬,如何能够施压于安公呢?

巨言闻言,彻底放下心来,他跪坐到伯友对面,与好友共饮安国的美酒,品尝佳肴,好不快活。

是夜,九曲城城门紧闭,家家户户都陷入了黑暗之中,在漆黑无人的街道上,不时有都城的士兵来回巡逻,身手敏捷的游侠儿跳出高墙,一身黑衣贴着墙角行走。

他行踪十分隐秘,哪怕是撞上巡逻的士兵,也没有引来注意,几次从士兵眼皮底下离开。

一路从混乱破旧的区域,走到了路宽房屋也高些的贵人们的居所所在。

然后又一路摸着黑,到了候馆附近。

候馆类似于后世驿站,是官府设下的歇脚地点,巨言和伯友以及安太后派来的其他人,全都住在这里。

还有一些别的来此地办事的贵族。

游侠看了眼高高的墙,略微助跑,轻而易举翻过了高墙,他落地后没有停歇,直奔候馆后厨去了。

不消片刻,他就办完事儿,从候馆离开,又换了一条路返回,全程没有惊动任何人。

在候馆后厨的水井边缘,有些许粉末洒落在地。

第二天一早,安国的相邦便派人前来候馆,准备接安太后的使臣入宫面见安公。

谁知接人的队伍才刚到候馆附近,就看见一片混乱。

有医士被人请入候馆内,内外吵闹声一片,隐隐能听见说是上吐下泻,昏厥不醒之类的议论。

想到里头都是身份尊贵之人,相国府上的人赶忙回头去禀告相国。

安国的相国名为渠,姓姜氏安,因此一般人都称呼他为安渠。

安渠其人与安公乃是知交,安公曾与汴国为质,安渠在汴国求学,两人自小认识,感情自然极好。

只是近些年,安公的脾性越发不定,安渠有时候都会被他呵斥。

一听说候馆出了事,安太后送来的使臣也昏迷不醒,安渠立马变了脸色。

而今天下确实无人将天子放在眼中,但安太后是安公之妹,而且安公并未称王,名义上还得听从周天子调遣,现在安国只想好好消化那几个小国,可不能给别的国家开战的理由。

安太后使臣若是死在九曲,那势必会引起一场腥风血雨。

“相国可得想想法子,下臣到的时候,那候馆附近已经围满了人,其中不乏他国臣子,候馆之中,本就住着他国人。”

前去接人的安渠门客神情焦急,他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会赶着回来告知安渠此事。

九曲城表面繁荣昌盛,实际上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他国的探子盯着安公,安国最近有些冒出头的趋势,那些诸侯恨不得将安公给按下去,按死安国更好。

安渠阴着脸,大步向外走,立马叫人去请九曲城中医术最好的医师,势必要保住使臣的性命。

看着满城的混乱,昨晚半夜未眠的游侠咧了咧嘴,掂量着怀中的金饼,想着要去哪儿逍遥。

他就是去送了一包药,真正下药的人不是他,而是使臣里的某一个人。

要不是怕被搜出药不好解释,也不用特意派人去送药。

几日后,身在景昌的太卜央才得到得手了的消息,他立马吩咐人将惠安君的死讯传出去,并且将脏水全都泼在了安太后的使臣身上,说他们是得了安公的吩咐,才击杀惠安君。

好不容易平息的候馆集体中毒事件,借着惠安君的死,又开始被人们议论,在安国附近的诸侯直接发文质问安国国君,是不是真的因陈年旧怨,容不下自己的亲外甥,以至于路上下手!

安公得到消息后,被气得双目通红,他对自己的外甥能有什么陈年旧怨!

他甚至都忘了子满长什么模样了!

他立刻派人写文公布天下,惠安君只是失踪,并不是死了,他正在竭力寻找惠安君,若有人能提供惠安君的下落,安国会赠壮士百金!

一时间,天下哗然,百金悬赏一出,再无人议论安公对亲外甥下手的狠辣,转而去寻找惠安君的下落。

与此同时,使臣团里有人说了安太后要匠人以及农官的事情,安公为了尽早将使臣打发走,二话不说就挑了符合要求的人,让他们带走。

等巨言和伯友彻底恢复行动能力时,他们已经被安公的人架上马车,往景昌而去。

他们想要留下的话,安公一句未听。

先不论巨言伯友二人并无才名在外,更无说出来便震惊天下的师传,就算是有,他们二人才到九曲,就为他带来一串麻烦,安公见到他们就烦,安国又不缺能人异士,留什么留,全都滚回景昌去吧!

巨言伯友在路上如丧考妣,恨不得仰天长叹痛哭一场,只觉前路无望。

沈知微这些天沉迷于种田,天天往宫外跑,一回神都过去小半个月了,她压根没意识到外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最近太傅和太卜两人心情都很好。

胡幼安甚至没事儿也会笑两声,连安太后都从之前被杀鸡儆猴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沈知微有些好奇,略微打听了一下,听说是因为安国国君最近很倒霉,所以大家都高兴。

沈知微不解,沈知微想明白了。

乐子人真是古今都有,看来大家都喜欢看乐子,尤其是喜欢看敌人的乐子。

安国国君倒霉跟沈知微也没关系,所以她很快就将这个消息抛之脑后,每天该干嘛干嘛。

见大王如此淡然,近期情绪浮躁起来的众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尤其是暗中坑了安国国君一把的太卜央,他原本还想拿此事去跟大王邀功,如今见大王冷淡反应,就想明白了。

他折腾这一番,其实并未让安公伤筋动骨,最多是挨几句骂,日后将惠安君的尸体扔过去,能得坑安国百金罢了。

对安国来说,此事就像是吃饭吃到了苍蝇,没有任何伤害,只是有些恶心。

让敌人恶心算什么本事?有什么功劳?

杀了敌人,才算真本事!

太卜央心下坚定起来,他以后一定要更努力!

至于闻太傅,那就是单纯觉得大王的淡定显得他的兴高采烈特别不稳重,身为太傅,不能让大王学坏,于是他就淡定了。

淡定之后,他下定了决心。

匠人到景昌的当天,沈知微还得到了第二个惊喜,那就是闻太傅的小女儿闻桃被闻太傅举荐到了她面前。

桃代表着美丽,闻桃外表称不上绝美,但她身上有一股别于常人的气质,笑起来一双桃花眼亮晶晶的,十分好看。

关键是她确实很有才华,听说她师承汴国的昶子,是诡辩好手。

沈知微听到昶子的时候差点儿没忍住笑,她知道这位昶子的地位就跟古代孔子老子一类人一般无二,但她还是差点儿被扣功德。

这个架空的周朝,与真实周朝的人在起名能力上,真的有一拼。

黑首、巨言、昶子,相比之下,闻劭、妫央、闻桃与胡幼安的名字,简直太正常了。

想起晋成公黑臀,周公姬旦,齐桓公姜小白了哈哈哈哈[墨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九曲城内的事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