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她们一群人聚集在小区里的老年活动室吃早饭。
“我倒要看看这个蛋饼味道怎么样。”王爷爷一边把装汤的饭盒打开,一边念叨着,但是声音很小,因为买饭的时候小餐车前面排起的长队就说明了一切。
听说开了才两天,生意就能这么好,怎么也得有点手艺在身上,正在思考着的王爷爷下意识先喝了一口汤。
好鲜的汤!
王爷爷其实很喜欢喝鸡汤,但是不管是家里自己炖的也好,外面饭店买的也罢,都有一股去不掉的油腻厚重感。
就是把上面的油都撇干净,喝不了几口也腻得慌。
结果这个汤,鸡汤的味道很浓郁,喝起来却清清爽爽,还带着一点辣味,不是辣椒那种刺激性的辣味,和鸡汤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好喝!”王爷爷大吼一声,接着一口喝下去半碗,还好刚刚拎着饭在外面走了一会儿,要不然现在就要去医院看喉咙了。
李奶奶得意地看向大家,“老王头都觉得好喝了,你们呢。”
“好喝好喝,这厨艺哪是不错啊,是相当不错!”
“多亏你带着我们去买,要不然还喝不到这么好喝地汤呢。”
“真不错,你说小姑娘年纪轻轻的手艺怎么就这么好,比我做了几十年还要好喝。”
“那是,要不然怎么是人家小姑娘摆摊,不是你去挣钱呢。”
……
在王爷爷的带领下,大家都先喝上了汤,这个汤的味道真不错,年纪大了之后一到冬天,身上总暖和不起来,喝了这个汤,透着凉意的骨头缝都感受到了温暖。
看大家只喝汤,李奶奶着急了,小宋可不只是汤做的好,她做的蛋饼也好吃啊,她都吃完一个芝麻的了,甜丝丝的,加上芝麻的香,早上吃了一整天都觉得幸福。
“你们吃蛋饼啊,别只喝汤了,这个蛋饼也很好吃。”
李奶奶迫不及待让大家吃一下蛋饼了,虽然不是她做的,但是这可是她带着大家发现的,听到大家夸宋鑫,李奶奶就好像自己被夸了一样,格外的高兴。
“蛋饼嘛,再好吃又能多好吃呢。”虽然已经认可宋鑫做的醋椒汤甩果,可是对于蛋饼这个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东西,大家还是觉得就那样吧,即使宋鑫出品的蛋饼卖相非常好。
李奶奶看到大家的表情,没有人说蛋饼的坏话,李奶奶知道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不就是觉得蛋饼特别家常嘛。
她低声和王奶奶说起悄悄话:“哼,鸡汤谁家没炖过,不也是家常菜嘛,一个个不还是觉得好喝。”
王奶奶侧过头,很认真地说道:“我也觉得蛋饼好吃。”
李奶奶被哄高兴了,继续吃起自己的角瓜蛋饼,其实她更喜欢韭菜蛋饼,但是胃不好,早上还是别吃韭菜了。
呃,辣椒油那是另外的问题了,早上吃一点辣没有关系的,没事的。
也就是李爷爷没有和她坐在一起,要不然早就把两份汤调换了,王奶奶也是确定辣椒油不太辣才敢让李奶奶喝这个加料的汤。
吃角瓜蛋饼的时候,李奶奶比较珍惜,不像之前吃芝麻蛋饼那么快,囫囵吞枣,吃完之后只留下一点芝麻的香味。
先空口吃一部分,角瓜已经完全变软了,对老年人特别友好。
再拿出一半揪成小块泡进汤里,这种蛋饼只要泡的时间不是特别长,是不会发胀的,上面还会挂上汤汁,美味加倍。
最后的一点角瓜蛋饼,李奶奶看上了王奶奶的小咸菜——萝卜片,这个腌萝卜片看起来很薄,可是王奶奶吃起来的声音却特别脆。
从王奶奶那里夹了两片萝卜片,放在剩余蛋饼的中间,再慢慢卷起来。
好吃!李奶奶的眼睛都睁大了,本来就好吃的蛋饼,加上同样好吃的萝卜片,好吃到李奶奶真个个人都沉醉在美味里面了。
直到最后一口蛋饼下肚,她还有些怅然若失,明天一定要多拿点萝卜片!
其他人也吃了蛋饼,一时之间活动室除了碗筷碰撞发出的声音,竟然难得的安静。
“好吃!”这是一个其中一个爷爷说的,他之前觉得汤好喝已经足够了,蛋饼的味道就算马马虎虎,只要是真材实料就可以,没有想到蛋饼的味道比汤还好。
这个价格真不贵,他觉得如果小姑娘的这盘蛋饼换在饭店,同样味道的一张要卖十块钱。
“老李啊,这次,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还发现不了这个餐车呢。”
“是啊,就算看到了,这么多人排队,我估计我也不会去买。”这话来自一个排队劝退者。
“这个小姑娘前段时间是不是在卖元宵,我儿子还买了呢,味道真不错。”
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什么元宵,她们怎么不知道,她们这七八个人,过年的时候不是去儿女家了,就是一家人出去旅游了,只有说话的老吴在家过年了。
“什么元宵?”耐不住性子的李奶奶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
老吴被所有人盯着赶紧说出来,“就是那个小餐车的老板卖的元宵啊,一直卖到了元宵节呢,还别说,那个元宵味道真不错,有以前国营饭店的味道了。”
本来还有些害怕的老吴想到元宵的味道又怀念起来,真好吃啊,他就爱吃那个豆沙的,不甜好吃。
这边一群人看到老吴的模样,捶胸顿足自己错过了好吃的元宵。
在小区东门餐车处,赵明明也捶胸顿足,他先看看大排长队的餐车,又哀怨地看着赵女士,赵女士不敢看向他。
赵明明催她出门了,她非要再磨蹭一会儿,觉得时间还早,最后还是赶着最后的时间出的门。
还表示一定会让他吃上餐车上的蒸饺。
结果今天没有蒸饺,那蛋饼也行啊,赵明明不挑食,可是要排队。
如果眼神能够具象化,赵女士已经被赵明明的愤怒淹没了。
她拉着赵明明的手道歉:“对不起嘛,明天,明天我一定快快出门,今天就先吃个包子好不好,吃面包也行。”说这话的时候赵女士超级不好意思,她真没想到才一天餐车的队就能排成这样。
“明天让爸爸来给我买!”赵明明深知赵女士的本性,他可是听到爸爸妈妈讲话了,爸爸今天值完夜班,明天就可以休息了,让爸爸买,爸爸靠谱。
“好好好,让爸爸买。”赵女士说的时候也松一口气。
赵明明一家三口都姓赵,给孩子取名的时候烦恼都少了一半。
赵女士觉得让赵先生来买好啊,这样她就可以多睡一会儿,还能吃到好吃的早餐。
和赵明明商量好之后,赵女士带着他去了一家包子店,就是新开的那家包子店,宋志明之前在这里买过不太好吃的包子。
赵明明苦着一张脸吃着包子,吃两口就要看赵女士一眼,赵女士只买了赵明明的份,没有买她自己的那份,她还想着送完赵明明之后再来排队呢,到时候人应该会少一些。
那个时间人确实会少,可是赵女士是不是忘记了,按照现在这个趋势,也许等赵女士回来,宋鑫就把东西卖完了。
宋鑫看了看桶里剩余的蛋糊,数了一下排队的人数,管够,她昨天卖的特别快,今天特意多准备了。
手下熟练的摊着蛋饼,宋鑫已经思考中午要做什么了,早上买菜的时候还买了一条里脊,可以和香菇一起做一个香菇肉饼,是一道超级好吃的下饭菜。
宋鑫的手速很快,小区门口的人流量减少,装蛋糊的桶也全部空了,只有饭盒里还有汤,是宋鑫留下来准备中午和饭菜一起给宋志明李云华送去。
回到家里,休息一会儿宋鑫就看着家里的食材定下了午饭菜单,除了香菇肉饼,还有干烧冬笋和家常豆腐。
豆腐也是她早上去豆制品批发店买的,店里主做批发,但零买也可以,宋鑫去的时候大吴阿姨在店里。
买豆腐的时候没想好怎么做,但是又想吃豆腐,最后还是决定先买回来再说。
香菇用的是干香菇,先泡发,宋鑫家里的干香菇没有蒂,可以直接用,不用专门再去蒂了。
在等待香菇泡发的时间里,先取一部分冬笋切片,里脊肉剁成泥。
干虾米稍微用热水泡一下就好了,和姜一起打成细末,放到肉泥上面。
宋鑫又去冰箱拿鸡蛋,还是只用蛋清,昨天的蛋黄她也存了下来,下午和今天的这些一起做成咸蛋黄,到时候不管是做蛋黄酥,还是咸蛋黄焗南瓜,都很好吃。
把蛋清和调味料一起加进去,搅成肉馅,接着把肉馅塞到泡好的香菇上面,用筷子压紧实,并用香菇的边缘兜住肉馅。
接着起锅烧油,油不用烧很热,太热了肉馅会和香菇分开。
把香菇肉馅放进油锅稍微炸一下定型,就可以把肉馅向下摆在砂锅里面,切好的冬笋片铺上去,再加入适量的酱油、绍酒、白糖和味精,把家里最后的鸡汤倒进去,小火慢煨。
要贴秋膘来应对冷空气啦~[饭饭][饭饭][饭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香菇肉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