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江南,有点湿热。
苏安桥的车刚驶进青石板铺就的巷口,雨丝就顺着风斜斜飘下来,打在车窗上,晕开一片细碎的水痕。导航提示“已到达目的地”时,她抬眼望去,只见巷尾立着一座爬满藤蔓的老院,黑瓦白墙被雨水浸得发亮,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隐约能看见“锦溪院”三个字。
这就是《乡野有晴天》综艺的拍摄地,也是她未来两个月要住的地方。
车停稳的瞬间,院门口的摄像机先动了。两个穿着节目组制服的工作人员快步迎上来,撑着伞走到车门边。
“苏老师,一路辛苦了,我们等您好久了。”
苏安桥点点头,声音清清淡淡的。“麻烦了。”
她推开车门,身上那件简单的浅灰色连帽衫被风吹过,勾勒出清瘦却挺拔的身形。指尖刚触到行李箱的拉杆,雨就忽然密了些,工作人员赶紧把伞往她这边倾了倾,目光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打量。
她知道这份打量的缘由。
半个月前,她主演的电影刚下映,本该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时刻,却被合作的男演员粉丝造谣“耍大牌、抢戏份”,热搜挂了三天三夜。团队想澄清,她却没同意。
圈子里的是是非非,越辩越乱,倒不如趁这个机会歇一歇。恰好《乡野有晴天》的制片人找过来,说这档综艺不搞竞技、不炒话题,就想拍点普通人的田园生活,她几乎没犹豫就答应了。
“苏老师,里面已经到了两位嘉宾,您跟我来。”
工作人员引着她往院里走,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时,一股混合着草木香和旧木头的气息扑面而来。院子不大,中间铺着青石板,两侧种着几棵老樟树,枝叶繁茂得能遮住大半个院子的雨。树下摆着四张竹椅,其中两张上已经坐了人。
听见动静,那两人同时转过头来。
左边的是个男生,穿着亮黄色的短袖,头发染成了浅棕色,看见苏安桥就立刻站起来,笑容灿烂。“苏老师!我是林浩宇,之前看您演的《雾中城》,特别喜欢您!”
他说话语速快,带着点年轻人的活泼。
苏安桥对他有印象,是去年刚火起来的选秀爱豆,走的是阳光少年路线,粉丝不少。她弯了弯嘴角,算是回应:“你好,林浩宇。”
右边的人也跟着站了起来。
那是个女生,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裙摆刚过膝盖,露出的小腿纤细白皙。头发没扎,就那么松松地披在肩上,发梢带着点自然的卷度,被雨水打湿了几缕,贴在脸颊旁,反而显得格外柔软。她的眼睛很亮,笑起来的时候,嘴角会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甜得一点都不腻。
“苏老师好,我是夏锦州。”
夏锦州的声音比苏安桥想象中要软一些,却不拖沓,带着种清爽的元气。“我之前在颁奖礼上见过您一次,不过那时候人太多,没好意思上前打招呼。我也很喜欢你的电影。”
苏安桥的目光在她脸上顿了两秒,才收回视线,语气依旧平稳:“你好,夏锦州。”
夏锦州?她当然知道。现在娱乐圈最火的女歌手,出道三年,每张专辑都能爆几首hit曲,演唱会场场爆满,粉丝横跨各个年龄段。有几首歌,她也很喜欢,其中一首还是她现在的手机铃声。这样的顶流,居然会来参加一档慢节奏的种田综艺?
苏安桥心里有点意外,却没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没资格置喙。
“太好了,现在已经到了三位,就差最后一位嘉宾了!”
节目组的导演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个文件夹,脸上带着笑意。“本来想等大家都到齐了再介绍规则,既然苏老师来了,咱们就先简单说两句。”
导演站在廊下,开始介绍综艺的基本安排:“咱们这档节目,没有任务卡,没有淘汰制,核心就是‘经营好锦溪院’。日常需要自己种菜、做饭、打扫卫生,偶尔会有村民过来求助,比如帮着摘个果子、修个农具之类的,大家自愿参与。节目组只提供基础物资,像种子、农具、米面油这些,其他的都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就是要一个治愈类的种田综艺节目。”
林浩宇听得眼睛都直了:“导演,自己种菜?我连花盆里的多肉都养不活啊。”
导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慢慢学嘛,这就是田园生活的乐趣。”他又看向苏安桥和夏锦州,“苏老师、夏老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苏安桥摇摇头:“没有。”
夏锦州则眨了眨眼,问得很具体:“导演,厨房的厨具齐全吗?我平时喜欢做饭,要是缺了什么,可能得去镇上买。”
“厨房的厨具都是新换的,基本的锅碗瓢盆都有,要是缺特殊的,你们可以列个清单,明天让节目组的车送你们去镇上采购。”
导演回答得很细致,又补充了一句,“对了,房间已经分配好了,都在二楼,每人一间,门口挂着名字牌,你们可以先把行李放上去,熟悉一下环境。”
导演话音刚落,院门口就传来了新的脚步声。众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推着行李箱走进来,看到院里的人,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大家好,我是周轩,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
周轩是圈内小有名气的编剧,之前写过几部口碑不错的网剧,性格看起来很文静。
四位嘉宾终于到齐。导演又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明天早上八点开始拍摄”之类的话,就带着工作人员暂时离开了,只留下几个固定机位对着院子。
“我们先去放行李吧?”
夏锦州提议道,她看了看苏安桥手里的行李箱,又看了看楼梯的方向,犹豫了一下,最后主动开口问:“苏老师,你的箱子看起来有点重,需要帮忙吗?”
苏安桥的行李箱里装了不少东西——她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出门总会带齐常用的物品,从换洗衣物到护肤品,还有几本书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箱子确实不轻,但她没打算麻烦别人,她礼貌的笑着看她。
“不用,谢谢,我自己可以。”
说完,她拉起行李箱,转身往楼梯走。木质的楼梯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她走得很稳,背影在昏暗的走廊里显得有些单薄。
夏锦州看着她的背影,轻轻挑了下眉,嘴角却是自己才懂的笑意:苏老师真人比照片好看太多了。
她转头看向林浩宇和周轩:“那我们也走吧?去看看咱们的房间怎么样。”
二楼的房间是并排的四间,门牌号从1到4,门口的木牌上分别写着四个人的名字。苏安桥找到写着“苏安桥”的那间,推开门走了进去。
房间不大,大约十平米左右,摆着一张单人床、一个衣柜和一张书桌,窗户对着院子里的樟树,视野很好。床上铺着干净的白色床单,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书桌上放着一个陶瓷水杯,看起来很干净。唯一的缺点是,房间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老式的吊扇,挂在天花板中央,落了点灰尘。
苏安桥放下行李箱,先走到窗边,推开窗户。雨还在下,风带着樟树的清香吹进来,拂在脸上,很凉爽。她深吸了一口气,紧绷了半个月的神经,好像终于放松了一点。
接下来的时间,她开始整理行李。苏安桥把衣服一件件挂进衣柜,护肤品摆到书桌的一角,书放在枕头边,笔记本电脑则小心地放在书桌中央。整理到一半时,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苏老师,你在吗?”是夏锦州的声音。
苏安桥停下手里的动作,走过去开门。“有什么事吗?”
夏锦州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包纸巾,还有一小瓶消毒喷雾,看见她,晃了晃手里的东西,笑的很可爱。“我刚才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书桌上有点灰,想着你可能也需要这个,就给你拿了一包。”
苏安桥的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消毒喷雾上,心里愣了一下。
没想到夏锦州会给她送这些过来,刚刚好她没有。
“谢谢。”
她接过纸巾和消毒喷雾,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夏锦州的手,对方的手很暖,和她微凉的指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安桥下意识地缩回手,把东西抱在怀里。
夏锦州好像没注意到她的小动作,只是依旧笑得眉眼弯弯。“不客气。对了,我刚才看了下厨房,米面油都有,就是蔬菜不多,咱们明天早上是不是一起去镇上采购啊?”
“可以。”苏安桥点点头,她对这些日常琐事没什么意见,有人牵头反而更省心。
“那太好了。”夏锦州双眼明亮,又说道:“我刚才问了林浩宇和周轩,他们也说一起去,咱们明天早上七点在楼下集合,怎么样?”
“好。”
“那我不打扰你整理行李了,有事随时叫我。”夏锦州说完,挥了挥手,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苏安桥关上门,看着手里的纸巾和消毒喷雾,沉默了几秒。这是个热心肠的女生。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消毒喷雾,对着书桌、椅子、门把手仔细喷了一遍,又用纸巾擦干净。做完这一切,她才重新坐回床边,继续整理行李。
窗外的雨还没停,樟树的叶子被雨水打湿,绿得发亮。偶尔能听到屋外传来林浩宇和周轩的说话声,还有夏锦州偶尔插进来的笑声,很热闹,却不嘈杂,像一首温柔的背景音。
苏安桥靠在床头,拿起一本没看完的书,却没立刻翻开。
她想起刚才夏锦州的笑容,想起那双好看的眼睛,心里忽然有种莫名的感觉,这两个月的田园生活,应该不会像她想象中那么枯燥。
第二天早上七点,苏安桥准时出现在楼下。
她换了一身简单的白色T恤和浅蓝色牛仔裤,头发扎成了一个低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流畅的下颌。楼下已经有人了,夏锦州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在和林浩宇、周轩说着什么。
夏锦州第一眼看见苏安桥下来,立刻笑着打招呼:“苏老师,早啊。”
“早。”苏安桥看着她的笑容,心里莫名舒服,她走过去,在空着的竹椅上坐下。
“苏老师,你看一下这个采购清单,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夏锦州把笔记本递过来,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分类很清晰:蔬菜类(番茄、黄瓜、生菜、茄子)、肉类(鸡胸肉、五花肉、排骨)、调料类(盐、糖、酱油、醋、辣椒面)、日用品类(洗发水、沐浴露、洗衣液、垃圾袋),甚至还有一栏“其他”,写着“种子、花盆、抹布”。
苏安桥接过笔记本,仔细看了一遍,发现夏锦州考虑得很周全,连她可能需要的消毒湿巾都写在了日用品类里。她指着“其他”那栏,问:“买种子是要自己种的菜吗?”
“嗯。”夏锦州点点头。“导演不是说要自己种菜嘛,咱们先买点容易种的种子,比如番茄、生菜,先试试,要是种得好,以后就不用总去镇上买蔬菜了。”
林浩宇在旁边插嘴:“锦州姐,你还会种菜啊?”
夏锦州笑着摇了摇头:“不会啊,但是可以学嘛!我小时候在奶奶家待过,看见奶奶种过菜,应该不难。”
周轩推了推眼镜,很认真地说:“我查过资料,江南六月适合种番茄、黄瓜、茄子,温度和湿度都刚好,咱们可以先种这几种。”
苏安桥合上笔记本,递还给夏锦州:“清单很全,没什么要补充的。”
“那就好。”夏锦州把笔记本收起来,看了看时间。“节目组的车应该快到了,咱们再等几分钟。”
几分钟后,节目组的面包车果然停在了院门口。四人拿着钱包和手机,坐上了车,往镇上驶去。
从村子到镇上大约要二十分钟的车程,路上都是乡间小路,两旁种着稻田和荷塘,绿油油的一片,看得人心情舒畅。林浩宇坐在副驾驶,拿着手机不停拍照,嘴里还念叨着:“这里的风景也太好了吧!比城里的公园好看多了。光是这样坐在车上吹着风都觉得心情特别好。”
夏锦州坐在苏安桥旁边,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转头问她:“苏老师,你以前来过江南吗?”
苏安桥看着窗外掠过的荷塘,点了点头:“来过一次,拍电影的时候,在附近的古镇待过半个月。”
“那你应该很熟悉这里吧?”夏锦州眼睛亮了,脸上透着一股自来熟的气息。“等咱们有空了,可以去古镇逛逛啊,我听说这里的古镇有很多好吃的,比如青团、定胜糕、蟹黄汤包。”
提到吃的,夏锦州的语气明显变得更兴奋了,嘴角的梨涡也露了出来。苏安桥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原来顶流歌手也会像普通女生一样,对美食充满期待。
“嗯,有空可以去。”她应了一声,目光重新落回窗外。
夏锦州却好像来了兴致,她默默看着苏安桥的侧脸,继续问道:“苏老师,你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啊?我比较喜欢吃甜的,特别是青团,豆沙馅的最好吃了。”
“都可以。”苏安桥的回答依旧简洁。
夏锦州也不介意,继续自顾自地说:“那咱们下次去古镇,一定要尝尝豆沙馅的青团,还有定胜糕,我听说镇上有家老字号的糕点铺,做的定胜糕特别好吃,咱们可以买点回来当零食。”
苏安桥没再说话,却默默把“古镇糕点铺”记在了心里。
二十分钟后,面包车到达了镇上。镇上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两旁都是商铺,有菜市场、超市、杂货店、糕点铺,很热闹。
四人先去了菜市场,这里人最多,各种蔬菜、肉类、海鲜摆得满满当当,新鲜得很。夏锦州拿着清单,负责挑选蔬菜和肉类,苏安桥则跟在她旁边,帮忙拎袋子。
“老板,番茄怎么卖啊?”夏锦州走到一个蔬菜摊前,拿起一个番茄,看了看颜色,又闻了闻气味。
摊主是个中年妇女,笑着说:“小姑娘,番茄三块钱一斤,刚摘的,新鲜得很,你看这颜色,多红啊!”
夏锦州又拿起几个番茄,仔细看了看,确认没有坏的,才说:“老板,给我称点番茄。”
“好嘞!”摊主拿了塑料袋装番茄。
夏锦州付了钱,把番茄递给苏安桥:“苏老师,麻烦你帮我拎一下。”
苏安桥接过袋子,点了点头。
接下来,按着单子上的都买了。苏安桥手里的袋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手指被勒得有点发红。
夏锦州注意到了,停下脚步,看着她手里的袋子,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苏老师,我来拎几个吧。你手里的袋子太多了。”
“不用,我可以。”苏安桥摇了摇头,把袋子换了个手,继续往前走。
夏锦州却没听她的,直接从她手里抢过两个最重的袋子,抱在怀里:“不行,太重了,你看你的手都被勒红了。咱们一起拎,快一点。”
苏安桥看着她怀里的袋子,又看了看她脸上清新的笑容,没再拒绝:“谢谢。”
“不客气。”夏锦州笑了笑,抱着袋子往前走。
只是没走出去几步,林浩宇和周轩就就很发挥了他们的作用。他们在节目组的镜头下把东西都拿走了。
苏安桥抿唇,最后只是和夏锦州也意思意思的提一个东西。
四人又去了超市,买了日用品,最后,他们去了一家种子店,买了番茄、生菜、黄瓜的种子,还有几个花盆和一把小铲子。
从种子店出来时,已经快十一点了,四人手里都拎满了东西。
“咱们去吃午饭吧?”夏锦州提议道,目光却落在苏安桥身上。“我刚才看见主街上有一家面馆,看起来不错,咱们去吃面条吧。”
林浩宇和周轩立刻同意:“好啊!”
苏安桥也没意见:“可以。”
四人拎着东西放到车上后,才去那家面馆。面馆不大,只有几张桌子,却很干净。老板是个热情的大叔,看见他们进来,立刻招呼道:“四位里面坐,想吃点什么?咱们这里的招牌是阳春面和雪菜肉丝面。”
夏锦州看了看大家,问:“你们想吃什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