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在逃荒世界造神,成万神之主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平稳发展(一)

第三十一章:平稳发展(一)

此刻的仙府,已然褪去了流民初至时的仓皇与悲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蓬勃的生机与难以言喻的希望。

【今日情报二:贾万贯携“仙府至宝”离去,其所见所闻将在短时间内引发轰动,预计将有更多商贾闻风而动,或有地方势力派遣细作探查。】

楚渊焕眉头微蹙,却又很快舒展开来。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仙府的出现,注定无法长久隐匿,既然无法躲避,那就主动出击,利用好每一次接触,将仙府的影响力最大化。

楚渊焕转身,沿着仙府内部的主干道行去。

此刻的仙府,已经不再是最初那片只有一道泉水,几间简易棚屋的荒芜之地。

得益于宋羿超市内高效的工具,以及楚渊焕的规划与指挥,短短数日,这里已经初具规模。

不远处,炊烟袅袅升起,那是流民们在生火做饭。

欢声笑语,夹杂着孩童清脆的嬉闹声,远远传来,为这片宁静的深林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仙使大人,您尝尝这粥,可香了!”

张大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

他身上的衣衫虽然朴素,却浆洗得干净,精神头十足。经过这几日的锻炼和劳作,他那原本因饥饿而有些佝偻的背,也挺直了不少。

楚渊焕接过粥碗,闻着那诱人的香气,心中一暖。

“张大虎,你倒是越来越会照顾人了。”他笑着打趣道。

张大虎挠了挠头,憨笑道:“仙使大人说笑了。要不是仙使大人,我们现在还在外面饿着肚子,哪里吃得上这样的好粥?仙使大人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做这点小事,都是应该的!”

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道出了所有流民的心声。

在仙府,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希望。

楚渊焕点了点头,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食物带来的饱足,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对了,安置区那边可都妥善了?”

“都妥善了!仙使大人放心!”

张大虎立刻答:“那些受伤的,郎中们也都在尽力救治。我们按照仙使大人说的,将老弱病残都安置在避风向阳的棚屋里,给他们单独烧了热水,还安排了妇人专门照看孩子。”

“做得很好。”

楚渊焕满意地笑了笑。

这些都是基础,但在这乱世,却是最难得的体贴。要留住人心,除了给予希望,更要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

“仙使大人,那些新来的流民,许多都哭着闹着说要给您磕头,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呢。”

张大虎继续汇报道,眼中带着一丝敬佩。

楚渊焕微微摇头:“不必如此,告诉他们,与其磕头,不如好好劳作,为仙府出一份力,便是最好的报答。”

“是!我这就去传达!”张大虎肃然应道。

他领命而去,楚渊焕则端着粥碗,缓步走向安置区深处。

一路上,他看到了无数充满生机的景象。

简易的木屋连绵成片,虽然简陋,却整洁有序。

屋顶上,升腾的炊烟与晨雾交织。

孩童们在空地上追逐嬉闹,他们的笑声银铃般清脆,驱散了深林中的寂静。

他们的小脸虽然还带着些许菜色,但眼中已没有了往日的恐惧与麻木,取而代水的是天真与活力。

几个稍大的孩子,围坐在一起,跟着一位识字的妇人咿呀学语,念着简单的百家姓。

“李婶,您看我这竹篮编得怎么样?”

在竹编工坊外,传来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竹编工坊是一个由竹子搭建的宽敞棚屋,里面坐满了忙碌的流民。

楚渊焕走了过去,看到一位年约二十左右的女子,正捧着一个半成品竹篮,满脸期盼地递给身旁的一位老妇人。

那老妇人名叫王婶,是流民中颇有竹编经验的巧手。

她眯着眼仔细端详了一番,满意地笑道。

“不错,小翠,你这手艺进步得快!瞧这竹篾编得均匀,接口也严实,再多练几日,就能编出精品了!”

“真的吗?太好了!”

小翠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她的手因为长期劳作而有些粗糙,但此刻却握着竹篮,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王婶抬头看到了楚渊焕,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行礼:“仙使大人!”

棚屋里的其他流民也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恭敬地向他行礼。

“不必多礼,大家继续忙。”

楚渊焕温和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自便。

他走到王婶和小翠身旁,拿起小翠编的竹篮,轻轻掂量了一下。

“编得确实不错。这竹编看似寻常,实则关系重大。”

楚渊焕的声音带着一股鼓励:“竹编不仅能用于日常所需,更能作为仙府与外界交换的宝物。”

小翠眼中闪烁着憧憬,她低声说道。

“仙使大人,我们以前哪敢想,光靠这双手编个竹篮,就能换来吃的穿的。在外面,就是累死累活,也填不饱肚子。”

“是啊!”

王婶也深有感触地说道:“以前我们哪敢多想,只盼着能有一口吃的,不饿死在路上。如今在仙府,让我们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这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她们的脸上都带着由衷的喜悦与感恩。

这种喜悦,不是因为得到了施舍,而是因为找到了自我价值,看到了通过劳动改变命运的可能。

楚渊焕看着她们,心中暗叹。

宋羿提供的竹编工具和教程,确实是雪中送炭。

为这些流民找到了第一份生计,这微薄的利润,在他们眼中,却是通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离开竹编工坊,楚渊焕来到了那间简易的书屋。

书屋里,那位率先站出来的中年读书人李易明,正戴着一副宋羿提供的老花镜,神情专注地伏案书写。

他的身旁围坐着几位年轻的读书人。

他们手持炭笔,在纸张上一笔一划地记录着。

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与外面喧嚣的劳作声形成鲜明对比。

“李先生,各位辛苦了。”

李易明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带着几位年轻人起身行礼:“仙使大人,您来了!不辛苦,能为仙府效力,是小人的荣幸!”

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虔诚的激动。

对于一个在乱世中失去方向的读书人而言,重新找到自己的价值,无疑是莫大的慰藉。

“进展如何?”楚渊焕问道。

李易明从桌上拿起纸张,恭敬地呈给楚渊焕。

“仙使大人,这是今日记录的流民信息。小人等严格按照仙使大人吩咐,将每位流民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成员,以及最重要的特长,都一一详细记录,绝无遗漏。”

楚渊焕接过纸张,粗略翻看。纸张上的字迹工整有力,内容详实。

“很好。”

他赞许地点了点头:“你们所做之事,看似繁琐,实则为仙府奠定基石。未来仙府要发展壮大,人才乃是根本。目前有多少人?”

“仙使大人,目前已记录流民近千人。其中,青壮三百二十一人,妇孺四百零三人,老人一百七十六人。”

“具备各项手艺者,共计一百五十八人,其中不乏铁匠、木匠、农夫、渔夫、厨子、甚至还有几位懂些药理的。”

中年书生起身汇报,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

“很好。”

楚渊焕满意地点头:“这些人,都是仙府未来的宝贵财富。除了记录在册,可有为他们安排初步的职务?”

“回仙使,已有初步安排。例如懂木匠的,已派去协助搭建新的房屋;懂厨艺的,已安排去伙房帮忙;懂药理的,也已在医者棚屋处协助。”

“此外,可有发现更多识字的读书人?”

“回仙使,我们又发现了几位,虽然学识有限,但足以协助我们处理日常事务。我们已经着手,开始教导仙府中的孩子们识字,希望能为仙府培养未来的栋梁之才!”

书生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楚渊焕闻言,心中大为欣慰。知识的传承,是文明延续的基石。

有了这些读书人,仙府的秩序和发展,便有了坚实的基础。

“非常好。教导孩子识字,是百年大计,切不可懈怠。所需的笔墨纸张,可向宋羿先生请求,他会尽力提供。”楚渊焕鼓励道。

得到了仙使的肯定,李易明和众读书人更加激动,他们齐声拱手,眼中充满了干劲与豪情。

“小人等定不负仙使大人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