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 第39章 血色江南启战端

在水浒攻略龙傲天 第39章 血色江南启战端

作者:荀霂芷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06:42:46 来源:文学城

在大名府盘桓了半月有余,除了徐宁这条线外,我们也暗中留意其他可能的人选,但收获寥寥。大部分梁山旧部,或因军令难违,或因对宋江依旧抱有幻想,或因家小牵绊,并未流露出明显的去意。偶有几个私下抱怨、对南征前景感到悲观的,也多限于底层头目,并非我们需要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核心人才。

见时机已成熟,且久留大名府恐生变故,我们便不再停留,悄然离开,并未返回二仙山,而是按照原定计划,转向东南,前往我们布下的江南暗桩核心区域——太湖。

沿途所见,与北方的肃杀寒冷截然不同。虽是冬季,江南水乡却依旧保留着几分湿漉漉的绿意,小桥流水,舟楫往来,表面上似乎依旧宁静。然而,仔细看去,便能发现许多不寻常之处。河道上往来的官船明显增多,且多配有兵丁;一些城镇的城防明显加强,盘查也严格了许多;市井之间,关于“方腊逆贼”的种种传闻也愈发甚嚣尘上,恐慌与不安的情绪在无声地蔓延。

我们一路谨慎,避开主要官道和大型城镇,专走水路和乡间小路,终于在年关之前,抵达了太湖西山岛。

陆仁嘉早已接到我们秘密传来的消息,亲自在一处僻静的渔村码头等候。许久未见,他清瘦了些,但眼神更加精明干练,见到我们,尤其是看到一清,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连忙将我们引至他购置的那处茶庄。

茶庄位于西山岛一处背山面水的缓坡上,外表看去颇为破旧,像是经营不善而废弃多时。但进入内部,却发现别有洞天。房屋结构坚固,后院还有隐蔽的地窖和通往湖边的小码头,陆仁嘉已按照一清的吩咐,在此处布置了一些简单的迷踪阵法,寻常人难以靠近窥探。

“师兄,步姑娘,一路辛苦!”在确保安全的密室内,陆仁嘉才松了口气,连忙奉上热茶,“江南局势,如今是山雨欲来啊!”

“陆师弟,坐下慢慢说。”一清示意他不必多礼。

陆仁嘉坐下,神色凝重地开始汇报:“朝廷征讨方腊的旨意已下,宋江所部梁山军,已被任命为先锋,预计开春后便会抵达江南。方腊那边,势头正盛,已占据六州五十二县,号称百万之众,其麾下亦有不少能人异士,如‘宝光如来’邓元觉、‘石宝’、‘司行方’等,皆非易与之辈。”

他取出一张更为精细的江南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了许多新的记号:“根据师兄指令,我已在大名府来信后,加紧布置。除了原有的三处据点,又在睦州清风岭、歙州独松关附近,以开设山货行、脚店为名,增设了两处联络点,并囤积了一批粮食、药材和御寒衣物。杭州货栈那边,也打通了通往钱塘江出海口的几条隐秘水道。”

他办事效率极高,短短时间内,便将江南的据点网络初步搭建起来。

“人手方面呢?”一清最关心这个问题。

陆仁嘉脸上露出一丝难色:“此事……进展稍缓。符合条件又绝对可靠之人,实在难寻。目前除了石坚兄弟偶尔往来传递消息,以及几个用重金聘用的、只负责外围杂务的哑仆和本地老实乡民外,核心人手依旧只有我一人。大名府徐宁将军那边……尚无消息传来。”

这在意料之中。寻找志同道合、又能托付生死之人,本就是最难的一环。

“无妨,此事急不得。”一清并未责怪,“眼下最要紧的,是确保我们这几个据点,在未来的战乱中,能够隐匿自身,并有效运作。符箓可都布置妥当了?”

“都已按师兄所授之法,在关键位置布置了‘隐匿符’、‘预警符’和‘避水符’。”陆仁嘉连忙道,“只是……若战事激烈,煞气冲天,这些符箓的效力恐会大打折扣。”

“尽力即可。”一清点了点头,又问道,“与海外海商的联系如何?玻璃镜的销路可还顺畅?”

“顺畅!十分顺畅!”提到这个,陆仁嘉精神一振,“番邦对玻璃镜的需求极大,简直是供不应求!近期又交易了两批,换回的资金,支撑我们目前的开销和后续扩张,绰绰有余。只是……制作速度跟不上,且运输风险也越来越大。”

“制作之事,我自有计较。运输方面,需更加谨慎,宁可少赚,不可暴露。”一清叮嘱道。

“师弟明白。”

听完陆仁嘉的汇报,江南的局势与我们暗中积蓄的力量,已基本清晰。我们就像潜伏在阴影中的蜘蛛,悄然织就了一张不大的网,静待着那场注定惨烈的风暴降临。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便隐在西山岛茶庄,深居简出。一清开始利用带来的材料,着手绘制更多、效力更强的符箓,并指导陆仁嘉一些简单的灵力运用和阵法维护法门,以增强据点的防御力。我则协助陆仁嘉整理各方汇集来的情报,尝试从中分析方腊军的动向和梁山军可能采取的进攻路线。

冬去春来,运河解冻,柳条抽芽。紧张的气氛如同逐渐绷紧的弓弦,终于在一声惊雷中,断裂了!

宣和三年春,宋江率领梁山大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界。征讨方腊之战,正式爆发!

初时,战事似乎颇为顺利。梁山军挟北疆大胜之威,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润州、宣州、湖州等地,兵锋直指方腊的老巢——睦州。

捷报频传,朝廷嘉奖,似乎一切都在向着有利于梁山的方向发展。但我们通过陆仁嘉的秘密渠道得到的信息,却远非如此乐观。

“梁山军虽勇,然江南地形复杂,水网密布,方腊军倚仗地利,神出鬼没,偷袭、埋伏不断。梁山虽胜,亦是惨胜,折损了不少人马。”陆仁嘉看着最新的战报,眉头紧锁,“而且,军中似乎……疫病开始流行。”

疫病!我心中一惊。江南瘴疠之地,大军聚集,卫生条件恶劣,爆发瘟疫几乎是必然的!这在原著中,也是导致梁山军非战斗减员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能确定是何种疫病?蔓延情况如何?”一清立刻追问。

“据前方眼线回报,症状多是发热、呕吐、身上起红疹,似是……伤寒之症?”陆仁嘉不确定地说道。

伤寒!在这个时代,几乎是致命的代名词!

“我们囤积的药材中,可有对症之药?”我急忙问道。

“有一些治疗风寒、清热解毒的药材,但若真是大规模伤寒,恐怕……杯水车薪。”陆仁嘉叹了口气。

屋内的气氛顿时沉重起来。我们千算万算,准备了应对刀兵之险,却对这无形的病魔,感到一阵无力。

“尽人事,听天命吧。”一清沉默良久,缓缓道,“将我们所有对症的药材清单整理出来,分出一部分,以‘无名商贾感念将士辛劳’的名义,设法送往梁山军中……或许,能救得几人,是几人。”

这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也是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了。

然而,战争的残酷,很快便超出了药材所能救济的范围。

不久之后,第一个噩耗传来——梁山元老,“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在攻打润州时,中箭身亡!

消息传来,我们都沉默了。宋万、杜迁武艺虽不算顶尖,但毕竟是梁山最初的奠基者之一,他们的战死,仿佛是一个信号,预示着这场南征,将是一条用鲜血铺就的道路。

紧接着,坏消息接踵而至。

“操刀鬼”曹正,病故于军中。

“活闪婆”王定六,在宣州中毒箭身亡。

“险道神”郁保四,在湖州被飞刀所杀。

……

一个个曾经在梁山聚义厅内高声谈笑、大碗喝酒的名字,如今都变成了冷冰冰的阵亡名单上的墨字。每收到一份这样的战报,我的心便沉下去一分。

这还仅仅是开始!真正的炼狱,还在后面!

这一日,陆仁嘉面色惨白地拿着一份密信冲进密室,声音都在颤抖:“师兄!步姑娘!不好了!乌龙岭……乌龙岭大战!梁山……梁山折了九位头领!”

九位?!我如遭雷击,猛地站起身!

“都有谁?!”一清的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陆仁嘉展开密信,手抖得几乎拿不住纸:“‘立地太岁’阮小二、‘玉幡竿’孟康、‘通臂猿’侯健……还有……还有‘金枪手’徐宁!”

徐宁?!他也……战死了?!

我眼前一黑,几乎站立不稳,扶住了桌子才勉强撑住。那个在大名府伤兵营中,面色蜡黄、咳嗽不止,却依旧带着军人刚毅的汉子……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这场杀劫吗?我们留下的玉佩,他终究是没有用上?还是……根本没有机会用?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伤瞬间将我淹没。我们努力了这么久,布下了局,留下了后路,却依旧无法改变这滚滚而来的命运车轮吗?

一清闭上的眼睛,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清晰可见的痛惜与疲惫。他缓缓睁开眼,看向窗外烟波浩渺的太湖,良久,才沉重地吐出一句话:

“血色江南……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