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九年。
时隔多年,庄淮终于从北疆被调回了京城。
但他心里并不高兴。
外敌来犯之际,边疆守将却被调回京城,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他定了定心神,走入了朝房。
“大人。”一进门,他就见到了兵部尚书,连忙行礼。
原本热闹的朝房突然安静了一瞬。
毕竟在朝堂上可是难得见到男子身影,尤其这还是位武将,可真是稀罕事。
不少人都在偷偷往他这边打量。
何榆也不例外。
“统子,竟然还有男人当官啊。”
名臣系统生硬的机械音回答道:“庄淮是北疆武举出身,因梁朝初立,急需人手,故而破例录取了他。”
“怪不得。”何榆点了点头。
*
如诸位所见,何榆是个穿越者。
虽然她既不会什么火药、水泥、青蒿素之类的穿越者必备技能,脑子里的历史知识在发现这是个史书上不存在的朝代时也毫无用处,发挥不了现代人的优势。
但她有金手指啊!
虽然系统让她史书留名,但她什么都不会。
但名垂青史难,遗臭万年还不简单吗?
拉仇恨她还是很在行的!
名臣系统早在第一次听闻她的想法时,就绝望地想回厂刷机:“我的全良臣宿主图鉴终究还是要出瑕了吗……”
何榆熟练地敷衍着安抚了一下它,充满干劲地上朝去了。
原主今年二十二岁,称得上是少年天才,早早的中了进士,朝考后被分到了御史台,成为了一名侍御史。
这便是最幸运的了。在这样女子为尊的世界,只要努力,总有机会能出人头地。
不像男权社会,不仅会打压女子,对男人宽容,对女人严苛,还会将女子功绩转嫁给男人,当真是不要脸。
“不过,还好不用我考科举啊。”她庆幸极了。
只发了一会儿呆,再回过神来,兵部尚书已经出班跪奏请求陛下出兵了。
“十万火急,敌军大举入侵,边关告急。臣恳请陛下调兵驰援,以解边关之危。”
皇帝高坐金台之上,何榆偷偷抬头看了一眼,看不清表情。
但她没有应允。何榆想,毕竟梁朝初立,前朝末帝荒唐无度,先帝打天下又消耗极大,眼下国库空虚,人人皆知,皇帝不想出兵也是情理之中。
见皇帝没反应,庄淮迅速出班,高举前线战报:“臣鹰扬将军庄淮,恭请陛下御览。”
“这不是个虚职吗?”
她喃喃自语的声音被身旁的同僚听见,小声解释道:“这位庄大人刚从前线被调回来,吏部还在等陛下的态度,故而未为其分配职务。”
“原来如此。”她拱手道谢。
内官将战报呈给皇帝,皇帝只是翻了几下,便放下了。
“众卿家有何见解?”
见状,某些官员心里更有底气了。
户部侍郎出班跪奏:“臣谨奏。和亲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士兵得以休养,使百姓能够安居。臣以为,可以依照惯例,遣宗室之男封为和亲皇男,加以钱财珠宝,就可以暂缓战事,以解边疆燃眉之急了。”
“这的确是安邦定国的良策啊。”有不少人赞同。
庄淮听完,拳头都硬了,恨不得马上起身驳斥她。
兵部尚书见状,拦住了他,摇了摇头。
正当主战派的其他大臣按照计划准备站出来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顾大人此言,非但不是良策,反而是要害我大梁啊!”何榆迅速闪身出列,声音悲壮。
“这是?”庄淮有些疑惑。
兵部尚书和其他主战派的大臣也都愣了。
你安排的?
不是我啊。
这人是谁的人啊。一时间,朝堂上不少人心里打起了嘀咕。
何榆正式一礼:“臣侍御史何榆请言。”
“诸公高见,顾大人之意莫非指,我大梁应当遣和亲皇男,用金银珠宝来教化蛮夷,使单于感受大梁的恩德,从而勤加练兵,等待下一次天朝赠礼。”
主和派官员原本还边听边点头,但越听越不对劲,才意识到何榆是在阴阳她们。
武将们已经忍不住开始偷笑了。
礼部尚书见状,连忙呈上北狄战书。
“陛下!”她声音急促而沉重。“若拒和亲,战火将燃啊!”
何榆担心皇帝顾忌,张口就是污蔑:“阮大人如此尽力为和亲,怕不是收了北狄的贿赂吧。”
“你休要血口喷人!”礼部尚书气急。
户部侍郎急忙打断,再次奏请:“陛下明鉴,我大梁初立,正是百废待兴。前朝末帝奢靡无度,国库空虚,几乎没有库存了,如果兴起战事,不仅边疆百姓将要蒙受灾难,粮草供应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如果要供应战事,内地的赋税只能日益加重,然而民力已经衰竭,实在难以支撑。此时绝非战时,国家安危都与之相关,伏望陛下圣裁!”
倘若不是目的不同,何榆真想为顾侍郎拍手称好,和她想的完全一样。只可惜,就是因为国库空虚经不起战事,她才更要主战。
“顾大人此意,下官实在难以理解。”她笑道,“若兴起战事,则粮草吃紧,国库难支。可若是供岁币遣和亲,国库便无不足了,当真是令人费解。”
她恍然大悟:“莫非国库存银只在大人一念之间?大人需要其充足,便充足;大人需要其匮乏,便不足以支撑了。”
看着户部侍郎铁青的脸色,庄淮不由得暗暗道好。
“何大人此言有理。”兵部尚书也不在意她是谁的人了,既然都是主战派,那她便助其一臂之力,“不知可否请顾大人为我等解惑啊?”
“顾卿可还有未尽之言否?”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户部侍郎心里怒极,但反应倒是快,直接伏地请罪:“臣惶恐!然臣所言之和亲纳币,并非是怯懦之言,而是为了暂时避其锋芒,待百姓休养,国力恢复,定当挥师北上,复我河山扬我国威!臣之言若有半分私愿,天地不容!”
她的声音极具感染力,部分中立派的官员不禁有些动摇了。
好像顾大人所言也有道理啊,有些人心里开始犯嘀咕。
何榆见状,决定再添一把火:“顾大人说的在理。”
户部侍郎见状不禁有些疑惑,咱俩不是对家吗,你赞同我做什么?
只听她接着说道:“大人只不过是要等边境沦陷,皇男殿下受难,国库也被北狄压榨干净后,再行复兴之事罢了。”
“敢问顾大人,倘若今日下朝后,有一劫匪拦路欲谋财害命,大人可愿献出夫郎家财保命,待韬光养晦后再徐徐图之?那劫匪带走大人夫郎和家财后,可还会给大人机会,放大人离去等大人前来复仇?”
户部侍郎说不出话。
“诸君!”她严声道:“请听榆一言。试想,假如诸君为今日之北狄,大梁的城池和财物,本需要兴起战事,牺牲士卒才有可能获得,眼下却不费一兵一卒便唾手可得,诸君会遵守盟约,停止战事,给大梁机会以休养生息吗?”
“还是说,会认为梁人皆是怯懦畏战之辈,于是便贪得无厌,得陇望蜀,趁机索取更多呢?”
何榆环视一周,有些人低头,躲开了她的眼神。
“如果只是一味退让,不但会让敌寇愈加猖狂,变本加厉,也会使臣民失去斗志,日益畏战。等到举国上下心志尽被摧毁,即便是拥有坚甲利刃,也是形同虚设罢了,又如何御敌呢?”
“那依何卿之见,该当如何?”皇帝的声音里带了些笑意。
何榆更有底气了:“陛下容禀,以臣之拙见,当务之急,应当拒北狄国书,速派援军北上,集檀、云、武、儒、新五州之力,构筑防线,将北狄军队御于境外,凭此一战壮我大梁声势,扬我大梁国威!”
右卫中郎将闻言,出列伏身:“臣右卫中郎将方观请命出战。”
后面的武将哗啦一下都出列单膝跪下,还有人拉了一下庄淮,示意其跟上。
“臣等请命出战!”
“好!”皇帝拍手赞道,冷漠地扫过一眼主和派,“就要有这样的气魄,一天天地只知道求和,骨头都求软了!”
“此战,当扬我大梁国威!”
接着就是主战派们在兴奋地讨论派兵多少,抽调哪些地方的士兵,由谁来领兵等等。
武将们为争执谁能参与其中差点打了起来。
殿中侍御史轻咳了一声,提醒她们不要太过分。
主和派官员个个脸色难看,但却无人在意。
庄淮听得热血沸腾。
清风霁月的侍御史站在前列,庄淮看不见她的表情,虽相隔较远,却也好似要被她身上烫人的光芒灼伤。
直到散朝,他还在回味她的话。
兵部尚书从后面走过来,见他愣神,瞬间了然。
她拍了拍庄淮:“庄大人,回神了。”
庄淮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大人。”
“这位小何大人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她也有些感慨,“后生可畏啊。”
“是啊。”庄淮也颇有同感,“何大人方才之姿,属实令下官震撼。”
毕竟在看过何榆以一己之力反驳主和派几位大臣,并以一人之势震慑全朝堂后,怎能不对其产生憧憬之情呢。
庄淮如是想。
*
何榆美滋滋地回到了台院。
“怎么样,统子?”她得意极了,“这就是我遗臭万年的第一步,这场仗打完,必定劳民伤财!”
名臣系统只觉得CPU有些发烫。
宿主刚才这几番话,真不是在走名垂青史路线吗?
修完啦,再次为小河鱼打call!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初露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