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在年代文里养娃致富[七零] > 第17章 人力三轮车

在年代文里养娃致富[七零] 第17章 人力三轮车

作者:慕云秋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10 10:06:37 来源:文学城

买好奶粉,麦穗问卖奶粉的:“大哥,这市场上有卖工业券的吗?”

“看见没有,就那个穿蓝中山装,口袋里别着钢笔的就是卖工业券的,自行车券、缝纫机券、手表、电视机,啥券都有。”卖奶粉的大哥啧啧两声:“就是太贵了,一张自行车券二十五,最吓人的就是电视机券,卖到了五十。”

“谢谢大哥,我过去看看。”

因麦穗一下子在他这买了不少东西,卖奶粉的大哥好心提点她:“你还还价,一张券照五块钱还。”

“太谢谢大哥了,以后我买奶粉还找你。”

麦穗向卖奶粉的大哥道了谢,就朝着穿蓝色中山装的男人走了过去。

“大妹子,想要啥券?我这啥券都有,价格也适中。”蓝中山装热情地招呼麦穗。

“有人力三轮车券吗?”

蓝中山装脸一垮:“我这有手表券,缝纫机券,自行车券,收音机券和电视机券,就是没有人力三轮车券。买自行车不好吗,一辆自行车比人力三轮车便宜一百块钱,骑着还洋气。”

麦穗有些失望:“我不要自行车,就要人力三轮车。”

“大妹子,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想办法给你弄一张三轮车券,你星期三过来看看。不过,我不敢保证一定能弄到,但我会尽力地找。”

“好,那就谢谢大哥了,我星期三再过来。如果星期三九点我还没到,就是我有事不能来了,你把票卖给别人吧。”麦穗做事喜欢留余地,万一她有事来不了,耽误人家卖券就不好了。

“大妹子做事还挺周到的,那行,就这样说定了。”男人想了想,又道:“价格嘛,我也不说四十五了,一张券我就收你四十。”

“三十五,我星期三过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不行,三轮车券比电视机券还紧缺,几个月都见不到一张,一张券卖四五十都有人买,我收四十已经是良心价了。”

“大哥你看,我一个乡下人攒点钱不容易,这三轮车还没买呢,光券就花去了好几十。您就少赚点,三十五卖给我吧,说不定以后咱们还会打交道呢?”

“我试试看吧,还不一定能找到。要是找到了就三十五卖给你。那就说好了,星期三九点之前到,过了九点我就卖给别人。”卖工业券的男人考虑了一会儿,终于答应了。

谈妥了三轮车券,麦穗心里落下了一块石头,和卖工业券的男人道了声再见,又去其他摊位看了看。

看了一圈,麦穗花三块钱买了五斤白面,在粮站用粮本买白面一毛八一斤,在黑市居然卖到了六毛。

买了白面,麦穗又忍着心疼花三块五买了六个不大的苹果。在食品站四毛八一斤的苹果,黑市一块一斤。

摸了摸瘪下去的钱包,麦穗不得不离开了黑市,去了百货大楼。

今天是星期天,逛百货大楼的人很多,几乎每个柜台前都围满了人。

在麦穗看来,这个三层楼的市级百货大楼,还不如后世乡镇的一个百货店。

一楼是文具、护肤、日用品以及家电等,二楼是服装、鞋帽,三楼是床上用品、布料和毛线以及各种针织品,还有办公区域。

麦穗先上二楼看了一下服装款式,好心里有个底。

看了一圈,麦穗的心里很快就有了数。面料、颜色单一,款式简单,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男装基本都是中山装或军装,少有几款西服。相比男装,女装的款式和花色要丰富一些。除了常见的衬衣、外套和大衣,还有毛料的半身裙和连衣裙。

看完衣服,麦穗上了三楼,准备买点布料。

麦穗直奔卖布的柜台,老远就看到柜台前围满了人。

“挤啥挤?”麦穗学着别的顾客一起往里挤,差点被一个人高马大的中年女人一胯骨撅到一边。

麦穗没理她,利索地挤到柜台前,指着柜台后面布架子上一排排的布料问:“同志,这个墨绿色和酒红色的灯芯绒宽幅多少?多少钱一尺?”

“宽二尺七,四毛四一尺,不要布票。”男营业员耐心地回复。

“墨绿色的给我扯五尺,酒红色的四尺半。”说着,麦穗又指着一卷灰色的涤纶布问:“这个灰色的涤卡布宽幅多少,多少钱一米?”

“宽幅四尺三,六块二一米,一米要一尺二寸布票。”

“这个灰涤卡布给我扯两米五。”

一番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响起,麦穗掏钱的功夫,营业员已经算好了:“墨绿色灯芯绒和酒红色灯芯绒都是四毛四一尺,九尺五要四块一毛八分钱。灰涤卡布六块二一米,一尺二布票,你要了两米五,是十五块五毛钱,三尺布票。三块布加一起一共十九块六毛八,三尺布票。”

麦穗将二十块钱和三尺布票递给男营业员,男营业员接过麦穗的钱和布票夹在夹子上,然后用力将夹子甩向收款人,只听“唰”的一声响,夹子就滑行到收款人的高台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

那边收钱的功夫,男营业员已经开始量布了。

只见营业员一手拿木尺,一手紧扯布,飞快地丈量着,足尺后再稍稍加让一点,然后用剪刀在量足的面料边剪个小豁口,两手沿豁口用力一扯,只听“哧拉”一声响,布料被撕扯了下来。

其他的营业员也忙个不停,不断地有顾客喜滋滋地拿着布离开,又有新的顾客围上来。

麦穗拿着捆好的布料和找回的零钱离开了柜台,又朝卖秋衣秋裤的柜台去了。

秋衣秋裤都要布票,一套秋衣秋裤六块两毛五,十二尺布票。

相城地区每人每年发一丈二尺布票,但买布做衣服要布票,买秋衣秋裤要布票,床单被面被里也要布票,所以这一丈二尺布票是不够用的。

随着石油化工得到大发展,一大批的确良、涤卡、华达呢等化纤布进入市场,替代了棉布,很多布料不用布票也可以买到了。

买完秋衣秋裤,家里存的十八尺布票只剩下了三尺。但麦穗并不担心,因为过不了多久,布票就渐渐地淡出时代的舞台了。

布料和秋衣秋裤买好了,麦穗下到了一楼,先花了两块九给明明买了一双小球鞋。接着,就是买做衣服用的东西。

还别说,百货大楼的东西还挺齐全的。她需要的缝纫机线、缝纫机针、皮尺、木尺、拆线用的U型剪、划粉和缝纫机油等都买到了。

除了这些小东西,麦穗还买了一把专门用来裁衣服的大剪子。想了想,又去小五金柜台买了两个六十瓦的灯泡。

卖电熨斗和电烙铁的柜台就在卖灯泡的旁边,和布料柜台挤得水泄不通不同,这个柜台前一个顾客也没有,营业员正懒洋洋地发呆。

“同志,这个电熨斗多少钱?”麦穗指着三角牌电熨斗问。

营业员看了麦穗一眼,视线在她洗的褪了色的棉布褂子上停了两秒后,不耐烦地说:“这个是名牌的,贵着呢,那个便宜一点。.”

“我就要这一款,多少钱?”麦穗微微蹙了下眉头,坚持道。

“这个28一个,那个25。”

“我就要这个28的。”

营业员没再说什么,拿出圆珠笔“刷刷刷”直接开票。

买好电熨斗,麦穗又在卖毛巾的柜台花两块钱买了五条毛巾,在文具柜台买了文具盒和纸笔。

买完这些,麦穗的钱又瘪下去一些,硕大的帆布包也装满了。

麦穗背着帆布包,走出了百货大楼,朝对面的公交站台而去。

“麦穗姐!”麦穗正匆匆地走着,就听身后有人叫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